学龄儿童和学龄前区别
学龄儿童和学龄前区别
学龄儿童和学龄前区别,很多人对于学龄儿童和学龄前区别是感到很好奇的,而且也不知道区别是有哪些的呢,我为大家整理好了学龄儿童和学龄前区别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学龄儿童和学龄前区别1
1、 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不够精确,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的思维初步发展。
2、 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破涕为笑”之类的表现时常见到。自我控制能力较之幼儿阶段有了发展,但仍比较差,特别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与暗示,进而产生不自觉的模仿行为。缺乏耐心和毅力,缺乏一贯性。
3、 活动的依赖性较强,尤为依赖老师。有独立的愿望与要求,在家中表现明显。
4、 神经系统较脆弱
5、 爱抚的需要迫切。仍有游戏的需要。
6、 喜欢交朋友,邻里的伙伴,同座的同学,给他东西吃的高年级学生,均可能成为朋友。朋友关系很不稳定。
7、自我评价几乎完全依赖老师。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较多地评价他人,不善于客观地评价自己。
8、学习活动本身是否有趣,老师态度是否亲切和气,成为学习的主要动机。逐渐了解分数的客观意义。因作业、考试分数引起挫折的情绪不象中、高年级学生那么强烈。
学龄儿童和学龄前区别2
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及其特点具体是怎样的?
1、幼儿期是从1周岁后到满3周岁前为幼儿期。
其特点为:
(1)此期小儿体格发育相对减慢;
(2)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加快,特别是活动能力增强,与周围环境接触增多,故开发了智能,促进了语言和思维的发育;
(3)识别危险的能力不足,故应防止意外创伤和中毒;
(4)由于乳牙萌出和断奶后食物种类的转换,应该加强断奶后营养和喂养指导。
(5)由于自身免疫力较低,而与外界接触日益增多,故仍应重视传染病等预防工作。应着手进行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的训练。
2、学龄前期是从3周岁后到6周岁~7周岁。
其特点为:
(1)此期体格发育速度又减慢;
(2)智力发育更趋完善,求知欲强,好奇、好问、好模仿,此期小儿的可塑性较大,因此应注意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及生活习惯;
(3)此期机体抗病能力逐渐增强,传染病的发病率渐减,但由于活动范围的`扩大而生活经验不足,意外的创伤和中毒的机会增多,更应注意预防。此期免疫反应性疾病(如肾炎、风湿热等)开始增多,应重视这方面的防治工作。
3、学龄期是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为学龄期。
其特点为:
(1)此期相当于小学学龄期,体格发育稳步增长,肌肉发育加强,动作比较精巧;
(2)大脑皮质进一步发育,求知欲、理解、分析、综合和学习能力大为增强,应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使他们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3)此期乳牙全部更换,故要加强卫生指导,注意预防龋齿和近视。
学龄儿童和学龄前区别3
儿科年龄划分为以下7个时期:
胎儿期:从精子和卵子结合、新生命的开始,直到小儿出生统称为胎儿期。这个阶段还可以细分为胚胎期和胎儿期。胚胎期是指胚胎的最初8周;胎儿期是指从第9周到出生。
新生儿期:指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到刚满28天为止这一时期。胃排空时间会长达6-8小时,因此新生儿口服药物吸收的总量难以预料。
在生命最初的几周内,胃排空延迟对于吸收的影响可能是重要的,大多数患儿采用胃肠道外给药的办法,就是说很多时候不使用口服吃药方式。
婴儿期:从出生到满1周岁以前为婴儿期,这阶段小儿以乳汁为主要食品,故有称为乳儿期。您知道这个阶段的孩子为什么容易生病吗?
这个时期是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第一个最为迅速的时期,对营养素和能量的需求量相对较高,但是消化吸收功能又不完善,因此,消化紊乱和营养紊乱期间多见。
幼儿期:1周岁以后到满3周岁之前称为幼儿期。这个时期儿童的体格生长速度相对减慢,吃饭特点从乳汁逐步向成人饮食过渡。
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活动范围增大,幼儿智能发育较快,语言思维和交往能力增强,对各种危险识别能力不足,应注意防止意外创伤和中毒。
或者是把婴儿期和幼儿期合并在一起,因为很多时候在用药方面都是说婴幼儿。就说这个透皮给药把,通俗的说就是外用的药膏,对于婴幼儿来说,透皮吸收就会有自己的特点。
婴幼儿,当然也包括新生儿,皮肤角质化层薄,不像我们成年人老皮老肉老茧,给药后吸收速率快,尤其是皮肤有炎症破损时候,吸收的更多,现在知道为什么有皮肤破损时候,为什么不推荐使用激素药膏了吧。
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可塑性较大,应注意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龄期:从6-7岁入小学起到12-13岁进入青春期为止称为学龄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各器官外形接近成人,但生殖器除外,智能发育更加成熟,是学习的重要时期。
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为青春期。女孩子一般从11-12岁到17-18岁,男孩子一般从13-14岁到18-20岁,是是人生第二体格生长高峰。
儿童用药的特点还有:比如肺部给药,就是常说的雾化吸入治疗,这种治疗方式的优势不仅仅是不疼不痒不苦,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药物经肺泡毛细血管吸收,吸收面积大,速度快,适合呼吸道疾病的治疗。
再说说直肠给药,通俗的说就是肛门栓剂和灌肠剂,对于呕吐的婴儿和不愿意接受口服给药的幼儿,是非常适用的哈。
但是,不是所有的药物都适用,由于直肠静脉回流的个体差异相对大,导致药物的吸收程度存在差异,可引起治疗剂量不足或治疗剂量超过药物中毒剂量。
对乙酰氨基酚也可以直肠给药,但是吸收可能不稳定,使疗效得不到保证。所以一般情况下是用于无法吃药的情况,比如:睡觉期间发高烧了。
因为清醒间使用栓剂,孩子会不受大人的控制,要么到处爬来爬去,要么到处走来走去,要么是麻麻抱着起来,姿势不对不利药物吸收;
或者是刚刚用过栓剂,宝宝突然说要拉臭臭,或者宝宝腹泻期间发烧,你也不知道熊孩子什么时候拉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