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的生物知识点

 我来答
鲜活且善良丶桃花654
游戏玩家

2022-06-11 · 游戏我都懂点儿,问我就对了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1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9.9万
展开全部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自学者和学生的区别,不在于知识的广度,而在于生命力和自信心的差异。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下册的生物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七年级下册的生物知识1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1.人体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来自视觉。眼球的结构与功能:角膜:无色,透明,可透光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眼球白色部位)虹膜:有色素(决定人眼的颜色,黑色、褐色、蓝色等),中央的小孔是瞳孔脉络膜:有血管(给眼球提供营养)、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瞳孔:光线进入的通道,大小可以调节。亮光时瞳孔缩小,暗光时瞳孔扩大。视网膜:上有大量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形成物象。晶状体:双凸透镜,曲度可以调节,折射光线,使眼睛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支撑眼球壁,折射光线。2.视觉的形成:(1)成像:(2)形成视觉:

外界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像,感光细胞产生兴奋,产生神经冲动→视觉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3.眼的卫生保健:(1)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戴凹透镜(2)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戴凸透镜(老花镜)(3)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应该做到“三要”“四不要”。4.耳的结构和功能

(2)听觉的形成-沿着听小骨传导

5.遇到巨大声响时,或者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者闭嘴、堵耳,两种方式都是保持鼓膜内外两侧大气压的平衡,避免损伤鼓膜。咽部有炎症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咽鼓管联通咽部与中耳)。

6.鼻:嗅觉。舌:味觉。皮肤:触觉。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区别于:应激性(所有生物都具有的,对刺激做出反应的特性)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3.膝跳反射扣击部位:膝盖下位的韧带。

现象:小腿以膝盖为轴,突然弹跳起来,不受大脑控制。缩手反射时先缩手,后感觉疼痛或烫。缩手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感觉(疼、烫)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4.反射的类型简单的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复杂的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内(1)简单的反射:像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都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这类反射,只要出现刺激,正常人体就会作出相应的反应,而不需要先经过大脑的分析和判断。(2)复杂的反射:听到上课铃响走进课室、听到汽车喇叭声迅速躲避等,是人通过长期生活 经验 的积累而形成的。(3)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画饼充饥、杯弓蛇影等。(吃梅子时流口水是简单的反射;吃过梅子的人看到梅子时流口水是复杂的反射;吃过梅子的人谈论梅子时流口水是与语言文字相关的最复杂的反射,只有人类才有。)

七年级下册的生物知识2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排泄 (1)概念:人体将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2)途径:①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等。②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等。③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等。(3)区别于:排遗: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2.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形成尿的场所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肾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外层与肾小管相连。肾小管:肾小囊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与肾小管相通。3.尿的形成(1)肾小球、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肾小球和肾小囊壁过滤血液,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过滤,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进入血液循环),剩下的形成尿液。

(3)尿路和血路:血路:肾动脉→入球小动脉(动脉血)→肾小球毛细血管(动脉血)→出球小动脉(动脉血)→肾小管外毛细血管(动脉血 静脉血)→肾静脉(静脉血)尿路:肾小囊(原尿)→肾小管(重吸收)→收集管→输尿管→膀胱→尿道4.尿的排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5.排尿的意义:(1)排出代谢废物。(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3)调节体温。6.经皮肤排泄:汗腺(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汗液,主要成分水,还有少量尿素和无机盐等,汗液蒸发能带走一部分热量,因此汗腺还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区别: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浆(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和代谢废物)。原尿(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含有大量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尿液(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葡萄糖,主要是水、无机盐、尿素等)

七年级下册的生物知识3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器官)、血管(器官)、血液(结缔组织)组成。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浆Hb 成分:水(约占90%)、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红细胞RBC 白细胞 WBC 血小板 PLT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

2.三种血细胞比较

3.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血红蛋白,因为血红蛋白中含铁,所以呈现出红色 。

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4.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CO中毒,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于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造成患者缺氧。

5.高原反应,简称“高反”,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低、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

高原反应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头痛、气短、胸闷、厌食、微烧、头昏、乏力等。部分人因含氧量少而出现:嘴唇和指尖发紫、嗜睡、精神亢奋、睡不着觉等不同的表现。但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会逐渐增多,以提高运氧的效率。

6.平原地区的运动员比赛前到高原地区集训,有利于人体血液中产生更多的红细胞,再回到低海拔地区比赛时血液的运氧效率就比较高,利于人体得到足够的能量。

7.干细胞:能分化为各种各样的细胞,进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主要存在与新生儿脐带血、骨髓中。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1.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时用低倍显微镜 ,用湿润的棉絮将小鱼头部和躯干部包裹起来,观察过程中不断往棉絮上滴水保湿,为了保证小鱼正常呼吸。2.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3.中医“把脉”用的是手腕处的桡动脉。静脉俗称“青筋”,抽血、输血、打点滴(静脉注射)用的是静脉。

4.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他废物进入毛细血管中的血液。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 ,大小与本人握起的拳头差不多。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有四个腔:左心室(主动脉) 左心房(肺静脉)右心室(肺动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记忆指导:左右相反(看解剖图时,图的左边实际上是身体器官的右边)

上房下室(上边是两个心房,下边是两个心室<上边房间,下边地下室>)房静室动(心房连静脉,心室连动脉<房间里保持安静>)左主右肺(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上下相通,左右不通(同一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但左右两侧有肌肉壁隔开不相通。)2.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 瓣膜保证了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防止血液倒流。3.血液循环 : 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七年级下册的生物知识4

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人体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作用: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肺:气体交换的场所2.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体顺畅通过。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即属于呼吸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吞咽时,会厌软骨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因此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3.声音是由喉部的声带振动发出的。喉是发声器官。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肺 (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左肺两叶、右肺三叶(左二右三)。

(2)结构:由大量肺泡构成,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3)功能:进行气体交换2.正常人的呼吸频率(一分钟的呼吸次数)为16--18次/分钟。3.测量胸围差:(1)测量部位:两肩胛骨的下角(2)计算:胸围差=尽力吸气时的最大胸围长度-尽力呼气时的最小胸围长度(3)要求:测量三次取平均值4.测量肺活量:肺活量是人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5.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P45-46(胸骨、肋骨、胸椎围成胸廓,膈肌、肋间肌合称呼吸肌)

记忆指导:①以人体站立状态分析,吸气时气体是从上往下↓的,呼气时气体是从下往上↑的。②膈顶运动方向与气体运动方向相同。③肌肉收缩主动用力,肌肉舒张被动不用力。6.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P47(1)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2)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①肺泡很多。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薄很薄,都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④毛细血管很细,血流速度慢。(3)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7.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七年级下册的生物知识5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 起源和发展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

2.人类的进化过程:

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使用火、大脑发育、产生语言、最后进化成人类。

3.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类人猿是黑猩猩。

4.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遗迹。是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的最直接有力的证据。

第二节 人的生殖

1.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内生殖器

睾丸:男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位于睾丸的背面,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外生殖器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和尿道:排精、排尿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内生殖器

卵巢: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精子进入、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精子:雄性生殖细胞,较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卵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受精场所:输卵管

2.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1)发育:

发育场所:初期在输卵管内。随后,在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38周左右。

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内,在子宫内膜 种植 下来,称为怀孕。

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怀孕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资和氧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因此,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器官)。

3.“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201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三节 青春期

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在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和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的作用下,第二性征开始出现。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的生理现象,女孩第一次来月经叫月经初潮。

2.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3.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

(1)独立意识增强与依赖性并存。

(2)内心日益复杂,不愿与人交流。

(3)先疏远、后依恋异性。

4.心理卫生:

(1)集中精力,努力学习。

(2)积极参加各种健康的文体活动。

(3)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跟师长密切交流。


七年级下册的生物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 2017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小总

★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