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治疗疾病,营养学预防疾病

 我来答
花为谁栽1815
2022-07-07 · TA获得超过236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8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2.9万
展开全部
“医学的目的始终是治病救人,而营养学的目的则是保持健康和防止疾病”——阿德勒·戴维斯《吃的营养科学观》

扁鹊三兄弟的故事。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厉害呢?”

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文王又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是在事先就铲除了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每个人都要扪心自问:自己在哪个阶段?自己想在哪个阶段?

当下存在的两大误区,既啼笑皆非,又细思极恐:

一、鸡毛当令箭:“医学”即圣旨。只要是医生说的,或仅仅是体检报告显示的,就全部囫囵吞下,唯“医首是瞻”。殊不知医生也只是一个职业、医学也只是一个行业,而且是一个不确定性最大(或之一)的职业和行业。人体何等精细、大脑何等精密。何为过度医疗?本来在“营养学”阶段却放在了“医学”阶段。

二、“冰山一角”,只见“一角”,不见“冰山”。肥胖是“一角”,“三高”是“冰山”。“三高”是“一角”,脑梗、心梗、癌症是“冰山”。

体检报告有两大“致死”效应:

一、本来是无关痛痒的“小结节”,但被“建议”:“最好”手术,以绝后患。结果却恰恰导致一系列后患。本来一两次就能搞定,结果却一二十次都没搞定。本来才有一种“病”,住院却住出了很多种病。在我的亲戚朋友中,本来不痛不痒、无病无灾的,却在某一次“免费”体检中查出“癌症”,然后做手术,然后化疗,然后……一年半载就走了。

二、指标已接近“阈值”,但因为还在“范围”之内,所以,一边一丝不苟的吃药,一边放心大胆的“胡吃海喝”。药物控制下得到的指标已经不是身体的真实能力了,就像作弊得到的高分不能说明对知识点的真正掌握。一旦大考就露馅——平时成绩蛮好的,怎么二本线都没达到?一旦“变天”就崩溃——前两天都还有说有笑的,怎么今早就进ICU病房了?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健康到疾病之间,其实有一段足够长的距离。多长时间走完这段距离,或至死不走完这段距离,最根本的就决定于吃的是什么,即决定于摄入的营养是否高质量、是否足够、是否全面。一招制敌:只要还沾沾自喜、肆无忌惮的摄入精制碳水,就相当于在超速行驶,就会很快走完这段距离。

2021-11-4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