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都是如何来选拔人才和官员的?为此都建立了怎样的官员选拔制度呢?

 我来答
策神历史
高粉答主

2022-08-31 · 历史领域创作者
个人认证用户
策神历史
采纳数:98 获赞数:1144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第一个统一华夏民族的老祖宗就是黄帝,自黄帝而下,绕舜禹直至禹的儿子启建立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开始,为了实现国家统治,就必须建立一整套机构来实现维护统治。

在我国的古代历史中,因为制度和文化的不同,选拔官吏一直是贯穿中国古代社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总结起来就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制度和科举制。

世禄制度

世官制度,说白了就是一种官职代代相袭的制度,只要你这个家族能生出儿子,这个官位就可以在这个家族传承下去。

在夏朝开国皇帝启,他的父亲就是华夏民族中大名鼎鼎的治水英雄大禹。大禹之前,包括的大禹本人,基本上都是通过禅让制度获得领袖的位置。

但是到了禹之后,就开始同通过世袭制度来决定。所以在商周时代,放眼望去,朝廷中的官员和诸侯,基本上都是一家子。

在点上,欧洲如今也是如此。欧洲现在的很多国家,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我们西周时期的翻版。这就解释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为啥比如像英国,意大利以及西班牙都被叫做国王,而且大家还都是亲戚。因为欧洲能被称为皇帝的只有罗马帝国皇帝。

到了东周时期,天子的权威日渐衰落,诸侯彼此攻伐,强大的诸侯国吞并弱小的诸侯国,也渐渐成为了主流常态。面对凶险的环境,以及保证自己不被吞并。诸侯王发现,世袭制度下的官员,已经无法应付如此凶险的局面。选拔好勇能战之士,选拔干练的官员,才是战胜其它国家最有效的手段。于是,依才情选拔士官,以战功建立军功,秦朝就是依据这样的办法,富国强民,获得了天下。

察举制

秦帝国灭亡后,汉朝建立,西汉和东汉时期,选拔官员基本上都是使用的察举制来选拔地方和中央官员。

无论是地方的刺史和郡守,以及朝堂之上的三公,都是由人们依据平民和基层官员的品德和工作态度水平,由地方的士族和官员推荐给朝廷,再由朝廷授予这些人官职的一种选拔制度。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恒,皆待贤人而成名…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旨相国府。”

这段话是高祖皇帝在公元前196年下诏中德一段话,从 “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 这段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了察举制的苗头。

到了武帝时期,西汉开始正式实行察举制,定郡国每年都要向朝廷选举一名孝廉,参加朝廷定制的考核,考核成绩合格者,再由朝廷任命为官员。

西汉和东汉时期,可以说是汉人建立王朝中最为辉煌的时代,这段时期,汉朝不但打败了一直威胁整个亚洲的最大敌人匈奴(被赶走的匈奴人,一路向西顺便摧毁了罗马帝国)掌握了对整个西域的控制权,打通丝绸之路,使得中华的文明开始在世界上闪耀。

而这一切的成绩,不得不说也是察举制度的重要贡献作用。在两汉时期,在实行这项制度的同时,也有征聘和任子的方法,来补充察举制度上的不足。

九品中正制

随着汉朝建立的时间久了,察举制度也逐渐慢慢的显示出其弊端,比如推荐人选的权力,慢慢的落到了地方豪族和朝廷中大士族的手里。于是很多本来没有这个高度才能的人,被安排在重要的职位,往往就很难执行职责,导致出现很多的错误。

这也是东汉末年,会出现群雄逐鹿的一个重要原因。于是,在魏晋时期,就将察举制度进行了升级,创立了九品中正制。这项制度将人才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

这项制度的建立,其实只是将察举制度更加细化了而已,其核心的选拔制度并没有改变,所以能操控的手,依然还是在很多士族大家的手里。

其中就是以魏晋时期的王家和谢家为主要代表。大家都知道中国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王羲之之所以有大把时间来练习写字,和他出生在大的士族王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自己也是因为出生在王家,再加上有点名气,于是早早的就被安排了一个官职,什么秘书郎,内使,江州刺史,中将军,右将军,等等的几乎差不多都做过。但是讽刺的是,有一次有一个人问王羲之,你究竟是管什么的?

王羲之摸摸脑袋,笑道“我也不知道,我总是看到眼前有很多牵着马从我面前走过,我估计是看马的吧。”连王羲之这样的名士,都是如此糊里糊涂,就可想当时所谓的九品中正制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水品,难怪在晋朝会迎来五胡乱华。就这个局面,想不乱都难。

科举制

科举制度代替察举制度,可以说是中国人对于选拔制度最伟大的一项发明创举。这项制度最为厉害的地方就是天下人不论出身,不论贫富,只要你有才学,都可以自由报名。再通过分科考试,获得三甲之人,被朝廷录用。

可以这样说,通过考试,凭借成绩,几乎杜绝了任何豪强家族和士族庶族的控制,营造了一个相对天下人公平的上升之路。

在隋炀帝时期,他设置了进士科,进士科的设置也正式的宣布了在中国维持1300年的科举制度正式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依据高中教科书的说法,科举制的创始者是隋文帝。但也有文献记载是隋炀帝。

“科举制始于隋唐,隋炀帝始置科举之法,彼豪杰特起,而一天下之难也,故以科举销天下英雄气。唐兴,革隋之弊,独此不改。”

隋朝废除察举制,将选拔人才的权力,重新的收回中央,使得中央的权力更加集中,人才也更为很好的通畅上下。

隋朝因为时间太短,所以隋朝的科举考试不是很完善,但是因为起制度的先进性,又能防范地方豪族和大的士族对于官员人次的垄断,所以这项制度在唐朝也被继续的沿用下去。

唐朝初期,因为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乱,死伤很多,大家都疲于奔命,所以读书的人也不是很多,就算是读书,也没有安定的环境潜心做学问。于是唐初的进士考试只考一项,就是试策。

“国初,明经取通两经,先贴文,乃按章疏试墨策十道,秀才试方策略三道;进士试时务策五道。”

在调露二年,又增加了帖经,老子,孝敬等科目。在考这些经书的时候,很像现在的填空题,就是将经文中拿出一段,随意的删去其中的几段文字,让考生将抹去的文字补写出来。

其中还有一点,在这里补充一下,唐朝的科举考试还要考诗赋,《昭明文选》就是当时很多科举考生手上的红宝书,该书收录了相当多的诗词歌赋,可以说相当的完备,是唐代考试复习资料中不可多得的范本。

当然了也是因为科举要求,所以唐人的诗歌写作也是相当的厉害。中国人就是这样,要想哪方面无敌,把这一方面加入高考就行,所以在这里我给足协提一个建议,中国足球要打败日,韩,伊朗甚至打败巴西,德国和意大利,把足球加入高考,一定天下无敌。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八十年代,中日合拍的一部电影《敦煌》电影中的主人公宋朝人赵行德参加殿试,其殿试的策论就是询问考生对于西夏的崛起,宋朝的应对之策。

殿试策论这项考试项目,是在宋神宗时期改革的。宋神宗“亲试进士,始专以策”。在宋朝,也把进士分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进士同出身,同学究出生几个等次。

并且在宋朝,科举制度已经被提高到了一定的程度,就算是出身公爵世家,如果么有进士出身,也是不能当选官职的。

到了明清,科举制度也到达了巅峰,明清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参加乡试之前,必须先参见一个院试,只有合格的考生才会被称为“生员”。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秀才”

就是说,你要参加乡试,首先必须你是一个秀才。而乡试虽然是一个“乡”字,但是考试的地方是该考生所在的省会。

因为这场考试在秋天举行,所以也被称为“秋闱”。这个考试合格者,就被称为举人,可以参加第二年在北京举行的会试。会试在春天举行,因此也被称为“春闱”。该考试的考官基本上都是翰林院的,学术造诣很高。会试录取每年只录取300人,因此录取率也是极少。要知道,这三百人可是从全国录取的。能被录取,那可不是天之骄子,是宇宙娇子了。

最后这三百人参加殿试,主考官就是皇帝,考试内容和宋朝一样,都是策论一篇。这三百人基本上不会被淘汰,只是会被排名,被分为三甲。第一名就是最牛的状元。任何事情,有开始就有结束,科举制度到了清朝末年,再也无法面对国际社会的竞争,于是在1905年结束。

自由自在6696
2022-08-31 · TA获得超过54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123
展开全部
以秦朝为例,秦国在各个方面适应了历史发展的需求,使国力大增,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二十级军功爵位制,这种制度顺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此制度不论出身门第,贵族与平民一致对待,按照军功的多少接受封赏,只要斩获敌军军官的一个首级,就能获得爵位,斩杀越多,爵位越高。奴隶可因军功变为平民,平民可因军功变为高官,血统传承变为以客观的价值进行等级评定,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积极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2022-08-31 · TA获得超过134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6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4.9万
展开全部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选拔人才官员的制度,最早由曹魏政权所创。曹操为了加强政府对人才的选拔控制力,采取了下派官员到各处评定选拔人才的方法。后来曹丕为拉拢士族,将这种办法定为制度,即九品中正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2022-08-31 · TA获得超过975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26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5.6万
展开全部
一是士绅阶级自任;二是候补官员,比如唐朝科举之后并不能直接做官,还要参加考核,如果考核不合格,或者排队候补,或者降级为吏;三是推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