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我们都是平凡的人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分、每一秒都发生着各种各样让人喜怒哀乐的事儿,我们无法阻止生活的车轮向前行进,更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这给处于困境中的人们以希望,给沉浸于幸福中的人们以警醒,我们都是平凡世界中平凡的人。
刚上高中时候的孙少平,因为自己生活条件的窘迫而感到过自卑,但又非常珍惜自己可以上学的时光。无疑,他的高中生活是丰富的,这离不开晓霞对她的帮助。他有一颗不甘平庸的心,这颗心告诉他,他要去远方,他要去闯荡,他不要这样一眼望到头的生活,他要去挑战,他把吃苦当成对自己的磨练。再苦再累的活儿也没让他停止读书,依旧丝毫不减对书的热爱。的确,读书使他和他哥哥少安有了不一样的眼界。在少安想要投资《三国演义》时候,少平阻止了哥哥,并且说出了自己的理由,说服了少安。虽然他和别人干着一样的脏活儿累活儿,但他完全不同于其他人,他正直,善良,勇敢。
在知晓晓霞心意后,我就想,他虽然与晓霞一同上高中,也读过许多书,但两个人所处的环境,两个人的家境是如此悬殊,他是选择勇敢迈出步子还是转身往回走呢?勇敢的少平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步伐坚定的向晓霞走去,虽然也有过对自己的怀疑、不自信,但他始终没有违背自己的内心,并且,他鼓励自己对晓霞和他自己的未来抱有积极的态度,他要一边干活儿一边学习,考煤炭技术学校,他要为晓霞,为自己的未来继续奋斗。读到这里的时候,我非常相信少平有这个能力和毅力去做成他想做的事情。本以为,最后少平和晓霞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但好像生活,或者说人生,总不是我们可以预料到的。晓霞作为一名记者,在一次抗洪采访中,为了救人牺牲了自己。完美无缺总是那么难以实现。
后来少平在煤炭工作中,为了救人,自己受了重伤,在养伤期间,一个真挚的女孩儿对他表白了,就是少平好朋友金波的妹妹金秀,少平想来想去还是拒绝了。少平并不是对自己不自信,只是他和金秀之间的感觉,总像有代沟,虽然金秀也上过大学,他们也知根知底,但在他心里,金秀一直是妹妹的感觉,这和晓霞给他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和少平后半生关系最大的女人应该就是惠英了吧,少平以前班长的妻子。班长为了救人,牺牲了。在煤矿上,牺牲不是什么稀罕事儿。这也让我敬佩、尊重他们,尊重各行各业的人,再苦再累再危险的工作,总要有人去做,没有了他们,我们就无法正常生活。
读到最后,少平还是回到了桐城,回到了大牙湾,回到了这个让他曾一度想逃离现在又深深爱上的地方。起初,我并不喜欢这个结局,因为我不想少平和惠英嫂在一起,他们可以如亲人,但我无法接受他们在一起。因为我觉得少平的另一半,应该是像晓霞那样的人。真是愚昧如我。书的最后,给了少平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我就想,无论少平和谁在一起,无论少平在哪儿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一定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与决定,祝福少平。
最后,少平让我想到了现如今毕业后去大城市打拼的大学生们,他们如少平一样,满腔热血,不甘就这样回到家乡,一颗不安的心让他们要出去闯荡一番,他们要去看外面的世界,所有的辛苦、泪水、笑容……都是他们自己的,也许他们也有过挣扎有过迷茫,也许他们中有一些人在漂泊过后已回到了家乡,也许他们还在坚持着。不论怎样,祝福他们,祝福他们拥有无悔的人生,可以笑着说出自己的每一个过往。
孙少安作为家里的大哥,早早就退学帮父亲支撑起整个家庭的生计。我也是家里孩子中年龄最大的那个,心里其实为少安感到不公的。少安一样的聪明努力,也有读书的天分,有头脑,只因他是大哥,所以他要随父亲一起出山劳动,在本该读书的年龄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支撑少安一路坚持下来的应该就是他对家人的爱了吧。
在爱情中的少安不像少平,面对润叶的心意,他迟疑了,不愿意吗?当然不是,他觉得自己配不上润叶,更何况,当时家里的处境使他并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想恋爱的事情,他更多的是不愿润叶跟着他受苦,那个时候的一家人,连吃饭都是问题,住的地方更是不足,他不忍委屈了润叶。我觉得更多的可能是,少安从内心里觉得他自己就扎根于这片黄土地了,而润叶不同,她那么美好,理当属于繁华的城市,她不属于这里。少安的理智使他拒绝了润叶,并且和秀莲结婚成家。
农村实行改革后,少安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头脑,一家人的光景很快便有了转变,不止粮食富余,他还开办了砖厂,办的如火如荼。只是,中间砖厂出了一次大问题,濒临破产。这件事情给我的印象也很深刻。少安为了帮助村里其他经济困难的人,决定扩大砖厂,雇佣村里那些人。其实,可能当时少安的砖厂还没有成熟到可以扩张的程度。凡事都不可操之过急,快即是慢。而且,这一次的扩大,在少安二叔的操持下,这次扩张可是风风火火。赶在这时候,绝对的是微博第一热搜。事实上,很多事情都是水到渠成的。如果做一件事的时候,目的性太强,或者说,太想达到某种结果,往往如手中的沙,越握紧越是无。经历了一次失败后的少安,在砖厂的经营上更加谨慎,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原以为,少安总算是过上了好日子;原以为,少安和秀莲一辈子就这样平凡又幸福的生活下去。可是,秀莲生病了,肺癌。虽然最后没有对秀莲生病后的少安有太多的描述,但我相信,少安一定愿意用他的所有去换取秀莲的健康,哪怕和从前一样一贫如洗。淳朴的秀莲陪着少安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时日,少安一定痛心极了。也许在心底问过很多很多个为什么。就像曾经的我看着周围同学顺风顺水,问过很多很多为什么顺风顺水的不是我;就像知道奶奶病情后,看着学校里栽花种树的如奶奶一般年纪大的人,也问过很多很多为什么奶奶得了这种病。人在这种时候,多少周围人的安慰都不顶事儿,因为这个恢复、想通的过程必须要由他自己去走。这些可能都是平凡世界中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所有人物里面,我觉得最幸运的应该是兰香,当然了,她的幸运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兰香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但她非常懂事。从小就知道为了家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兰香曾经想过退学,帮扶家里,但她很幸运,发生了什么事,都有大哥少安、二哥少平为她挡着,所以,她不会像大哥那样为了家里生计而不得不退学,也不会像二哥那样在上学时候连黑馍馍都吃不饱。即使后来大哥分家后,二哥也一直在经济和精神上支持着她,使她能够较顺利的完成学业。她也非常珍惜自己的上学时光,学习刻苦努力,最终考入了重点大学,并且在大学里遇到了优秀的另一半。所以,我一直觉得兰香是幸运的。假如兰香不是最小的小妹,她是大姐,少安是小弟,说不定两人命运早已截然不同。而少平,虽然上了高中,但是没赶上上学的好时候,等少平同学开始重新准备高考的时候,少平早已没有了一心扑在学习上准备高考的条件,如果有,无论是少安还是少平,我相信他们都能考上大学。
都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现在大学毕业却没有合适工作的大学生。读完这本书后,开始让我觉得,改变命运,光靠知识是不够的,确切的说,光靠课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知识可以改变命运”里面的“知识”,除了文化知识,一定还有自己的思考与眼界。眼界宽了,看事看人的态度自然也就不一样。就像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一样。
之前的时候,我也会想不通,为什么要晓霞牺牲,为什么秀莲要得病。我忘记了平凡的世界里都是平凡的人,苦难与无奈是平凡的人们无可避免的。又或者,是在告诉人们幸福有多么不易。生活的齿轮转啊转,推着人们只能向前走。在写这份读后感的时候,让我想到了很多过去的事情,也警醒了我现在几乎就要忘了自己的初心。
但这就是平凡的人生。
刚上高中时候的孙少平,因为自己生活条件的窘迫而感到过自卑,但又非常珍惜自己可以上学的时光。无疑,他的高中生活是丰富的,这离不开晓霞对她的帮助。他有一颗不甘平庸的心,这颗心告诉他,他要去远方,他要去闯荡,他不要这样一眼望到头的生活,他要去挑战,他把吃苦当成对自己的磨练。再苦再累的活儿也没让他停止读书,依旧丝毫不减对书的热爱。的确,读书使他和他哥哥少安有了不一样的眼界。在少安想要投资《三国演义》时候,少平阻止了哥哥,并且说出了自己的理由,说服了少安。虽然他和别人干着一样的脏活儿累活儿,但他完全不同于其他人,他正直,善良,勇敢。
在知晓晓霞心意后,我就想,他虽然与晓霞一同上高中,也读过许多书,但两个人所处的环境,两个人的家境是如此悬殊,他是选择勇敢迈出步子还是转身往回走呢?勇敢的少平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步伐坚定的向晓霞走去,虽然也有过对自己的怀疑、不自信,但他始终没有违背自己的内心,并且,他鼓励自己对晓霞和他自己的未来抱有积极的态度,他要一边干活儿一边学习,考煤炭技术学校,他要为晓霞,为自己的未来继续奋斗。读到这里的时候,我非常相信少平有这个能力和毅力去做成他想做的事情。本以为,最后少平和晓霞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但好像生活,或者说人生,总不是我们可以预料到的。晓霞作为一名记者,在一次抗洪采访中,为了救人牺牲了自己。完美无缺总是那么难以实现。
后来少平在煤炭工作中,为了救人,自己受了重伤,在养伤期间,一个真挚的女孩儿对他表白了,就是少平好朋友金波的妹妹金秀,少平想来想去还是拒绝了。少平并不是对自己不自信,只是他和金秀之间的感觉,总像有代沟,虽然金秀也上过大学,他们也知根知底,但在他心里,金秀一直是妹妹的感觉,这和晓霞给他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和少平后半生关系最大的女人应该就是惠英了吧,少平以前班长的妻子。班长为了救人,牺牲了。在煤矿上,牺牲不是什么稀罕事儿。这也让我敬佩、尊重他们,尊重各行各业的人,再苦再累再危险的工作,总要有人去做,没有了他们,我们就无法正常生活。
读到最后,少平还是回到了桐城,回到了大牙湾,回到了这个让他曾一度想逃离现在又深深爱上的地方。起初,我并不喜欢这个结局,因为我不想少平和惠英嫂在一起,他们可以如亲人,但我无法接受他们在一起。因为我觉得少平的另一半,应该是像晓霞那样的人。真是愚昧如我。书的最后,给了少平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我就想,无论少平和谁在一起,无论少平在哪儿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一定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与决定,祝福少平。
最后,少平让我想到了现如今毕业后去大城市打拼的大学生们,他们如少平一样,满腔热血,不甘就这样回到家乡,一颗不安的心让他们要出去闯荡一番,他们要去看外面的世界,所有的辛苦、泪水、笑容……都是他们自己的,也许他们也有过挣扎有过迷茫,也许他们中有一些人在漂泊过后已回到了家乡,也许他们还在坚持着。不论怎样,祝福他们,祝福他们拥有无悔的人生,可以笑着说出自己的每一个过往。
孙少安作为家里的大哥,早早就退学帮父亲支撑起整个家庭的生计。我也是家里孩子中年龄最大的那个,心里其实为少安感到不公的。少安一样的聪明努力,也有读书的天分,有头脑,只因他是大哥,所以他要随父亲一起出山劳动,在本该读书的年龄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支撑少安一路坚持下来的应该就是他对家人的爱了吧。
在爱情中的少安不像少平,面对润叶的心意,他迟疑了,不愿意吗?当然不是,他觉得自己配不上润叶,更何况,当时家里的处境使他并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想恋爱的事情,他更多的是不愿润叶跟着他受苦,那个时候的一家人,连吃饭都是问题,住的地方更是不足,他不忍委屈了润叶。我觉得更多的可能是,少安从内心里觉得他自己就扎根于这片黄土地了,而润叶不同,她那么美好,理当属于繁华的城市,她不属于这里。少安的理智使他拒绝了润叶,并且和秀莲结婚成家。
农村实行改革后,少安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头脑,一家人的光景很快便有了转变,不止粮食富余,他还开办了砖厂,办的如火如荼。只是,中间砖厂出了一次大问题,濒临破产。这件事情给我的印象也很深刻。少安为了帮助村里其他经济困难的人,决定扩大砖厂,雇佣村里那些人。其实,可能当时少安的砖厂还没有成熟到可以扩张的程度。凡事都不可操之过急,快即是慢。而且,这一次的扩大,在少安二叔的操持下,这次扩张可是风风火火。赶在这时候,绝对的是微博第一热搜。事实上,很多事情都是水到渠成的。如果做一件事的时候,目的性太强,或者说,太想达到某种结果,往往如手中的沙,越握紧越是无。经历了一次失败后的少安,在砖厂的经营上更加谨慎,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原以为,少安总算是过上了好日子;原以为,少安和秀莲一辈子就这样平凡又幸福的生活下去。可是,秀莲生病了,肺癌。虽然最后没有对秀莲生病后的少安有太多的描述,但我相信,少安一定愿意用他的所有去换取秀莲的健康,哪怕和从前一样一贫如洗。淳朴的秀莲陪着少安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时日,少安一定痛心极了。也许在心底问过很多很多个为什么。就像曾经的我看着周围同学顺风顺水,问过很多很多为什么顺风顺水的不是我;就像知道奶奶病情后,看着学校里栽花种树的如奶奶一般年纪大的人,也问过很多很多为什么奶奶得了这种病。人在这种时候,多少周围人的安慰都不顶事儿,因为这个恢复、想通的过程必须要由他自己去走。这些可能都是平凡世界中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所有人物里面,我觉得最幸运的应该是兰香,当然了,她的幸运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兰香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但她非常懂事。从小就知道为了家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兰香曾经想过退学,帮扶家里,但她很幸运,发生了什么事,都有大哥少安、二哥少平为她挡着,所以,她不会像大哥那样为了家里生计而不得不退学,也不会像二哥那样在上学时候连黑馍馍都吃不饱。即使后来大哥分家后,二哥也一直在经济和精神上支持着她,使她能够较顺利的完成学业。她也非常珍惜自己的上学时光,学习刻苦努力,最终考入了重点大学,并且在大学里遇到了优秀的另一半。所以,我一直觉得兰香是幸运的。假如兰香不是最小的小妹,她是大姐,少安是小弟,说不定两人命运早已截然不同。而少平,虽然上了高中,但是没赶上上学的好时候,等少平同学开始重新准备高考的时候,少平早已没有了一心扑在学习上准备高考的条件,如果有,无论是少安还是少平,我相信他们都能考上大学。
都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现在大学毕业却没有合适工作的大学生。读完这本书后,开始让我觉得,改变命运,光靠知识是不够的,确切的说,光靠课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知识可以改变命运”里面的“知识”,除了文化知识,一定还有自己的思考与眼界。眼界宽了,看事看人的态度自然也就不一样。就像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一样。
之前的时候,我也会想不通,为什么要晓霞牺牲,为什么秀莲要得病。我忘记了平凡的世界里都是平凡的人,苦难与无奈是平凡的人们无可避免的。又或者,是在告诉人们幸福有多么不易。生活的齿轮转啊转,推着人们只能向前走。在写这份读后感的时候,让我想到了很多过去的事情,也警醒了我现在几乎就要忘了自己的初心。
但这就是平凡的人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