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审题、解题能力?
我是张旭语文,很愿意与您一起探讨问题的实质!
如何审题呢?怎样审出一个正确的解题思路呢?这确实是学生必须学会并掌握的能力。
我是语文老师,所以我以语文为例来解说这个问题。又因为高考语文试题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以高考语文试题为例进行解说。
读我这篇文章的朋友,如果家中有高中生,不妨让孩子看看,也许有所收获。
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分为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四大部分。由于篇幅的问题,我以古代诗文阅读中的诗歌鉴赏为例来作个解说。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2019年全国卷2卷)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 社会 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15.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 情感 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
第一、做题之前,首先要关注的两个内容:
一是题目,二是注解。为什么要先关注这两个内容呢?
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能告诉我们诗歌的主要内容、题材范围。
注解有两种类型,一是对作者的注解,它能告诉我们时代和政治背景,有助于把握诗歌主题思想。一是对词的注解,有助于理解诗歌内容。
本题诗歌的题目是“投长沙裴侍郎”,从字义上看,是把写成的诗送给裴待郎,这种题目在古诗中比较多见,其主题大都表达诗人的对某事物的态度、个人的遭遇和一生秉持的志向。
本题的注解只有一个,属于字义注解。
第二、选择题怎么审题,怎么解题。
审题要抓关键词,并对关键词做出正确的判定。这个能力很重要,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积累关键词包含的意义。
第14题题干中的核心词有三个,即理解、分析和不正确的一项。
“理解”的意思主要针对诗歌内容。“分析”则主要针对手法和思想 情感 。“不正确的一项”是说有三项是正确的。
解题要根据选项内容,确定阅读对象,然后根据选项中的关键词进行排除。
A项:1、依据A项内容,可以确定阅读对像是“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2、选项中的关键词是“地位低下”、“信奉儒家思想”和“坚定不移”。3、对比诗句和选择内容。“此身虽贱”说明选项中的“地位低下”是正确的。“谒孔门”说明“信奉儒家思想”是正确的。“道长存”说明“坚定不移”也是正确的。所以A项是正确的。
B项:1、诗句是“非谒朱门谒孔门”。2、关键词是“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和“鲜明的对比”。3、对比结果是正确的。所以B项正确。
C项:1、诗句是“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2、关键词是“真才实学”、“正常渠道进身”和“寻找捷径”。3、对比的结果是正确的。所以C项正确。
D项:1、诗句是“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2、关键词是“态度”、“不随便接受”和“受恩必报”。3、对比,“态度”、“不随便接受”是正确的,但“受恩必报”诗句中无此意义。所以D项是错误的,它也是要选的答案。
第三、主观题怎么审题,怎么解题。
1、阅读题干,确定核心词。
15题的题干中的核心词应该是“颈联”、“两个具体场景”、“直抒胸臆”、“ 情感 表达”、“结构安排”和“作用”。
2、对核心词进行分析判定。
“颈联”告诉了阅读范围。“两个具体场景”说明是写景。“直抒胸臆”强调颈联的写景是含蓄的。“ 情感 表达”针对的是诗人有什么样的感情。“结构安排”说明要考虑写作手法。“作用”就是好处。
3、确定答题思维方向及语言组织
01、依据题干的核心词,本题要从“ 情感 表达”的好处和“结构安排”的好处两个方面答题。
02、要使用专用术语。
03、分两条作答。
4、读颈联,理解诗句内容。
颈联是“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
先分析判定“ 情感 表达”的好处。
写景肯定要表情,但依据题干中“其它各联直抒胸臆”可知,颈联要表达的情和其它三联是一样的。依据14题各选项提供的信息可推知,作者的要表达的情应该是“获取官职,不想依靠别人走终南捷径,只想通过考试,凭真本事让主考官去评定”。再依据颈联所写的两个场景,即雨中打鱼和夜听雁声。用思想 情感 常用的术语对这个意义进行概括,应该是“清高耿直”。
好处要思考以景抒情,通常情况是把思想 情感 通过景物形象地表达出来,让读者通过景物描写去体会作者的思想 情感 。所以用专用术语概括就是“形象化”。
这样“ 情感 表达”的好处,就可以这样组织语言:
颈联写的两个场景表达了作者清高耿直的情怀,使所要表达的 情感 更加形象化,有利于读者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心志。
再分析判定“结构安排”的好处。
结构安排属于写作方法,因此在解题时就要思考以前练习时碰到的相关试题的解题方法。
题干中提到了“直抒胸臆”,这是一个暗示,也就是说,解题思考时,要向与“直抒胸臆”相对的“含蓄”方面去想。含蓄的特征是“委婉”。
同时要考虑首联和颔联都是“直抒胸臆”,到了颈联变成含蓄委婉,所以在结构上就有“舒缓”的好处。
这样,“结构安排”的好处,就可以这样组织语言了:
颈联在结构安排上的好处是舒缓诗歌的节奏,使诗歌在直抒胸臆中有了委婉含蓄,更让读者玩味。
5、答题。
答: 情感 表达的好处是:颈联写的两个场景表达了作者清高耿直的情怀,使所要表达的 情感 更加形象化,有利于读者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心志。
结构安排的好处是:颈联在结构安排上舒缓了诗歌的节奏,使诗歌在直抒胸臆中有了委婉含蓄,更让读者玩味。
以上就是古代诗歌审题的方法和解题的方法,希望对有读高中的孩子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
[原创文章,引用需说明]
理解能力和审题能力都是讲孩子的思维能力和细节分辨能力。良好的语文思维能力是学好各个学科的基础的基础。学好语文就是要会表达会写作,就会促进孩子的理解能力的形成和不断提升。
孩子语文学习中的常见问题:
(1)现象:孩子理解能力不行,听故事看书看不懂,你问他讲了什么,什么也说不上来,或者是抓不住重点。
原因: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缺乏一些阅读技巧。
(2)现象:与孩子沟通时,总是很难明白孩子到底想表达什么,孩子在家里很能表现,但在很多人面前就说不出话来,比较缺乏自信心、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原因:表达没有逻辑,没有自信,缺少训练。
(3)现象:写作文是很多孩子老大难的一个问题,看到作文题目,绞尽脑汁也才憋出来几个字,要么就是作文写得流水账,不生动也不精彩。
原因:这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是写作方法技巧的欠缺,作文它不完全是靠天赋,有一些写作技巧可以给孩子提供非常清晰的思路,第二个是孩子素材积累的不足,要用的词语想不出来,句子想不出来,这些都需要平时一点一滴去积累的。
(4)现象:不知道家长您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给孩子也报了很多课,孩子家长都很忙的样子,好像也学了不少的知识,可是一到学校考试,好像成绩、分数并没有很大的提高。
原因:外面很多课程其实并没有去好好研究过校内的教材,校内的考点,和小朋友现阶段的学习内容比较脱离。
二、针对孩子语文学习中的这些问题,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如何解决:
(1)在带领孩子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给孩子相应的阅读技巧,让孩子找到适合他自己的阅读的方法,逐步养成一个思维的习惯,不断提升理解能力。三年级前的孩子阅读时候提倡大声放声朗读出来,有助于孩子对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另外也是促进孩子阅读兴趣的提升和学习信心的养成。四年级后的语文阅读可以开始引导教会孩子学会默读,用大脑去快速记忆,学会速度,锻炼思维敏捷性。和阅读效率。抓重点字,关键句,快速理解中心思想。
(2)在课后的阅读训练中,引导孩子去表达和交流,比如说讲故事,看图说话,让孩子一句话讲完整,一段话讲流畅,那么时间长了,孩子的表达能力肯定会有明显的提升,在表达的时候也会更加主动和自信。
(4)家长辅导孩子的时候,要适当延伸,以校内的知识点为参照,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和培养孩子的语文思维能力,让孩子学了就能用,并且用得更好。
1、审题清晰要动口.
老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中高年级学生如可以大声读、轻声读、默读,要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这就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读题方法的指导。
为了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字字出声读题慢,要学生出声轻读、用手指读能帮助他们不漏字、不添字,读懂意思。同时,要求学生轻读后再默看题,详细理解题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读题能力。
在读题审题的过程中抓住重难点,学生一旦能在读题的过程中能找到的重点词和关键句,并能认真思考,从中发现文字背后的含义,便能达到融会贯通的意境。
在教给审题方法的基础上,老师还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审题训练及热情鼓励,以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的习惯和提高审题的能力。
2、审题全面要动眼.
对题目意思能正确领会,还需要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 例如,出示一道例题图,学生总是杂乱无章地观察着,看到什么就说什么,缺乏条理性,因此,教师在学生看例题图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给学生观察图画的顺序,这样学生就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有顺序地观察插图上的景物,说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避免出现遗漏或是重复的情况了。学生生活在信息丰富的 社会 里,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解读。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
3、空间观念要动手.
在解决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折折剪剪的过程中,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如:把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次可以得到哪些图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等等。教师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折折拼拼,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题意,正确思考,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空间观念。
4、良好习惯要动脑.
引导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养成仔细推敲,耐心思考的习惯。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如在“客车每小时行驶285千米,比货车快4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中,“比货车快45千米”,到底是谁比货车快,谁快,谁慢,只有让学生在审题中仔细推敲、咬文嚼字,才能真正理解题意。这就要求学生一边读题,一边圈点,把重要的字词圈起来,提醒自己注意。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很重要的,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做对题目的开端,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把一些审题中出现的不好的审题习惯扼制住。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只有在学生自己反复的练习、教师的分析指导中逐步养成。学生只有经过了尝试,才会有体会和感受,才会更深刻地理解教师的分析、指导。在今后教学中还要经常提醒学生仔细读题,认真审题,要不断做学生的表率,传授他们审题的技巧及方法,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圈重点
根据孩子审题情况来具体分析,看题比较马虎这种情况的话,在审题的时候圈出重点,这样就不会因为看题太快,而导致理解问题失误等情况。
圈重点的技巧是:对于一些关键转折点做出记号,对问题提问的方向做出记号。
语境切入法
模仿题目中的情景来进行想象的审题方法。这种方法对于审题者来说会比较简单,并且容易知道题目想表达什么。
一个前提就是:我们对于题目想表达的感情色彩一定要知道。
总体审题法
一般来说,有时候我们审题的时候容易犯断章取义的错误。所以说要想提高审题能力一定要看整体,然后再来对问题进行分析。
明确题目的方向
有的孩子经常答非所问,一定要训练孩子对于题目中的方向把控能力。就比如题目中要求你表达对秋天的喜爱,然后你回答的却是秋天一片荒芜的景象。这样就偏离了题目问题的方向。
对于孩子审题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