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人口流失这么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展开全部
经济发展缓慢,文化基本没有,人文气息不足,消费水平不低。能拿得出手的只有几个大企业,国企的经营模式和发展前景怎么能吸引年轻人
包头人口流失严重,有说走了60W,有说走了18W。不管多少,流失是一定得!
我个人认为,流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城市发展方向与实际情况不符,给多数人的失望大于希望!如前几年花大价钱给所有路段换的高级马路牙子,又高!又贵!最近说还要换低的,因为车上不去!如果少换一条路的牙子,用来修过街天桥,咱们至少可以多十几座过街天桥!还用的着那么多人行道让行的摄像头吗?还用得着,拟建了四座过街天桥就大肆宣传吗?这只是一个失误,其实失误还很多!
2:平均收入低,实际消费高!二十年前,咱们去北京,觉得什么都贵!但我们现如今去北京,觉得和咱们包头的消费也差不多!对吧!包头真实的状况:四线城市的收入,一二线城市的消费。生活成本高,辛苦一年到头还没有多少存款。唉
3:利好政策出台不多,对那些人才吸引力不够!如果你觉得我说的不对,可以回去问问自己身边那些毕业的大学生,有几个愿意留下来??答案其实都有,对吧!
年青人口流失是对城市最大的损伤!首先,他们的离开,带走新生人口指标和这个城市的活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才是真正可以建设和改变这个城市的人!
最近,包头领导也在加紧招商引资。而且,官方宣传也很有声势!有的甚至只是个消息,就赶紧拿来大肆宣传!其实,初衷都是向好。说明咱们的大方向是吸引来更多的人。偶尔,夸张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我是包头人,也希望他好他壮大!
但我只是觉得,自古攘外先安内!如果自己的人一个劲的往外走,那么你认为有几个外边的人会进来呢?外边来投资的,来建设的,都只是为了奉献吗?他们不考察吗?建议还是多从民声下手,首先别让自己的人走,是上策!否则,很可能结果是,外边的没来几个,里边的又走大半!希望这样的结果不要出现!愿我们的包老大再回来!谢谢
现在包头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已经离开包头的包头人,另外一种是没能力离开包头的人。
包头十年没发展,先后被呼和浩特、鄂尔多斯、赤峰超越。内蒙古重工业生产基地,共和国长子,内蒙古成立的时候是内蒙最大的城市,可惜包头一手好牌打的稀碎,家底本来很厚现在快败光了,现在只剩那点产业注水强撑经济,城建医疗教育早已落后30年,年轻人都走光了,七普公布包头流失了20万人口,现在的包头在走下坡路。
现在的包头在省内没有一点存在感,看看邻居呼和浩特和鄂尔多斯这几年发展的相当扎眼,再看看包头,就是一个放大版的县城。
房地产是包头最亮眼的产业,一个人口流失的四线城市房价敢卖7000,真是奇葩!好好的重工业城市偏要搞房地产,无语了。反正我已经卖房离开包头上岸了。
是这十几年来,来包头市当火车头领航员的严重的老化,还不遵守交通规则!耽误了机遇和发展的时间。
派来的一些旗县上来的等退休的混待遇的人!耽误了这个工业城市的发展升级和转型!!!
首先是城市没有活力,国企居多意味着人们都只认铁饭碗,没有像样的私企带动市场,其次是营商环境,平均工资就不高导致营商环境不好,经济萧条,人才留不住甚至都没有多少年轻人,城市死气沉沉,恶性循环,无人带头走出困境,与兄弟城市越差越远,当务之急政府牵头引进优秀企业,敢于承担责任,加大投资力度带动城市发展,改善百姓挤破脑袋往国企走的传统思想,开放营商环境,让创业者少走“弯路”,出台各项人才引进政策,百姓提高人文素质,祝包头这个曾经辉煌的城市,再创佳绩
黄金十年,被章园钟耽误了。
首先老贺不清楚题主在问题中提到的18万人口流失,这个数据来源在哪里,是不是权威准确?从最近的七普来看,包头市的人口与10年六普相比,数据显示还增加了近6万人。按照官方给出的人口数据,包头市现有常住人口为近280万。如果按照题主所提数据去理解,那应该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在前三四年,包头的常住人口数高于现有的280万,但是老贺无此数据信息,因此这里也无法定论。
但有一点要说的是,最近唱衰包头市的人不少,曾经一度在网上引发了骂战,这些人不知道是恨其不争,还是为了博取流量?总之,作为一名自媒体人,老贺觉得这样不妥,至少不够严谨,同时立场也不太客观,这种言论还是少发表为好。
老贺对包头还是挺有感情的,说是第二故乡也并不为过。只因老贺在包头读了五六年书,而且是小学到初中,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见证了当时内蒙古自治区最好的城市,包头市的阶段性发展史,其实也就是外地人知道包头不知道呼市的那些年。
有点儿扯远了,再回到问题本身,有关包头市的人口流失。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包头这座城市的人口构成,相较于内蒙古的其它城市,包头市的人口构成比较复杂。抛开原住民不谈,老贺就个人了解的有关包头市几次大的人口流入周期,谈谈包头市的人口构成。
第一个周期是长达数百年的走西口时期,走西口的背景大家应该都清楚,这里就不做赘述,其实相当数量的包头人祖籍都是山西、陕西人,这拨人应该算是比较早的包头人。
第二个周期是五几年建设大包钢时期,为了支援包钢建设生产,全国各地数万人支援,后来大部分人留在了包头,选择就地安家置业。早期的昆区、青山区人口构成这部分人应该是主力军。
第三个周期是乌兰察布人的打工潮流入,当时称之为逃荒。那个时期,乌兰察布地区广种薄收,实在是太穷,为了谋求生计、找寻出路,许多人开始外出打工。而在当时包头市是首选之地,原因只有一个,当时的包头好挣钱,生活成本低。这个周期涌入包头的乌盟人至少有数万人之巨,对包头的城市建设及人口增量做出了很大贡献。
说完人口构成,咱们再说说所谓的人口流失,就以题主的18万作为流出基数。个人觉得,这与包头的经济下行有直接关系,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包头,和东三省有诸多相似之处,在过去的那些年,都是工业发达城市,经济相对活跃,一度非常繁荣。在新经济时期,庞大的体量导致产业升级难,转型难,甚至于部分落后产能遭到淘汰。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就业渠道开始变窄,竞争加剧,收入下降,不好生存,自然有部分人就开始出走,到其它地方寻求出路,如果有,这应该是主要原因。
至于流出的群体,个人觉得乌兰察布人依然是主力,这个群体中的一部分开始返乡,要知道近几年地处北京N多环的乌兰察布发展还是不错的,部分人重返家乡也不是没有可能。再者就是作为兄弟城市的呼和浩特市的虹吸效应,首府呼和浩特市近几年发展迅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变化可谓是突飞猛进。在这种背景下,部分人会选择来呼市发展,以谋求更好的前途,这个肯定是有的。区外的人来多少不好说,但是在自治区内,呼市是诸多人近几年安家置业的首选之地,呼和浩特市交出的答卷也具备这样的实力。
最后老贺要说的是,大家应该对包头有信心,强大的工业基础,先进的城市规划,多元的人口构成,这些都是优势。在一轮又一轮的产业调整之后,相信包头会再度崛起,重现辉煌!
多少年了没发展
1,呼包鄂经济圈衰落连锁反应
2,疫情影响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
3,政府振兴经济作为从去年才有大动作短时间不能见成效
4,财富不均衡导致群体消费力不强
5,普通大众个人经济入不敷出
6,政府和银行刺激消费政策使个人负债率增加,债务泡沫消费弊端初步显现。
实在是不怎么样,钱少消费高!
包头人口流失严重,有说走了60W,有说走了18W。不管多少,流失是一定得!
我个人认为,流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城市发展方向与实际情况不符,给多数人的失望大于希望!如前几年花大价钱给所有路段换的高级马路牙子,又高!又贵!最近说还要换低的,因为车上不去!如果少换一条路的牙子,用来修过街天桥,咱们至少可以多十几座过街天桥!还用的着那么多人行道让行的摄像头吗?还用得着,拟建了四座过街天桥就大肆宣传吗?这只是一个失误,其实失误还很多!
2:平均收入低,实际消费高!二十年前,咱们去北京,觉得什么都贵!但我们现如今去北京,觉得和咱们包头的消费也差不多!对吧!包头真实的状况:四线城市的收入,一二线城市的消费。生活成本高,辛苦一年到头还没有多少存款。唉
3:利好政策出台不多,对那些人才吸引力不够!如果你觉得我说的不对,可以回去问问自己身边那些毕业的大学生,有几个愿意留下来??答案其实都有,对吧!
年青人口流失是对城市最大的损伤!首先,他们的离开,带走新生人口指标和这个城市的活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才是真正可以建设和改变这个城市的人!
最近,包头领导也在加紧招商引资。而且,官方宣传也很有声势!有的甚至只是个消息,就赶紧拿来大肆宣传!其实,初衷都是向好。说明咱们的大方向是吸引来更多的人。偶尔,夸张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我是包头人,也希望他好他壮大!
但我只是觉得,自古攘外先安内!如果自己的人一个劲的往外走,那么你认为有几个外边的人会进来呢?外边来投资的,来建设的,都只是为了奉献吗?他们不考察吗?建议还是多从民声下手,首先别让自己的人走,是上策!否则,很可能结果是,外边的没来几个,里边的又走大半!希望这样的结果不要出现!愿我们的包老大再回来!谢谢
现在包头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已经离开包头的包头人,另外一种是没能力离开包头的人。
包头十年没发展,先后被呼和浩特、鄂尔多斯、赤峰超越。内蒙古重工业生产基地,共和国长子,内蒙古成立的时候是内蒙最大的城市,可惜包头一手好牌打的稀碎,家底本来很厚现在快败光了,现在只剩那点产业注水强撑经济,城建医疗教育早已落后30年,年轻人都走光了,七普公布包头流失了20万人口,现在的包头在走下坡路。
现在的包头在省内没有一点存在感,看看邻居呼和浩特和鄂尔多斯这几年发展的相当扎眼,再看看包头,就是一个放大版的县城。
房地产是包头最亮眼的产业,一个人口流失的四线城市房价敢卖7000,真是奇葩!好好的重工业城市偏要搞房地产,无语了。反正我已经卖房离开包头上岸了。
是这十几年来,来包头市当火车头领航员的严重的老化,还不遵守交通规则!耽误了机遇和发展的时间。
派来的一些旗县上来的等退休的混待遇的人!耽误了这个工业城市的发展升级和转型!!!
首先是城市没有活力,国企居多意味着人们都只认铁饭碗,没有像样的私企带动市场,其次是营商环境,平均工资就不高导致营商环境不好,经济萧条,人才留不住甚至都没有多少年轻人,城市死气沉沉,恶性循环,无人带头走出困境,与兄弟城市越差越远,当务之急政府牵头引进优秀企业,敢于承担责任,加大投资力度带动城市发展,改善百姓挤破脑袋往国企走的传统思想,开放营商环境,让创业者少走“弯路”,出台各项人才引进政策,百姓提高人文素质,祝包头这个曾经辉煌的城市,再创佳绩
黄金十年,被章园钟耽误了。
首先老贺不清楚题主在问题中提到的18万人口流失,这个数据来源在哪里,是不是权威准确?从最近的七普来看,包头市的人口与10年六普相比,数据显示还增加了近6万人。按照官方给出的人口数据,包头市现有常住人口为近280万。如果按照题主所提数据去理解,那应该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在前三四年,包头的常住人口数高于现有的280万,但是老贺无此数据信息,因此这里也无法定论。
但有一点要说的是,最近唱衰包头市的人不少,曾经一度在网上引发了骂战,这些人不知道是恨其不争,还是为了博取流量?总之,作为一名自媒体人,老贺觉得这样不妥,至少不够严谨,同时立场也不太客观,这种言论还是少发表为好。
老贺对包头还是挺有感情的,说是第二故乡也并不为过。只因老贺在包头读了五六年书,而且是小学到初中,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见证了当时内蒙古自治区最好的城市,包头市的阶段性发展史,其实也就是外地人知道包头不知道呼市的那些年。
有点儿扯远了,再回到问题本身,有关包头市的人口流失。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包头这座城市的人口构成,相较于内蒙古的其它城市,包头市的人口构成比较复杂。抛开原住民不谈,老贺就个人了解的有关包头市几次大的人口流入周期,谈谈包头市的人口构成。
第一个周期是长达数百年的走西口时期,走西口的背景大家应该都清楚,这里就不做赘述,其实相当数量的包头人祖籍都是山西、陕西人,这拨人应该算是比较早的包头人。
第二个周期是五几年建设大包钢时期,为了支援包钢建设生产,全国各地数万人支援,后来大部分人留在了包头,选择就地安家置业。早期的昆区、青山区人口构成这部分人应该是主力军。
第三个周期是乌兰察布人的打工潮流入,当时称之为逃荒。那个时期,乌兰察布地区广种薄收,实在是太穷,为了谋求生计、找寻出路,许多人开始外出打工。而在当时包头市是首选之地,原因只有一个,当时的包头好挣钱,生活成本低。这个周期涌入包头的乌盟人至少有数万人之巨,对包头的城市建设及人口增量做出了很大贡献。
说完人口构成,咱们再说说所谓的人口流失,就以题主的18万作为流出基数。个人觉得,这与包头的经济下行有直接关系,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包头,和东三省有诸多相似之处,在过去的那些年,都是工业发达城市,经济相对活跃,一度非常繁荣。在新经济时期,庞大的体量导致产业升级难,转型难,甚至于部分落后产能遭到淘汰。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就业渠道开始变窄,竞争加剧,收入下降,不好生存,自然有部分人就开始出走,到其它地方寻求出路,如果有,这应该是主要原因。
至于流出的群体,个人觉得乌兰察布人依然是主力,这个群体中的一部分开始返乡,要知道近几年地处北京N多环的乌兰察布发展还是不错的,部分人重返家乡也不是没有可能。再者就是作为兄弟城市的呼和浩特市的虹吸效应,首府呼和浩特市近几年发展迅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变化可谓是突飞猛进。在这种背景下,部分人会选择来呼市发展,以谋求更好的前途,这个肯定是有的。区外的人来多少不好说,但是在自治区内,呼市是诸多人近几年安家置业的首选之地,呼和浩特市交出的答卷也具备这样的实力。
最后老贺要说的是,大家应该对包头有信心,强大的工业基础,先进的城市规划,多元的人口构成,这些都是优势。在一轮又一轮的产业调整之后,相信包头会再度崛起,重现辉煌!
多少年了没发展
1,呼包鄂经济圈衰落连锁反应
2,疫情影响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
3,政府振兴经济作为从去年才有大动作短时间不能见成效
4,财富不均衡导致群体消费力不强
5,普通大众个人经济入不敷出
6,政府和银行刺激消费政策使个人负债率增加,债务泡沫消费弊端初步显现。
实在是不怎么样,钱少消费高!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