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记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 我来答
白露饮尘霜17
2022-07-17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90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8.7万
展开全部
  人的记忆有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力和瞬时记忆,这里主要讲的是大脑的长时记忆。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长时记忆的基本原理
  长时记忆是指学习的材料,经过复习或精细复述之后,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

  长时记忆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记忆容量似乎没有限度,它可以储存一个人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为他的所有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人们从来不觉得过去记得太多,现在一点也记不进去。显然,它有巨大的容量。

  长时记忆将现在的信息保持下来供将来使用,或将过去储存的信息提取出来用于现在。它把人的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它的信息主要来自对短时记忆的内容的复述,也有一些是在感知中印象深刻的内容一次性印入的,特别是那些激动人心引起强烈情绪体验的内容,可直接进入长时记忆系统被储存起来。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甚至数年乃至终生,是一种长久性的存储。

  专家指出,识记是长时记忆时的信息的主要方式。常言说,欲忆必先记,只有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或反复感知、思考、体验和操作,进行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心理加工,才能在头脑中长时间地保持下来。依据主体有无明确的识记意图和目的,是否付出意志的努力,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无意识记又称不随意识记,是指主体事先没有识记的意图和目的,无须付出特别的努力,更不需采用任何识记策略和手段,信息完全是自然而然地被纳入长时记忆库中的。

  无意识记与人的职业、兴趣、动机和需要有密切的关系。凡是对人有重大意义的、使人感兴趣的、能激发人的情感的事件,常常无意中被记住。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无意识记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许多知识,积累起许多经验。但无意识记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选择性,所识记的内容带有随机性。因此,单凭无意识记,无法使人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由于无意识记可以减轻人的脑力劳动,又可记住许多有用的东西,因此,是值得大力研究和开发的识记。

  有意识记也叫随意识记,是指有预定识记目的,运用一定策略和方法,经过特殊的努力而进行的识记。有意识记的目的明确,任务具体,方法灵活,并伴随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意志努力,因此,它是一种主动而又自觉进行的识记活动。人们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主要靠有意识记,在学习、工作中,有意识记占据主导地位。

  记忆的效果取决于主客观两种因素

  识记是获得知识、积累经验的必由之路,要提高记忆效率,首先要有良好的识记。只要讲究方法,尊重识记的规律,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识记的效果取决于主客观因素。

  就主体而言,首先是否有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是否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纯正的动机,是影响识记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其次,识记中对材料理解得越透,记忆的效果越好。因此,加强对识记材料理解是使材料长久保持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对本来有意义联系的材料,尽量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采用意义识记。其次是赋予无意义联系的材料以人为的意义,即把无意义联系材料意义化,进行主观组织、再编码,这样会有助于储存和保持。

  根据所要识记的材料本身有无意义,或学习者是否了解其意义,识记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是指对没有意义的材料或对事物还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仅仅依据事物的外部联系,采用机械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例如,记人名、地名、电话号码、商品型号、历史年代等等。材料本身没有什么内在联系,只能按外在的时空顺序努力强记。有些材料本身也有一定意义,但限于学习者的知识经验水平还难于理解其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也只得采用机械识记。

  机械识记的优点是保证识记材料的准确性,缺点是花费的时间多,消耗的能量大。由于对材料很少进行智力加工,因此,总的效果不如意义识记。尽管如此,这种识记仍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缺乏意义的材料需要我们记住它。

  意义识记是指在对识记对象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识记材料进行智力加工所进行的识记。意义识记的先决条件是理解,理解是通过思维进行的。比如,了解一个词的含义,明确一个科学概念,弄懂公式的由来和推导,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等,都属于理解。只有领会材料本身的意义,并把它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才能把它保留在记忆中。这种识记的优点是容易记住,保持时间长久,易于提取。缺点是记得不一定十分精确,然而,在识记的全面性、速度和牢固性等方面,意义识记均优于机械识记。

  意义识记与机械识记的性质有所不同,但二者不是对立和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意义识记要靠机械识记的补充,以达到对材料识记的精确和熟记的程度;机械识记也需要意义识记的帮助和指导。为了更有效地识记那些缺乏内在联系的材料,可以人为地赋予这类材料一定的联系,使之意义化,以便增强识记效果。

  例如,记某座山的高度12365英尺,可记成一年的月份和天数。爱因斯坦记他的女友的电话“24361”时,就用“两打加19的平方”的意义化方式识记的。

  可见,无论识记什么样的材料都需要进行编码和智力加工,这样才有益于长时间储存。

  对识记材料常见的组织加工方式

  所谓组织加工,就是将材料加以整合,把新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或把材料作为合并单元,而组合为某个新的知识框架,这种过程称为组织加工。对识记材料可以用多种方式组织加工,下面是有关学者总结的几种常见的加工方式。

  表象和语义的双重编码说

  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佩沃提出长时记忆中的双重编码说。他认为,识记一件具体事物,可出现表象和语义的双重编码。比如,一块手表,我们既可以用一块有特定形状的手表的心理图像去表征它,又可以用更抽象、更概括的意义来描述它——“手表是一种计时工具”。前者是表象编码,后者是语义编码。

  人们记一件具体事物时,除了记起它的视觉图像外,总是从中汲取其意义。这充分证明,双重编码是客观存在的。表象和语义是既相平行又相联系的认知系统,它们可以分别由有关刺激所激活,然而,两类信息又可以互相转换。不过识记那些抽象的概念、思想,就很难用表象编码去表征它,如“公平”、“真理”等,只能用语义编码、理解并分析其意义,领会其实质才便于记忆。

  信息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时是如何被加工的,采用什么方式编码,这与材料本身的性质及主体的个性特点有很大关系。

  就语言材料而言,更多的是采用语义编码。例如,看一篇文章或听一个报告,最终保留下来的是它的意义,而不是逐字逐句地加以储存。对一些离散的语言材料,人们也是以自然语言作为长时记忆编码的中介,在识记材料之间建立某种意义联系,然后加以记忆。

  例如,识记“女孩”、“小鸟”、“森林”、“唱歌”4个词时,可用自然语言把这些离散的词重新加工为:“一个女孩在森林里听小鸟唱歌”。有了意义,就很容易记忆了。它相当于短时记忆中的组块现象,但长时记忆中的这种信息加工叫做“组织”,而不用“组块”表示。

  以自然语言对媒介的组织加工

  学习外语单词时,根据发音和词义,可先从我们的自然语言中找出与之相似的词作为媒介,进行语义编码,回忆时先提取中介词,然后进行解码,就可把原单词再现出来。

  例如,在无意义音节的识记中,把它们与相似的词联系起来,以词义为中介,将便于记忆。现在要求记住:Jontoltatyurhirlokveynic8组无意义音节,如果把它们与接近的词语联系起来,像是Johntoldthatyourhairlookedverynice,而且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句来识记,“约翰告知你的发型看起来很美”。这样,以自然语言为中介对识记材料进行组织加工,有助于长久储存。

  按语义归类的组织加工

  当识记一系列概念时,人们不是按它呈现的顺序去记忆,而是先进行语义归类,把同一类概念倾向于群集回忆。在自由回忆的实验中,可看出这种加工倾向。

  例如,把24对联系紧密的单词(如医生与教师,桌子与椅子,马与羊等)拆开变成48个单词,按随机方式混合向被试者一个个地呈现,允许他们自由回忆。结果发现,被试仍倾向于把语义联系紧密的单词归到一起进行再现。尽管桌子和椅子两个词之间由17个单词隔开,但回忆时仍把它们组织到一起。单词之间语义联系越紧密,正确回忆的百分数越高。说明知识系统性对信息的组织加工起重要作用。

  主观组织

  对本来没有什么意义联系的材料,人为地加以组织,回忆时,使被加工的材料以群集方式再现,这种加工称为主观组织。

  1962年E·图尔文在实验中,向被试呈现了16个无关联的单词,如音乐、兵营、发现、冰山、办公室、山谷、顽皮、女孩、发行量、丛林、谜语、叛徒、咸水湖、格言、润发油、步行者。这16个单词被排列出16个不同顺序,每一顺序向被试呈现一次,每秒呈现一个单词,如此反复多次,让被试按自己喜欢的顺序再现。

  结果发现,被试在连续的各次实验中,有以相同的顺序再现单词的倾向,他们把某些词组织在一起的情况越多,说明其主观组织的程度越高。

  用对偶联合法以视觉表象为中介的组织加工

  对偶联合法是由卡尔金斯于19世纪末提出的。在对偶联合测验中,向被试呈现两个配对的项目,分别称为刺激和反应。对偶联合回忆的程序通常为,先向被试呈现一系列的刺激-反应对,然后单独呈现刺激项目让被试回忆与之相对应的反应项目,以检验其学习和记忆的效果。

  1972年,鲍尔进行了对偶联合的学习实验,他要求一组被试看到对偶词时尽量形成视觉表象,而对另一组被试不给这种提示。其结果,第一组的正确回忆量高于第二组的1?5倍。例如,识记“香烟、狗、帽子、自行车、警察、指挥棒”等一串词时,被试加工出这样一幅视觉意象:一个警察把一个戴着帽子、叼着香烟、骑在自行车上的狗用指挥棒拦住。这样,当香烟刺激项一出现,被试就可以从视觉表象的画面上想起其他5个词。可见,以视觉表象为中介的加工组织也是有效记忆的一种编码。
  长时记忆的储存及其可能变化
  在记忆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词:“保持”。保持指已经识记过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储和巩固的过程。保持不仅是记忆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回忆和再认的重要条件。

  信息经过编码加工之后,在头脑中储存,这种储存虽然是有秩序、分层次的,但不能理解为像文件存放在保险柜里那样一成不变,保持不是一种消极状态,信息在记忆中的保持是一个潜在的动态过程,随时间的推移以及后来经验的影响,在质和量上均会发生变化。

  1932年,英国心理学家巴特莱特做过一个实验。他让被试看一个图,隔半小时后,要他凭回忆画出来;然后,把他所画的给第二个被试看,隔半小时后,要求第二个被试凭记忆把图画出;依次做下去,直到第18个被试。从第一个被试识记的枭鸟,经过18个的记忆改造,最后变成了一只猫的形象,这样大的差距说明,信息在头脑中的储存不是静态,而是会发生变化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识记过的信息在质的方面的变化,显示出以下特点:

  一是记忆的内容比原来识记的内容更简略、更概括;一些不太重要的细节趋于消失,而主要内容及显着特征被保持。

  二是保持的内容比原识记的内容更详细、更具体、更完整、更合理。

  三是使原识记内容中的某些特点更加突出、夸张或歪曲,变得更生动、离奇、更具有特色。

  L·卡迈克乐等人做了一个被当作经典性的实验。他们让被试在短时间内观看一系列刺激图形,第一组被试在看图的同时,还听到左边一排命名的名称;第二组听到的是右边一排的名称。图形呈现完毕,让两组被试画出他们所看到的图形。结果,有大约3/4的被试所画的图形更像他们所听的名称图形,这一实验证明了定势对保持的影响。不仅形象记忆内容在保持的过程中有可能被改造甚至歪曲,文字材料的保持也是如此。

  巴特莱特在另一个实验中,让许多被试阅读一篇“魔鬼的战争”的故事,过了一段时间,让他们复述。结果发现,经常阅读鬼怪故事的被试在回忆中增添了许多关于鬼的内容和细节,而受到逻辑学训练的被试在回忆中则大量删去鬼的描述,使故事变得更合乎逻辑。

  从识记的内容与回忆的内容之间的差异,可以看出,信息在头脑中的保持不是静止的、凝固的,而是一个重建过程。识记内容在保持的过程中受到思维的“剪辑”加工,或者使之更加简略概括,或者更加完整合理,或者被想象所补充而更加详细生动,或者被夸张突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识记过的信息在量的方面的变化,显示出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识记的保持量随时间的推移而日趋减少,有一部分回忆不起来或回忆发生了错误,这种现象就是遗忘;另一种是记忆回涨现象,即记忆的恢复现象。

  1913年,巴拉德在一个实验中,以12岁左右的学生作被试,让他们用15分钟识记一首诗,学习后立即测其保持量,并把回忆的平均数定为100%。此后,在第一、二、三、四、五、六天,又进行保持量的测量,发现识记后立即回忆的成绩,不如过两三天后回忆的成绩。这种现象在许多人的研究中均得到证实。儿童较成人普遍,学习较难的材料比学习容易的材料更为显着。

  记忆恢复的内容大部分是处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识记复杂材料的过程中产生了抑制的积累作用,影响立即回忆的成绩,经过充分休息后,抑制得到解除,因此,回忆成绩有所回涨。

  但也有人认为,记忆恢复现象可在识记后数日出现,抑制积累作用早已解除,不会持续那么长的时间。因此,认为上述解释仍有不完善之处。

  再一种解释认为,儿童学习复杂而又有趣的材料时,对这些材料的保持是比较零散的,需要一段巩固和发展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回味,因而加强了记忆,出现了记忆回涨。
  长时记忆的提取及其影响因素
  提取属于信息的输出过程。长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有两种形式,即再认和回忆。再认是指过去识记过的材料再次出现,有熟悉之感,可以识别和确认。回忆是指过去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的重新复现。这两种形式对信息的提取都需要一定的线索,还要采取一定的策略,选择一定的中介。

  关于如何提取信息,目前有两种看法:一种理论认为,信息的提取是根据信息的意义、系统等来搜寻记忆痕迹,使痕迹活跃起来,可回忆出有关的项目;另一种理论认为,记忆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存储起来的是一些元素或成分,回忆则是把过去的认知成分汇集成完整的事物。这两种理论各自适合于不同的编码形式。搜寻理论可能适合于表象储存,重建理论适合于语义储存。

  提取的效果一方面依赖于储存;另一方面依赖于线索。倘若储存本身是有组织的、有条理的,是有层次结构的,提取时只要使层次网络中的某些节点激活,使与这些节点有关的信息处于启动状态,回忆就会很容易进行。若储存是杂乱无章的,提取就不会顺利。

  线索在提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线索的数量多、质量高,提取就容易。线索的质量是指线索中的信息与记忆痕迹中的信息匹配联系的紧密与否。一般来说,再认比回忆容易提取信息,这是因为再认时有关线索就是再认的感性依托,有较多的线索给以提示,可帮助尽快地确认。

  再认的速度和准确性,主要取决于对事物识记的巩固程度和精确程度。熟记了的事物一出现,几乎可以无意识地、自动化地、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识别。

  在日常生活中,错误地再认时有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种是由于识记的不巩固、不精确,原有的联系消失或受干扰,一旦识记过的事物再度出现,不能激活原有的记忆痕迹,仅有熟悉之感而无法从整体上加以正确的再认。或者对有关信息(模式)的提取发生了错误,导致错认。另一种是由于联系的泛化,导致错误的再认。例如,错把一个陌生人当作一个熟人相认,这是因为他的许多特征与熟人相似,这些特征在头脑中产生了泛化,因此导致了“张冠李戴”。

  在学习识别汉字时,常常会出现认错、写错的现象。如像戍、戌、戎,这几个字很相似,稍不细心知觉,又没有精确将它们加以分化,时间久了,头脑中的痕迹不清晰,极容易发生混淆,因此常常认错。此外,病理性障碍也会发生不识物症或不识人症。

  回忆分为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前者是有预定的回忆意图和目的,在回忆任务的推动下,自觉主动地进行的回忆,后者是没有明确回忆目的和意图,也不需要努力地搜索,完全是自然而然地想起某些旧经验。一件事偶然涌上心头,浮想联翩或触景生情,漫无目的地,不由自主地引起种种回忆。这种回忆的内容往往是不连贯、不系统的。

  无论再认还是回忆,若不依赖任何中介和提示线索,直接把有关信息从长时记忆库中抽取出来,对信息的检索几乎是自动化的,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一程序,这种提取称为直接搜寻。

  例如,当你的一位朋友在电视屏幕上一出现,你能立刻把他再认出来,这是通过直接搜寻达到再认的,这种再认又称为直接再认。若问你今年暑假同谁结伴旅游,你会说出张三、李四等一些人的名字。这种回忆称为直接回忆,而这种提取就是直接搜寻。

  有时我们的再认和回忆需要一些提示线索或中介性的联想才能达到再认或回忆。例如,若问2008年的10月31日上午你在干什么?对这个问题很难立刻回忆出来,往往要借助日记、备忘录或其他一些中介物,对问题进行某种预加工,以便确定回忆方向,把回忆的范围逐渐缩小;此外,还要提出一些假设,对假设要逐一验证,排除无效的回忆线索,凭借联想搜寻新的线索,直至完成回忆任务,提取出必要的信息,这种回忆称为间接回忆。

  直接回忆与间接回忆不是绝对对立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本来可直接回忆的内容,由于荒疏、印象淡漠,再回忆时要凭借联想搜寻,进行追忆。反之,间接回忆的内容由于联系的巩固和熟练,回忆时可不假思索迅速在头脑中重现。联想在回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回忆常常以联想搜寻的形式进行。所谓联想,就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当具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并在大脑皮层建立起暂时神经联系,只要一事物出现,就会引起对另一事物的联想。

  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信息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

  对信息合理组织能改善提取

  从容量巨大的长时记忆库中检索提取信息,就像到一个藏书极多的图书馆查找某一本书一样。能否顺利地找到那本书,与对书的归类编目存放有关。同理,人们对信息进行合理的组织,或使它们处于一定的前后关系中,可以增加线索,促进提取。

  1969年,包尔等人做了一个实验,要求被试者记4张词表。给一些被试者提供的词表是按照树状层次组织起来的;给另一些被试者所提供的词表上的词是随机排列的。识记后进行回忆的测验。其结果表明,被试者对有层次组织的词,回忆的正确率达65%;而对随机排列的词,回忆只有19%是正确的。这个实验证明了高度组织起来的材料,按层次网络储存的材料有助于提取。

  这是由于材料的组织,为提取时的搜寻过程提供了有利的线索。而对随机排列词表的词的搜寻,有如走迷宫,常常在某些词上打圈子,影响顺利地提取。

  这说明,合理地组织材料,按组织系统储存,可保证提取活动准确和高效率的进行。

  使信息储存处于编码时的前后关系中有助于提取

  由于事物总是处在一定的环境情景中的,我们识记时,这种场合因素微妙地伴随着人对事物的识忆。当再认或回忆的场合与识记的场合越相似,就越有利于对信息的提取。也就是说,信息处于编码时的前后(或上下文)关系中,这种场合本身就是最有力的提取线索。特别是在提取复杂材料时,与材料有关的上下文线索,非常有助于材料的迅速恢复。

  干扰对提取的影响

  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个记忆线索与几个有关事物相联系的情况。其中与一个线索联系较牢固的项目,往往会干扰与同一线索联系较弱的项目的提取。例如,一个篮球运动员改踢足球,开始他总不能得心应手。其原因是,打篮球的规则与技巧已经很熟,甚至习惯化了,改踢足球后,原来形成的技能总会干扰对踢足球运动信息的提取,多次出现犯规行为。

  与同一线索联系的项目越多,通过该线索提取目标项目就越困难。如果将与同一线索相联系的各个项目进行意义加工和组织,就会减少彼此的干扰。

  此外,消极情绪也会妨碍对信息的提取。例如,考试时,一旦遇到一个难题答不出来,便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引起种种担忧心理,在这种心境状态下反而会更加干扰对回答问题有关的信息,造成回忆的困难。

猜你喜欢:

1. 提高工作记忆到长期记忆的成功率

2. 人的大脑记忆原理

3. 戴维斯记忆术的核心原理和重要操作程序

4. 图像记忆的核心原理

5. 记忆法核心原理和记忆流程介绍
匿名用户
2023-07-23
展开全部

语义代码是长时记忆对刺激信息进行编码的主要形式,主要有

层次网络模型

语义记忆的基本单元是具有一定特征的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成一个具有层次的网络系统

激活扩散模型

是对层次网络模型的修正,概念之间的语义联系强度或语义相似性距离为基础,将概念组成一个网络,比层次网络模型显得更全面和灵活,可以容纳更多不确定性能说明层次网络模型不能解释的现象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