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养生学

 我来答
花椒科普
2022-06-30 · TA获得超过285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1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6.4万
展开全部

  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养生学的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养生学的基本内容

  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源远流长,亘绵数千年。我国医学(中医)对养生保健的研究由来已久,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开始,历代有众多的医家、佛家、道家对养生之道作过详细而深刻的发掘和论述,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医养生理论。

  概括起来,有下述八个要诀:

  一、说情志.

  二、戒私欲.

  三、远房室.

  四、适四时.

  五、节饮食.

  六、常运动.

  七、顺性情.

  八、服药饵.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古人的一句至理名言喝则学思想——天人合一。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认识到入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人体的机能要和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一致才能维持生命。

  《内经》地人系统中的人与天相通的总原则是:同气相求,同类相应。顺则利己,逆则为害。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实质上,“人身小宇宙’’在《内经》中绝非泛泛而谈,《内经》认为人体与宇宙之间存在着某种数理上的一致性。如《内经》论述人体呼吸完全与太阳的运行联系一起,将呼吸与天地相通、气脉与寒暑昼夜相呼应的规律。与太阳的周日运行规律联系起来。强调了天人一致的内在本质。正因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气血运行都与季节的变化息息相关。就像鱼在水中,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

  养生重在养心

  1、正——正心、正行、正气浩然;

  真正身心健康的人一定是一身正气的。而正气何来呢?首先要放正自己的心态,无论身处何境,都能做到随遇而安,心气平和,不怨不悔,不惊不怖。不要因处境的不同,待遇的不同而心生高下,比较来比较去,越比较越心不平,觉得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对你不公平,很委屈。这就是没有放正自己的心态,任其发展,甚至会致使心态扭曲,产生严重的异常心理。很多不幸的发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要警惕。

  心正则行端,行为端庄,自然浩气充盈,浩气充盈,自然慧根生长,形成了良性循环,那么你的气息就会畅通无碍,诸病难侵了。

  2、清——清心、清明、清心寡欲;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想做到“清心寡欲”是不容易的事情。好像在这个功利主义的时代,每个人都要遵循“金钱至上”这个法则才能过的滋润一些。其实,这个不是一概而论的,很多人拥有了很多财富但是照样每天在“八苦”之中沉浮、挣扎,透过他珠光宝气的矫饰,你会看到他的苍白、迷茫和痛苦。幸福是买不来的。

  窃以为,万事随缘多好,来就来了,顺其自然,去就去了,无须挂怀。本来名利就是浮云,又怎能留得住呢?倒不如两袖清风、潇洒自在的好,尽量少受些名利的羁绊,尽量让自己的身心清净些,尽量给自己营造一个安详、清静、寡欲、自在的生活环境,我想,这恐怕是很多名利场中人梦寐以求的。

  做到这个很容易,两个字“放下”就是了,诸位可以了解一下布袋和尚,看他是如何“放下”的。我们的负累本来已经很重,尽量的给自己身体、给自己的心灵减负不好吗?如果你愿意,谁都能做到。

  3、明——明心、明理、明辨是非;

  人起码要做到“明理”的,俗话叫做:明事理,或曰:通情达理。要做到这个,首先就要做到“明心”,因为明心才能见性,才能甚深定性里观照出“是非曲直”来,才不至于被各种幻象所误导,才会尽量的减少不必要的误会、误解和矛盾,也能尽可能的为他人廓清迷雾、认清真相,并找出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方法。最起码,心气清明,会使你面对世事无常时,冷静分析、理智对待、正确处理。由于明心则不昧,不昧则事理圆融,圆融则诸事顺畅。同时,由于因此而定性很好,便不易被各种突如其来的变故所击倒,能够沉着应对,就不会因此而损伤自己的情志,情志伤,则百病侵。

  4、舒——舒心、舒气、舒筋通络;

  无论身处何地,无论环境多么糟糕,都要设法让自己处于一种舒畅的心态。舒心的状态下,气息自然舒顺,有了以上几方面的修养,自然就会常常保持一种舒心的状态,这个状态非同小可,如果能时时保持,没有阻碍,那就等于进入了一种很高层次的功态,什么病也会离你远去的。同时,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姿态,尽可能的舒服些、舒展些,努力疏通自己的筋络,保持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避免肩周炎、颈椎病等疾病的发生。要做到这些,就要注重身体的锻炼,尤其是办公人员,更要注意这个。就算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也要坚持每工作1到2个小时,就要调整一下自己的姿势,做哪怕是十分钟的不太剧烈的、适合自己的运动。其他一些总是长时间固定一个姿势的工作人员同样要努力做到这些,对你的身体、工作效率和质量都会很有益。很多知名大企业的管理者就十分注重这个问题,在一些办公环境里,设置一些适宜的健身器材,既体现了人文关怀,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有效减少了员工病假率,一举几得,真是明智之举。

  5、安——安心、安逸、随遇而安;

  心不安定的表现如:心神不定、彷徨、惊慌失措、心惊肉跳等等,你看,这些词语都是对身心有害的。所以,我们要保持一种安心的状态,安心,不仅是定力的一种表现,更是对世情洞悉的结果。由于看透了事物的本质,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做到随遇而安,安然处之。一方面积极应对,另一方面让心境处于一种安之若素的状态。这是大家风范、大家气派,会给人一种信任感。这是需要深厚的综合素养为前提的,也是“善于养心”的重要表现之一。

  这样的人,无论面对任何情况,都能使自己处于一种超然的、淡定的和有利的处境。

  安心是养心的关键,很多国学大师之所以长寿,就是因为他们做到了:安心,做到了“心安理得”,自然“理直气壮”,自然身心康健。

  6、静——静心、松静、平心静气;

  到处都是浮躁的,人们在浮躁里迷失了自己,挥霍着自己,六神无主。于是现代很多人都想在休假的时候,逃离城市的喧嚣,远涉千山万水,甚至穷乡避壤,就为了寻求一份宁静。这世界,真的想找到一份安静的地方还真不易,所以,存一份松静的心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平心静气的看看书、听听音乐或和好友聊聊天,便成了一种奢望。“做人当有静气”,这个静不只是对环境的要求,更是对自身素养的修炼。“清静无为”说着容易,又有几人能做到?在浊浪滔天的浮躁里安守一份沉静,颇有“我自闲庭信步”的范儿。这样的心境自会营造一种静谧的环境,身心在这样的状态下是无比的愉悦的,不只是精神上的享受,对身心也是一种难得的陶冶。

  但是,有个前提,那就是要懂得享受“寂寞”。如有个机缘,可以与清风为伍、与明月作伴,赏雅士抚琴、听鸟儿问答,这该是何等的萧逸,何等的惬意啊。

  常处于这样的意趣里,身心自然清爽无比,病从何来?

  静,是养心的客观要求,也是养心的功用之一。

  以上六者,即相辅相成,又互为因果;即承前启后,又互为促进。乃养心的“六字真经”,如能做到,定能收到“有病祛病、无病健身”之功效。

  如能再辅以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勤加练习,以做到“养练结合、动静结合”,那就事半功倍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