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萧衍:信仰佛教的皇帝
展开全部
梁武帝萧衍,“南朝梁”开国皇帝,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
公元500年,起兵攻讨东昏侯“萧宝卷”,拥戴南康王“萧宝融”称帝,次年攻陷建康。
公元502年,接受“萧宝融”禅位,建立南梁。
公元548年,“侯景之乱”爆发,次年萧衍被囚死于建康台城,享年八十五岁。
下面来看看这位佛系皇帝:
1.为人节俭
萧衍的节俭是出了名的,史书上说他“一冠三年,一被二年”。
他不讲究吃穿,衣服是洗过好几次的;因为提倡素食,吃饭也是蔬菜和豆类,而且每天只吃一顿饭;太忙的时候,就喝点粥充饥。
这点和曹操一样,贵为帝王,能够保持节俭作风,实属不易。
史书称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shì)御(yù)履不二采;帷(wéi)帐屏风,坏则补纳(nà);茵(yīn)蓐(rù)取温,无有缘饰。
意思就是:曹操勤俭节约,衣服朴素,没有啥花里胡哨的玩意儿,鞋子也不是雕花绣彩的那种,不要阿迪耐克;顶多来个国产名牌李宁足矣;床单被套破了,缝缝补补又三年,帷帐屏风打满补丁,床榻(tà)被褥(rù)多年不换,败絮其中,能用即可。
2.萧衍(yǎn)的佛缘
公元527年,萧衍第一次前往同泰寺舍身出家;三日后返回,大赦天下,改年号大通。
公元529年,第二次至同泰寺举行“四部无遮大会”,脱下帝袍,换上僧衣,舍身出家;九月十六日讲解《大般涅槃经》,二十五日由群臣捐钱一亿,向“三宝”祷告,请求赎回“皇帝菩萨”,二十七日萧衍还俗。
公元546年,萧衍第三次出家,这次群臣用两亿钱将其赎回。
公元547年,萧衍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四月十日朝廷出资一亿钱赎回。
萧衍四次出家,用国库的钱将自己赎回,对佛教做出贡献;但总是感觉哪里不对劲,哪里怪怪的,如果赎回的钱完全是自己的,那就没毛病。
萧衍援引《楞伽(jiā)经》《涅槃经》等如来藏系经典“食肉者,断大慈种”之说,主张全面素食;从此,汉传佛教形成吃素的传统。
唐朝杜牧《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可见梁武帝在建造寺庙上确实做出很多实质上的贡献。
唐代杜牧《杭州新造南亭子记》:梁武帝明智勇武,创为梁国者,舍身为僧奴,至国灭饿死不闻悟,况下辈固惑之。
杜牧对梁武帝无法善终,实在感到可惜;又觉得困惑,做了很多善事,却还是招来杀身之祸;不过尽管如此,能够活到85岁,在皇帝历史上,已然是高寿了。
3.梁武帝和达摩祖师
禅宗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尊者,泛海来华。
武帝见后问道: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
尊者答道:并无功德。
武帝惊问:何以并无功德?
达摩答:这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武帝又问:如何是真实功德?
尊者道: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于世求。
武帝再问:何为圣谛第一义?
达摩答:廓(kuò)然浩荡,本无圣贤。
意思是梁武帝自认为对佛教做了很多的贡献,有很大功德,但是达摩祖师却淡淡地说没有功德;其实武帝走的是小乘路线,而达摩要求更高,大乘才是佛教;无私奉献,做了就当做没做一样,不要放在心里,更不要挂在口上;你沾沾自喜,到处炫耀,其实并不达标。
但不管怎样,梁武帝身为帝王,对佛教事业确实起到很大推进作用,比方说造寺,比方说推行吃素;只是那颗心依然是不纯粹的,为做而做;按照高僧的要求,其实还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你本来不显摆是有大功德,现在你说出来了,功德反而没了。
4.引狼入室
侯景本为东魏叛将,被梁武帝萧衍收留;因对梁朝与东魏通好心怀不满,遂于548年,以清君侧为名义在寿阳起兵叛乱。
公元549年,攻占梁朝都城建康,将梁武帝活活饿死,掌控梁朝军政大权。
唐代韩愈《论佛骨表》: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舍身为寺家奴,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
公元501年,萧衍掌权后,下令处死“萧宝卷”宠妃潘玉奴及其宠臣共四十一人,并授意宣德太后“王宝明”褫(chǐ)夺萧宝卷的帝号。
公元502年,萧衍称帝后,先是封和帝为巴陵王;之后又派人给和帝送去生金,逼其吞金自尽,和帝则选择在大醉后被杀死;待到其死后,对外宣传他暴病而死,按照皇帝的规格举行丧礼陵(líng)。
孟子有一句:徒善不足以为政;你要做善事,就不要参与政治;或者这么说,你既然参与了政治,还取得了不菲的成就,至少不可能全善;皇帝虽然信仰佛教,但是该狠的还是狠,该打的还是打,该灭的还是灭。
公元524年,萧衍派裴(péi)邃(suì)统帅诸军北伐。
公元526年,萧衍借“淮堰(yàn)水盛”,淹没寿阳的时机,命夏侯亶(dǎn)等再度北伐,围困寿阳;十一月,魏扬州刺史李宪举城投降,梁朝收复了自南齐末年以来失陷的寿阳。
公元536年,东魏将“侯景”入侵楚州,并乘胜进抵淮(huái)上,但被南北司二州刺史陈庆之击败;同年十月,萧衍再次下诏(zhào)大举北伐,旋即又诏令众军班师,与魏通和停战。
公元549年,萧衍躺在台城皇宫净居殿,嘴里发苦,索要蜂蜜不得,便在饥渴交加中逝世;侯景密不发丧,将其遗体暂时置于昭(zhāo)阳殿,到二十六天后,方才被迁移到太极前殿发丧。
公元500年,起兵攻讨东昏侯“萧宝卷”,拥戴南康王“萧宝融”称帝,次年攻陷建康。
公元502年,接受“萧宝融”禅位,建立南梁。
公元548年,“侯景之乱”爆发,次年萧衍被囚死于建康台城,享年八十五岁。
下面来看看这位佛系皇帝:
1.为人节俭
萧衍的节俭是出了名的,史书上说他“一冠三年,一被二年”。
他不讲究吃穿,衣服是洗过好几次的;因为提倡素食,吃饭也是蔬菜和豆类,而且每天只吃一顿饭;太忙的时候,就喝点粥充饥。
这点和曹操一样,贵为帝王,能够保持节俭作风,实属不易。
史书称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shì)御(yù)履不二采;帷(wéi)帐屏风,坏则补纳(nà);茵(yīn)蓐(rù)取温,无有缘饰。
意思就是:曹操勤俭节约,衣服朴素,没有啥花里胡哨的玩意儿,鞋子也不是雕花绣彩的那种,不要阿迪耐克;顶多来个国产名牌李宁足矣;床单被套破了,缝缝补补又三年,帷帐屏风打满补丁,床榻(tà)被褥(rù)多年不换,败絮其中,能用即可。
2.萧衍(yǎn)的佛缘
公元527年,萧衍第一次前往同泰寺舍身出家;三日后返回,大赦天下,改年号大通。
公元529年,第二次至同泰寺举行“四部无遮大会”,脱下帝袍,换上僧衣,舍身出家;九月十六日讲解《大般涅槃经》,二十五日由群臣捐钱一亿,向“三宝”祷告,请求赎回“皇帝菩萨”,二十七日萧衍还俗。
公元546年,萧衍第三次出家,这次群臣用两亿钱将其赎回。
公元547年,萧衍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四月十日朝廷出资一亿钱赎回。
萧衍四次出家,用国库的钱将自己赎回,对佛教做出贡献;但总是感觉哪里不对劲,哪里怪怪的,如果赎回的钱完全是自己的,那就没毛病。
萧衍援引《楞伽(jiā)经》《涅槃经》等如来藏系经典“食肉者,断大慈种”之说,主张全面素食;从此,汉传佛教形成吃素的传统。
唐朝杜牧《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可见梁武帝在建造寺庙上确实做出很多实质上的贡献。
唐代杜牧《杭州新造南亭子记》:梁武帝明智勇武,创为梁国者,舍身为僧奴,至国灭饿死不闻悟,况下辈固惑之。
杜牧对梁武帝无法善终,实在感到可惜;又觉得困惑,做了很多善事,却还是招来杀身之祸;不过尽管如此,能够活到85岁,在皇帝历史上,已然是高寿了。
3.梁武帝和达摩祖师
禅宗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尊者,泛海来华。
武帝见后问道: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
尊者答道:并无功德。
武帝惊问:何以并无功德?
达摩答:这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武帝又问:如何是真实功德?
尊者道: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于世求。
武帝再问:何为圣谛第一义?
达摩答:廓(kuò)然浩荡,本无圣贤。
意思是梁武帝自认为对佛教做了很多的贡献,有很大功德,但是达摩祖师却淡淡地说没有功德;其实武帝走的是小乘路线,而达摩要求更高,大乘才是佛教;无私奉献,做了就当做没做一样,不要放在心里,更不要挂在口上;你沾沾自喜,到处炫耀,其实并不达标。
但不管怎样,梁武帝身为帝王,对佛教事业确实起到很大推进作用,比方说造寺,比方说推行吃素;只是那颗心依然是不纯粹的,为做而做;按照高僧的要求,其实还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你本来不显摆是有大功德,现在你说出来了,功德反而没了。
4.引狼入室
侯景本为东魏叛将,被梁武帝萧衍收留;因对梁朝与东魏通好心怀不满,遂于548年,以清君侧为名义在寿阳起兵叛乱。
公元549年,攻占梁朝都城建康,将梁武帝活活饿死,掌控梁朝军政大权。
唐代韩愈《论佛骨表》: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舍身为寺家奴,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
公元501年,萧衍掌权后,下令处死“萧宝卷”宠妃潘玉奴及其宠臣共四十一人,并授意宣德太后“王宝明”褫(chǐ)夺萧宝卷的帝号。
公元502年,萧衍称帝后,先是封和帝为巴陵王;之后又派人给和帝送去生金,逼其吞金自尽,和帝则选择在大醉后被杀死;待到其死后,对外宣传他暴病而死,按照皇帝的规格举行丧礼陵(líng)。
孟子有一句:徒善不足以为政;你要做善事,就不要参与政治;或者这么说,你既然参与了政治,还取得了不菲的成就,至少不可能全善;皇帝虽然信仰佛教,但是该狠的还是狠,该打的还是打,该灭的还是灭。
公元524年,萧衍派裴(péi)邃(suì)统帅诸军北伐。
公元526年,萧衍借“淮堰(yàn)水盛”,淹没寿阳的时机,命夏侯亶(dǎn)等再度北伐,围困寿阳;十一月,魏扬州刺史李宪举城投降,梁朝收复了自南齐末年以来失陷的寿阳。
公元536年,东魏将“侯景”入侵楚州,并乘胜进抵淮(huái)上,但被南北司二州刺史陈庆之击败;同年十月,萧衍再次下诏(zhào)大举北伐,旋即又诏令众军班师,与魏通和停战。
公元549年,萧衍躺在台城皇宫净居殿,嘴里发苦,索要蜂蜜不得,便在饥渴交加中逝世;侯景密不发丧,将其遗体暂时置于昭(zhāo)阳殿,到二十六天后,方才被迁移到太极前殿发丧。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