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会越来越孤独吗?如何面对孤独?
孩子长大了为什么孤独感反而增加了?童年时期那种快乐少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开始沉默不语了,也不再像小时候那么“听话”了。正所谓成长中的烦恼,不难发现,孩子生理发育过程中身心正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
一、身体成长加速导致生理机能的变化,尤其是性的发育和成熟,孩子的独立性不断增加。
二、容易出现的身心危机: 1、心理生物性紊乱。由于青少年对生理变化的不适应,往往把生理发育上的不协调和功能性紊乱等感觉作为严重的疾病加以反应,导致对症状的过分夸大,乃至造成情绪紧张和焦虑。2、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偏差。心理与行为与大多数人的正常行为产生偏差(如崇拜希特勒,抽烟,爱打扮),而这些变化常常不被家人及社会认可,因而产生孤独感。
三、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表现有: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4、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青少年的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不平衡。于是,青少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也有了迅速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青春期(第一次飞跃是婴儿期)。(二)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2、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3、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4、有很强的自尊心。自我意识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与家庭及社会的脱节,孤独与失落感增强。
二、情绪变化大。青春期早期情绪状态的积极方面较少,消极情绪较多,稳定性较差,起伏变化多。青春期后期,情绪稳定性增加,情绪起伏变化逐渐趋缓。情绪变化的特点: 烦恼增多,孤独感、 压抑感增强。
三、少年期的自我中心性特点: "独特自我”和“假想观众”观念,导致孤芳自赏,拒绝与人相处。
四、出现第二逆反期(青春期),主要表现形式有:1、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 2、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 3、观念上的碰撞。反抗的主要对象: 父母,也具有迁移性。反抗的形式: 1、外显行为上的激烈抵抗; 2将反抗隐于内心,以冷漠相对。反抗期的独立自主性是要求人格的独立,要求精神和行为自主,反抗父母的控制,因而感觉与父母无共同语言,不愿与家人或他人交流。
反抗期中矛盾的焦点表现在成长者对自己发展的认识超前,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滞后。
对于青少年成长面临的心理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改善心理情绪,减少孤独感呢?首先,家长、学校及社会要正视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并给予一定的理解和宽容,承认孩子长大独立性增强的现实,积极引导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孩子本身也要避免沾染不良习气,多参加一些健康有益及知识性社交活动,增强与人交流的能力,不做宅男宅女。再次,积极锻炼身体,多培养个人兴趣,让兴趣、学习、运动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主流,最大可能地消弥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