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怎么死的
刘伯温是患病离世。
洪武八年(1375年)元旦,朱元璋君臣在朝堂上庆贺新年,刘伯温躬逢其盛,曾随喜写了一首《乙卯岁首早朝奉天殿,柬翰林大本堂诸友》,应该说,身子骨还可以。
而从刘伯温的好朋友宋濂所作《恭题御赐文集后》里看,刘伯温是在该年二月初患上了“霜露之疾”,遂得朱元璋批准,还乡养老。霜露之疾,语出《史记公孙弘传》,指因风寒而引起的疾病,即感冒。
必须说明,宋濂在《恭题御赐文集后》写“洪武八年岁次乙卯春三月壬辰”,但洪武八年三月并无壬辰日,即“三月壬辰”应该是后人抄写之误,正确时间应该为“二月壬辰”,即二月二日。
刘伯温跟宋濂说了自己动身返乡的时间,是二月三日。刘伯温病故的时间是四月十六日,距二月三日到隔了七十三天。这七十三天中,史书没记载有什么关于刘伯温的故事。
可见,刘伯温应该是患病自然死亡。
相关说明
刘伯温死亡后,大概在长达四年的时间内,人们也没有觉得他的死有什么异样。
到了洪武十二年,因为相权与君权的冲突,在这年年底,朱元璋准备搞倒搞臭居相位的胡惟庸时,突然给胡惟庸加了一条罪名:下毒毒死刘伯温。
《明实录》卷一二八《汪广洋传》是这样的记的:胡惟庸的党朋御史中丞涂节为了摆脱干系,反戈一击,状告胡惟庸及御史大夫陈宁等谋反,并指出是他们毒害杀了刘伯温,要汪广洋出来作证。汪广洋时任左御史大夫,与胡惟庸共事,矢口否认此事的存在。朱元璋怒其“欺罔”,贬之至海南。
《明实录》卷二九又记:(洪武十三年正月)甲午,御史中圣涂节告左丞相胡惟庸与御史大夫陈宁等谋反及前毒杀诚意伯刘基事。
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胡惟庸谋反罪证被“坐实”,近一万五千人被诛。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刘伯温
现在通行的说法是说刘伯温在南京生病,胡惟庸携医馆前往为其医治,名为医治,实为下毒谋害刘伯温。果然,刘伯温回乡后一个月便毒性发作而亡。
这种说法始见于“胡惟庸案”发生前御史中丞涂节弹劾胡惟庸的奏折中。而在之后的刘伯温之子刘仲璟所撰写的《遇恩录》中,也有提及此事。
正因如此,后人不加审辩,就辗转沿用,长此以往,便形成了“胡惟庸毒害刘伯温”的定论。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大封功臣。
但真正能获得高位的人,基本都是“淮西籍”将领或士人,以至于他们都有一个名称,叫作——淮西勋贵!
之所以会这样,除了淮西勋贵们本身的功绩之外,还有朱元璋很深的乡里观念。除了大封淮西勋贵之外,朱元璋还想将中都建在自己的家乡临濠府,并专门委派李善长负责营建,实有迁都之意。
但是,刘伯温对此却持反对意见,他说:临濠地处淮河南岸,地域封闭,资源贫乏,水旱频发,“非天子居也”,不是建都的好地方。
刘伯温从实际出发,提出此等谏言,说实话是非常正确的,但由于朱元璋乡里观念很深,朝中淮西勋贵的势力又非常大,因此刘伯温便遭到了很大的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