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课堂教学的反思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语文课堂逐渐“活”了起来,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的,充满活力。可以说,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许多盎然生机。但是有的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却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也就是说,这样的课堂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首先,一味追求热闹而忽略文本
新课改以来,“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冷清清的场面,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挖空心思、花样百出,穿插了诸如游戏、表演、画图、采访、辨证会、播放课件等众多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动。结果,一堂课下来,气氛是活跃了,学生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听课者也倍感轻松。
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丰硕的收获?我在参加语文教学交流时,常看到教师花大力量来设计活动,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但是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开发、挖掘和共鸣。而且,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欠缺,不能有效引导学生深长的思维方向,结果,这样课堂只是让人感觉热闹而已。
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自然就有了新鲜的活力和潇洒。课堂形式也随之多了起来,演讲小品表演、辩证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可静心一想,这节课学生读了几遍书?提出了几个疑问?思考了几个问题?学会了哪些语文知识?发展了哪些语文能力?便又觉得这课活泼有余,扎实不足,只是空洞的热闹。
因此,我们不仅要从表面看课堂是否活跃,还要关注每个学生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些活动是否有益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活泼的课堂形式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最终目标,我们应通过创设一些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高效率地进行思考、练习,使我们的教学真正做到:在务实中求活,在求活中务实。语文科千万不可因为强调了"人文性"而又忽视了"工具性",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用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没有一个标准去加以衡量。千言万语,何者为是?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所以,教学形式的选择不妨各行其是。然而,就语文来说,立足文本却是为文本服务的,如果在备课和上课只是专注于活动,一味花力气在活动中创新出花样,脱离了文本,无异于本末倒置。
常言道:一千个人读《红楼梦》就有一千个林妹妹。也如鲁迅先生所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yin,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形形色色的读者阅读同一部巨著,所收所获当然也会是各种各样的。这说明了一个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证明了解放教学思想,开放教学活动的价值。然而,不要忽略这话的前提是读《红楼梦》,如果是读《窦娥冤》,读《白毛女》呢?我们何从读出一千个林妹妹来?看得见yin、缠绵、排满、宫闱秘事?是从《红楼梦》中里读出来的。因此,语文教学的核心准备,还是应该有效地完成文本的解读和感悟。语文教材的主体是一篇篇精选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本身就是值得我们去用心开挖的.一个个宝藏。
我看了许多以活动为主的语文课,也听了许多花样百出的语文课,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的确让课堂有了生机活力,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空前的高涨。然而,经过一年的摸索,我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问题研究上,却不能静下心来读课文,这样的本末倒置势必影响语文学习的效果。
如果说,多样的形式能够活跃语文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话,那么,多样的形式是否也会影响学习和阅读的习惯,而变得心绪浮躁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我认为,作为一个语文课教师,如果我们只能在形式上下功夫,却不能在文本上下功夫,不能引导学生深入地研读文本,那么,我们就会偏离新课标准的方向。语文学习以“读进去“作为基础,才会有更大的发展。早有语文学习的经验之谈: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为了克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感受粗糙的毛病,我在语文教学上逐步从追求多样的形式走到追求语文阅读的深入,细致上。在《皇帝的新装》时,我作了这样的安排,自读-精读-探讨。这样,学生能够读进去,读明白,才谈得上独特的感受和体会。
因此,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各种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是我们当前使用新课程标准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其次,过分强调个性而疏忽引导
新课改提倡教师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是的,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处境与心境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与体验不尽相同,这是尊重学生的表现。而实际操作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独特的体验,对学生的回答一味大加表扬,不敢带有半点否定之词,惟恐招来“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或“不以学生为主体”的“罪名”。
曾经听过一位年轻教师的课。其间,教师请学生谈谈读课文后的感受。一位学生的发言明明大大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可教师却在一愣后,马上微笑着评价:“你很有创新意识,观点与众不同,这是你独特的体验。谁还想谈?”
这就是教师的评价吗?是的,我们一贯提倡“给学生创设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氛围”、“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这并不代表教师对学生只能褒扬,而全然不顾其见解与体验是否科学、合情合理。与过去语文教学不同,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理解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化体验,而不强调统一的标准答案,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上课时都有解脱了紧箍咒的感觉,而变得随意自在。一节课上完,教师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学生也没有了必须如何理解的强制性烦恼。这种没有统一答案的上课方式,已经被老师和学生普遍接受,学生上课大多数能大胆发言,且常有自己独创的见解。记得刚接触新教材时,有个别学生就曾经问过我:老师,你上课总是鼓励我们大胆地说,却从来没有告诉我们哪个同学的是标准答案。一节课下来我不知该记哪个同学的答案。不象小学教师那样给标准答案。听到这样的问话,我没有感到惊奇,这么多年的标准化教学模式,不是早就使我们的学生熟门熟路了吗?标准答案已经成了他们手中的拐,离开了它,路该怎么走?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和引领,当发现一个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失偏颇或体会不够深入时,难道不需要教师指点迷津、有效引导吗?上述课例,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应加以引导,既充分肯定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勇气同时,又要启发学生进一步有效思考,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篇文学作品,允许有多样化的体会和理解。学习一篇课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各抒已见。然而,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应该提倡不同的理解呢?答案是否定的。不妨其始妄听之,继而启发之,使之不偏离文本大前提。即教者还应有引导能力,使学生学习质量保持在同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这就是如何使个性化的理解和谐统一的问题。如果在教学中只一味地提倡个性而否定共性的话,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恐怕大多只能保留在肤浅的层面,而难以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当然,我这是所说的共性,与过去所说的标准答案是截然不同的,我认为共性是指在个性化体验的基础上得出的一种最能贴近作品的体会和感悟等。一篇文学作品,其主旨及作者的感情,应该是比较明确的。基于此,如果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出现偏差,我们是否该用最能贴近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去加以引导呢?这学期,在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学生看完课文,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对待困难不就该面对。一种认为对待困难要勇敢面对。两方面的同学辩论起来都很有道理。两种理解,哪一个最贴近作者的本意,是不难判断的。我认为,学生对文学作品有个人的独特的理解和体验,这是就该鼓励的,但理解也不能是天马行空。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只是扮演主持人的角色,让每一个人都能畅所欲言,而却不能对其给予点、引导,我们的教学难以提高,深长理解也势必停留在一个低层面上,难以突破。
又如:在教学生赏析艾青的诗歌《鱼化石》时,我先不做任何传授,上课就让学生反复诵读,直到会背,然后让他们说出自己读到了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读到了一条鱼变为化石的经过,有的说读到了生命在于运动的哲理,有的说读到了鱼儿的伤心,有的说读到了生命的意义……虽然有点纷乱,但毕竟都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而且他们都能从诗中找到依据。诗歌这种文学样式,本来就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必要再去讲解分析,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获取新知。他们的认知需要、创新意识、成就愿望就会连同他们学语文的兴趣一起与日俱增,使他们终于想学、爱学、乐学了。然而,对一些错误的理解,我们也应该给予纠正,给予引导。否则,我们过于强调个性化的理解的话,便会走入一个新的误区。
第三,过多讨论探究而忽略背诵积累
过去曾有一时将阅读背诵,视为死读书,死记硬背,被打入冷宫,课堂上被老师的讲解分析和学生的讨论探究所占用,课外被题海、查找资料等淹没,学生根本没有读背之时。没有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没有大量的读背,就不能有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多读多背,强化积累,培养语感,丰富知识,扩大视野,提升个体人文素养,这是值得传承的优良传统。
新课标也是重视背诵的。课文中规定了背诵的篇(首),还附录了课外背诵的60首古诗词,也要求任课教师向学生推荐。熟读背诵是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认为,背诵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陶冶情操,积累知识,增加语文感受力和表现力,具有永恒的思想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语文学习是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逐渐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形式,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更谈不上良好语感的培养,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就学不好语文。实践证明,积累过程中最重要的形式便是背诵,尤其是古诗文不能不背。古文化的载体多在古诗文,不背若干,则对中国文化无法体会,更不用说传承了。著名学者程千帆说:“背诵名篇非常必要,这种方法看似笨拙,实则巧妙。”古今很多大学者,都是从小背下“四书五经”,许多名篇佳句,积淀了许多古文化。鲁迅曾说他在15岁,差不多读完了十三经,那时的读,也就是背。巴金十二三岁能将《古文观止》倒背如流。这都为他们后来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无可置疑,背诵这是积累知识、学好语文的有效途径。
因此,新课程课堂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也该引导他们说得成理。课堂上,允许分歧,但不能有没共识。只有让学生的个性化与共性化理解和谐统一,“三维目标”的统一,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进入一个新的理想境界。
首先,一味追求热闹而忽略文本
新课改以来,“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冷清清的场面,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挖空心思、花样百出,穿插了诸如游戏、表演、画图、采访、辨证会、播放课件等众多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动。结果,一堂课下来,气氛是活跃了,学生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听课者也倍感轻松。
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丰硕的收获?我在参加语文教学交流时,常看到教师花大力量来设计活动,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但是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开发、挖掘和共鸣。而且,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欠缺,不能有效引导学生深长的思维方向,结果,这样课堂只是让人感觉热闹而已。
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自然就有了新鲜的活力和潇洒。课堂形式也随之多了起来,演讲小品表演、辩证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可静心一想,这节课学生读了几遍书?提出了几个疑问?思考了几个问题?学会了哪些语文知识?发展了哪些语文能力?便又觉得这课活泼有余,扎实不足,只是空洞的热闹。
因此,我们不仅要从表面看课堂是否活跃,还要关注每个学生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些活动是否有益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活泼的课堂形式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最终目标,我们应通过创设一些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高效率地进行思考、练习,使我们的教学真正做到:在务实中求活,在求活中务实。语文科千万不可因为强调了"人文性"而又忽视了"工具性",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用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没有一个标准去加以衡量。千言万语,何者为是?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所以,教学形式的选择不妨各行其是。然而,就语文来说,立足文本却是为文本服务的,如果在备课和上课只是专注于活动,一味花力气在活动中创新出花样,脱离了文本,无异于本末倒置。
常言道:一千个人读《红楼梦》就有一千个林妹妹。也如鲁迅先生所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yin,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形形色色的读者阅读同一部巨著,所收所获当然也会是各种各样的。这说明了一个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证明了解放教学思想,开放教学活动的价值。然而,不要忽略这话的前提是读《红楼梦》,如果是读《窦娥冤》,读《白毛女》呢?我们何从读出一千个林妹妹来?看得见yin、缠绵、排满、宫闱秘事?是从《红楼梦》中里读出来的。因此,语文教学的核心准备,还是应该有效地完成文本的解读和感悟。语文教材的主体是一篇篇精选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本身就是值得我们去用心开挖的.一个个宝藏。
我看了许多以活动为主的语文课,也听了许多花样百出的语文课,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的确让课堂有了生机活力,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空前的高涨。然而,经过一年的摸索,我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问题研究上,却不能静下心来读课文,这样的本末倒置势必影响语文学习的效果。
如果说,多样的形式能够活跃语文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话,那么,多样的形式是否也会影响学习和阅读的习惯,而变得心绪浮躁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我认为,作为一个语文课教师,如果我们只能在形式上下功夫,却不能在文本上下功夫,不能引导学生深入地研读文本,那么,我们就会偏离新课标准的方向。语文学习以“读进去“作为基础,才会有更大的发展。早有语文学习的经验之谈: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为了克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感受粗糙的毛病,我在语文教学上逐步从追求多样的形式走到追求语文阅读的深入,细致上。在《皇帝的新装》时,我作了这样的安排,自读-精读-探讨。这样,学生能够读进去,读明白,才谈得上独特的感受和体会。
因此,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各种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是我们当前使用新课程标准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其次,过分强调个性而疏忽引导
新课改提倡教师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是的,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处境与心境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与体验不尽相同,这是尊重学生的表现。而实际操作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独特的体验,对学生的回答一味大加表扬,不敢带有半点否定之词,惟恐招来“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或“不以学生为主体”的“罪名”。
曾经听过一位年轻教师的课。其间,教师请学生谈谈读课文后的感受。一位学生的发言明明大大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可教师却在一愣后,马上微笑着评价:“你很有创新意识,观点与众不同,这是你独特的体验。谁还想谈?”
这就是教师的评价吗?是的,我们一贯提倡“给学生创设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氛围”、“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这并不代表教师对学生只能褒扬,而全然不顾其见解与体验是否科学、合情合理。与过去语文教学不同,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理解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化体验,而不强调统一的标准答案,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上课时都有解脱了紧箍咒的感觉,而变得随意自在。一节课上完,教师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学生也没有了必须如何理解的强制性烦恼。这种没有统一答案的上课方式,已经被老师和学生普遍接受,学生上课大多数能大胆发言,且常有自己独创的见解。记得刚接触新教材时,有个别学生就曾经问过我:老师,你上课总是鼓励我们大胆地说,却从来没有告诉我们哪个同学的是标准答案。一节课下来我不知该记哪个同学的答案。不象小学教师那样给标准答案。听到这样的问话,我没有感到惊奇,这么多年的标准化教学模式,不是早就使我们的学生熟门熟路了吗?标准答案已经成了他们手中的拐,离开了它,路该怎么走?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和引领,当发现一个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失偏颇或体会不够深入时,难道不需要教师指点迷津、有效引导吗?上述课例,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应加以引导,既充分肯定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勇气同时,又要启发学生进一步有效思考,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篇文学作品,允许有多样化的体会和理解。学习一篇课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各抒已见。然而,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应该提倡不同的理解呢?答案是否定的。不妨其始妄听之,继而启发之,使之不偏离文本大前提。即教者还应有引导能力,使学生学习质量保持在同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这就是如何使个性化的理解和谐统一的问题。如果在教学中只一味地提倡个性而否定共性的话,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恐怕大多只能保留在肤浅的层面,而难以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当然,我这是所说的共性,与过去所说的标准答案是截然不同的,我认为共性是指在个性化体验的基础上得出的一种最能贴近作品的体会和感悟等。一篇文学作品,其主旨及作者的感情,应该是比较明确的。基于此,如果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出现偏差,我们是否该用最能贴近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去加以引导呢?这学期,在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学生看完课文,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对待困难不就该面对。一种认为对待困难要勇敢面对。两方面的同学辩论起来都很有道理。两种理解,哪一个最贴近作者的本意,是不难判断的。我认为,学生对文学作品有个人的独特的理解和体验,这是就该鼓励的,但理解也不能是天马行空。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只是扮演主持人的角色,让每一个人都能畅所欲言,而却不能对其给予点、引导,我们的教学难以提高,深长理解也势必停留在一个低层面上,难以突破。
又如:在教学生赏析艾青的诗歌《鱼化石》时,我先不做任何传授,上课就让学生反复诵读,直到会背,然后让他们说出自己读到了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读到了一条鱼变为化石的经过,有的说读到了生命在于运动的哲理,有的说读到了鱼儿的伤心,有的说读到了生命的意义……虽然有点纷乱,但毕竟都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而且他们都能从诗中找到依据。诗歌这种文学样式,本来就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必要再去讲解分析,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获取新知。他们的认知需要、创新意识、成就愿望就会连同他们学语文的兴趣一起与日俱增,使他们终于想学、爱学、乐学了。然而,对一些错误的理解,我们也应该给予纠正,给予引导。否则,我们过于强调个性化的理解的话,便会走入一个新的误区。
第三,过多讨论探究而忽略背诵积累
过去曾有一时将阅读背诵,视为死读书,死记硬背,被打入冷宫,课堂上被老师的讲解分析和学生的讨论探究所占用,课外被题海、查找资料等淹没,学生根本没有读背之时。没有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没有大量的读背,就不能有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多读多背,强化积累,培养语感,丰富知识,扩大视野,提升个体人文素养,这是值得传承的优良传统。
新课标也是重视背诵的。课文中规定了背诵的篇(首),还附录了课外背诵的60首古诗词,也要求任课教师向学生推荐。熟读背诵是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认为,背诵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陶冶情操,积累知识,增加语文感受力和表现力,具有永恒的思想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语文学习是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逐渐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形式,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更谈不上良好语感的培养,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就学不好语文。实践证明,积累过程中最重要的形式便是背诵,尤其是古诗文不能不背。古文化的载体多在古诗文,不背若干,则对中国文化无法体会,更不用说传承了。著名学者程千帆说:“背诵名篇非常必要,这种方法看似笨拙,实则巧妙。”古今很多大学者,都是从小背下“四书五经”,许多名篇佳句,积淀了许多古文化。鲁迅曾说他在15岁,差不多读完了十三经,那时的读,也就是背。巴金十二三岁能将《古文观止》倒背如流。这都为他们后来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无可置疑,背诵这是积累知识、学好语文的有效途径。
因此,新课程课堂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也该引导他们说得成理。课堂上,允许分歧,但不能有没共识。只有让学生的个性化与共性化理解和谐统一,“三维目标”的统一,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进入一个新的理想境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