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是什么风格的建筑?
圆明园是一座传统造园艺术风格的大型皇家园林,它的风格包含中国特色的江南园林建筑、宗教建筑和西洋建筑。
它的格局形式,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造园传统,并吸收江南风景与园林精华,以园中之园的结构,组织诗情画意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曾被欧洲人士称之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万园之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原是康熙在一七零九年给雍正的赐园,最初占地不过三百亩,雍正即位后,大肆扩建。以后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五代皇帝约一百五十年的不断增建、充实,形成了总面积达五千二百亩,规模宏大、世所罕见的宫苑式古园林。
扩展资料:
圆明园造景题材十分广泛。有的是乾隆六下江南时,命随行画师,将他中意的江南园林摹绘成图,结合北方特点,仿造于圆明园的。当时江南四大名园、杭州西湖十景,也在园中一一再现。
园中还有模仿匡庐天下秀的“西峰秀色”,取意虎溪的“溪月松风”,再现绍兴兰亭的“坐石临流”;取法云梦之泽的“上下天光”。
还有的景取名人诗画意境,如仿陶渊明《桃花源记》场景的“武陵春色”;取李白“雨山夹明镜”诗意的“夹镜鸣琴”等。此外,园中园还有按照传说中的神仙佳境建造的胜景,真可谓“人间天上诸景皆备”。
人们今天在圆明园废墟上能看到的,只有西洋楼的几根大型石雕门柱。影片《火烧圆明园》布景把这部分做了复原。西洋楼是当年供职于清廷的传教士郎士宁(意大利人)、王致诚(法国人)奉乾隆皇帝之命而设计的,由中国工匠施工建造。
整个西洋楼被安排在畅春园北墙脚下一条宽不足百米、长八百多米的狭长地段,面积不足全园的百分之三,在圆明园全园中居于附属地位。假使我们由此而产生错觉:以为圆明园就是一座西洋宫殿建筑园林,对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遗产漠然无知,那就是亟应纠正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