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会成为智能手机的未来吗?
我自己使用的就是折叠屏手机。
我的体验是,折叠屏手机虽然很有新鲜感,但是在短期内,应该很难成为智能手机的未来。
我说几个理由——
1.手机的重量偏重。我们发现任何折叠屏手机,都会出现重量偏重的情况,所以大家在购买折叠屏手机的时候,如果对于重量比较上心的话,可能会感受到这种劣势。
2.手机的操作逻辑有待提升,虽然我们对于折叠屏的需求是在提升的,但是你很难否定折叠屏的操作逻辑,这款手机的操作体验我觉得手机厂商应该挖掘更多的内容。
4.价格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成为很多折叠屏手机发展受限制的问题,我们期待折叠屏手机的发展,但是在价格上能够更好的下探,让更多的用户能够买得起,这才是关键。
折叠屏手机未来有一席之地,但是会不会成为主流手机,需要手机厂商的不断优化,才可能成为未来手机的方向!
智能手机的爆发式增长,是从2007年苹果发布 iPhone开始的。当时,安卓阵营的硬件领先者一直是HTC,软件上的领先者当然是谷歌。之后,从性能到屏幕,再到摄像头,再到充电速度,可以形成短暂优势的技术一波接一波。有些企业开始很厉害,但之后掉队了;也有些企业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增长,但到了2019年之后,增长也明显放缓了。
这时候,很多厂商为了增加卖点,开始在一些不实用的角落花大成本,有人管这个叫作“智能手机行业的内卷”。
比如,拼命增加充电功率,现在竟然飙到了120 瓦,15分钟能从零充满。虽然充电快一些确实更方便一点,但用户很少对十几分钟充满手机有强烈的需求,而且这个功能也不是没有代价的。就算不提这个功能带来的价格变化,只看电池,也因为是为大功率充电设计的,能量密度有所降低。本来同样的体积可以支持5000mAh的电池,为了 120瓦的快充,电池容量不得不降低为4000mAh,于是续航能力也随之下降。
竞争恶化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利润率的降低。今天,很多两千多块钱的手机,配置其实非常高,这些都是厂商的无奈之举。于是今天我们也看到,很多手机厂商都在努力寻找新市场,最火热的就是转向电动 汽车 、芯片领域。
1 折叠屏带来手机竞争新变化
不过从 2022 年开始,手机竞争将会有良性化的趋势,因为一个新的领域开启了,那就是折叠屏。 这个方向的竞争会暂时缓解手机行业缺乏创新的局面。因为折叠屏会导致手机在软件和硬件上都做出很多有意思的变化,就像从零开始重新设计一台手机一样。
折叠屏手机的元年是2019年。那一年年初,三星宣布推出了Galaxy Fold。但是,上市前送测各个媒体用来宣传的样机大都出现了屏幕破裂的问题,结果把这个在材料学和机械结构上多点突破、集中展示实力的机会搞砸了,正式产品的发售只好延后。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华为Mate X身上。两个品牌都是高调发布了第一款折叠屏手机,但随后又延迟了半年才发布正式产品。而其他品牌,甚至连可发布的PPT都没有。
可以说,折叠屏手机元年,大家都是举步维艰。
而在2020年里,摩托罗拉、三星、华为又推出了几款折叠屏手机。
2021年,小米、OPPO也有了自己的折叠屏手机。其中,很多型号都可以看作是之前第一款折叠屏的改进版,比如华为Mate X升级为Xs,三星 Galaxy Z系列是Fold的衍生。
2 迈过大规模量产的门槛
为什么折叠屏会是未来几年手机的主战场呢?我们今天已经可以看到端倪了:
从前的折叠屏旗舰机,定价很高,接近2万块钱。但即便这样,手机商家竟然还是不赚钱。魅族的副总裁给媒体算过一笔账:
正常的5G手机,零件成本合在一起按3000块钱算。而折叠屏幕由于产量少,成本按 200美元算,再算上电池,所有元器件的成本大约是5000块。又由于结构特殊,很多需要重新开模,设计难度也更大,研发成本保守估计是1.5亿元人民币。如果是一万台的销量,光是平摊下来的研发成本每台就是15000块。再加上5000块钱的零件费用,就已经2万块钱了,所以19999 元的价格真不赚钱。
但今天的折叠屏,由于之前多个型号的试错,在如何实现折叠、保证折叠次数、怎么控制重心等设计上,已经有了成熟的套路,市场售价已经降到了六七千块钱。这足以说明,量产的已经不是一万台了,而是几百万、上千万台的数量级。于是,研发费用被进一步摊薄,匀到每一台机器上大约只有一二百元。
大体上说,任何一个全新产品的年销量超过1000万台,都是它将要成为主流消费品的标志。 而折叠屏手机卖了多少呢?具体的销量数字是这样的:
三星的折叠屏手机目前有两款在售,一款Fold 3,合人民币12000元;一款是Flip 3,合人民币6500元。同时上市,一个月后,两款合计销量超过100万台,预计全年合计销量会超过900万台。而三星在之前的两年里,还推出过试验性质的Fold、Fold 2、Flip,如今全部停产了。其中,Fold一共卖了50万台,Fold 2、Flip一共卖了150 万台。显然,三星第一代可以盈利的折叠屏手机就是从Fold 3和Flip 3开始的。有新闻报道,三星计划把折叠屏手机的产能提升到每年2500万台。
而国内卖得最多的是华为,从Mate X到Xs再到X2,已经总共卖出了200万台,并且华为靠这个系列的折叠屏手机已经实现了100亿人民币的利润。
这也是为什么OPPO最近推出了7699元的Find N折叠屏手机的原因。因为在可靠性、可用性和成本上,折叠屏都刚刚迈过了大规模量产的门槛。
3 未来手机竞争的主战场
折叠屏手机比传统手机有着更好的利润空间,但目前,具体设计还没有在各种细节上达成统一,于是该怎么设计才最好,就是今后几年手机厂商的主战场。
我们可以从一个不太引起大家注意的设计细节来看看,折叠屏手机在设计中将有多少不同的选择。这个细节就是外屏的长宽比。
折叠屏手机可以分为外屏和内屏。外屏就是不用展开、直接可以看到的那块屏幕,内屏就是展开后看到的那块大屏。而仅仅是外屏的长宽比,就能出现很多不同的技术路线。
从现在的趋势看,外屏的长宽比可以分成两大派系:
一个派系是支持外屏是长条形的,比如三星和小米的折叠屏手机,外屏的长宽比接近 3:1,看上去像一个遥控器一样,外屏的使用感受和iPhone mini差不多。这样设计,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对成本的把控,因为这么切割,浪费的屏幕原始材料最少。
而另一派系则是,支持外屏使用起来和传统非折叠屏的安卓旗舰级机一样的感觉,不能像遥控器似的那么窄。
为什么外屏尺寸的选择这么重要呢?因为它直接决定了展开后内屏的比例和相关的应用设计。
比如,如果外屏是长条形的,那么外屏其实就不承担主要的操作,而更类似于一个信息流辅助显示的角色。这样的手机用起来,最常用的App都需要展开屏幕来操作。而展开后的屏幕比例,接近当前平板电脑的屏幕。这样一来,很多App在这种折叠屏手机上做界面设计,直接参考平板电脑上的设计规范就行。
而如果外屏的长宽比接近传统旗舰手机呢?那么内屏展开后,正好就是两个传统旗舰机的屏幕,左右各一个。于是,很多App的界面设计也不难做,直接搞成左右分屏的模式就好。比如,微博的话,就是左边一列、右边一列;电子书就是左右各一页。
虽然两派都有道理,但从屏幕显示内容的效率上看,后者的前途更大一些。
因为平板电脑的显示模式依然局限在单窗口的操作逻辑,而能彻底的分屏操作后,不光是App,连操作系统都可以考虑支持多窗口、多任务的操作。举个例子,就像你同时拥有两台手机,左边回着微信,右边刷着微博,这岂不是更有吸引力?而且,这样的手机在合上屏幕后的使用体验和传统旗舰机基本是一模一样的,于是就相当于同时拥有了一台传统旗舰机和一台折叠屏手机。
此外,折叠屏手机还有一大难点,就是怎么避免折痕。这个任务,50%要由屏幕承担,40%要由铰链承担,10%要由其他的设计承担,并不是一块好屏幕就能保证没有折痕的。 不过,当前的屏幕提供商还没有谁有实力和三星竞争,于是铰链的设计就可能成为各家的突破点。
但只要一个设备上有了重要的机械受力部件,就会导致一个让人挠头的问题出现,就是限制了研发的灵活度。
从前,手机研发会出现这样的意外情况:整机研发经历了一年时间,到结尾的时候,又有新的芯片发布了,性能更好、发热更低,而针脚定义还和当前的研发款一样,于是就可以直接升级用更好的芯片。但有了铰链之后,这种临时的升级动作就未必能做了。
因为铰链托着折叠屏的两侧,有的还要提供维持张开角度的功能,而且开闭的动作和动作的幅度、力度都追求十万次重复操作后没有太大变化,于是真正和机身结合得很好的铰链,是从一开始设计时就严格依据左右两侧的质量分布测试、研发的。
一款折叠屏手机开发结束的时候,不单芯片的型号固定了,连重量的分布也得是固定的才行,这个甚至可以精确到0.1克的程度。即便这时候出现了新芯片,也不方便随意改动设计,因为重量不一致。比如在研发末期,突然决定换一个更高容量的电池这种灵活的调整,对折叠屏手机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哪怕电池的性能再好也不行。
对消费者来说,折叠屏手机也会出现很多新的有用功能。
比如视频弹幕,就不用都飘在画面区域了,当你展开内屏后,视频上下会留出很多黑边,让弹幕在那里飘着就好。其次,是多应用同时开启使用,这个功能可能会威胁到笔记本的销量。
还有,展开内屏后,用手机的背面对着自己,这时候,内屏虽然是朝外的,但外屏和后置摄像头是同时朝向自己的,于是就可以用后置摄像头自拍,这可比用前置摄像头拍摄的效果好太多了。另外,手机支架的必要性也不像从前那么大了,毕竟内屏的一半就可以支撑起整个手机,用另外一半看视频也没问题。
现在,折叠屏手机的大战还没有开打,但大幕即将揭开,你的下一台手机很可能就是这样一台折叠屏手机。
2021-01-25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