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言文29
1. 求求求——八年级走进文言文29还有34单元的翻译+答案
【【【【第第第第二九二九二九二九单元单元单元单元】】】】 创业与守成 【原文】上①问侍臣②:“创业与守成孰(谁、哪个)难?”房玄龄③曰:“草昧之初④,与群雄并(一起)起,角力而后臣之(使之称臣,使对方屈服),创业难矣!”魏徵⑤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难艰,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⑥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徵与吾共安天下(使天下安,即“使天下安定”),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
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②侍臣:周围亲近的大臣。 ③房玄龄:时任宰相。
④草昧之初:指开创基业之时。 ⑤魏徵:时任谏议大夫。
⑥出:经历。 【译文】 唐太宗问亲近的大臣:“创业与守成哪个难?”房玄龄说:“创业之初,跟各路英雄同时兴起,经过武力较量然后使他们臣服,创业难啊!”魏徵说:“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不从艰难中(获得天下),而在安逸中失去(天下),守成难啊!”唐太宗说:“玄龄跟我一起夺得天下,经过百死一生,所以知道创业的艰难;魏徵跟我一起使天下安定,常担心由于富贵而产生骄傲奢侈,从轻忽中产生祸乱,所以知道守成的艰难。
然而艰难的创业已经过去了,艰难的守成正应该与各位慎重对待。” 1ر唐太宗吞蝗 【原文】贞观①二年,京师(国都)旱,蝗虫大作(起)。
太宗入苑 ②视禾,见蝗虫,掇(duō,拾取)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这)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我)一人。
尔其(如果)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
左右遽谏(规劝)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jì,希望)移灾朕躬,何疾之避(何避疾)!”遂吞之。 【注释】①贞观:唐太宗年号。
②苑(yuàn):古代帝王游乐的园林,也有百姓在其中种植。 【译文】唐贞观二年,京城干旱,蝗虫大肆兴起。
唐太宗到园林察看禾苗,看到蝗虫,抓取了几枚,骂(蝗虫)道:“百姓凭稻谷活命,而你们把它们吃掉,这对百姓是危害。百姓有(什么)过错,在我一个人(身上)。
你们如果有灵性,只应啃咬我的心,不要危害百姓。”(太宗)将要吞下蝗虫,身边的随从的人急忙规劝道:“恐怕会酿成疾病,不能(吃)!”唐太宗说:“(我)所希望的是把灾难转移到我的身上,为什么躲避疾病呢!”于是将蝗虫吞了下去。
2ر刘宠任会稽守 【原文】刘宠任会稽①太守,除苛政,禁非法,郡中大治②。朝廷征③为将作大匠④。
山阴县有五六叟(老人),自若耶⑤谷间出,人赍⑥百钱以送宠,曰:“山谷鄙人 ⑦,未尝识朝政。他守(别的)时,吏索求民间,至夜不绝,或(有时)狗吠竟(终)夕,民不得安。
自明府⑧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值(遇到)圣明,故相扶而送。”宠曰:“吾之政何能及公言邪!父老辛苦!”叟奉(同“捧”)以钱,宠不能辞,遂各选一钱⑨受之。
【注释】①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 ②大治:很太平。
③征:征召。 ④将作大匠:官职名称;主管土木工程。
⑤若耶:山名。 ⑥赍(jī):带着。
⑦鄙人:见识少的人。 ⑧明府:对太守的敬称。
⑨一钱:一个铜钱。 【译文】 刘宠担任会稽太守,废除繁重的赋税、苛刻的法令,禁止非法的勾当,郡中很太平。
朝廷征召他任主管土木工程的官职。山阴县有五六个老人,从若耶山中出来,每个人带着一百钱用来送给刘宠,说:“(我们)是山谷里的见识少的人,不曾知晓朝廷政事。
别的人任太守时,官吏在百姓中间勒索,(从早)到晚不停,有时狗叫一整夜,老百姓不得安宁。自从太守您来了,狗在夜里也不叫了,百姓也看不到(勒索的)官吏了。
年老时遇到贤圣(的官员),所以我们舍不得您(离开)而(来)送行。”刘宠说:“我的政绩怎么能达到你们所说的呢!父老乡亲们辛苦了!”老人将钱捧着送给(刘宠),刘宠不能推辞,于是从(每个人那里)各选了一个铜钱收下。
3ر青文胜为民请命 【原文】青文胜,字质夫,夔州①人。仕(做官)为龙阳②典史 ③。
龙阳濒(靠近)洞庭 ④,岁罹(lí,受,遭逢,遭遇)水患,逋赋⑤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文胜慨然(慷慨地)诣(前往)阙⑥上疏⑦,为民请命,再上,皆不报⑧。
叹曰:“何面目归见父老!”复具(准备了)疏,击登闻鼓⑨以进,遂自经(jīng,上吊)于鼓下。帝闻大惊,悯(同情)其为民杀身,诏宽⑩龙阳租二万四千余石(11)。
邑(县)人建祠祀(祭祀)之。 【注释】①夔(kuí)州:古州名,在今四川境内。
②龙阳:古县名,在今湖南境内。 ③典史:县令的属官。
④洞庭:指洞庭湖。 ⑤逋赋:拖欠赋税。
⑥阙(què):宫殿外的望楼。此指宫门外。
⑦疏:给皇帝的奏章。 ⑧不报:不答复。
⑨登闻鼓:古代统治者为了表示听取臣民意见或诉说怨抑之情,特在朝堂外悬大鼓,臣民可击鼓上诉。 ⑩诏宽:皇帝下令宽贷。
(11)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译文】青文胜,字质夫,夔州人。
官任龙阳县令的属官。龙阳濒临洞庭湖,每年遭遇水灾,拖欠赋税几十万,受鞭挞刑罚而死的人接连不断。
青文。
2. 走进文言文程门立雪翻译跪求,我们明天就要交了,我在线等,好的话
杨时,字中立,是剑南将乐人.小的时候就异常聪颖,善写文章.年纪稍大一点后,专心研究经史书籍.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学生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吾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程颢死以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已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与同学游酢(音zuò)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睡醒的时候,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德行和威望一日比一日高,四方之人事不远千里与之相交游,其号为龟山先生.。
3. 走进文言文第十一单元答案
1、粤西桂林,近有荒村,多树木,上多栖乌鸦。
一犬翘首枝头,乌鸦食其上。犬欲缘木上之,恨无何,伏地喃喃,仰视注目以待,颂曰:“乌兄,久慕高风,未亲雅教,素仰雅曲,如赐一曲,尤慰平生,心亦足矣。”
鸦听之,喜不自胜,伸腰展翅,喔喔数声,食尽堕犬口中。 犬曰:“雅趣已聆,心愿已足,蒙赐佳味,终身铭德。”
鸦讶曰:“非闻曲之为,乃欲吾口中食耶!”悔之莫及。2、苏子在夜里坐着,有只老鼠在咬(东西)。
苏子拍击床板,声音就停止了,停止了又响起一次。(苏子)命令童子拿蜡烛照床下,有一个空的袋子,老鼠咬东西的声音从里面发出。
童子说“啊,这只老鼠被关住就不能离开了。”(童子)打开皮袋来看里面,安静的好像什么也没有。
(童子)举起蜡烛来搜索,皮袋中有一只死老鼠,童子惊讶地说:“老鼠刚才是在叫的,怎么会突然死 了呢?刚才是什么声音,难道是鬼吗?”(童子)把皮袋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走了。 即使再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苏子叹了口气说:“怪了,这是老鼠的狡猾!(老鼠)被关在皮袋里,皮袋是坚硬的、老鼠不能够钻透的。所以(老鼠)是在不能够咬的时候咬(皮袋),用声音来吸引人来;在没有死的时候装死,凭借装死的外表求得逃脱。
我听说生物中没有比人更有智慧的了。(人)能驯化神龙、捉住蛟龙,捉取乌龟、狩猎麒麟,役使世界上所有的东西然后主宰他们,突然被一只老鼠利用。
陷入这只老鼠的计谋中,吃惊于老鼠从极静到极动的变化中,人哪里能算上是最有智慧的呢?” (我)坐下来,闭眼打盹,自己在心里想这件事的原因。 好像有人对我说“你只是多学而记住一点知识,但还是离‘道’很远。
你自己心里不专心,又受了外界事物的干扰、左右,所以一只老鼠发出叫声就能招引你受它支配,帮它改变困境。人能够在打破价值千金的碧玉时不动声色,而在打破一口锅时失声尖叫;人能够搏取猛虎,可见到蜂蝎时不免变色,这是不专一的结果。
这是你早说过的话,忘记了吗?”我俯下身子笑了,仰起身子又醒悟了。(我)于是命令童子拿着笔,记下了我的文章。
3、粤令性悦谀,每布一政①,群下交口赞誉,令乃欢。一隶欲阿其意,故从旁与人偶语②曰:“凡居民上者,类喜人谀,惟阿主不然③,视人誉篾如也耳。
”其令耳之,亟召隶前,抚膺高蹈④,嘉赏不已,曰:“嘻,知余心者惟汝,良隶哉!”自是昵之有加⑤。[注释]①政:政令、措施。
②偶语:相对私语,即互相悄悄说话。③阿主:我们主人,指粤令。
④抚膺高蹈:拍着胸口,跳跃起来,形容极为高兴。 ⑤昵:亲近。
有加:越来越、与日俱增。粤令喜欢听奉承话,每实施一个政令,其手下都交口称赞,哄他开心。
一个官员想拍他马屁,故意在一旁和人家悄悄地说:“但凡做官之人,都喜欢听人家拍马屁,唯独我们主人不一样,蔑视他人的赞誉!”粤令听见了,把他叫过去,拍着胸口,跳跃起来,对其赞赏有加,说道:“理解我的人,只有你呀!好官啊!”之后就与他越来越亲近了。 4、从前有人送条活鱼给郑国的子产,子产叫主管池塘的人把它畜养在池塘里。
那人却把鱼煮来吃了,回报说:“刚放进池塘里时,它还要死不活的;一会儿便摇摆着尾巴活动起来了;突然间,一下子就游得不知去向了。”于产说:“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那人从子产那里出来后说:“谁说子产聪明呢?我明明已经把鱼煮来吃了,可他还说‘它去了它应该去 的地方啦!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所以,君子可能被合乎情理的方法所欺骗,但难以被不合情理的方法所欺骗。
5、以前有一只在山上当王的狮子,一天在深山中抓到了一只豺狼,准备吃掉它。豺狼说:"我将为大王你每月送来两只鹿来赎回我的小命"。
狮子王很高兴。豺狼按照约定时间每月给狮子王送去了鹿。
自己也靠捕获狐理,兔子等维生,数年之后,鹿都被吃光了,豺狼没有什么可以送给狮子了。 一天狮子遇到豺狼,说"你杀太多生命了!今天轮到你了。
你何其办呢" 豺狼无言相对,就被狮子吃掉了。
4. 走进文言文德<;司马光幼时>;德文章,急求翻译~>;
原文: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释文: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像一个大人一样非常懂事,听到老师讲解《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了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冷热,一心都扑到了书里. 有一天,一群儿童在庭院里捉迷藏,一儿小孩失足跌进了院子里那只装水的大缸里,别人的小孩都吓得跑掉了,司马光应声而出,手执石块将缸击破,于是缸里的水流出来了,那个小孩也得救了.。
5. 走进文言文6.第1单元第三篇的答案急啊
杨修啖酪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
众莫之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译文:有人用一杯奶酪款待曹操,曹操吃了一点,在杯盖上写了一个“合”字把它给大家看,众人不理解这个字的意思(这个意思)。
按次序传到杨修那里,杨修便吃了一口,说:“主公叫我们每人吃一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①饷:用酒食款待 ②魏武:指魏武帝曹操 ③酪:牛、羊等的乳制品 ④题:写上 ⑤次:依次 ⑥至:轮到了 ⑦杨修:曹操的谋士 ⑧教:让 ⑨啖:吃复;又 便:就 以:把王戎识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译文:王戎七岁时,曾经和小孩们一起玩耍。路边的李树上结了许多李子,压弯了树枝。
那些小孩都争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别人问他,回答道:“李树长在道路旁边,却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
将李子取下来,的确如此。1。
王戎:晋朝人,做过官。是历史上有名的“竹林七贤”之一。
2。尝:曾经。
3。诸;众多。
4。 游:玩耍。
5。子:果实。
6。折:压弯。
7。竞走::争相跑过去。
走:跑。 8。
唯:只有。 9。
信:果真,的确。然:这样。
信然:确实这样。10。
取之:拿来 11。 信然:果然是这样诸葛恪得驴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的兄瑾之长子也。
恪父瑾面长似驴。一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以纸题其面曰:诸葛子瑜。
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
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座欢笑。
权乃以驴赐恪。译文: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亮的兄长的大儿子。
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聚集大臣们,差人牵一头驴来,用笔在纸上写了诸葛子瑜,贴在驴的脸上。
诸葛恪跪下来说:“请求用笔增加两个字。 ”于是孙权听从给他笔。
诸葛恪接下去写了:“的驴。”在场的人都笑了。
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1。
瑾:指诸葛瑾,他是诸葛亮的兄长。 2。
面长似驴:意为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 3。
会:聚集,汇合 4。题:书写,题写 5。
听:听从 6。举:全部 7。
以:相当于“把,拿,将。” 8。
使:让 9。益:增加 10。
因:于是11。与:给 12。
之:的 13。 坐:在座的人。
6. 走进文言文6年级所有内容(包括答案)
07年当代学生初中文言文44篇翻译! 1纥干狐尾 并州有个人姓纥干,喜欢开玩笑。
当时外面正闹狐狸精。一天,他得到一条狐狸尾巴,随即就拴在了衣服后面。
来到妻子身旁,他侧身而坐,故意将狐狸尾巴露在外边。妻子见了,暗自怀疑他是狐狸精,于是便悄悄操起斧头向他砍来。
他吓得连忙磕头说:“我不是狐狸精!”妻子不相信,急忙又跟邻居们说了,邻居们又拿起刀棍追逐不已。他吓得急忙说出实情:“我这是恶作剧,不料想你们竟然一心要杀死我。
看来,这狐妖一说也是由人的作用才兴盛起来的呵!” 2孙泰 孙泰是山阳人,年轻时师从皇甫颖,志行品德很有古代人的风度。孙泰的妻子是姨母的女儿。
起初是姨母年纪老了,把两个女儿托付给孙泰,说:“长女一只眼睛有毛病,你可以娶她的妹妹。”姨母去世了,孙泰娶了姨母的长女为妻。
有人问他的缘故,孙泰说:“那人眼睛有毛病,除了嫁给我就嫁不出去了。”众人都佩服孙泰的义气。
孙泰曾经在都市遇见一座铁灯台,把它买了下来,叫人洗刷,原来是银制品。孙└厦η巴?榛孤糁鳌? 3唐太宗吞蝗 贞观二年,京师大旱,蝗虫四起.唐太宗进入园子看粮食(损失情况),看到有蝗虫(在禾苗上面),捡了几枚蝗虫卵念念有辞道:"粮食是百姓的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是害了百姓,百姓有罪,那些罪过全部在我(古时认为蝗虫有灵异,修有奶奶庙,因为蝗皇音同百姓不敢捕杀.而在古代一但发生大灾都认为是上天降的惩罚)你如果真的有灵的话,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在降罪百姓了),将要吞下去,边上的人谏道:"不能吃啊!吃了可能要生病的!"太宗说道:"我正希望它把给百姓 的灾难移给我一个人!又怎么会因为害怕生病而不做了?!"(说完)马上就把它吞了。
4陶侃惜谷 陶侃曾经到郊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来,抽了一顿鞭子。
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5书法家欧阳询 唐代欧阳询,有一天骑马赶路,无意中看到一块古碑。
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他驻马浏览,看了很久后离开。他走离古碑几百步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观察,等到疲乏,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竟然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方才离去。
6李廙 李廙是尚书左丞相,人品很好很清廉。他的表妹是刘晏的妻子。
当时刘晏掌握大权,刘晏曾经到过李廙的房间,看到李廙挂在门上的帘子很破旧了,就让手下悄悄的测量门的长宽,然后用没打磨过的竹子编成帘子,不加修饰,然后送给李廙。刘晏去李廙家三次,都没敢说这个事情然后就回去了。
7少年治县 子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不久,齐君反悔了,派人追赶。
追赶的人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够治理好阿县的,同车的人都是老人。凭借老人的智慧,由年轻的人来作最终决定,一定能治理好阿县啊!”子奇治理阿县,把兵库里的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打开粮仓来救济贫穷的人民,阿县治理得整整有条。
魏国的人听说小孩子治理阿县,兵库里没有武器,粮仓里没有积粮,于是就起兵攻打(齐国)阿县,阿县的人父子兄弟相互鼓励,以自己家的兵器打败了魏国军队。 8鹦鹉灭火 有一群鹦鹉飞到一座山上,山中的禽兽都(很喜欢),互敬互爱。
鹦鹉想,这里虽然感到很快乐,但是不能长久居留下去,于是便飞走了。过了好几个月以后,山中突然失火。
鹦鹉远远地看到,便用自己的羽毛沾湿水,飞到山上,洒水去救火。天神见此,说道:“你虽然很有意气和气志,但又有什么用(效果)呢!”鹦鹉答道:“我虽然知道不能够把火救灭,但是我曾经住过这座山,与山上的禽兽友好相处,亲如兄弟,(山中这样着火),我不忍心看下去啊!”天神听了很感动,以示嘉奖,便把山火灭了。
9农妇与鹜 过去皖南有一个农妇,在河边拾柴,隐隐约约听到了鸟的叫声,好像在哀鸣,仔细一看,是一只野鸭。农妇走近它,看见它的两个翅膀上血迹斑斑,怀疑是受伤了。
农妇捧着野鸭回家,治疗了十天左右,收口慢慢痊愈,(野鸭)临行之时,频频点头,好像是在感谢。过了一个多月,有几十只野鸭来到了农妇的园中栖息,并且每天产很多的蛋,农妇不忍心拿去卖,就孵化了他们,孵出的小鸭成群。
又过了两年,农妇家生活小康,就是因为受伤的野鸭报答的结果呀! 10治驼 从前有个医生,自吹能治驼背。他说:"无论驼得像弓那样的,像虾那样的,还是弯曲像铁环那样的,请我去医治,管保早晨治了,晚上就如同箭杆一般直了。
"有个人信以为真,就请他医治驼背。 这个医生要来两块门板,把一块放在地上,叫驼背人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块压在上面,然后跳上去使劲地踩。
这么一来,驼背倒是很快就弄直了,但人也被踩断了气。驼背人的儿子要到官府去告他,这个医生却说:"我的职业是治驼背,只管把驼背弄直,那管人是死是活!" 11.刘氏善举 刘某某是某一个乡里的寡妇,生养有一个孩子。
她白天在田间耕作,晚上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