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概述
- 4 拉丁名
- 5 英文名
- 6 石菖蒲的别名
- 7 来源及产地
- 8 植物形态
- 9 采制
- 10 性状
- 11 性味归经
- 12 功能主治
- 13 运用
- 14 化学成分
- 15 石菖蒲的药理作用
- 16 石菖蒲的药典标准
- 16.1 品名
- 16.2 来源
- 16.3 性状
- 16.4 鉴别
- 16.5 检查
- 16.5.1 水分
- 16.5.2 总灰分
- 16.6 浸出物
- 16.7 含量测定
- 16.8 石菖蒲饮片
- 16.8.1 炮制
- 16.8.2 浸出物
- 16.8.3 含量测定
- 16.8.4 鉴别
- 16.8.5 检查
- 16.8.6 性味与归经
- 16.8.7 功能与主治
- 16.8.8 用法与用量
- 16.8.9 贮藏
- 16.9 出处
- 17 参考资料
- 附:
- 1 用到中药石菖蒲的方剂
- 2 用到中药石菖蒲的中成药
- 3 古籍中的石菖蒲
1 拼音
shí chāng pú
2 英文参考
Acorus gramineus Soland., rhizoma acori graminei [朗道汉英字典]
acori graminei rhizoma,acori tatarinowii rhizom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hizoma Acoori GramineiGrassleaf Sweetfalg Rhizome
3 概述
石菖蒲
石菖蒲为中药名,出自《本草图经》[1]。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的干燥根茎[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Rhizoma Acori Tatarinowi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grassleaf sweetflag rhizome(《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石菖蒲的别名
昌阳、尧韭、水剑草、菖蒲、药菖蒲[1]。
山菖蒲、石蜈蚣、水剑草。
7 来源及产地
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根茎[1]。主产四川、浙江、江苏等地[1]。
8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有香气。叶剑状线形,长30~50cm,宽2~6cm,无中脉。佛焰苞叶状,长7~20cm,肉穗花序狭圆柱形,长5~12;花两性,淡黄绿色;花被片6;雄蕊6。浆果倒卵形。花期5~7月,果期8月。
生于山沟、溪涧潮湿流水的巖石间,或泉水附近。
9 采制
秋、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10 性状
根茎扁圆柱形,常有分枝。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环节,节间长0.2~0.8cm,具细纵纹,上方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有的有残存叶基;下面残留须根或圆点状根痕。质硬,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小点。气芳香,味苦、微辛。
11 性味归经
辛,温[1]。入心、肝、脾经[1]。
12 功能主治
石菖蒲具有开窍豁痰,化湿和中,解毒的功效[1]。
1.治热病神昏,癫痫,痰厥,健忘,耳聋[1]。
2.治胸腹闷胀,中暑腹痛,呕吐,腹泻,噤口痢,风寒湿痹[1]。煎服:3~9g[1]。
3.捣敷或研末调涂治痈肿发背,跌打损伤[1]。
石菖蒲为眼科常用开窍药,具有开窍宁神,芳香化湿的功效。用于目窍不利、玄府闭塞所致的目昏视渺,本品秉芳香清冽之气,振发清阳,宣通窍道,聪耳目,利玄府,可与远志配伍使用。
13 运用
菖蒲叶:煎水洗治疮疥[1]。
14 化学成分
根茎含挥发油,其主成分为α细辛醚及β细辛醚、丁香烯等[1]。
根茎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α,β,γ细辛醚(α,β,γasarone),并有细辛醛(asarylaldehyde)、二聚细辛醚(bisasarin)、丁香酚(eugenol)及黄樟油素等。
15 药理作用
细辛醚有镇静、解痉、降温、祛痰、镇咳、平喘、一定的抗癫痫作用;β细辛醚还有扩张血管、抗性腺作用,亦可能有致癌作用;二聚细辛醚有降脂作用;甲基异丁香酚有镇静及抗菌作用[1]。
16 石菖蒲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石菖蒲
Shichangpu
ACORI TATARINOWII RHIZOMA
16.2 来源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16.3 性状
本品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长3~20μl,直径0.3~l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匀的环节,节间长0.2~0.8cm,具细纵纹,一面残留须根或圆点状根痕;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有的其上有毛鳞状的叶基残余。质硬,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细胞。气芳香,味苦、微辛。
16.4 鉴别
(1)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外壁增厚,棕色,有的含红棕色物。皮层宽广,散有纤维柬和叶迹维管束;叶迹维管柬外韧型,维管束鞘纤维成环,木化;内皮层明显。中柱维管束周木型及外韧型,维管束鞘纤维较步。纤维束和维管束鞘纤维周围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薄壁组织中散有类圆形油细胞;并含淀粉粒。
粉末灰棕色。淀粉粒单粒球形、椭圆形或长卵形,直径2~9μm;复粒由2~20(或更多)分粒组成。纤维束周围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草酸钙方晶呈多面形、类多角形、双锥形,直径4~16μm。分泌细胞呈类圆形或长圆形,胞腔内充满黄绿色、橙红色或红色分泌物。
(2)取本品粉末0.2g,加石油醚(60~90℃)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石油醚(60~90℃)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石菖蒲对照药材0.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一乙酸乙酯(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放置约1小时,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再以碘蒸气熏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6.5 检查
16.5.1 水分不得过13.0%(附录ⅨH 第二法)。
16.5.2 总灰分不得过10.0%(附录ⅨK)。
16.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冷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2.0%。
16.7 含量测定
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X D)测定。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ml/g)。
16.8 石菖蒲饮片
16.8.1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呈扁圆形或长条形的厚片。外表皮棕褐色或灰棕色,有的可见环节及根痕。切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有明显环纹及油点。气芳香,味苦、微辛。
16.8.2 浸出物同药材,不得少于10.0%。
16.8.3 含量测定同药材,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7%(ml/g)。
16.8.4 鉴别(除横切面外) 同药材。
16.8.5 检查同药材。
16.8.6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心、胃经。
16.8.7 功能与主治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用于神昏癫痫,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脘痞不饥,噤口下痢。
16.8.8 用法与用量3~10g。
16.8.9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
16.9 出处
2020-01-20 广告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