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和进士有什么区别?
1、及第: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叫作及第,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是考中进士的意思。
2、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生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3、状元: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4、会元: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5、解元: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第二至五名为经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6、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
7、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8、贡士: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9、举人: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
10、生员: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
扩展资料:
科举制度的社会影响
1、积极影响
(1)政治方面: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教育、社会风气方面: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文学艺术方面: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2、消极影响
1、后期的科举制度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2、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
3、由于入仕途径单一,只有通过科举考试的人才能做官,而很多人又有做官就能发财的想法,所以导致追求部分士人产生了畸形的价值观,从而催生一些家庭和社会悲剧。
4、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