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为什么乱的一塌糊涂?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东汉末年大概从汉冲帝(公元143年)到汉献帝禅位(公元220)年,短短77年的时间,却是 历史 上最乱的时间之一,这段时间,群雄逐鹿,连年征战,老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什么会这么乱呢?
一、汉朝最高统治者 皇帝的原因
公元144年,汉顺帝刘保死亡,年仅30岁,遂立1岁多的刘炳继位,史称汉冲帝,冲帝年幼,皇太后梁妠临朝摄政,梁妠重用哥哥梁冀为大将军,梁冀飞扬跋扈,俨然成了梁家朝廷。
公元145年,三岁的冲帝崩,梁冀立刘缵为帝,史称汉质帝,质帝当时年仅8岁,却当着群臣的面叫梁冀“此跋扈将军也”,梁冀认为皇帝虽小,却不愿当傀儡,于是毒死了汉质帝,年仅9岁。
质帝崩后,梁冀又立14岁的刘志为帝,是为汉桓帝,结果在桓帝27岁的时候,依靠宦官单超等诛杀了梁冀及其党羽,却又封中常侍单超、徐璜、左悺、唐衡、具瑗被刘志封为列侯。由此又开启了宦官乱政的开始。 杀了一个大将军,又来了好多奸宦官。这就是第一次党锢之祸,又给汉朝的灭亡提前加速了。
公元167年,桓帝36岁亡,但却没有一个儿子,最后立了一个窦秒为皇后,窦氏家族一看,咱们有人挑一个继承人当傀儡阿,于是在公元168年立刘宏为帝,史称汉灵帝。
灵帝在位时,窦家外戚又效仿前朝,权倾朝野,这时大臣朱瑀宦官王甫、曹节等,众宦官歃血为盟,发动政变,窦氏和其势力灭亡。
政变成功,宦官又重新回到了全力中心的周围,得到了重用,灵帝昏庸,批准逮捕二十四位山阳名士结党,迫害致死的达六、七百人。史称“第二次党锢之祸”。大量士人逃亡,史称第二次党锢之祸。
灵帝在其母亲董太后和十常侍的教唆下,开始卖官鬻爵,以供自己享乐,直到公元189,灵帝亡。
灵帝死后,何皇后所生皇子刘辩即位,何皇后的哥哥何进大将军又开启了效仿前朝的步伐,权倾一时,杀了董太后后,又想杀十常侍,将全力完全掌握在手,召董卓进京,十常侍已经服侍几代皇帝几十年,和朝臣的关系错综,哪会那么容易束手就擒,结果是何进被反杀。
何进死后,董卓出场,公元189年,董卓立刘协位帝,史称汉献帝,立完皇帝,又迫杀了何皇后,结束何家党羽,杀掉宦官,称霸朝野。汉献帝由此开始了傀儡的一生。
二 皇帝的更迭导致的朝政的混乱
东汉末年,皇帝更换的如此之频繁,皇帝继位时年幼,不得不依靠外戚的力量,等到想重新掌握权利,又不得不利用宦官,自始至终都是权利的傀儡。一朝天子一朝臣,在东汉末年,这几年是梁大将军,群臣阿谀奉承梁家,梁家灭,又换来了窦氏,窦氏势力灭亡,又有何进大将军,何大将军死,又来了董卓。群臣只能每日游历于皇帝和这些权利实际掌握者之间,根本没有办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整个社稷被搞得乌烟瘴气,这些人作为承上启下最关键的一环,朝政的混乱彻底导致了广大民众生活的水深火热。
三 外部环境的干扰和制度问题
就在灵帝贪图享乐的时候,公元184年,张角头带黄巾,起义了,勾结36万人爆发黄巾起义。虽然最终不到几个月就土崩瓦解,但却狠狠地敲痛了汉朝廷。
在制度问题上,东汉朝的制度,开始其实是郡县两级制,天下分为几十个郡,郡的行政最高长官就是太守,郡又分治数个县。太守上管军,下管民,自主权极大。为了集权,汉灵帝又重新划分了13州,就此形成了 州、郡、县三级制度。相当于现在的省、市、县三级管理。
州一级上,州牧负责地方行政工作的一切大小事务,这样就形成了州牧的权利比以前更集中,军政民齐管。加上皇帝换的太快,也就有了也就后来自领州牧的闹剧,加快了后来的地盘割据,进一步导致了东汉末年的动乱。
一、汉朝最高统治者 皇帝的原因
公元144年,汉顺帝刘保死亡,年仅30岁,遂立1岁多的刘炳继位,史称汉冲帝,冲帝年幼,皇太后梁妠临朝摄政,梁妠重用哥哥梁冀为大将军,梁冀飞扬跋扈,俨然成了梁家朝廷。
公元145年,三岁的冲帝崩,梁冀立刘缵为帝,史称汉质帝,质帝当时年仅8岁,却当着群臣的面叫梁冀“此跋扈将军也”,梁冀认为皇帝虽小,却不愿当傀儡,于是毒死了汉质帝,年仅9岁。
质帝崩后,梁冀又立14岁的刘志为帝,是为汉桓帝,结果在桓帝27岁的时候,依靠宦官单超等诛杀了梁冀及其党羽,却又封中常侍单超、徐璜、左悺、唐衡、具瑗被刘志封为列侯。由此又开启了宦官乱政的开始。 杀了一个大将军,又来了好多奸宦官。这就是第一次党锢之祸,又给汉朝的灭亡提前加速了。
公元167年,桓帝36岁亡,但却没有一个儿子,最后立了一个窦秒为皇后,窦氏家族一看,咱们有人挑一个继承人当傀儡阿,于是在公元168年立刘宏为帝,史称汉灵帝。
灵帝在位时,窦家外戚又效仿前朝,权倾朝野,这时大臣朱瑀宦官王甫、曹节等,众宦官歃血为盟,发动政变,窦氏和其势力灭亡。
政变成功,宦官又重新回到了全力中心的周围,得到了重用,灵帝昏庸,批准逮捕二十四位山阳名士结党,迫害致死的达六、七百人。史称“第二次党锢之祸”。大量士人逃亡,史称第二次党锢之祸。
灵帝在其母亲董太后和十常侍的教唆下,开始卖官鬻爵,以供自己享乐,直到公元189,灵帝亡。
灵帝死后,何皇后所生皇子刘辩即位,何皇后的哥哥何进大将军又开启了效仿前朝的步伐,权倾一时,杀了董太后后,又想杀十常侍,将全力完全掌握在手,召董卓进京,十常侍已经服侍几代皇帝几十年,和朝臣的关系错综,哪会那么容易束手就擒,结果是何进被反杀。
何进死后,董卓出场,公元189年,董卓立刘协位帝,史称汉献帝,立完皇帝,又迫杀了何皇后,结束何家党羽,杀掉宦官,称霸朝野。汉献帝由此开始了傀儡的一生。
二 皇帝的更迭导致的朝政的混乱
东汉末年,皇帝更换的如此之频繁,皇帝继位时年幼,不得不依靠外戚的力量,等到想重新掌握权利,又不得不利用宦官,自始至终都是权利的傀儡。一朝天子一朝臣,在东汉末年,这几年是梁大将军,群臣阿谀奉承梁家,梁家灭,又换来了窦氏,窦氏势力灭亡,又有何进大将军,何大将军死,又来了董卓。群臣只能每日游历于皇帝和这些权利实际掌握者之间,根本没有办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整个社稷被搞得乌烟瘴气,这些人作为承上启下最关键的一环,朝政的混乱彻底导致了广大民众生活的水深火热。
三 外部环境的干扰和制度问题
就在灵帝贪图享乐的时候,公元184年,张角头带黄巾,起义了,勾结36万人爆发黄巾起义。虽然最终不到几个月就土崩瓦解,但却狠狠地敲痛了汉朝廷。
在制度问题上,东汉朝的制度,开始其实是郡县两级制,天下分为几十个郡,郡的行政最高长官就是太守,郡又分治数个县。太守上管军,下管民,自主权极大。为了集权,汉灵帝又重新划分了13州,就此形成了 州、郡、县三级制度。相当于现在的省、市、县三级管理。
州一级上,州牧负责地方行政工作的一切大小事务,这样就形成了州牧的权利比以前更集中,军政民齐管。加上皇帝换的太快,也就有了也就后来自领州牧的闹剧,加快了后来的地盘割据,进一步导致了东汉末年的动乱。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