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可以搞哪些活动 [语文教学动态生成的实践与思考]

 我来答
零点读书2333
2023-02-27 · TA获得超过41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6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8.6万
展开全部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个性化、创造性阅读,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挖掘教材内涵和拓展外延,使学生不断生成问题,让学生在理解课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的习惯。当前,我们教师在辩证评价“预设”和“生成”时尚存在争议。如何关注生成?如何通过生成教学激发课堂活力,激活课堂生命力?笔者想通过三个教学片段,来谈谈个人的想法:
  
  一、提供生成的“温床”
  
  孔子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有时,我们执教者可以提供充裕的弹性时间,让学生充分研读文本,也可辅之以提供其他的资料,让具有个性和创新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从学生的头脑中“喷涌而出”,有时不妨让学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把所有学生都带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中,精彩的生成就水到渠成,同学们也会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片段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上,我播放了电视剧“酒店密谋害林冲”的片段,学生饶有兴致地欣赏了八分钟。一位同学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关于这一情节,电视剧和小说的叙述上有差异,电视剧中店小二偷听被发现,受到恐吓后,不敢对林冲直言,而只是婉言暗示,但林冲似乎未明白,心安理得地去接管了草料场。但我们看看课文就会知道,小说中店小二偷听没有被发现,他马上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林冲,林冲明知管营等人有阴谋,要谋害他,但还是带着疑惑,心存侥幸去接管了草料场。为什么电视和小说的情节不一样呢?”
  听到此处,我会心一笑,关键性的问题已经出场了!我接过话题,强化了这位学生的困惑,让同学们仔细研读文本,对比电视剧片段,探讨哪种叙述安排能更好地凸现人物性格、凸现小说主题。
  通过学习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大致达成以下共识:
  电视剧设置悬念,使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显然意在情节;
  小说中店小二已经告诉林冲有阴谋,他还幻想得过且过。这样的叙述意在人物与主题。
  如此,教者提供的影视资源成了课堂问题生成的“温床”,能有效地辅助文本解读。让学生在比较中激发兴趣,从而更好地领悟作者的匠心。
  
  二、生态式的“孕育”
  
  生成性是课堂教学的自然产物,是课堂教学激情化的产儿。但我认为预设和生成并不矛盾。只有精彩的预设,才有有效的生成,老师要把教材和学生都吃透,才能游刃有余,随机应变。生成需要一个孕育过程,有效的生成不会出现在单调、呆板、机械的教学流程当中,教者要为教学的“生成”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批评,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建构。教师应将设计意图融进学生的思维,在行云流水般的教学活动中,顺学而导,达到天衣无缝的妙境,形成生态式“孕育”的过程。
  片段二:《沂水春风》。课堂中横生枝节,一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沂水春风”的情境时发现了一个问题:“浴于沂”,“风于舞雩”课文解释为“在沂水里洗一洗,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暮春三月,即使在江南,入水游泳犹冰凉彻骨,怎堪浴后登高吹风?
  此言一出,全班一片哗然。课堂有效的生成往往在矛盾冲击中诞生,看着各执一词的同学们,笔者意识到不能失去这一个很好的挖掘文本价值和意义的时机,于是课堂上就此问题展开激烈讨论,最终得出以下的结论:
  这未必是写实,其中有所譬喻。“浴于沂”,既可清洁身体,又可净化心灵,因为水在古人心中是神圣的。《礼记・儒行》有“儒有澡身而浴德”之说。《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在我国古代哲人眼中,自然不是无生命的存在,同人一样具有思想感情、品格情操。面对人格化的山川,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
  在这个教学片段当中,老师要求同学们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沂水春风”的情景,一方面能解决文言文字词教学的目标,另一方面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生成”的空间,正是描述时闪现的细节,出现的意外,成就了这堂文言教学从“文言”、“文章”向“文学”、“文化”的目标跃进。
  
  三、生成后的“垂钓”
  
  课堂中临时生成的问题有很多,学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扬帆,需要教师“掌舵”。因此,教师面对生成的问题,要及时做出判断,去伪存真,适时引导。有价值的问题生成后,教师必须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用自己严谨详细的富有程序性的思考来指导学生的思想,来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
  片断三:《屈原列传》。课堂上同学们阵阵爆笑,让我始料未及,同学们关注的不是屈原博大的爱国胸襟,反而是楚怀王多次被诳的可笑之举。有的同学甚至认为这哪里是国君,活脱脱一个小丑的形象啊。同学们的讨论有理有据,但我却不想就此收尾,因为我心里清楚,这样的论断有失偏颇。学生们的思路往往会互相影响,互相启发,以至于走向偏执的方向。于是我建议同学们课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去查阅更多的资料,给出更多的证据佐证自己的观点,第二课时再作探讨。 第二课时,全班十二个学习小组针对怀王在《屈原列传》中的种种令人费解的行为,交流了各自的看法,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文献资料,在“怀王为何联秦弃齐?”“怀王为何弃汉中地?”、“怀王为何与秦联姻?”三个问题上基本达成了共识,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楚怀王。
  一堂《屈原列传》,却上成了《楚世家》,课时的安排也相应增加了一节,但笔者却认为这样的课堂收获颇丰,课堂教学要注重生成性建构,教师要关注课堂中闪现的一些意想不到的细节,这其中也包括学生的情感趋向,正是这节课学生难以预料的笑声告诉我,他们的关注点在哪里,每篇文章都是习得文本解读能力的范例,何不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范例呢?有时课堂的生成简单,但如何做好生成的后继工作,将生成的问题发挥效用,却是更为艰巨的任务。
  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凸显“教材是范例”的教学理念,将角色定位于“平等中的首席”,把课堂还给学生。为了促进动态生成,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预设,而不必拘泥于课前的预设,努力捕捉并充分利用生成教学的资源,促进动态生成,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激活教学生命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