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绘本,学数学】学数学的绘本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绘本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元素,因此我尝试运用绘本设计数学教学活动。由于绘本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情境性、趣味性比较强,因此这样的数学教学活动往往更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但在运用绘本设计教学活动时,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一、把握数学元素,精准制定目标
1.目标定位。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同时也规定了整个教学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在制定绘本数学活动目标时,一定要提取绘本中的数学元素,并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和经验,从中梳理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进行目标定位。比如,绘本《森林里的时钟》讲的是彼得兄弟分别负责拨时钟的分针和时针,但由于弟弟工作的疏忽,导致时间混乱而闹出的一大堆麻烦事。针对这个数学绘本,首先我们明确其数学元素就是正确认识时间,然后梳理出学习认识时钟、树立正确的时间概念以及知道时间的重要性等相关的数学概念来制定其教学目标。
2. 细化目标。如果说定位目标规定了教学的大方向,那么细化目标就是更有重点、更有针对性地对教学目标进行一一分解,让目标更加具体化。比如,中班绘本数学活动《螳螂太太的新家》预设的第一个目标是:“在感受故事情节的过程中说出各种图形,巩固对图形的认识。”就图形的范围来说太广,而故事中涉及的大部分是几何图形,因此我把第一个目标改为:“在听听、说说、做做的过程中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二、把握绘本内容,合理设计环节
1.以故事情节为主线。在设计数学活动时,以故事情节为主线,即从绘本的封面开始导入,以故事为线索设计教学活动过程。比如,中班绘本数学活动《螳螂太太的新家》就运用了这种设计的方法,以“封面上有谁?”来导入,然后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巩固和认识环节:“看看,螳螂青青都做了哪些形状的家具?猜猜他还会做些什么?”;操作环节:“帮螳螂青青变变这些形状家具”,等等。
2.以数学问题为主线。有时拘泥于绘本情节之中,可能会钻牛角尖,其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也会被大大削弱。所以在设计时不妨换个思路,以数学问题为主线,并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可能设计出的数学活动会更加有效。比如,绘本《金老爷买钟》故事内容主要为:“金老爷不停买钟挂在家里,但他每次看一楼、二楼、三楼的时钟都不一样。”该绘本通过幽默、诙谐的故事让幼儿发现和理解时间的流逝性。第一次我运用了以故事为主线的方法进行设计,但由于该绘本故事情节比较复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幼儿在错综复杂的情节中,对时间的理解还不够深。为此,我改用以数学问题为主线来设计教学环节:先让幼儿观察实物挂钟,然后讲述绘本故事后引发幼儿讨论,再选取绘本某些内容融入游戏棋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体验时间的流逝性,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适当删减和调整故事情节。虽然运用绘本进行数学教学形式比较新颖,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说创作幼儿绘本故事需要想象和夸张,但数学概念是严谨的。因此,在设计活动时应避重就轻,对有争议的故事情节适当进行删减,确保让幼儿获得准确的数学概念。比如,绘本《蜂蜜蛋糕树》中的测量方法不够科学,比较随意,与自然测量的方法不一致。因此,在设计数学活动时我先选取了部分适宜的故事情节,然后提供多种生活化的材料让幼儿学习自然测量。
三、把握幼儿经验,选择适宜材料
1.来自于故事。即选择的材料与绘本故事大体相一致。比如,根据绘本故事《螳螂太太的新家》中的内容,我提供了多种几何图形,供幼儿进行操作;又如,根据绘本故事《小刺猬穿项链》中的内容,我提供了不同颜色、大小和形状的木珠供幼儿设计与制作项链。
2.来自于生活。即选择幼儿熟悉的、生活中的材料。比如,在中班绘本数学活动《蜂蜜蛋糕树》中,我提供了回形针、吸管、纽扣等多种材料作为测量工具让幼儿进行自然测量。又如,在大班绘本数学活动《森林里的时钟》中,我提供了实物挂钟以及幼儿在园早、中、晚的生活照,让幼儿认识时间,体会时间的重要性。
3.来自于幼儿。即选择的材料应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依据。小班幼儿喜欢具体形象的材料,而中大班幼儿则可以是实物图片和符号。比如,绘本故事《大熊的储藏室》蕴含着按特征分类的知识概念。在小班开展活动时我提供了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糖果,在中班教学时提供了一些纸制“糕点”,而在大班教学中则提供了二次分类板。
一、把握数学元素,精准制定目标
1.目标定位。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同时也规定了整个教学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在制定绘本数学活动目标时,一定要提取绘本中的数学元素,并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和经验,从中梳理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进行目标定位。比如,绘本《森林里的时钟》讲的是彼得兄弟分别负责拨时钟的分针和时针,但由于弟弟工作的疏忽,导致时间混乱而闹出的一大堆麻烦事。针对这个数学绘本,首先我们明确其数学元素就是正确认识时间,然后梳理出学习认识时钟、树立正确的时间概念以及知道时间的重要性等相关的数学概念来制定其教学目标。
2. 细化目标。如果说定位目标规定了教学的大方向,那么细化目标就是更有重点、更有针对性地对教学目标进行一一分解,让目标更加具体化。比如,中班绘本数学活动《螳螂太太的新家》预设的第一个目标是:“在感受故事情节的过程中说出各种图形,巩固对图形的认识。”就图形的范围来说太广,而故事中涉及的大部分是几何图形,因此我把第一个目标改为:“在听听、说说、做做的过程中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二、把握绘本内容,合理设计环节
1.以故事情节为主线。在设计数学活动时,以故事情节为主线,即从绘本的封面开始导入,以故事为线索设计教学活动过程。比如,中班绘本数学活动《螳螂太太的新家》就运用了这种设计的方法,以“封面上有谁?”来导入,然后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巩固和认识环节:“看看,螳螂青青都做了哪些形状的家具?猜猜他还会做些什么?”;操作环节:“帮螳螂青青变变这些形状家具”,等等。
2.以数学问题为主线。有时拘泥于绘本情节之中,可能会钻牛角尖,其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也会被大大削弱。所以在设计时不妨换个思路,以数学问题为主线,并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可能设计出的数学活动会更加有效。比如,绘本《金老爷买钟》故事内容主要为:“金老爷不停买钟挂在家里,但他每次看一楼、二楼、三楼的时钟都不一样。”该绘本通过幽默、诙谐的故事让幼儿发现和理解时间的流逝性。第一次我运用了以故事为主线的方法进行设计,但由于该绘本故事情节比较复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幼儿在错综复杂的情节中,对时间的理解还不够深。为此,我改用以数学问题为主线来设计教学环节:先让幼儿观察实物挂钟,然后讲述绘本故事后引发幼儿讨论,再选取绘本某些内容融入游戏棋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体验时间的流逝性,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适当删减和调整故事情节。虽然运用绘本进行数学教学形式比较新颖,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说创作幼儿绘本故事需要想象和夸张,但数学概念是严谨的。因此,在设计活动时应避重就轻,对有争议的故事情节适当进行删减,确保让幼儿获得准确的数学概念。比如,绘本《蜂蜜蛋糕树》中的测量方法不够科学,比较随意,与自然测量的方法不一致。因此,在设计数学活动时我先选取了部分适宜的故事情节,然后提供多种生活化的材料让幼儿学习自然测量。
三、把握幼儿经验,选择适宜材料
1.来自于故事。即选择的材料与绘本故事大体相一致。比如,根据绘本故事《螳螂太太的新家》中的内容,我提供了多种几何图形,供幼儿进行操作;又如,根据绘本故事《小刺猬穿项链》中的内容,我提供了不同颜色、大小和形状的木珠供幼儿设计与制作项链。
2.来自于生活。即选择幼儿熟悉的、生活中的材料。比如,在中班绘本数学活动《蜂蜜蛋糕树》中,我提供了回形针、吸管、纽扣等多种材料作为测量工具让幼儿进行自然测量。又如,在大班绘本数学活动《森林里的时钟》中,我提供了实物挂钟以及幼儿在园早、中、晚的生活照,让幼儿认识时间,体会时间的重要性。
3.来自于幼儿。即选择的材料应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依据。小班幼儿喜欢具体形象的材料,而中大班幼儿则可以是实物图片和符号。比如,绘本故事《大熊的储藏室》蕴含着按特征分类的知识概念。在小班开展活动时我提供了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糖果,在中班教学时提供了一些纸制“糕点”,而在大班教学中则提供了二次分类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