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神道

 我来答
爱读书的吕老师
2023-02-14 · TA获得超过481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1万
展开全部
民族文化与民族宗教的关系往往很深。从本质上来说,它们之间有许多相同的成份。有不少人认为日本是一个佛教国家,但只需回顾一下日本佛教的历史就会发现,日本的佛只是日本的佛。使佛教日本化的力量实际上就是民族文化。可以说日本民族文化就是广意的神道。亚洲的宗教信仰各有特色。中国为道教、印度为印度教、朝鲜为巫教、日本为神道。从古代到现代,神道一直是日本文化的中心。古神道往往同古神话有着不解之缘。日本的神话比较发达,体系完整,其中蕴藏着许多深刻的哲理。本居宣长曾经说过,通过古神话、古传说可以了解日本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探求日本人的精神文化的本质和源泉。外国人往往注意日本民族的特点以及长处、短处等,对本质性的东西却了解甚少,所以他们的批评往往是印象式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有必要探讨日本精神文化的中心——神道的世界观。

根据日本古神道的理论。宇宙由三个世界组成。“上天”即天国,是诸神居住的地方,是一片光明的世界。“地下”即阴间,是恶鬼们居住的黑暗世界。处于两者之间的“地上”即人间,是光和暗、野和昼、吉和凶、善与恶相互交错存在的世界。

天国是诸神的世界。对于古代日本人来说,那里是超越时间的世界,是天神永久居住的地方。诸神不会消亡,五谷是从神的躯体上生长出来的。天国是光明世界、诸神的本质是善良的。日本人将人的世界与神的世界断然分开,主张者始终是人,神始终是神。

广意而言,日本人认为介于天国和阴间之间的广阔世界为人间,这个世界包括陆地和海洋。具体地说大八洲包括日本的本州、四国、九州及附近岛屿。

日本人认为天神生下日本诸岛屿,并且生下统治人间的诸神,如风神、海神、港神、树神、草神、山野神、山神等。这些主宰自然现象的神的出现,说明日本人开始发现各种自然现象。日本古神道世界观的中心是,地上万物必须遵循的意志,由神主宰。

日本民间神话“天孙降临”将天国与人间有机结合在一起。太阳神——天照大神的子孙,手持神圣的稻穗降临人间。天孙降临的神话始自稻种起源论。直到今天,日本的许多插秧歌、民间艺术仍歌颂这一主题。

昔日信奉神道的日本人一边祭神,一边农耕。他们认为种子是神圣的,播种即召唤神的到来。田乐是插秧季节专为神准备的音乐。插秧歌实际上就是神的赞歌。日本人认为诸神都具备农业守护神的性质。今天许多日本农村春天仍要举行“祈年祭”,秋天仍要举行“尝鲜祭”。

一年当中每逢传统节日或者祭祀活动,日本人总是怀着神圣的心情认真对待,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日本的伊豆的御藏岛人至今仍保留着“明神信仰”。每年1月21日明神从岛屿南端登陆,五天之内明神从南开始访问各村落。由于明神每天的行程有一定的规定,人们在这几天内不能超过明神当日的里程进行交往。24日夜里,神社需敞开大门,村民们静悄悄地躲进家中,传说这天晚上明神要访问各村,天明时乘红帆船离去。

正月里访问各户的神名“年神”。正月里日本人忙着迎年神。这种习惯至今仍很盛行。除夕守岁是为了祭神,提前做好年饭是为了过年期间避开炊事。不扫除房间是为了尽量不发出声音。年底打扫除是为了迎神保持清洁。过年挂稻草绳是证明家内已打扫干净的标志。挂门松的习惯已普及全日本。门松是神的替身。日本民族仍维持两千的古代祭祀活动。

在日本古人看来,诸神皆有血统关系通过这种统一观念维持秩序。也就是说宇宙万物都是由同一血统的神统治。统治天堂的是天照大神,统治人间的是皇孙命,统治阴间的是荒神,统治大海和平原的是稻冰命,传说他是神武天皇的兄长。日本民间有关稻种的天照大神的子孙与水神的公主们结婚的传说,充分反映了稻作民族真切的希望。神圣的稻种得到太阳神子孙的保护。水田耕作与水有很深的联系,可以好所着就食道作民族自古以来日本人就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并不考虑未来,不相信转世、来世的理论。

他们认为,没有必要想象比现世更美好的世界及生活。这种思想经过古代、中世纪直至几天仍是日本人的主要世界观。

不考虑来世,并不等于日本人不关心死后的生活。古代日本人认为尸体是污*的,埋入土中可使灵魂得到净化。灵魂仍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生活的人间也是灵魂居住的地方。日本战后确定了两墓制民间即埋死尸的坟墓与供养死者的坟墓并存。可以说这是很好的证明。

日本人根本不考虑死后上天堂或者坠地狱的问题。不上天,不入地,墓就是永远的居住地。日本人十分重视墓的建造。前方后圆坟就是日本民族独一无二的创造。据说这种坟的前部为祭场。尽管日本大化革新时一再强调薄葬制,但厚藏之风有增无减,并且贫富之差日益悬殊。

直到最近几年,日本农村的墓地还多以全村共同墓地为多。今天日本人仍严格遵守七月中元节举行盂兰盆佛事的习惯。人们要割草开道,家家建起佛事棚。当天各家门前高挂灯笼,门外焚明火照明,为先祖来访照明道路。这种祭祀说明,日本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仍在居住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每年他们要访问自己的子孙后代,并同他们一起会餐。

日本人是世界上最讲究忌讳的民族。日本人最忌讳的是死。其次是血。传说办葬事的人去哪一家访问,污*之物便可移定被访问家。这种忌讳甚至包括畜类的死。由于忌讳的范围太广,后来公布法令宣布鸡不包括在内。根据《日本中右记》记载,十二世纪日本天永二年11月,下野的守护国明去美浓国途中,因有人闹事斩杀三个人的人头。回京后,国明参拜各处时一起骚动,人称“*气满天下”。结果,这一年五个传统节日及诸神社的祭祀全部停止。杀人的犯忌时间为30天。

血的忌讳也不容忽视。日本《延喜式》规定:宫女怀妊,须在散斋之前退出,有月事(月经)者祭祀前一日退至宿卢,不得上殿。日本偏远地区在住房外设产房、月经房的风俗是根据忌讳血*的信仰派生出来的。日本的部分祭祀及山岳不让妇女介入、进入,可见卑视妇女的观念十分顽固。

日本的伊势神宫、贺茂斋院及天皇的大尝会严格规定忌讳的语言。死称“复原”。

病称“休息”。血称“汗”。打称“抚摩”。肉块称“菌”。墓称“壤”。这是避讳信仰的表现。今天日本人狩猎时使用的山地语言也属于这一类。

古代日本人忌讳死、血。崇尚明、净、直、真道德规范。这是一种朴素、明朗的道德观。

日本人认为神居住在伊势神宫、出云大社等古代建筑物内。后世的神社多由大殿、拜殿、神乐殿组成。日本还有诸如大和的大神神社、取访的上社神社那样的,只有拜殿,而没有大殿的神社。这些神社往往以山为背景,将山作为神体进行礼拜。日本神奈川县的大山亦称降雨山。大殿内祭祀的是一块巨大的天然岩石。

神体除自然的山川以外,还有岩石。熊野的那智神社的那智瀑布传说是飞龙显灵所至。热田神宫、大和的石上神宫,关东的鹿岛神宫均以剑为神体。最多的还是镜。

日本的佛教世界观中吸收了神道观念。日本人认为,神是佛(菩萨)的化身。京都石清水八幡的神就是阿弥陀佛。伯耆的大山之神是地藏菩萨。日本人在神前诵经,大神社内建神宫寺、僧侣兼任神官、民间佛神一体思想都说明了这个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僧侣们掌握着体系完整的学问。当时的书籍都宣传佛为本,神为末的思想。但日本人并没有完全接受这种思想。奈良福兴寺的僧兵到京都强行上诉时,抬着春日神社的神舆。比睿山的民众到京都造反时也带着日吉神社的神木。这说明无论是僧还是民,都对神社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

到了日本镰仓时代,广泛开展了对神道教理的研究。出现了度会氏创造的伊势神道(度会神道)。根据真言宗创造的御流神道(两部见习神道)和京都吉田神社卜部家创造的吉田神道(神道)。新神道站在神官的立场,明确提出“神木佛末”的思想。

这以前的神道学说是以阴阳五行论为根据,遵照佛教教义而建立的,缺乏神道的独立性。在吉野朝廷任职的北田亲房写了《神皇正统论》。该书全面探讨了日本的传统和精神文化,提出系统的神道理论。中世纪日本各大神社的下级神职人员、御师到全国各地建立分支神社,并使参拜、拔锲等活动系统化。日本民间很快产生了“一生大众,一定要参拜一次伊势神宫”的想法。近代日本民间终于出现了称为“讲”的游山拜庙团体。

江户幕府时期,儒教作为国家学说被日本政府所采纳。当时“神儒一致”的思想根深蒂固。在幕府内任职的大学士林道春写了一本《本朝神社考》。此外,水户的德川光团也开始着手编集《大日本史》。水户藩厌恶佛教,采取排佛的政策,与此同时却鼓吹崇敬皇室的思想。水户学成为明治维新的思想基础之一。日本儒学家山崎因斋提出“垂加神道”的理论,由于教义十分费解,所以影响不大,其中心理论是排佛的日本中心主一生致力于《古事记》研究的本居宣长提出“日本古道论”。这种学说亦被人称为“复古神道”。本居宣长死后,学生平田笃胤继承了他的理论思想。当时日本神社名流神诋伯白川家和吉田神道的吉田家都委托平田推广神职教育。由于平田的努力,日本幕府末期的神职学问均被古学神道统一起来。今天日本的神社神道之所以迷信成份较少,这同平田笃胤将日本国学理论溶于神职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江户后期,托福祭祀即参拜伊势神宫之风大兴。每天都有几万日本人涌向伊势,沿途新出现了不少接待站和茶水滩,参拜的人不用担心经济问题。直到今天,店铺的小伙计未经店主许可只穿者工作服就加入参拜伊势神宫的队伍中去的事屡见不鲜,人们称他们为“逃跑参拜”。当时,几乎所有日本人家都去伊势神宫讨护身符,插白色羽毛箭。

这种习俗又促进了参拜伊势神宫的运动。日本全国出现了空前的宗教高潮。

日本伊势神宫本来只是祭祀天皇祖先皇祖神的地方。天皇的女儿按规定要在斋宫服务。

到了日本镰仓时代源赖朝离神马祭神受到庶民们的欢迎。源赖朝固定僧侣拜神只能遥拜,不得进入神域内。江户时代日本又出现了狂热的宗教热。

为明治维新创造理论根据的水户学、国学学者们和明治政府极重视神道。学者五松操提出“神武复古”的口号。福羽美静、平田铁胤提出,为达到“祭政一致”,必须恢复神诋官。由于日本的国学者大肆宣传国学,促使明治政府推行佛神分离政策,国内出现过激的排佛毁释运动。日本的佛教面临着危机。一时间神宫寺被毁,本地佛被抛出门外,神社及神道完全抛弃了所有的佛教色彩。

明治维新政府于明治五年废除神诋省,改设教部省,任命神官、僧侣充任教导职。

政府同时发布了三条教宪:一,以敬神爱国为本;二,明天理人道之事;三,奉戴皇上,遵守朝旨。神教仍处于优越的地位。教部省于明治八年(1876)被废。政府宣布:布教自由。今天日本仍有以三条教宪为行动纲领的教派。

明治初期神道教派还屈指可数,其中修成教、大成教、神习教、神理教、神道本局继承古学神道的思想。教义理论相当西欧头脑感。以上教派作为一个教派团体,在日本国内拥有很大的势力。以富士山信仰为对象的扶桑教、实行教、以拜山为目的的登山教是以山岳信仰为基础,在游山拜庙团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锲教、黑柱教、金光教、天理教被称为“教祖神道团体”。这种神道团体组织大量狂热的信徒,阵线不断扩大。可谓是日本幕府末期的大型教团。金光教的教祖是生活在冈山县海岸的农民,几乎目不识丁。他利用历法中居统治地位的金神,宣传“金光大神之道是子孙繁昌、家运繁昌之道”。并改名“金光大阵”|。天理教则是由奈良县农民的山岳信仰团体组成的。这两种教派均为平民性质。锲教由上州馆馆林的藩士按滕真铁之子正铁开创。黑柱教由出生在备前的神职人员家庭的黑柱宗忠开创。可见这两个教派均由知识分子开创。可以说神社神道比古学派神道更具宗教色彩。

今天的日本神道可分为神社神道与宗教神道两种。神社神道接受国学传统,注意保护学问的纯粹性。而宗教神道则以广大群众为基础,在民间广为流传。由于教义比较怪癖,所以经常遭到指责或者弹劾。与众不同的游山拜庙团体更多地倾向于民间习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