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中“粗心”问题的心理学探讨 考试中如何避免粗心

 我来答
爱学习的小雅2333
2023-01-17 · TA获得超过28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6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4.3万
展开全部
  摘 要:考试中的“粗心”问题是高中生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粗心”的原因分析,多数人将其界定在注意力分散、情绪干扰、性格缺陷等方面。本文试图寻找到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真性粗心和假性粗心两个方面来探讨,并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考试 粗心 心理学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三的某一次考试后,笔者对学生的考试失分的原因作了调查,其中认为自己“粗心”、“马虎”而导致失分的占到所有原因的42.7%,在他们看来,“马虎”就是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取得优异成绩的拦路虎。“马虎”有时候甚至影响到他们积极的心态。笔者就“你因为马虎而在此次数学测试中失去多少分值:A:5分以下;B:5分以上15分以下;C:15分以上30分以下;D:30分以上”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列举如下:
  
  “马虎”的确是一个长期困扰学生的难题,尤其是在考试中,影响到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有的学生也重视,而有的学生却把马虎当成了考试失利的托词。针对学生对马虎的不同看法,笔者又作了“你怎样看待马虎”的个案调查。在分析,归纳,总结后,将对“马虎”的看法列举如下:
  1.马虎是一种行为习惯,应引起重视;
  2.马虎是“小节”,只要注意就能避免出错;
  3.学习上粗心大意不会影响自己聪明才智的发挥,不必过分担心;
  4.马虎与遗传有关系,无法改变;
  5.马虎会影响到学业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
  6.马虎与生活习惯有关系,生活习惯好的人,很少有马虎的毛病;
  7.马虎与个性品质有关系;
  8.马虎与考试时的情绪有直接的关系。
  可以看出,在对待马虎是先天遗传还是后天养成的关系上,多数认为是后天形成的,尤其与习惯有很大的联系。在对马虎影响的后果看,四成的学生认为对学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四成的学生认为不是问题,注意一下就可以了,还有两成的学生没有表态。不难发现,多数学生意识到了马虎的负面、消极的作用,但对于如何克服或者尽量避免这一问题,没有找到良好的对策。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探因并找到合理有效的对策。
  
  二、概念界定
  
  (一)关于考试的心理学界定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考试的过程实际上是知识应用的过程,信息加工系统理论(阿特金森―希弗林模式)告诉我们,考生在考试的过程中,通过审题,来调动长时记忆的知识储备,展开联想,在短时记忆中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解答出题目。总的来说,这是一个信息提取的过程,但其中含有创造的成分,考生不是原原本本地提取储存的知识信息,而是要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知识的再创造,从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二)粗心的心理学界定
  “粗心”、“马虎”是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感知不全面或由于传统定势的影响而导致的行为不能达成或问题不能解决。从传统观念来看,“粗心”、“马虎”属于非智力因素,也就是说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智力因素以外的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因素。“粗心”、“马虎”应该说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素质,它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影响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三)考试过程中粗心问题的具体表现
  考试马虎指的是考生在能力可及的题目上因为粗心出错,从而造成人为失分。常常会听到学生对着考试过后的试卷这样发表感慨:“看错题目了,要是题目没看错,就不会失分!”“又漏掉了一个小数点!”“这个题目忘记做了!”“这道题本来会做的,没有注意到里面的隐含条件。”“考试紧张,心里急躁,写错了!”“时间不够用,否则,我会把会做的做完!”等等。可以看出学生实际上把考试失分的原因归结为不认真、马虎、粗心等非智力因素。他们认为考试认真点,仔细点,就可以避免上面的问题出现。但是,为什么“马虎”、“粗心”不是偶尔为之,而是经常甚至每次考试都出现呢?令人深思!
  
  三、原因分析及对策
  
  1.真性粗心的原因及对策
  真性粗心是指由于情感、态度、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而引起的考试丢分现象。其表现及其对策为:
  (1)情感上的焦虑、紧张是导致真性粗心的主观原因。有的学生由于求胜心切,或者太在乎外界的评价,从而导致考试动机强度过高。过分紧张、焦虑心理抑制其从长时记忆中正常地调出所储备的知识,也影响它在短时记忆中的正常加工,导致了很简单的题或本来会做的题也会出错。考试长期受挫的学生也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的心理问题,这些学生接连失利,情绪低落,有强烈的挫败感,再遇到考试,就会心慌、害怕。
  针对特别严重的考试焦虑、紧张等问题,可采用心理学上的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曝光法”、观察学习治疗法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结合学生的考试,可设计出一系列的程序,逐渐消除焦虑、紧张情绪。可以要求考生在平时做作业时就规定时间,达到将作业看作考试,将考试看作作业的目的。教会学生掌握考试技巧,学会调节紧张情绪。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考试,尽量减少因紧张焦虑而犯的错误。
  (2)外界环境的干扰是导致真性粗心的客观原因。一般来讲,考试环境中,安静的氛围如果被外界的刺激打破,学生很容易分散精力,有些注意分配能力差的学生很难短期内再将注意力转移到考题中来,或者思维被打断而很难从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调出所需的信息。所以外部环境的干扰是不可忽视的。
  针对外界环境的干扰因素,学校和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考试氛围。考场的物理环境要整洁、明亮,桌椅要摆放整齐,空气要流通。同时,还要考虑考生的心理环境因素,如,考试时,监考教师不要在过道里走来走去,如无必要,监考教师最好不要发表与考试有关或无关的言论,还有,考场要远离噪音、杂音干扰的地方。
  (3)注意力分散是导致真性粗心的直接原因。注意可以分为注意力的保持和注意力的分配。一般来讲,学生注意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保持的时间越长,将注意集中在某事物上,这是感觉登记的开始,注意力保持时间越长,那么环境输入的信息量就越多,感知就越全面,提供给短时记忆加工的材料就越丰富,就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甚至会有灵感的产生。而注意力的合理分配则有利于手脑协调,合理分配各种感官功能,使其达到科学的交互运动状态。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总是在相互牵制,经过训练,达到自动化程度,学生就可以发挥无意注意的优势,从而减轻有意注意的负担。
  针对注意力分散的问题,要在平时有意识地培养注意力的保持和分配能力。设计一些有意义的练习,尽量延长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不是无限延长,而是在学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在同一时间内,安排几件相关的任务,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注意力的分配,包括多种感官的相互协调功能。
  (4)性格特征是导致真性粗心的深层原因。有人将人的性格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不同气质性格导致了不同的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当然,气质在个性结构中先天成分较多,但它的可塑性很大。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自我教育,气质类型的某些特点常会为另一些特点所掩盖,并向好的方面转化。
  2.假性粗心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假性粗心是指在由于知识掌握不牢,理解程度不深,认知结构不清晰或不稳定而导致的错误迁移或泛化而表现出粗心的假象。其表现及对策有:
  (1)知识的领会水平和巩固程度是造成假性粗心的真实原因。知识领会了,理解了,并能灵活运用了,考试过程中,很容易将考题与储存于大脑的知识建立起联想机制,学生能很快抽取所需信息,进行加工。相反,知识掌握不牢,从大脑中提取信息的速度和精确度要大打折扣,因此,在做题过程中,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知识与技能,表现为“顾头不顾尾”、“丢三落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表面上好像是马虎造成的,而实际上其背后的真凶是知识并没有真正掌握牢固。
  针对这种情况,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从不同的角度检测知识的掌握程度。尤其要通过作业练习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同时根据练习作业的水平,了解知识学习的结果,为教师和学生本人提供学习反馈。知识领会和掌握了,在应用的过程中才会得心应手,不至于出错。
  (2)智力活动水平、思维定势的干扰是造成假性马虎的活动机制。学生的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等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思维、想象等品质的差异,特别表现在思维活动的独立性、创造性水平上。缜密的思维力和灵活的变通力,会减少思维定势的干扰,从而减少考试中出错的机率。尽管思维定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起积极作用,但考试中如果不注意克服定势错觉的干扰,学生很容易忽略细节,而最终导致出错。
  针对这个问题,要注意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于不同的事物,要采用比较分析、鉴别的方法,弄清相似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的原认知能力,提高自我监控水平,从审题、联想、答题、反思的不同环节上加强监控,避免思维定势带来的不良影响。
  (3)不良的学习习惯是造成假性马虎的幕后黑手。习惯是一个人长期养成的规律性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会提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习惯总表现在做事情有条不紊、讲究策略、有认知监控的参与。所以,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筹帷幄,顾全大局而又注意细枝末节。相反,不良的学习习惯在考试中会导致错误频频发生。
  
  参考文献:
  [1]沈建新.看透粗心[J].辽宁教育,2004,(10).
  [2]王笃年.关于中学生“粗心”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3,(17).
  [3]林崇德.学习与发展.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1.
  [5]王�,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