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

 我来答
我爱看影视00
高能答主

2020-09-24 · 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0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6.5万
展开全部

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这两句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出自: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原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颈联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

偶来一客
2018-03-06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1万
采纳率:68%
帮助的人:2825万
展开全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诗人设想别后: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这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含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亦梦之城
推荐于2016-04-29 · TA获得超过35.4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3.8万
采纳率:77%
帮助的人:2.6亿
展开全部
1、这句话形容思想感情相通;再远也能感受到亲近,因此自古以来深受大家的喜欢。意思是四海之内都有知心朋友,远在天边就好像近在眼前。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注释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青年男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4、创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5、作者简介
王勃(649~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显露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17974e2
2020-02-20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48
展开全部
这两句诗歌从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也写人的深厚情谊和思念之情,贴切生动独特.
只要友谊长存,即使远在天涯,仍像周围的邻里一样.
最重要的是,这两句诗写的是送别,却表现出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所以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4-10-27
展开全部
第三句,因为它告诉了人们深刻的道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