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之变,弑兄杀弟,李世民终得皇位。

 我来答
小的事军频道
2023-05-31 · 超过16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6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1.2万
展开全部

玄武之变,弑兄杀弟,李世民终得皇位

公元626年7月的一天,李世民于长安城太极宫之玄武门悍然发动了夺权运动,史称“玄武门之变”。至于此次事变发生的背景,我们大概来了解一下:以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反隋为序幕,直至公元618年唐朝建立。

如果李渊起义失败,自然也就没有后来的变故了,但是随着李渊的登基上位,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李建成便实至名归地坐上了太子之位,但是当时身为秦王的李世民内心极其不是滋味。如此矛盾也为之后玄武门之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随着双方的明争暗斗,事态逐渐恶化。双方的政治斗争,毫不夸张地说就是文官集团与武官集团的争斗。终于,伴随着太子派对李世民的诽谤和排挤,唐高祖李渊开始显露出了偏向李建成的端倪,而李世民常年征战在外也使得自己一方渐渐处于下风。

如若李世民继续坐以待毙,不采取行动的话,恐怕唐家天下就要“花落他家”了。终于,经过李世民的精心策划,“玄武门之变”于公元626年爆发了。

政变斗争双方为“太子派和秦王派”,斗争之中所涉及的主要人物有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秦王李世民和大将尉迟敬德等人。

“玄武门之变”说白了就是关于李建成和李世民争夺储君之位,亦或是争夺皇位的一次政治斗争。那么不妨对“玄武门之变”这件事情进行剖析,细数过往风流人物,究竟谁才是李世民顺利赢得玄武门之变的最大功臣?

《旧唐书》中有过记载: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论功行赏,当时只有五人有幸被封了一等功,他们分别是:房玄龄,杜如晦,侯君集,尉迟恭,长孙无忌。如果仅仅凭借这“一等功”来看,这五人的功劳是平等且最高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猜得李世民当初的心中所想,我个人认为,“玄武门之变”中,武将尉迟恭的功劳最大,且无可比拟。

其一:跨马箭射李元吉,单鞭救主夺政权

玄武门之变爆发开始时,太子李建成首先弯弓拔箭射向李世民,但是久经沙场的李世民对于久居殿阁的李建成所射出的箭轻而易举便躲闪开来。而后只见李世民一个激灵,抽箭射向了李建成,只一箭,李建成便人仰马翻,当即毙命跌落马下。

与此同时,尉迟恭亦然一箭射中李元吉,但是却未重要害,李元吉见大事不妙,随即跨马而逃。李世民紧随其上,紧紧尾随。不幸的是,李世民途中被树枝刮倒,一时之间便人仰马翻,李元吉见状,掉头回转,欲图趁机射死处于昏厥状态下的李世民。

说时迟,那时快,手持铁鞭的尉迟恭突然出现,并且打死了李元吉,李世民成功获救,单骑救主的故事就由此诞生了。

其二:手持“二李”之头颅,先镇东宫,后定太极宫

成功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之后,尉迟恭奉命将二人之头颅割了下来,并听从李世民的命令,手持二人头颅第一时间顺利镇压了东宫兵变。《资治通鉴》对此有详细描述:东宫之中正奋死抵抗的士兵们见到太子头颅后,便主动弃械投降。

成功平定东宫后,尉迟恭随即便带领80骑兵围住了李渊所在的太极宫,第一时间控制住了尚且处于懵圈状态之中的唐高祖李渊,成功为李世民后事安排赢得了时间、稳住了局势。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