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请详解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1)这个制备方程,你即使不知道原理,才也能猜出来。我们把整个流程从左向右依次标记123456
总共6个步骤,步骤1溶解氯化钙,肯定不是制备反应。
步骤2加过氧化氢,氨气,产生沉淀。同时题目告诉你目标产品八水合过氧化钙是微溶的,所以判断在这里,就制备出了目标产品。
后面的3过滤,就是使目标富集,456就是一个除杂提纯的过程,通过各种洗涤干燥,使产品更纯净。
搞清楚了这个,那方程就好写了。首先有氯化钙,氨气,过氧化氢,到底要不要水参与反应?这个不清楚,等配平的时候再看。产物要有过氧化钙,还多出来了氯离子和氨,这两个组合搭配就是氯化铵。
CaCl2+H2O2+2NH3+8H2O=CaO2·8H2O↓+2NH4Cl
这个反应没有化合价的改变,所以很好配平,由于产物有结晶水,我们发现水不够用,所以要在反应物那里再加水。
2)过滤所得的滤渣,就是八水合过氧化钙,副产品是氯化铵。
由于沉淀是从氯化铵溶液中滤出,因此可能会有氯化铵附着其上,要检验沉淀洗干净没有,说白了就是检验沉淀上面还有没有氯化铵(你能把问题转化成这句话,这一问就能做了)。
检验氯化铵的存在,可以检验氯离子,也可以检验铵离子,相对来说,氯离子比较容易检出,用银离子即可。
这里还要我多说吗?
3)沉淀是控制的温度在0度左右(再低就结成冰了嘿嘿),那就暗示:较高的温度对这个反应中的某些因素是不利的。
那么我们来看,原料有过氧化氢,氨气,氯化钙,水。
这4种当中,过氧化氢易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因此低温可以降低过氧化氢的分解,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氨气是气体,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跟温度也有关系,温度低,气体溶解的就多(想想你平时喝碳酸类饮料——就是汽水,都是要冷藏后口感更好,也是这个原因)。
氨气是反应物,反应物溶解的多,那么浓度高就会使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目标产物的形成。
另外,大部分的溶质,都是温度降低,溶解度降低,虽然不知道八水合过氧化钙的溶解性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推测,温度低有利于晶体的析出。
这就有3条了吧,你随便挑两个写进去,或者你自己想到有合理的,也可以。
4)这个操作的思路在中学化学里不常用,这个其实是“返滴定”,自己百度一下返滴定是怎么回事。
他给你的过程是这样的,过氧化钙可能直接用标准液滴定存在技术上的困难(这个困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合适的指示剂,反应物不稳定,标准物质不易提纯,直接滴定用的试剂很贵等原因)。所以,我通过一个精确的,可以计量的化学反应,来使之转化。在这里他用碘化钾。
由于过氧根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使碘化钾中的碘离子转化为碘单质,加入淀粉指示剂后,溶液呈紫色(其实是蓝色。中学书上说是紫色,那是配置的久了,或者滴定过量了,新配的淀粉指示剂碰到碘,是淡蓝色,我们实验室用这个,亲身体会),然后用硫代硫酸钠去滴定这些碘,当完全反应后,溶液的紫色褪去,即为滴定终点。
所以这个过程的本质就是这样:
CaO2 ~ I2 ~ S2O3
直接分析不了 转化成它 通过它和I2的反应来计算CaO2
把过氧化钙和碘化钾的反应写出来:
CaO2+2I-+4H+==Ca2+ +I2+2H2O
由于碘化钾过量,所以不能以b克来带入计算。其实也不需要算到底产生了多少碘,反正最后都被滴定完了。通过方程发现,过氧化钙1:1生成碘
CaO2~~I2~~2S2O3
1 2
xmol (cv/1000)mol
解得x=cv/2000 mol
那么这些过氧化钙的质量就是cv/2000 ×72=36cv/1000 g
那么质量分数就是(36cv/1000)÷a×100%=(3.6cv/a)%
滴速过慢,刚被还原的碘离子,又被空气里的氧气氧化了,那么就会消耗更多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来还原。这样就相当于实际用量+多余用量。
肯定是偏高啊!
总共6个步骤,步骤1溶解氯化钙,肯定不是制备反应。
步骤2加过氧化氢,氨气,产生沉淀。同时题目告诉你目标产品八水合过氧化钙是微溶的,所以判断在这里,就制备出了目标产品。
后面的3过滤,就是使目标富集,456就是一个除杂提纯的过程,通过各种洗涤干燥,使产品更纯净。
搞清楚了这个,那方程就好写了。首先有氯化钙,氨气,过氧化氢,到底要不要水参与反应?这个不清楚,等配平的时候再看。产物要有过氧化钙,还多出来了氯离子和氨,这两个组合搭配就是氯化铵。
CaCl2+H2O2+2NH3+8H2O=CaO2·8H2O↓+2NH4Cl
这个反应没有化合价的改变,所以很好配平,由于产物有结晶水,我们发现水不够用,所以要在反应物那里再加水。
2)过滤所得的滤渣,就是八水合过氧化钙,副产品是氯化铵。
由于沉淀是从氯化铵溶液中滤出,因此可能会有氯化铵附着其上,要检验沉淀洗干净没有,说白了就是检验沉淀上面还有没有氯化铵(你能把问题转化成这句话,这一问就能做了)。
检验氯化铵的存在,可以检验氯离子,也可以检验铵离子,相对来说,氯离子比较容易检出,用银离子即可。
这里还要我多说吗?
3)沉淀是控制的温度在0度左右(再低就结成冰了嘿嘿),那就暗示:较高的温度对这个反应中的某些因素是不利的。
那么我们来看,原料有过氧化氢,氨气,氯化钙,水。
这4种当中,过氧化氢易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因此低温可以降低过氧化氢的分解,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氨气是气体,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跟温度也有关系,温度低,气体溶解的就多(想想你平时喝碳酸类饮料——就是汽水,都是要冷藏后口感更好,也是这个原因)。
氨气是反应物,反应物溶解的多,那么浓度高就会使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目标产物的形成。
另外,大部分的溶质,都是温度降低,溶解度降低,虽然不知道八水合过氧化钙的溶解性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推测,温度低有利于晶体的析出。
这就有3条了吧,你随便挑两个写进去,或者你自己想到有合理的,也可以。
4)这个操作的思路在中学化学里不常用,这个其实是“返滴定”,自己百度一下返滴定是怎么回事。
他给你的过程是这样的,过氧化钙可能直接用标准液滴定存在技术上的困难(这个困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合适的指示剂,反应物不稳定,标准物质不易提纯,直接滴定用的试剂很贵等原因)。所以,我通过一个精确的,可以计量的化学反应,来使之转化。在这里他用碘化钾。
由于过氧根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使碘化钾中的碘离子转化为碘单质,加入淀粉指示剂后,溶液呈紫色(其实是蓝色。中学书上说是紫色,那是配置的久了,或者滴定过量了,新配的淀粉指示剂碰到碘,是淡蓝色,我们实验室用这个,亲身体会),然后用硫代硫酸钠去滴定这些碘,当完全反应后,溶液的紫色褪去,即为滴定终点。
所以这个过程的本质就是这样:
CaO2 ~ I2 ~ S2O3
直接分析不了 转化成它 通过它和I2的反应来计算CaO2
把过氧化钙和碘化钾的反应写出来:
CaO2+2I-+4H+==Ca2+ +I2+2H2O
由于碘化钾过量,所以不能以b克来带入计算。其实也不需要算到底产生了多少碘,反正最后都被滴定完了。通过方程发现,过氧化钙1:1生成碘
CaO2~~I2~~2S2O3
1 2
xmol (cv/1000)mol
解得x=cv/2000 mol
那么这些过氧化钙的质量就是cv/2000 ×72=36cv/1000 g
那么质量分数就是(36cv/1000)÷a×100%=(3.6cv/a)%
滴速过慢,刚被还原的碘离子,又被空气里的氧气氧化了,那么就会消耗更多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来还原。这样就相当于实际用量+多余用量。
肯定是偏高啊!
琦轩化工
2024-10-28 广告
2024-10-28 广告
氢氧化钠,其化学名称正式为“氢氧化钠”,亦称“苛性钠”或“烧碱”,是一种强碱性的无机化合物。它在常温常压下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工业生产中,氢氧化钠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印染、洗涤剂制造、水处...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琦轩化工提供
展开全部
(1)CaCl2 +H2O2 +2NH3 +8H2O==CaO2.8H2O(沉淀) +2NH4Cl
(2)取适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未洗干净;反之则合格。
(3)在此温度下,生成八水过氧化钙的反应容易发生 低温时,生成的八水过氧化钙稳定存在,不易分解
(4)0.108cV/a
关系式:CaO2.8H2O~CaO2~I2~2Na2S2O3
1 2
n 0.001cV
求得n=0.0005cV,所以m=0.108cV,则质量分数为0.108cV/a、
偏低
(2)取适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未洗干净;反之则合格。
(3)在此温度下,生成八水过氧化钙的反应容易发生 低温时,生成的八水过氧化钙稳定存在,不易分解
(4)0.108cV/a
关系式:CaO2.8H2O~CaO2~I2~2Na2S2O3
1 2
n 0.001cV
求得n=0.0005cV,所以m=0.108cV,则质量分数为0.108cV/a、
偏低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