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心城市是什么意思
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城镇体系规划设置的最高层级。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所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草案》中提出的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城镇层级的概念,处于城镇体系中最高位置的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对外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及推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可能发展成为亚洲乃至于世界的金融、贸易、文化、管理的中心城市;而对内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该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年)》提出,中国的五大全球职能城市分别是环渤海地区的北京市和天津市、华东地区的上海市和华南地区的广州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
全球职能城市是指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及推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类城市有可能发展成为亚洲乃至于世界的金融、贸易、文化、管理的中心城市。
2010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体系规划课题组所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草案)》在“全球职能城市”的基础上,提出国家级中心城市的概念,侧重于对国内城镇体系的影响,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
2016年5月,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导文件,成都被列为国家中心城市。同年12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武汉和郑州被列为国家中心城市。
2018年2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西安被列为国家中心城市。
另外南京、杭州、济南、青岛、长沙、福州等城市也都以国家中心城市为发展目标。
由于提出“国家中心城市”概念的规划尚未正式发布实施,因而尚不能取代“全球职能城市”的概念。
截至2018年2月,9个国家中心城市的综合评估排名是: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武汉、成都 、郑州、西安。
扩展资料:
综合评估
2018年1月26日,教育部《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课题组、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发布了《2017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当时已有的8个国家中心城市综合评估排名依次是: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武汉、成都和郑州。
2018年11月3日,中国社科院研究机构发布的“国家中心城市指数”报告显示:国家综合中心为北京;国家重要中心为上海和广州;潜在国家重要中心为深圳、武汉、天津、成都、重庆、西安、南京、杭州、郑州。
课题组选取政治、金融、科技、交通、教育、医疗、文化、信息、贸易(物流)、国际交往十大城市功能,用以测度国家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并通过对中国内地25个样本城市以上功能的集聚力和联系力进行指标化测算,得出上述研究结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城镇体系规划设置的最高层级,最早在2005年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依据《城市规划法》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时提出。
2007年,由原建设部上报国务院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中指出: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的核心城市,在我国的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中心和枢纽作用,在推动国际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门户作用。
扩展资料
国家中心城市其对外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及推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类城市有可能发展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金融、贸易、文化、管理的中心城市;而对内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城市,这种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
国家中心城市所必须具有的五大特征:一是国家组织经济活动和配置资源的中枢;二是国家综合交通和信息网络枢纽;三是国家科教、文化、创新中心;四是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五是国家城市体系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塔尖城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