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3首 宋词1首 元曲1首 (诗歌题目 作者 朝代 诗歌大意 )

 我来答
帐号已注销
推荐于2017-12-16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唐诗: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释]
1、刘十九:指刘轲,作者朋友,时隐居庐山。
2、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3、醅:(pēi)没有过滤的酒。
4、无:犹“否”。
5、“蚁”,原诗为“绿螘新醅酒”,“螘”音、义同“蚁”
翻译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
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快黑了,大雪要来啦……
能否共饮一杯?

《咏雪》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这个不用解释吧)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翻译】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绝:绝迹。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千山:虚指所有的山。万径:虚指所有的路。这两行的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的踪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孤零零。舟:小船。蓑:蓑衣。笠:斗笠。这两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翻译:
千里的山上鸟都没有,万里的道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宋词: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剪梅
作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有?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作者:刘克庄
束蕴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全部注释
1.实之,姓王名迈,刘克庄挚友,两人唱和甚多。风亭,驿名,在今福建莆田县。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冬,刘克庄赴广州任广南东路提举常平官。王实之为他送别。
2.束蕴,把乱麻捆起来,作成照明的火把。宵行,由《诗经·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转化而来,暗示远行辛苦之意。
3.王郎,即王实之。刘郎,刘克庄自称,这里是以他的同姓、锐意改革而屡受打击的刘禹锡自比。
4.说文章,不应理解为咬文嚼字的评论诗文,而是极含蓄的暗示他们对时事的评论、理想的抒发和忧愤的倾泻。
5.王实之秉性刚直,具英豪气质,人称子昂、太白。刘克庄亦是言谈雄豪,刚直无畏,"惊倒邻墙,推倒胡床"两句,正是他们这种英豪气质形象的表现。前句写客观反响,后句写人物举止。
6.旁观,作者设想有旁观者在此。
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告别词。
诗人这次是到广东潮州去作通判,好友王实之在风亭为他设宴饯行。它完全抛开了临歧泪眼相看的儿女情长,绘声绘色的描写了两位饱受压抑而又不甘屈服的狂士的离别。豪放激越,深沉忧愤,表现了辛派词人的特色。对于友人的饯别,写得形象生动,有人物活动,有情节发展,并着重从人物动态中表现感情的发展变化,始而愁苦,继而激愤,最后慷慨奔放。以狂放之言语,把剧情推向高潮,避免了直接议论。在刘克庄的词中,这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元曲:
〔双调〕沉醉东风
送 别

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越调〕天净沙
秋 思

马致远 .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越调〕天净沙


白朴 元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