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

亲们,最近要做一个PPT是关于中国文化主题的,之前看过一篇帖子,就将中国的所有传统文化,分了几个在类,好像是八个还是多少,但是现在找不到了,亲们知道的告诉一下,很急呀!... 亲们,最近要做一个PPT是关于中国文化主题的,之前看过一篇帖子,就将中国的所有传统文化,分了几个在类,好像是八个还是多少,但是现在找不到了,亲们知道的告诉一下,很急呀! 展开
 我来答
脂砚叹
2015-06-12 · TA获得超过101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18
采纳率:44%
帮助的人:72.8万
展开全部
——— “
长期潜水,不止一次的看到有人说中国文化不如西方文化,还说什么自从文革之后,中国就抛弃了传统文化,现在的中国人精神空虚,大不如前。还说什么中国的正统文化在台湾。更牛逼的还有什么,要看唐朝文化去日本,看宋朝文化去韩国,看明朝文化去东南亚,看民国文化去台湾。我首先不说对不对,你作为一个正统的中国人,是站在什么样的角度得出这样的结论的。

  现在,楼主凭着对中国文化最皮毛的认识程度,来说说什么是真正的中国文化。

  文化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文化不是你想要就要,想扔就扔的。文化是无形之物,因此必托于有形之体。你说的语言是文化,你写的字是文化,你吃的饭用的家伙是文化,你睡的床是文化,你家的家规是文化,你守的国法是文化,你结婚的方式是文化,你给孩子起名字是文化,你所有的言行都是文化的体现。那么什么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所有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总和。

  只要有中国人就有中国文化,中国人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文化怎么能脱于人而独立存在呢!哪些说WEN革之后中国人把文化丢掉的人,你真的懂中国文化吗?那些说看唐朝文化要去日本的人,日本也配代表唐朝文化,日本若真的继承了唐朝文化,也不会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文化是抽象的,但他是有生命的,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的。汉朝喜欢写赋,唐朝喜欢写诗,明朝喜欢写小说。这都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你不能说汉朝是中国的文化,而唐朝不是。不管是哪个朝代,不管这个朝代崇尚的是什么,当他沉淀在历史中时,就融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汉字刚开始写在甲骨上,后来写在皮毛上,后来写在竹简上,后来写在布帛上,后来写在白纸上。汉字的文化在传承,在创新,在发展。你能说写在竹简上的是汉字、写在龟壳白纸上的就不是汉字吗??——只要有中国人在的地方,就有中国文化。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文化的缩影。那些说中国人丢掉了自己文化的人,你有脑子吗?即使中国人想丢掉,也不可能,他就像血液一样流动中国人的体内,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中国人。

  就如西方文化就是欧洲文化一样。有人说中国文化不如西方文化。我若说中国文化胜于西方文化,肯定有人说,楼主是中国人当然说中国的好(废话,中国人不说中国好,还该说外国好吗)。我现在不做中西文化的比较,只看文化在传承中自然形成的结果,这样是最客观的。

  一: 现在的欧洲统一了吗?
  二:两种文化有没有同化其他民族的历史。
  国家是否统一,取决于文化的凝聚力;是否同化其他的民族,体现出文化的生命力。这两点都是历史的自然选择,不是人为可以改变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中西文化的高低,你应该看得清。

  肯定有人会说,既然中国文化胜于西方文化,那为什么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中国曾经先后被蒙古族和满族统治,他们的文化都落后于中国传统文化,可是他们征服了中国。这两个例子也是他们常常攻击中国文化的佐证。我来反驳一下。—— 科技上的落后不代表文化上的落后,这是两码事。 而且现在中国反超西方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不体现出中国文化生命力的旺盛吗!?

  蒙古族的统治,不到100年被推翻,而且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已被汉族化于无形。满族统治中国298年,其结果是自己完全被同化,其民族的特性荡然无存,就连象征一个民族的标志——语言,也已经丢失。
  这还不能证明中国文化的伟大吗!! ” ———
--
2022-07-27 广告
深圳华景乐游,智慧旅游综合管理平台是企业的智慧大脑,基于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GIS地理信息等技术,实现对智慧景区“人、财、物”的可视化集中管控,所有旅游资源、服务设施、数据、事件等内容以GIS地图与大数据可视化方式进行管理与分析...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提供
中梦蔼0n
高粉答主

2020-05-03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答主
回答量:5.8万
采纳率:4%
帮助的人:3067万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佳我爱0e
高粉答主

2020-04-17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答主
回答量:9.7万
采纳率:6%
帮助的人:5158万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