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法律常识类一般都会考哪些题型的?
法律模块主要考查考生对法律常识的运用能力,主要是基本法律和新颁布法律为考查重点。温州华图教育通过对历年真题法律知识考点分析,总结出以下高频考点供考生参考。
一、宪政类法律
宪法:
1. 我国现行宪法的修改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
2.
选举制度。(其中了解选举的平等性及普遍性;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我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由选区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省级人大代表和设区市级人大代表,分别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选举的程序;港澳台人大代表的产生)。
3.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委会和居委会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而非基层政权,其与基层政府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非领导关系。
行政法:
1. 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2. 行政派出机关也属于行政机关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派出机关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但是如获法律授权则具备资格。
3.
行政处罚种类: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营业执照和许可证,行政拘留。其中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二、民法刑法:
1. 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胎儿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法律给予胎儿给予特殊保护。
2.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
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
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3.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
三、旅游法:
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组织到境外的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以及为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经营活动,适用本法。
2. 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
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但是,经双方协商一致或者旅游者要求,且不影响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的除外。发生违反前两款规定情形的,旅游者有权在旅
游行程结束后三十日内,要求旅行社为其办理退货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或者退还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的费用。
联系电话:0575-87176110
地址:诸暨市暨阳北路8号时代商务广场C幢502室(海亮学校对面)。
诸暨公职类考试交流群:122931836。
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2015-07-31 · 国内知名职业教育培训机构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稳定 延续国考“风格”
大纲内容: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中公深度解读:题型限定于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三种,在命题形式、命题思路上将延续国考风格,即依然侧重于考查考生对文段主旨观点的整体把握、对特定语境词语适用的精确度、对前后分句间逻辑关系的敏感性。
提分策略:
1.活用真题,做到心中有数。真题时最好的复习资料,尤其是近三年的考试真题。通过揣摩真题,考生能够对出题者的出题思路、文章的难度系数、材料类型、陷阱设置等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2.搭建知识体系,巧用技巧,提高速度。掌握相应题型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效率。如阅读理解中的关键信息识别法、逻辑填空中的找对应关系、语句表达中的几大原则等。
3.广泛阅读,做好积累,培养语感。首先将国家公务员考试近五年常考实词和成语作为识记和辨析的对象,并将其用到实际的语境当中;其次要多读文段,培养语感,提高阅读和理解的效率。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