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人拉近距离?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问:我是一个已过而立之年的人,大学毕业已经7个年头了。从小到大,由于自己是一个内向和胆小的人,读书的时候对于自己的闭塞和逃避还没有意识到严重性。上大学后,才真正意识到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的残酷和痛苦,可那时依旧是选择了逃避。转眼参加工作和结婚了,可自己的心理问题却越来越突出了,面对年老的父母和可爱的妻子都在为自己担忧,而自己却始终无法从抑郁的心理走出来,心中极度困惑和迷茫。自己身来就是一个内向,敏感,老实和软弱的人,在社会中与人接触,始终感到与别人差异好大,无法与别人拉近距离,这也许就是患有社交恐惧症给人的印象吧,别人始终不会喜欢你。有时候觉得自己活得很窝囊,想振作起来,可总是拉不下脸,心中的软弱总是占了上风,在人际交往方面,坚强对我来说始终力不从心。我很痛苦,一个30多岁的人,社会经验还不如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自己始终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为此自己总是处于矛盾之中,还患上了抑郁症,现在都在靠吃药维持。今天看了社交恐惧症,自己在这方面也有很大问题,也许这就是得抑郁症的根源吧。那位网友有同样的经历,而现在已经摆脱这种情况,能否告诉我成功克服这种心理状态的具体办法或者指点一条明路,本人将永生难忘。
我想不出有那种可以带来快乐,又可以解决生存问题的地方,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没有其他特殊技能。也曾经由于抱怨工作环境不舒服,辞职过2次,可最后到一个新的环境还是面临同样的情况,我知道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也知道应该努力的去适应环境,接受现实。其实自己是非常想与人交往的,但在交往过程中,总是感觉人是功利的,都喜欢与滑头的人接触,而自己给人的感觉是老实和木讷,我很在意别人的感受,所以久而久之,也会挫伤我的积极性,也不喜欢与人交往。为了锻炼自己,我尝试着去做销售工作,可几年下来,没有达到这个目的,就是因为自己始终在那个可怕的怪圈里转,不知道如何走出来。
答:
你说的对,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而改变自己要从改变自己的观念入手。你的自白中有这么两个观念:
“别人始终不会喜欢你”
“感觉人是功利的”
——人与人之间会彼此喜欢,原因很多,其中有一条,人们喜欢和那些能带来快乐的人在一起,因为快乐会互相传染。而一个连自己都不喜欢的人,是不可能会给别人带来快乐的。第二,人们交朋友是因为人都是有局限性的,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有人说这是互相利用,这是一种贬低的说法,我觉得还是叫互相帮助更恰当。
我的意思主要有3点:
1.先做自己的朋友,善待自己,这个家伙虽然很令你不爽,可他是你最亲近的人,你对他态度恶劣的话,受苦的还是你自己。总之,不管别人喜不喜欢你,自己不能看不起自己,那怕全世界的人都看不起你,自己也要永远对自己好,因为你没有选择。
2.学会去做别人的朋友,主动伸出你的手,看看自己在那些方面可以帮助别人,绝不要吝啬,尽你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不要考虑有没有回报,只要付出,不管收获。一个肯对别人好的人,是不可能没有朋友的。
3.我建议从改变你的自我心像开始,所谓“自我心像”就是你对自己的一个评价或是判断,用NLP的术语来说即是“身份”,身份是你的自我定位,决定了你的信念、价值,是你一切行为的导航系统。
如果你给自己的定位是“社恐患者”,不管这是不是事实,你的潜意识都会遵照这个指令的。当你认定到自己在社交方面有障碍时,这一观念就会深入你的意识之中。当你面临社交场合时,就会有个声音对自己说:“我有社交方面的障碍,我无法与别人沟通……”这里你的反应很可能就是回避行为。
这种反应背后的前提假设是:“社交行为应该没有恐惧才能进行,我现在有病不能和别人正常交流。”这种背后的假设,就是局限性信念,它导致了自我设限,由此可见自我定位对你的信念和行为是起决定作用的。
没有社恐这回事,只是有些障碍罢了。
没有障碍这回事,只是有些问题罢了。
恐惧会带来恐惧,障碍会增加障碍,问题会带来答案,你需要的只是解决问题。社恐是一种错误的身份,这种身份会只会带来负面信念,从而造成心理障碍,而忘记了你需要解决的真正问题——成长。
社交是一种能力,能力的获得是来自不断的尝试(行动),当行动从有意识变成无意识的时候,你就取得了能力,这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锻炼,把缺乏锻炼造成的问题误认为是人格的缺陷,这就大错特错了,错误的自我定位会影响你的各个方面的成长。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