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论语的100个成语及其出处
2个回答
2014-02-25
展开全部
(1) 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未之有也。”(《学尔篇》)释: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2) 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学尔篇》)释: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3) 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学尔篇》)释: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
(4) 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为政篇》)释: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
(5) 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篇》)释: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 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八佾篇》)释: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7) 既往不咎:“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八佾篇》)释:已经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已经过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8) 尽善尽美:“尽善矣,又尽美也。” (《八佾篇》)释:美极了,而且好极了。
(9) 见贤思齐:“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篇》)释: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10) 文质彬彬:“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篇》)释: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11) 敬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雍也篇》)释:严肃地对待鬼神,但并不打算接近他,可以说是聪明了。
(12) 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篇》)释: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13) 暴虎冯河:“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述而篇》)释: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
(14) 三月不知肉味:“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述而篇》)释: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章,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
(15) 乐在其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述而篇》)释: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臂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16) 择善而从:“多闻,择善而从。” (《述而篇》)释: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
(17) 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篇》)释: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死方休,不也遥远吗?
(18) 空空如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子罕篇》)释:有一个庄稼汉问我,我本是一点也不知道的。
(19) 循循善诱:“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子罕篇》)释: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有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20)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子罕篇》)释: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断定他的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
(21) 升堂入室:“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先进篇》)释:由么,学问已经不错了,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
(22) 过犹不及:“子曰:‘过犹不及。’” (《先进篇》)释:孔子道:“过分和赶不上都不好。”
(23) 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颜渊篇》)释:天下之大,到处都是好兄弟——君子又何必着急没有好兄弟呢?
(24) 成人之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颜渊篇》)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25) 察言观色:“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颜渊篇》)释:怎样才是达呢?品质正直,遇事讲理,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观察别人的颜色,从思想上愿意对别人退让。
(26) 言必信,行必果:“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篇》)释: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
(27) 怨天尤人:“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宪问篇》)释: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彻了解很高的道理。
(28) 一以贯之:“非也,予一以贯之。” (《卫灵公篇》)释:不是的,我有一个基本观念来贯串它。
(29) 杀身成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篇》)释:志士仁人,不贪生怕死因而损害仁德,只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
(30)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卫灵公篇》)释: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31) 言不及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卫灵公篇》)释:同大家整天在一块,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喜欢买弄小聪明,这种人真难教导。
(32) 因人废言:“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卫灵公篇》)释:君子不因为人家一句话(说得好)便提拔他,不因为他是坏人而鄙弃他的好话。
(33) 当仁不让:“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篇》)释:面临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34) 性相近,习相远:“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阳货篇》)释:人性情本相近,因为习染不同,便相距悬远。
(35) 杀鸡焉用宰牛刀:“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阳货篇》)释:孔子微微笑着,说道:“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36) 色厉内荏:“色厉而内荏,譬如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阳货篇》)释:颜色严厉,内心怯懦,若用坏人作比喻,怕像个挖洞跳墙的小偷罢!
(37) 道听途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阳货篇》)释:听到道路传言就四处传播,这是应该革除的作风。
(38) 患得患失:“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阳货篇》)释:当他没有得到职位的时候,生怕得不着。已经得着了,又怕失去。
(39)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阳货篇》)释:整天吃饱了饭,什么事也不做,不行的呀!
(40)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张篇》)释: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
孟子的成语有:
(1)五十步笑百步:“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梁惠王》)释:(逃跑的士兵)有的一口气跑了一百停住脚,有的一口气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五十步的士兵竟来耻笑跑一百步的士兵,(说他胆子太小),行不行?
(2)引领而望:“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梁惠王》)释:如果有一位不好杀人的君主,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着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
(3)君子远庖厨:“是以君子远庖厨。” (《梁惠王》)释:君主把厨房摆在远离自己的场所,就是这个道理。
(4)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梁惠王》)释:我的目力能够把秋天鸟的细毛看得分明,一车子柴火摆在眼前却瞧不见。
(5)挟泰山以超北海:“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梁惠王》)释:把泰山夹在胳臂底下跳过北海,告诉人说,“这个我办不到。”这真是不能。
(6)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梁惠王》)释:以您这样的作法满足您这样的欲望,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7)寡不敌众:“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梁惠王》)释:人口稀少的国家不可以跟人口众多的国家为敌,弱国不可以跟强国为敌。
(8)与民同乐:“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梁惠王》)释: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同百姓一同娱乐罢了。
(9)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释:和天下的人同忧同乐,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于他的,是从来不曾有的事。(注: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化于此)
(10)顾左右而言他:“王顾左右而言他。” (《梁惠王》)释: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11)水深火热:“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梁惠王》)释:如果燕国的百姓受水更深,受火更热(指灾难更加深了),那只是统治者由燕转为齐罢了。
(12)救民于水火之中:“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
(13)箪食壶浆:“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
(14)出尔反尔:“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梁惠王》)释:提高警惕,提高警惕!你怎样去对待人家,人家将怎样回报你。
(15)解民倒悬:“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公孙丑》)释:现在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实行仁政,老百姓的高兴,正好像被人倒挂着而给解救了一般。
(16)事半功倍:“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公孙丑》)释:所以,“事半功倍”,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行。
(17)具体而微:“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公孙丑》)释:冉牛、闵子、颜渊大体近于孔子,却不如他那样的博大精深。
(18)出类拔萃:“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公孙丑》)释:圣人远远超出了他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那一群。从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还要伟大的。
(19)心悦诚服:“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公孙丑》)释: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顺服。
(20)返求诸己:“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公孙丑》)释:如果没有射中,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返躬自问罢了。
(21)与人为善:“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公孙丑》)释: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这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
(22)绰绰有余:“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公孙丑》)释:我既没有固定的职务,又没有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行动,难道不是宽舒得有无限的回旋余地吗?
(23)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公孙丑》)释: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24)此一时,彼一时:“彼一时,此一时也。” (《公孙丑》)释:那又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25)舍我其谁:“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公孙丑》)释:在今日的社会里,除开我,还有谁呢?
(26)为富不仁:“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滕文公》)释:要发财致富便不能仁爱,要仁爱便不能发财致富。
(27)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滕文公》)释:若是不等到爹娘开口,不经过媒人介绍,自己便钻洞扒门缝来互相窥望,爬过墙去私会,那么,爹娘和社会人士都会轻视他。
(28)乱臣贼子:“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滕文公》)释:孔子著作了《春秋》,叛乱的臣子、不孝的儿子才有所害怕。
(29)自暴自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离娄篇》)释: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30)不虞之誉:“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离娄篇》)释:有意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于苛求的诋毁。
(31)好为人师:“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篇》)释: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32)何出此言:“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离娄篇》)释:老师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
(3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离娄篇》)释:不孝顺父母的事情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大。
(34)手舞足蹈:“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离娄篇》)释:快乐一发生就无法休止,无法休止就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了。
(35)不为己甚:“仲尼不为己甚者。” (《离娄篇》)释:孔子是做什么事都不过火的人。
(36)左右逢源:“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离娄篇》)释:蓄积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
(37)夜以继日:“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离娄篇》)释:抬着头考虑,白天想不好,夜里接着想。
(38)自怨自艾:“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万章》)释:三年后,太甲悔过,自己怨恨,自己悔过。(艾,音yi)
(39)先知先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万章》)释:上天生育人民,就是要先知先觉者来使后知后觉者有所觉悟。
(40)集大成者:“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万章》)释:“集大成”的意思,譬如奏乐,先敲钵钟,最后用特磬收束,有始有终的一样。
(41)却之不恭:“‘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万章》)释:(俗话说),“一再拒绝人家的礼物,这是不恭敬。”为什么呢?
(42)杀人越货:“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憝。”(《万章》)释:(《尚书 康诰》)说,“杀死别人,强夺财物,横强不怕死,这种人,是没有人不痛恨的。”
(43)茁壮成长:“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万章》)释:(孔子曾经做过管理牲畜的小吏),他说,“牛羊都壮实地长大了。”
(44)知人论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万章》)释:吟咏他们的诗歌,研究他们的著作,不了解他们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讨论他们那一个时代。
(45)一暴(pu)十寒:“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章》)释:纵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冷它十天,没有能够再长的。
(46)专心致志:“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告子章》)释:假使让弈秋(下棋高手)教授两个人下棋,其中的一个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话。
(47)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告子章》)释:如果两者(生命和义)不能并有,便牺牲生命,而要“义”。
(48)杯水车薪:“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告子章》)释:如今行仁的人,好象用一杯水来救一车柴木的火焰,(结果连他们已实行的这点点仁都会消失的)。
(49)言归于好:“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告子章》)释:所有我们参加盟会的人订立盟约以后,完全恢复旧日的友好。
(50)以邻为壑:“今吾子以邻为壑。” (《告子章》)释:如今你却使水流到临近的国家去。
(51)习焉不察:“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尽心章》)释:如此做去,却不明白其当然;习惯了却不深知其所以然。
(52)独善其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尽心章》)释:穷困便独善其身,得意便兼善天下。
(53)不言而喻:“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章》)释:(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至于手足四肢,在手足四肢的动作上,不必言语,别人一目了然。”
(54)引而不发:“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尽心章》)释:君子(教导别人正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
(55)仁民爱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尽心章》)释: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爱惜万物。
(56)当务之急:“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急。” (《尽心章》)释:智者没有不该知道的,但是急于当前重要工作。(仁者没有不爱的,但是务必先爱亲人和贤者)。
(57)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尚书》,不如无《尚书》。” (《尽心章》)释: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
(58)茅塞顿开:“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尽心章》)释:山坡的小路只一点点宽,经常去走它便成了一条路;只要有一个时候不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
(59)言近旨远:“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尽心章》)释:言语浅近,意义却深远的,这是“善言”。
(60)同流合污:“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尽心章》)释:(这种人)同流合污,(所以说他是贼害道德的人)。
其他的
查字典去吧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5045310.html?fr=qrl
(2) 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学尔篇》)释: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3) 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学尔篇》)释: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
(4) 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为政篇》)释: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
(5) 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篇》)释: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 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八佾篇》)释: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7) 既往不咎:“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八佾篇》)释:已经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已经过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8) 尽善尽美:“尽善矣,又尽美也。” (《八佾篇》)释:美极了,而且好极了。
(9) 见贤思齐:“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篇》)释: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10) 文质彬彬:“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篇》)释: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11) 敬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雍也篇》)释:严肃地对待鬼神,但并不打算接近他,可以说是聪明了。
(12) 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篇》)释: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13) 暴虎冯河:“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述而篇》)释: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
(14) 三月不知肉味:“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述而篇》)释: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章,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
(15) 乐在其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述而篇》)释: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臂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16) 择善而从:“多闻,择善而从。” (《述而篇》)释: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
(17) 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篇》)释: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死方休,不也遥远吗?
(18) 空空如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子罕篇》)释:有一个庄稼汉问我,我本是一点也不知道的。
(19) 循循善诱:“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子罕篇》)释: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有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20)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子罕篇》)释: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断定他的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
(21) 升堂入室:“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先进篇》)释:由么,学问已经不错了,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
(22) 过犹不及:“子曰:‘过犹不及。’” (《先进篇》)释:孔子道:“过分和赶不上都不好。”
(23) 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颜渊篇》)释:天下之大,到处都是好兄弟——君子又何必着急没有好兄弟呢?
(24) 成人之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颜渊篇》)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25) 察言观色:“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颜渊篇》)释:怎样才是达呢?品质正直,遇事讲理,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观察别人的颜色,从思想上愿意对别人退让。
(26) 言必信,行必果:“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篇》)释: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
(27) 怨天尤人:“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宪问篇》)释: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彻了解很高的道理。
(28) 一以贯之:“非也,予一以贯之。” (《卫灵公篇》)释:不是的,我有一个基本观念来贯串它。
(29) 杀身成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篇》)释:志士仁人,不贪生怕死因而损害仁德,只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
(30)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卫灵公篇》)释: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31) 言不及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卫灵公篇》)释:同大家整天在一块,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喜欢买弄小聪明,这种人真难教导。
(32) 因人废言:“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卫灵公篇》)释:君子不因为人家一句话(说得好)便提拔他,不因为他是坏人而鄙弃他的好话。
(33) 当仁不让:“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篇》)释:面临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34) 性相近,习相远:“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阳货篇》)释:人性情本相近,因为习染不同,便相距悬远。
(35) 杀鸡焉用宰牛刀:“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阳货篇》)释:孔子微微笑着,说道:“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36) 色厉内荏:“色厉而内荏,譬如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阳货篇》)释:颜色严厉,内心怯懦,若用坏人作比喻,怕像个挖洞跳墙的小偷罢!
(37) 道听途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阳货篇》)释:听到道路传言就四处传播,这是应该革除的作风。
(38) 患得患失:“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阳货篇》)释:当他没有得到职位的时候,生怕得不着。已经得着了,又怕失去。
(39)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阳货篇》)释:整天吃饱了饭,什么事也不做,不行的呀!
(40)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张篇》)释: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
孟子的成语有:
(1)五十步笑百步:“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梁惠王》)释:(逃跑的士兵)有的一口气跑了一百停住脚,有的一口气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五十步的士兵竟来耻笑跑一百步的士兵,(说他胆子太小),行不行?
(2)引领而望:“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梁惠王》)释:如果有一位不好杀人的君主,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着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
(3)君子远庖厨:“是以君子远庖厨。” (《梁惠王》)释:君主把厨房摆在远离自己的场所,就是这个道理。
(4)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梁惠王》)释:我的目力能够把秋天鸟的细毛看得分明,一车子柴火摆在眼前却瞧不见。
(5)挟泰山以超北海:“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梁惠王》)释:把泰山夹在胳臂底下跳过北海,告诉人说,“这个我办不到。”这真是不能。
(6)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梁惠王》)释:以您这样的作法满足您这样的欲望,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7)寡不敌众:“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梁惠王》)释:人口稀少的国家不可以跟人口众多的国家为敌,弱国不可以跟强国为敌。
(8)与民同乐:“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梁惠王》)释: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同百姓一同娱乐罢了。
(9)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释:和天下的人同忧同乐,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于他的,是从来不曾有的事。(注: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化于此)
(10)顾左右而言他:“王顾左右而言他。” (《梁惠王》)释: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11)水深火热:“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梁惠王》)释:如果燕国的百姓受水更深,受火更热(指灾难更加深了),那只是统治者由燕转为齐罢了。
(12)救民于水火之中:“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
(13)箪食壶浆:“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
(14)出尔反尔:“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梁惠王》)释:提高警惕,提高警惕!你怎样去对待人家,人家将怎样回报你。
(15)解民倒悬:“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公孙丑》)释:现在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实行仁政,老百姓的高兴,正好像被人倒挂着而给解救了一般。
(16)事半功倍:“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公孙丑》)释:所以,“事半功倍”,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行。
(17)具体而微:“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公孙丑》)释:冉牛、闵子、颜渊大体近于孔子,却不如他那样的博大精深。
(18)出类拔萃:“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公孙丑》)释:圣人远远超出了他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那一群。从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还要伟大的。
(19)心悦诚服:“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公孙丑》)释: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顺服。
(20)返求诸己:“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公孙丑》)释:如果没有射中,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返躬自问罢了。
(21)与人为善:“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公孙丑》)释: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这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
(22)绰绰有余:“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公孙丑》)释:我既没有固定的职务,又没有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行动,难道不是宽舒得有无限的回旋余地吗?
(23)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公孙丑》)释: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24)此一时,彼一时:“彼一时,此一时也。” (《公孙丑》)释:那又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25)舍我其谁:“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公孙丑》)释:在今日的社会里,除开我,还有谁呢?
(26)为富不仁:“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滕文公》)释:要发财致富便不能仁爱,要仁爱便不能发财致富。
(27)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滕文公》)释:若是不等到爹娘开口,不经过媒人介绍,自己便钻洞扒门缝来互相窥望,爬过墙去私会,那么,爹娘和社会人士都会轻视他。
(28)乱臣贼子:“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滕文公》)释:孔子著作了《春秋》,叛乱的臣子、不孝的儿子才有所害怕。
(29)自暴自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离娄篇》)释: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30)不虞之誉:“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离娄篇》)释:有意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于苛求的诋毁。
(31)好为人师:“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篇》)释: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32)何出此言:“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离娄篇》)释:老师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
(3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离娄篇》)释:不孝顺父母的事情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大。
(34)手舞足蹈:“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离娄篇》)释:快乐一发生就无法休止,无法休止就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了。
(35)不为己甚:“仲尼不为己甚者。” (《离娄篇》)释:孔子是做什么事都不过火的人。
(36)左右逢源:“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离娄篇》)释:蓄积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
(37)夜以继日:“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离娄篇》)释:抬着头考虑,白天想不好,夜里接着想。
(38)自怨自艾:“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万章》)释:三年后,太甲悔过,自己怨恨,自己悔过。(艾,音yi)
(39)先知先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万章》)释:上天生育人民,就是要先知先觉者来使后知后觉者有所觉悟。
(40)集大成者:“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万章》)释:“集大成”的意思,譬如奏乐,先敲钵钟,最后用特磬收束,有始有终的一样。
(41)却之不恭:“‘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万章》)释:(俗话说),“一再拒绝人家的礼物,这是不恭敬。”为什么呢?
(42)杀人越货:“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憝。”(《万章》)释:(《尚书 康诰》)说,“杀死别人,强夺财物,横强不怕死,这种人,是没有人不痛恨的。”
(43)茁壮成长:“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万章》)释:(孔子曾经做过管理牲畜的小吏),他说,“牛羊都壮实地长大了。”
(44)知人论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万章》)释:吟咏他们的诗歌,研究他们的著作,不了解他们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讨论他们那一个时代。
(45)一暴(pu)十寒:“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章》)释:纵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冷它十天,没有能够再长的。
(46)专心致志:“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告子章》)释:假使让弈秋(下棋高手)教授两个人下棋,其中的一个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话。
(47)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告子章》)释:如果两者(生命和义)不能并有,便牺牲生命,而要“义”。
(48)杯水车薪:“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告子章》)释:如今行仁的人,好象用一杯水来救一车柴木的火焰,(结果连他们已实行的这点点仁都会消失的)。
(49)言归于好:“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告子章》)释:所有我们参加盟会的人订立盟约以后,完全恢复旧日的友好。
(50)以邻为壑:“今吾子以邻为壑。” (《告子章》)释:如今你却使水流到临近的国家去。
(51)习焉不察:“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尽心章》)释:如此做去,却不明白其当然;习惯了却不深知其所以然。
(52)独善其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尽心章》)释:穷困便独善其身,得意便兼善天下。
(53)不言而喻:“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章》)释:(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至于手足四肢,在手足四肢的动作上,不必言语,别人一目了然。”
(54)引而不发:“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尽心章》)释:君子(教导别人正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
(55)仁民爱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尽心章》)释: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爱惜万物。
(56)当务之急:“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急。” (《尽心章》)释:智者没有不该知道的,但是急于当前重要工作。(仁者没有不爱的,但是务必先爱亲人和贤者)。
(57)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尚书》,不如无《尚书》。” (《尽心章》)释: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
(58)茅塞顿开:“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尽心章》)释:山坡的小路只一点点宽,经常去走它便成了一条路;只要有一个时候不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
(59)言近旨远:“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尽心章》)释:言语浅近,意义却深远的,这是“善言”。
(60)同流合污:“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尽心章》)释:(这种人)同流合污,(所以说他是贼害道德的人)。
其他的
查字典去吧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5045310.html?fr=qrl
展开全部
(1) 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未之有也。”(《学尔篇》)释: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2) 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学尔篇》)释: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3) 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学尔篇》)释: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
(4) 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为政篇》)释: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
(5) 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篇》)释: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 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八佾篇》)释: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7) 既往不咎:“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八佾篇》)释:已经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已经过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8) 尽善尽美:“尽善矣,又尽美也。” (《八佾篇》)释:美极了,而且好极了。
(9) 见贤思齐:“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篇》)释: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10) 文质彬彬:“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篇》)释: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2) 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学尔篇》)释: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3) 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学尔篇》)释: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
(4) 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为政篇》)释: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
(5) 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篇》)释: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 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八佾篇》)释: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7) 既往不咎:“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八佾篇》)释:已经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已经过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8) 尽善尽美:“尽善矣,又尽美也。” (《八佾篇》)释:美极了,而且好极了。
(9) 见贤思齐:“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篇》)释: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10) 文质彬彬:“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篇》)释: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