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三刻到底是几点啊?

以前老是说午时三刻是杀死刑犯的时候。我不知道到底是现在的几点啊?... 以前老是说午时三刻是杀死刑犯的时候。我不知道到底是现在的几点啊? 展开
 我来答
初夢枫
2018-05-23 · TA获得超过1.6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9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5.3万
展开全部

午时三刻就是现在的12:30。

古代一刻是半小时,一个时辰是四刻也就是两小时。一盏茶,一炷香当然会有长有短,茶杯有大有小,香有粗有细有长有短,人为因素也有,但在古代一盏茶是10分钟,一炷香是15分钟,这一般只出现在小说中现实中人们常用日晷、滴漏的方式来计时。

古人一天分十二个时辰,即子:23——1、丑:1——3、寅:3——5、卯:5-7、辰:7-9、巳:9-11、午:11-13、未:13-15、申:15-17、酉:17-19、戍:19-21亥:21-23。

午时三刻指的是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

大叔666A
高粉答主

2018-05-23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121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158万
展开全部

午时三刻是指如今的中午12点45分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  「时」和「刻」实际上是两套计时系统单位,换算比较麻烦, 平均每个时辰合八又三分之一刻。 

「午时」一般约合今天的中午十一点至十三点之间, 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十二点,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以24小时制回答午时三刻大约是12点45分。 以一日一百刻来计算的话,可知午时三刻是12点43分12秒。

拓展资料

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

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吴桐的小花花
2018-07-02 · TA获得超过192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506
展开全部

午时三刻是12点45分。

拓展:

  1. 古代计时,一天分12时辰,在日晷上是十二个大区,指针的影子处于哪个区,就表明当时是那个时辰。

  2. 但一个时辰有如今两小时之久,不够精确,于是在时辰内继续细分,每个时辰分【时初】【时正】两部分,各分四个部分,分别叫做【初刻】【正刻】,所以一个时辰工分八刻,相对较为精确。

  3. 午时三刻是指午时的正时正刻,也就是【时正】段里的第三个【正刻】,即12点45分。有人说11点45分才是午时三刻,不对的,那个钟点叫【午初三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好好先生252
2014-04-27 · TA获得超过25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92万
展开全部
午时三刻是指如今的中午12点45分 午时是11~13时 一刻为15分,故三刻为45分 ...... 仔细看了之后别人的回答,我想想好像也不大对 在字典里的午时三刻只说了它是指12点,却没说几分 于是再去找了找答案 看到以下解释 :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 (「刻」原来指的就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 (一昼夜滴完一桶,划分为一百刻) 「时」和「刻」实际上是两套计时系统单位,换算比较麻烦, 平均每个时辰合八又三分之一刻。 「午时」一般约合今天的中午十一点至十三点之间, 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十二点,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 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 (以24小时制回答)午时三刻大约是11点45分。 以一日一百刻来计算的话可知午时三刻是11点43分12秒。 (一刻为14分钟24秒,大约为15分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浅析星座
2018-05-25 ·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感谢有你
浅析星座
采纳数:8 获赞数:6689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中国古代长期实行百刻制(清以后改为1日96刻),《说文》:“漏以铜壶盛水,刻节,昼夜百刻。”即每刻14分24秒,午正三刻约当日12点45分。

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

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

拓展资料

计时方法(记时方法)是因应安排工作、生活的需要而衍生出来的。记时方法包括日期规划和时间规划。日期规划,就是编制行事历明确日期;时间规划,就是明确日内时间的描述方法。

明确日内时间的描述方法,是编制行事历的基石;同时编织行事历的方式,同样反作用于时间的规划。本次条主要讨论时间规划。

历史上,中国古人的记时方法,主要有十六时辰制、十时辰制、百刻制、十二时辰制、以及随佛教传入的六十点法等。这里说的“时辰”,指的是时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