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有引力定律是什么?
4个回答
2014-01-04
展开全部
最佳答案 万有引力定律是解释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引力的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1687年于《数学原理》上发表的。定律指出: 两物体间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而与两物体的化学本质或物理状态以及中介物质无关。 用公式表示为:F=G*M1M2/(R*R) (G=6.67×10^-11N�6�1m^2/kg^2) 可以读成F等于G乘以M1M2除以R的平方商更加严谨的表示是如下的矢量形式: 其中: F: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 G: 万有引力常数 m1: 物体1的质量 m2: 物体2的质量 r: 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1 回答者: zlm87985 - 十三级 2007-10-16 15:49 我来评论>> 相关内容 �6�1 目前最公认的万有引力定律是什么 1 2008-3-20�6�1 万有引力定律内容是什么 3 2006-12-2�6�1 月-地检验与万有引力定律的关系是什么? 6 2008-7-12�6�1 万有引力定律 的公式是什么?解释好每个字母代表什么 7 2006-10-14�6�1 万有引力定律适用范围是什么 10 2006-10-29 更多相关问题>>查看同主题问题: 万有引力定律 等待您来回答 社会学论文之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之间的互联 建行网上银行卡的动态密码证书不小心丢失,请问可以在另一个建行分行补办吗? 河北北方学院(原张家口医学院)强制购买电信手机卡一事 2010年世界杯主题曲合唱 请问那里供应有世界杯皮带扣吗? 实况足球8最新补丁 校园红人社区. 蓝魔小珠不小心充电太多,开不了机,连接电脑也没反应,就是一片白屏 其他回答 共 2 条 牛顿与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为:一切物体总保持运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为: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为: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万有引力的形成原理 万有引力是存在于任何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两个物体见的万有引力,其大小和他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和他们的距离成反比。 g=9.8N/mm 里,g重力加速度;N是力的单位(牛顿);mm是质量单位。 万有引力公式 F=G*M*m/R^2 M,m是两个物体的质量; 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G是引力常数。F就是两者间的引力。 万有引力 universal gravitation 任意两个物体或两个粒子间的与其质量乘积相关的吸引力。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力。简称引力,有时也称重力。在粒子物理学中则称引力相互作用和强力、弱力 、电磁力合称4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是其中最弱的一种,两个质子间的万有引力只有它们间的电磁力的1/1035 ,质子受地球的引力也只有它在一个不强的电场1000伏/米的电磁力的1/1010。因此研究粒子间的作用或粒子 在电子显微镜和加速器中运动时,都不考虑万有引力的作用 。一般物体之间的引力也是很小的,例如两个直径为 1米的铁球 ,紧靠在一起时 , 引力也只有2.83×10-4牛顿,相当于0.03克的一小滴水的重量 。但地球的质量很大,这两个铁球分别受到4×104牛顿的地球引力 。所以研究物体在地球引力场中的运动时,通常都不考虑周围其他物体的引力。天体如太阳和地球的质量都很大,乘积就更大,巨大的引力就能使庞然大物绕太阳转动。引力就成了支配天体运动的唯一的一种力。恒星的形成,在高温状态下不弥散反而逐渐收缩,最后坍缩为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 也都是由于引力的作用,因此引力也是促使天体演化的重要因素。 回答者: zijian4444 - 六级 2007-10-16 16:07 万有引力定律 law of gravitation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条定律,1687年为牛顿所发现。任何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力,这个力的大小与各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例,而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如果用 m1、m2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它们间的距离,则物体间相互吸引力为,G称为万有引力常数。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首先提出的。牛顿利用万有引力定律不仅说明了行星运动规律,而且还指出木星、土星的卫星围绕行星也有同样的运动规律。他认为月球除了受到地球的引力外,还受到太阳的引力,从而解释了月球运动中早已发现的二均差、出差等(见月球运动理论)。另外,他还解释了彗星的运动轨道和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成功地预言并发现了海王星。万有引力定律出现后,才正式把研究天体的运动建立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从而创立了天体力学。 1859年,法国天文学家勒威耶发现水星近日点进动速率的数值与用万有引力定律算得的数值有偏差(见水星近日点进动问题)。以后又有人陆续发现月球运动长期加速、星光在太阳附近弯曲等用万有引力定律无法解释的现象。二十世纪以来,许多学者(如爱因斯坦等)又提出了各种新的引力理论。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质点都相互吸引,这个力同两个质点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同它们之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如用m1、m2表示两质点的质量,r表示两质点间的距离,F表示作用力的值,则F=Gm1m2/r2,式中的G是比例常量 ,称万有引力常量或牛顿引力常量,数值因不同单位制而异,在国际单位制中G为6.672×1011牛顿·米2/千克2 。这个定律由牛顿于1687年在《原理》上首次发表,它和牛顿运动定律一起,构成了牛顿力学特别是天体力学的基础。 在牛顿公布该定律之前,胡克、惠更斯都曾根据开普勒定律推测行星和太阳间存在和距离二次方成反比的引力,但未能提出数学证明,为此胡克还和牛顿通过信,因此对定律的首创权有过争议。牛顿还曾对晚年的忘年交斯多克雷说过,1666年他在家乡避瘟疫时,曾因见苹果从树上落地而想到地球对苹果的引力是否可延伸到月球。此说传布很广,许多科学家深信不疑,并对牛顿为何推迟20年才发表有种种推测 。但也有人根据牛顿晚年的精神状态,认为他对斯多克雷所说的并非真情。 一般物体之间的引力 , 在物体尺度远小于质心距离时,可视为质点;尺度和间距相近时,须视为质点系,用积分法求引力。但牛顿已算出一个密度均匀的圆球对附近质点的引力同把圆球的质量集中于球心时完全一致。对万有引力的起因,牛顿未作解释,把它视为超距力或以太的作用,系后人所为。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将引力归之于时空曲率的变

2023-08-25 广告
根据现代光谱仪器的工作原理,光谱仪可以分为两大类:经典光谱仪和新型光谱仪。经典光谱仪器是建立在空间色散原理上的仪器;新型光谱仪器是建立在调制原理上的仪器。经典光谱仪器都是狭缝光谱仪器。调制光谱仪是非空间分光的,它采用圆孔进光。 根据色散组件...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2014-01-04
展开全部
1、向心力等于万有引力:
mv^2/r=GMm/r^2
2、将天体的运行周期代入向心力公式,由T=2πr/v,得:
F=4π^2mr/T^2
3、由小天体运行的轨道半径和周期或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4π^2mr/T^2=GMm/r^2
M=4π^2r^3/GT^2
4、在天体表面上,如果天体的自转较慢,则忽略表面物体的向心力,得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有:
mg=GMm/R^2 (R表示天体半径)
g=GM/R^2
gR^2=GM (黄金代换公式)
5、任意一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天体表面的环绕速度)是:
mv^2/R=GMm/R^2
v=(Gm/R)^0.5 用黄金代换得:v=(gR)^0.5
6、人造卫星的速度:
GMm/(R+h)^2=mv^2/(R+h)
v=[GM/(R+h)]^0.5
7、以上所有含有线速度v的等式中,将关系式v=ωr代入,则得ω与其它物理量的关系
mv^2/r=GMm/r^2
2、将天体的运行周期代入向心力公式,由T=2πr/v,得:
F=4π^2mr/T^2
3、由小天体运行的轨道半径和周期或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4π^2mr/T^2=GMm/r^2
M=4π^2r^3/GT^2
4、在天体表面上,如果天体的自转较慢,则忽略表面物体的向心力,得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有:
mg=GMm/R^2 (R表示天体半径)
g=GM/R^2
gR^2=GM (黄金代换公式)
5、任意一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天体表面的环绕速度)是:
mv^2/R=GMm/R^2
v=(Gm/R)^0.5 用黄金代换得:v=(gR)^0.5
6、人造卫星的速度:
GMm/(R+h)^2=mv^2/(R+h)
v=[GM/(R+h)]^0.5
7、以上所有含有线速度v的等式中,将关系式v=ωr代入,则得ω与其它物理量的关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4-01-04
展开全部
万有引力定律是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的。牛顿的普适万有引力定律表示如下:
任意两个质点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该引力的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本质或物理状态以及中介物质无关。
万有引力定律是解释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引力的定律。是物体(质点)间由于它们的引力质量而引起的相互吸引力所遵循的规律。
是牛顿在前人(开普勒、胡克、雷恩、哈雷)研究的基础上,凭借他超凡的数学能力证明,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
定律为:自然界种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原理》上发表的。
任意两个质点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该引力的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本质或物理状态以及中介物质无关。
万有引力定律是解释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引力的定律。是物体(质点)间由于它们的引力质量而引起的相互吸引力所遵循的规律。
是牛顿在前人(开普勒、胡克、雷恩、哈雷)研究的基础上,凭借他超凡的数学能力证明,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
定律为:自然界种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原理》上发表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