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有哪些人文景观
1、哈尔滨中央大街
始建于1898年,是亚洲最长、中国最早的步行街,国家4A级旅游景区。1997改造成为全国第一条步行街,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等称号。中央大街全长1450米,宽21.34米,马路方石路宽10.8米。
2、伊春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4A级景区。位于伊春市嘉荫县城西11千米处,中俄界河黑龙江的南岸,总面积为38.44平方千米,属地质遗迹类。据专家考证,这里埋藏的恐龙化石多达数百具,是一座大型恐龙墓葬群,是一座集科普、娱乐、观光、休闲于一体,将自然科学和人文化景观紧密结合的大型综合博物馆。
3、抚远东方第一哨
抚远地处祖国陆地最东端,是最早将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素有“华夏东极”和“东方第一县”之誉。1984年8月,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到乌苏镇考察指导工作,为乌苏镇哨所亲笔题词“英雄的东方第一哨”。
4、铁力日月峡滑雪场
铁力日月峡滑雪场是SSSS级滑雪场,拥有高、中、初级三条雪道和一条单板U型道,总长度5000多米,一条1400米长的吊椅索道,两条400米长的拖牵,能同时接待千余人滑雪,可承办国际国内的滑雪单项比赛。
5、哈尔滨防洪纪念塔
哈尔滨防洪纪念塔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57年特大洪水”于1958年10月1日建成的。它由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塔址由时任哈尔滨市市长吕其恩确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黑龙江
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人文景观,最主要的体现即聚落,还包括服饰、建筑、音乐等。建筑方面的特色反映为城堡、宫殿,以及各类宗教建筑景观。
下面简单列举几处黑龙江人文景观:
北国的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银装素裹的松花江北岸,有一极好的旅游去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在这里冰城的能工巧匠用智慧与技巧,以冰雪雕塑艺术语言描绘着一幅幅壮丽的画卷。 创办于1999年未世纪之交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坐落于太阳岛西区,历经十几年的成功举办,迄今已发展成为哈尔滨市无可替代的城市名片、世界著名的冰雪旅游品牌。
中央大街是东北最繁盛、最有规划的一条商业步行街,北起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广场,长1400米,仍保持原光滑的方块花岗石铺砌的路面,其角色就有如香港的弥敦道。整条街区分为多个不同的段落,两旁耸立的不是大型的百货公司,便是有名的时装店及特色食肆。由于街上禁止车辆行使,因此不论是不平日或假期,街上的人潮同样是川流不息。
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位于东北第一大城市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区透笼街、地段街、兆麟街、石头道街之间,是原俄国远东地区现存最大的东正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现存的砖石结构教堂建于1932年.
龙塔指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塔。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塔高336米,亚洲著名高钢塔。2008年11月8日钢塔(龙塔)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高塔协会。哈尔滨冬季旅游好去处之龙塔。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塔――龙塔;是一座集广播电视发射、旅游观光、餐饮娱乐、广告传播、无线通讯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塔,塔高336米,为目前亚洲第一、世界第二高钢塔。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松花江南岸,哈尔滨市道里区江岸,中央大街终点广场。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1957年的特大洪水,于1958年建成的,是这座英雄城市的象征。设计师为巴吉斯、李光耀、兹耶列夫。哈尔滨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获中国建筑业最高荣誉奖。
瑷珲历史陈列馆,坐落在清代第一任黑龙江将军衙门驻地、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签订地——瑷珲新城遗址内,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瑷珲历史陈列馆是全国唯一一座以全面反映中俄东部关系史为基本陈列内容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爱辉历史陈列馆是全国首批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全国十大精品馆,已入全国重点博物馆名录,为省级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黑龙江省青少年爱国主教育基地,同时也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点)。是黑河也是黑龙江省旅游休闲、爱国主义教育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