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

 我来答
梦魔P2OP
2013-10-21 · 超过74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4.7万
展开全部
一、从教材中挖掘美
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按美学的观点,美可以分为三类: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无论哪一种美,中学各册语文教材中都有丰富的材料可提供。而且有许多课文是直接描绘自然美、社会美,甚至于艺术美,几乎篇篇课文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体现。
在描绘自然美的课文里,既描绘了中华大地的名山秀水摄人心魄的美,如《长江三峡》、 《济南的冬天》、《春》等等,也描绘了身边普通景物令人难忘的美,如《荷塘月色》、《海滨仲夏夜》、《紫藤萝瀑布》等,这里既有壮丽的美(如《长江三峡》),也有秀丽、明艳的美(如《济南的冬天》、《紫藤萝瀑布》、《春》),还有朦胧的美(《荷塘月色》),而且,山水有情,草木知意。《紫藤萝瀑布》、《长江三峡》、《春》、《济南的冬天》等作品无不倾注着作者对祖国山川和大自然的热爱。《紫藤萝瀑布》寄寓了作者的生活理想。《荷塘月色》抒发了正直知识分子痛恨黑暗现实,企图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矛盾的心情。学习这类课文,不但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逐渐形成其欣赏自然美的能力,丰富其生活,培养其情趣,而且通过欣赏课文描绘的祖国大好河山,感受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深情,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目的。
在直接反映社会美的课文里,有反映中国人民奋起抗击外来侵略者的《三元里抗英》,有记载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和自然界作斗争的典型英雄人物《愚公移山》,有歌颂共产党人在生死存亡之际,对祖国未来的憧憬的视死如归和无畏精神的《梅岭三章》,歌颂为人类解放而自我牺牲的无私精神的《九根火柴》,有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后一课》,表现热爱和平的《勇气》,表现国际主义精神的《纪念白求恩》。《菜园小记》记录了在中国革命最艰苦的时期延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的一幕。《爱莲说》、《桃花源记》再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出师表》赞颂了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在这些课文中,高尚与卑下、正义与邪恶、真善美与假丑恶,泾谓分明。学习这些课文,能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在理智上得到启发,使他们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课文中正面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品质能净化学生的灵魂和感情,帮助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至于艺术美,如上文所说,几乎篇篇课文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体现。比如《石钟山记》,写得有静(大石侧立)、有动(栖鹘惊起),有惊(舟人大恐),有喜(笑谓迈日)。其恰到好处的绘形、拟声和比喻、烘托出了阴森可怖的气氛,造成了“惊”;而可怖气氛,又为意外发现造成的“喜”作了铺垫。使人如亲历其境的夜游过程的描绘,又为“事不目见闻而噫断其有无可乎?”的结论的引出,铺就了垫石。纵观全文,不能不说是件完美的艺术珍品。而且这样的艺术珍品在教材中琳琅满目,文言文中有,现代文中也有,比如脍炙人口的《荷塘月色》何尝不是艺术珍品呢?而且艺术美不但充斥在记叙文中,就是在议论文、说明文中也存在着艺术美。比如《拿来主义》,作者议论的是“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文艺理论中常常纠缠不清的重大而生动的比喻论证,在谈笑风生中,把这个难题阐述得一清二楚,不但令人信服其道理,而且给人以痛快淋漓的美感。再比如《大自然的语言》、《卧看牵牛织女星》等等,除了给我们以科学知识外,何尚不充满艺术美呢?综上所述,中学语文中确实存在着丰富的美育材料。而且还应当指出,许多课文往往同时明显地体现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比如《岳阳楼记》,既可以使学生学习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感受到社会美,还可以使学生学习环环相扣的结构,凝炼优美的语言,领略到艺术美。正如罗丹所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去发掘,中学语文教材中确实存在着丰富的美育材料。
二、在教学中体现美
语文教材中虽然存在着丰富的美育材料,可是如果不在教学中体现并用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那么它们还是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就目前语文教学的情况来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仍需加强,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要改变为了应付考试,孤立地抓字词句教学,搞字词句训练的现象。因为这样一来,不但不能使学生感受到美,反而弄得学生晕头转向,兴趣索然,而且孤立地抓字词句教学,字词句也肯定不能真正学好。因为字词句只有牢固地植根于作品这一“有机体”中,并成为作品整体必不可少的成份时,才具有感染力。只有在感受理解整篇文章的过程中,才能真正领悟每个字词句的作用。就是专门教学语文基础知识也是这样,不能总是在一种刻板的理性的教学中,而应运用各种方法将基础知识融合在语文教学全过程中,灵活的去激发学生,让学生主动理解,给学生美的享受。比如,有位教师教“比拟”,他先在小黑板上写了这么一些短语:小河边的垂柳、天空中的新月、六月天的骄阳、秋风中的落叶,洞庭湖的波涛。然后他启发学生:假如这些自然界的事物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有思想感情,那么,你从这些事物的形态能看出它们的喜怒哀乐吗?一提问,打破了平时“教师讲学生听”的沉默,学生们争相发言,有的说小河边的垂柳是欢快的,有的说是悲哀的;有的说空中的新月是凄凉的忧郁的,有的说是清新的愉快的:有的说秋天的落叶是岁月的无奈,有的说是年轻的冲动。总之,同学们都沉浸在美丽的遐想中。尔后,老师就告诉他们:大家的发言在漫不经心中已运用了“比拟”。接着就在理论上加以点拨,最后又要学生对周围的环境用比拟手法进行描绘。结果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发言一个接一个。有人对着教室门说:“她是那样的稳重大方,礼貌地接待着每个来访者。”有人描绘有点陈旧的办公桌说:“年年月月,他不卑不亢,从来没有想到离开讲台这个岗位。”有人指着窗外在风中摇摆的树枝说:“瞧,她们追逐着,嬉戏着,又欢笑着,累了,才肯安静地歇歇脚。”一下子,大家都惊异于这个司空见惯的教室竟有如此魅力,觉得自己生活的环境从来没有这样美好过,而自己也从来不曾这么热爱周围平平常常的世界。这节课虽然没有反反复复地讲比拟的定义,课后的检查却表明学生们都掌握得很好,当然更不用说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培养了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而且还让学生初步学会去创造美。(二)要改变教师在课堂上分析过于支离破碎,面面俱到,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味同嚼蜡的现象。有的学生说,课文里的小说,自己看很有味,听老师课堂上分析反而没有味了。这意见很值得我们深思。这就需要我们调整教学方法,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课文,带领学生“走进”课文中所描绘的情景中去,“经历”里面的事,“接触”里面的人物, “感受”里面的情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联系文章背景,从语言入手,抓住作者的传神之笔,通过对环境、人物肖像、言行、心理情感活动等具体描写的分析,把完整的人物形象、优美的意境再现出来,让学生体会深寓的情感,从而忘掉“自我”,进入作者设置的情景中去,高兴时心旷神怡,激动时兴奋昂扬,悲伤时甚至掉眼泪,进而去欣赏美,鉴别美,感情了受到陶冶,理智上得到升华。最后再从语言与内容的结合上,体会语言运用的奥妙与匠心,感觉到语言美。比如教《敕勒川》,就这么短短的几句诗,虽然很典型,但与客观存在的塞北草原的具体丰富的景象相比无疑是十分概括的。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让他们仿佛置身在图画般的天高地阔的塞北草原之中,神游于天地合一,茫茫苍苍的壮阔境界里,也才能真正理解诗歌中每个词语的作用。如果再将《敕勒川》与《忆江南》描绘的意境作比较,一个粗犷恢弘,一个清丽细腻,那么,更能提高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再比如教《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抢救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的现场,在万分急迫,扣人心弦的情景中,感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阶级深情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教《出师表》、《廉颇蔺相如列传》,就要千方百计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有勇有谋、豁达大度的蔺相如这些历史人物活脱脱地“站”起来, “走”出课本,让学生与之交谈,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让课文中人物的崇高精神品质去净化学生的灵魂,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三)要克服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少了,教师讲多了的现象。许多课文特别是那些优秀的散文、诗歌,甚至议论文,唯有有表情的朗读,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才能真切地感受其语言美,气势美,体会其意境美。如教学《登鹤雀楼》,不读,如何领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壮丽美?如何感受诗人气吞山河的气势;不读,怎么会在学生的脑海里出现一个引颈远眺、游兴未尽的诗人形象,不读,怎么能深深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个形象化的哲理。反过来,如读《荷塘月色》,读着“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呈现在眼前的不仅是文字,而且是一幅朦胧的画面;响起在你耳畔的,也不仅仅是一组普通的文字,而不更象一支动人的小夜曲?因此,一定要加强朗读,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范读,学生仿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把无声语言转换成有声语言,凭着字正腔圆的语调,抑扬顿挫和轻重疾徐的语言节奏,引导学生体会意境,揣摩构思,感知形象,品评语言。
三、用作文来表达美
语文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感受美,不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还要让学生善于表达美。这样,既要巩固学生从学课文中、生活实践中获得的审美能力,而且还要让学生将这种审美能力在表达中得到巩固。大自然的风光是美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人和事是美的。让学生把这些美人、美事、美景在口头上或书面上表达出来,不但煅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升华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同一生活素材,在不同的学生中有不同的反映。比如校园,在一些学生眼里,觉得司空见惯、平淡无奇,在另一些学生的眼里却又变得色彩缤纷、千姿百态。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原因就在于一个善于发现美,一个却不能。怎样才能让学生善于发现美,善于表达美呢?就目前学生的作文情况来看,我觉得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灵活地借鉴范文。
人非生而知之,不管做什么事情,掌握什么技能技巧,总要有一个学习模仿的过程,表达也是这样。清人刘熙载是这样评价李白诗歌的: “太白诗以《庄》《骚》为大源,而于嗣宗之渊放,景纯之隽上,明远之驱迈,玄晖之奇秀,亦各有所取,无遗美焉。”。象李白这样的诗仙,要表达自如,尚且得借鉴前人的优秀作品,那么我们就更应当引导学生模仿借鉴范文。从如何观察体验生活,到如何构思立意、谋篇布局;从如何选材剪材,过渡照应,到如何选择句式,锤炼词语等方面,都要时时结合学生作文中的问题加以引导,让学生灵活地模仿、借鉴,决不能为读范文而读范文,因写作文而写作文。特别是范文作者如何在文中表达情感,如何表达美更值得学生们借鉴。例如优秀学生作文《冬天的太阳》,作者借风写暖,把冬天写得温暖宜人,趣味横生。从他先“记游”后议论,写得有静有动这点来看,象《石钟山记》的布局;从观察点的转移来看,又有点象《荷塘月色》;以色调的明丽,观察的入微,描写的技巧看,又有些《春》的风格;至于哲理性的思考,悬念的设置,结构的巧妙,则不难在《长江三峡》中找到渊源。由此可见我们的学生多借鉴优秀作品,并将其烂熟于心,就能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古人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确实是至理名言。(二)精细地观察生活。
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雅在《怎样教学生作文》中曾尖锐地指出: “在多数情况下,学生们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作看,他们的耳朵不用作听。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学生怕作文,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会精细地观察生活。进入新世纪,教育得到了发展,在作文的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根据范文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布置一些观察练习。如让学生描写某人的一颦一笑,刻划某物的一鳞一爪,描写市场的一角、校园的一隅,或记下一次有趣的谈话,或写下一个动人的细节,或记下自己一时的心理活动。由此,不少学生的观察越来越精细,比如有个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在观察了老年、中年、少年的脚步后道:老年人腿脚沉重,步履艰难,起步不高,走起路来发出“突嚓,突嚓”的脚步声;中年人身强力壮,脚步有力,举步高远,发出“卟噔、卟噔”震动大地的脚步声;少年人天性好动,活蹦乱跳,时常一蹦一跳地走路,发出“乒嗒、乒嗒”的脚步声,确实抓住了特征。以此学生为例,启发学生,由此不少学生产生了观察生活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并把每天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解决了没什么可写的问题,改变了对作文畏惧的毛病。有个学生谈写观察日记时说: “过去怕写作文,是感到作文难写,脑子里空空的,怎么也挤不出点东西,只好抄抄书报,胡乱凑合一篇交差。从开始写观察日记后,脑子里材料越来越多,一点不愁没东西可写,有时还盼作文呢!”确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既存在着真善美,也存在着假丑恶,只要精细、深入的观察,是不难发现的,写作文章素材丰富得很,我们一定要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不但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必由途径,也是进行审美情趣教育的必由途径。(三)尽情地倾注感觉。
文章本非无情物,记叙性文章尤其如此。鲁迅家里的“百草园”,究其实,只不过是座杂草丛生的废园,然而在鲁迅的笔下,却显得如此美好。究其原因,就是作者在笔下倾注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无论是“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还是“肥胖的黄蜂”、 “轻捷的叫天子”,或是“低唱”的“油蛉”, “弹琴”的“蟋蟀”,当然, “石井栏”、“皂荚树”、“黄蜂”、“叫天子”等这些景物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光滑”、“高大”、“肥胖”、“轻捷”、“低唱”、“弹琴”这些就带有作者主观的审美情感,与这种主观审美感受不合的碎砖烂瓦、枯草败叶、癞蛤蟆之类,则一律不写。没有这种主观审美感受,客观景物就不能成为艺术形象,杂草丛生的废园,就不能成为儿童“乐园”。倾注了作者的独特审美感受,就可以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写景是这样,叙事记人同样如此。朱自清的《背影》感人至深,然而究其实,也不过是父亲为儿子送行时给儿子买了一趟桔子。然而,由于作者在记叙中倾注了自己对父亲的美好感情,从而深深地打动了读者。我国长篇巨著《红楼梦》也只不过写了一些生活琐事,却能在世界文坛上引起轰动,至今仍有许多人研究它,就是作者在著作中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审美感受,正如作者所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遂成千古名著。而我们学生的作文常常不能感动人,除了观察欠细欠深,表达技巧欠佳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在作文中倾注自己的独特审美感受。如果倾注了自己的独特感受,那么即使平时作文水平一般的同学,也会写出令人吃惊的好文章。比如优秀作文《姥姥》之所以动人,就因为字里行间倾注着作者对童年时误解姥姥的严和爱的无知的忏悔,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这篇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用“心中的泪和血”哭诉出来的。因此,我们一定要花大力气培养学生对生活敏锐的审美感受力,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将这种审美情趣在作文中加以倾注的能力。
总之,审美教育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随时随地都可进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从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汉开
2024-12-11 广告
艺体生在复习文化课时,应注重时间管理,平衡艺术训练与文化学习。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分阶段、有重点地复习各科知识。利用碎片时间巩固基础知识点,多做真题以熟悉考试题型。同时,要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课堂上紧跟老师节奏,积极参...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汉开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