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话头有什么功能──话头能断一切烦恼(8)

 我来答
手机用户26829
2013-11-10 · TA获得超过122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68万
展开全部
  但是有人误解“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的意思,以为此生一定要证得阿罗汉果,若是无法证果,便对修行失去了信心?这种心态也是错误的。此生能解脱生死,当然最好,即使无法解脱生死,只要心念转变,愿心和信心坚固,这也就是得“度”了。   坚固的信心,一定是从修行的体验中获得,若是在一炷香的时间里都无法静下心来,修行的信心是不容易产生的,那你再次参加精进禅修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又 因为对自己失去信心,只觉得打禅七是受罪,于是便认为只有傻瓜才会去受罪了。所以若是不知道要努力用功,就会断了自己的善根和修行的因缘。如果无法提起信 心,心中烦躁时,只要生起惭愧心,以忏悔心痛切地拜佛忏悔,心就能逐渐安定了。 (二)话头的层次   话头方法的使用因人而异,并非一成不变。话头禅也有次第,虽然禅宗说顿悟,但是修行时是渐修而顿悟的,虽有顿修顿悟的人,却非常少见。所谓顿修顿悟, 是指不需要经过长时间修行,只要听到一句话,或接触某种状况之后,所有烦恼立即脱落,这就是顿悟。在释迦牟尼佛时期,称顿悟者为“慧解脱阿罗汉”,表示他 们见到佛时,只是听到佛对他说一句话:“善来!比丘。”就立即证得阿罗汉果了,于是又称“善来比丘”。   佛涅槃之后,还有没有这样的人呢?有。佛经记载,在无佛之世,有一种人不需要听闻佛法,而是自己通过观察,接触到某种?物或状态,突然之间开悟,这样 的人称为“独觉”或“缘觉”。但是有佛法时,这种状况发生的可能性不大,甚至根本不会发生。在中国禅宗史上也有顿悟者,就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当六祖惠能 还是居士时,偶尔听一位居士诵《金刚经》,当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经文时,立即开悟了。像六祖惠能这样没有人为其解说,只是听闻佛经就开悟的,实 在是少之又少。   渐修顿悟是正常的,因为渐修,所以参话头也有次第,也有层次。参话头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念话头”,第二个层次是“问话头”,第三个层次是“参 话头”,第四个层次是“看?头”。虽然古代的祖师没有提出念话头的说法,但是有这样的事实,所以我将它提出来。我所讲“念话头”的意思,是指参话头,却还 没有疑情生起,此时的状况等于是在念话头,也就是念一句话头。念话头能取代、化解杂念和妄想,使你当下有所寄托,进而清楚地知道此刻自己是在念话头。   1.念话头 咒不同的是,持咒是不断地持,话头则是念了一段时间,心逐渐平静之后,自己会对所念的?头产生疑问,譬如参“念佛的是谁?”时,话头念得妄想愈来愈少之 后,会产生疑问,想要知道念佛的究竟是谁。有疑问心产生,才是问话头的层次。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