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氯酸钾氧好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要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能否改用不必加热、操作更方便、更安全的方法制取氧气呢?...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要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能否改用不必加热、操作更 方便、更安全的方法制取氧气呢?
展开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氧气的制法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了解有关气体制取的装置的装配、仪器连接和装置气密性检查。初步学会粉状固体试剂的取用方法;初步学会用排水法和向上派空气法收集氧气。理解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 【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 【教学用具】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双氧水 仪器:铁架台、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双孔塞。 【教材分析、学生分析】 本节课内容比较多,而且是第一次接触有关物质的制备与收集,因此需要学生由分析物质性质得出结论,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分析能力,这是我们学生比较薄弱的。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引言: 氧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具有广泛的用途,如急救病人、电氧焊、炼钢、登山、潜水等都需要较为纯净的氧气,如何制取氧气? 思维联想: 1、哪些物质可以产生氧气? 2、怎样选择一套装置来制取氧气 3、怎样验证产生的气体是否为氧气 4、什么是催化剂 5、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设问】实验室用什么方法获得氧气?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实验】分别用酒精灯同时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片刻后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现象。 【小结】用酒精灯加热氯酸钾至较高温度时产生氧气。加热二氧化锰不产生氧气。 观察记录:氯酸钾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氯酸钾加热至熔化后产生少量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同时加热的二氧化锰不产生气体,带火星木条没有变化。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将试管内的二氧化锰迅速倒入热的氯酸钾中,把带火星木条伸到管口内观察现象。 观察记录:热的氯酸钾中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带火星木条复燃。 会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对比。 【实验】待试管内不再产生气体时再加入少量氯酸钾并加热,把带火星木条伸入管口内观察。【讨论】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有无变化。 观察记录:试管内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带火星木条,复燃。 答:二氧化锰可以加快氯酸钾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反都不发生变化。 通过认真分析实验的发生、发展和条件,找出规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板书】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催化剂 原理 操作步骤 记笔记 检、装、固、盛、 点、收移、熄 【问题】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用哪些仪器? 【问题】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选用哪些仪器? 【板书】 2.收集方法 (1)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比空气略重或密度比空气略大) 答:实验室制氧气需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酒精灯。 答: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选用的仪器有水槽、集气瓶、玻璃片。 从氧气的物理性质思考、认识问题。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知识泊迁移能力。 认识物质的性质与制法的关系。 【问题】给试管中固体加热应如何操作?为什么? 【问题】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如何操作?为什么? 【问题】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如何操作? 答:(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后炸裂试管。 (2)试管夹应夹持试管中上部。 (3)导管伸入试管内要短。 (4)先均匀加热,再将火焰固定在约品处加热。 用排水法收集完毕时,应先从水中取出导管再停止加热,防止水倒吸后炸裂试管。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到接近瓶底。 培养正确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了解物质的性质与实验操作的关系。 【问题】用排气法收集氧气时如何验满? 【问题】如何检验氧气? 【板书】 3.操作要求 4.验满方法 5.检验方法 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验满。 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中检验。 记录并加深理解。 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理解。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①要先放好酒精灯,然后再考虑加热时试管应处的位置。 ②试管口应向下倾斜,以防水倒流而使试管炸裂。 ③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1/3处。 ④药品应斜铺于试管底部,增大受热面积. ⑤伸入试管内的导管,应只稍伸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 ⑥试管口堵住一团棉花,是防止固体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 观察高锰酸钾的颜色,气体发生装置 请一位学生上台做 其余观察思考指出错误 记住步骤:检、装、固、盛、 点、收移、熄 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理解。 问题: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要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能否改用不必加热、操作更方便、更安全的方法制取氧气呢? 思考, 电解水? 过氧化氢分解? (1)在试管中加入 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 复燃。 (2)微微加热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后现象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 3)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现象是 (4)在上支试管不再产生气泡时,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现象是。 1)木条 复燃。 2)有气泡产生 复燃 3)迅速产生气泡,木条复燃 4)又产生气泡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水+氧气 H2O2 H2O+O2 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理解。 【问题引入】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板书】二、氧气的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问题】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 【问题】工业制氧的原理是什么? 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答:工业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 答: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 通过复习空气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离空气制氧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练习】课堂练习 【课后小结】通过本节学习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要求;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 做练习。 回忆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和主要操作,了解工业制氧气的原理。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加深理解。 明确本节知识内容及要求。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