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家的楷书哪一个比较适合初学者?
四大家的楷书中,欧体比较适合初学者。欧体相对比较工整,适合初学者。
众所周知,楷书主要是分为欧体,颜体,柳体,赵体,同时还有褚遂良的褚体,虞世南的虞体,这几种体中,尤以欧楷学之甚多。
欧阳询的字是以“二王”为基础,同时又融合了汉隶以及魏碑的书法余韵,可谓是吸收了百家之长,同时他的点画以及用笔都主要是以方笔为主,偶尔也掺杂圆笔,其落笔轻松自然,干净利落,收笔也是缓慢含蓄,同时它更注重的是点画之间的连贯呼应。
因此笔势灵活生动,结构上也以修长为主,主要呈左收紧,右舒展的布局,字体中宫收紧,大都向右扩展,因此欧体给人的感觉就是险境奇巧,沉稳严劲,几乎是无懈可击,越看越觉得好看。
扩展资料:
欧体的代表作
唐代碑刻——《九成宫醴泉铭》
公元632年镌立于麟游(今属陕西)。魏徵撰文,欧阳询正书。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
书法鉴赏:
尺寸:碑高247厘米,宽120厘米
碑文24行,每行50字
该书作笔力劲健,点画虽然瘦硬,但神采丰润饱满,向上的挑笔出锋含蓄,带有隶书笔意。字体结构典雅大方,法式严谨,看似平正,实则险劲。字形采用长方形态势,字句、行距都较大,章法显得宽松而清晰。
九成宫此碑文,往往使许多初学者产生误解,一打眼看似很简单,觉得容易上手,但是,写上几年就知道,能写出欧阳询这个水平,实在非属易事。
成人学书法,由于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甚至高等教育,写字有一定基础,我觉得可以从赵孟书体学起。如果是启蒙学生,我认为从颜体学起,效果更佳。要想在书法领域有更扎实的基础,那就从欧体练起吧!
学书法,入门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蛮复杂的问题。古代学书法,是怎么练习的呢,他们除了学习篆书以外,有些人还从魏碑体学起,实际上,严格来说,魏碑体也是楷书,只是我们后来喜欢上把唐朝以后的真书称为楷书。而现在书法界普遍认为楷书的代表人物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赵子昂)。所以,明清时期以来,书法艺术再度兴起的时候,学习楷书,“四大家”楷书体成为名噪一时的书法楷模,不过他们的书法艺术各有千秋,风格迥异。那么,我们初学书法,选哪一家作为入门书体来学习呢?
不管选哪一家,有两点是共性的:笔画和结体的规范性。不同的是笔画厚重不同,筋骨有别。
(一)颜体
也就是指颜真卿的楷书体。如果选择颜体作为入门书法开学,有哪些知识要把握呢?首先早懂得颜体的特征,颜体血肉饱满,体态宽博、笔画厚重,初学者练习笔画,学颜体可以熟悉中锋用笔,加上颜体敦厚平正,很少有斜势,所以比较适合初学者练习。但是练习颜体,时间长了会产生丰腴审美观,容易把字的笔画写得太肥,臃肿无力。如果懂得“颜筋柳骨”还好些,起码有个对比。因为比起颜真卿的书法风格,柳公权的楷书笔画瘦硬,骨力劲健,可以避免柳体字越写越“肥”。
(二)柳体
毫无疑问,柳体字比起颜体字,以“瘦”见长,但是柳体字“瘦”是“瘦”,有肌肉!如果您只是把它写成“瘦骨嶙峋”的体态,也不符合柳体字的特征。不过柳体虽然瘦劲,但是他的结构相对于颜体楷书来说依然劲拔,练习完柳体可以接着练习欧体,可以不断巩固结体的架构能力。
(三)欧体
欧体,笔画结体,法度森严。欧阳询在其《八诀》中提出:“点如高峰之坠石,新钩似长空之初月。横若千里之阵云,竖如万岁之枯藤。戈钩劲松倒折,落挂石崖。横弯钩如万钧之弩发。撇如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捺笔一波常三过笔。”
所以,欧体看似平正规矩,其实笔画峻险,中宫收紧,没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很难写出欧体字的神韵。初学者,我是不建议学欧体的。很多人一辈子都在欧体字的固定思维里“鼓捣”,如果没有突破,很难有提升空间!
(四)赵体
赵体楷书,主要指赵孟的楷书!他的书法,最大特点就是借鉴了行书的写法,笔断意连,看似断开的两个笔画,实际上,在提笔顺连时,意念是连接的。所以有行书的笔意,点画之间多前后呼应。有的笔画干脆就用行书的写法,一气呵成,所以有人说赵体楷书实际上也是行楷。
清朝的朱履贞在其书作《书学捷要》提到:凡学书,须求工于一笔之内,使一笔之内,棱侧起伏,书法具备。而后逐笔求工,则一字俱工;一字即工,则一行俱工;一行即工,则全篇皆工矣。断不可凑合成字。
对于赵体,最难的是笔画之间的连接呼应。有些笔画出笔重,收笔紧,有些笔画以点带撇,以顿钩带捺。
而柳体,在用笔上,以方笔为主,兼用圆笔,横画粗细有别,曲直分明。所以,学柳体字,最难的是笔画,横画有粗也有细,要认真区别,该写粗的不能细。还有竖画,细而略弯,对于初学者比较难以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