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会这个问题?复有众生作如是言:‘如来昼夜度诸众生,而众生界犹不尽耶?无量众生
展开全部
《大宝积经》卷115:「尔时文殊师利童真菩萨摩诃萨语舍利弗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虽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心恒不见有众生相;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而众生界亦不增不减。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过一劫,如此一佛世界复有无量无边恒河沙诸佛,如是一一佛若一劫若过一劫,昼夜说法心不暂息,各各度于无量恒河沙众生皆入涅槃,而众生界亦不增不减。乃至十方诸佛世界亦复如是,一一诸佛说法教化,各度无量恒河沙众生皆入涅槃,于众生界亦不增不减。何以故?众生定相不可得故,是故众生界不增不减。」」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0〈21 十行品〉:「何以故?菩萨深入众生界如法界,众生界、法界无有二。无二法中,无增、无减,无生、无灭,无有、无无,无取、无依,无着、无二。何以故?菩萨了一切法、法界无二故。」
《大乘同性经》卷1:「佛言:「楞伽王!汝莫于此生厌惓想。所以者何?诸众生界前后不可尽故,虚空界、法界亦尔。是故楞伽王!诸众生界不可言说,以是得知不增不减。如是三界稠林有为海中,已得度者、当欲度者,而众生界亦不增减。楞伽王!譬如虚空界不增不减,无前无后亦无中间,是故虚空不可得知,遍一切处无碍无忧无作无想。如是如是,楞伽王!非众生界有初中后求之可得。楞伽王!唯有已得圣法同性,是名尽于众生界耳,而有为道不尽不灭。楞伽王!亦不离彼有解脱道。何以故?是众生界法如此故,是故无初无中无后。」」
《宗镜录》卷17:「古德问云。若众生与诸佛同一心佛性。等有法身。则有二过。一众生悉当成佛。则众生界尽。二诸菩萨阙利他行。以无所化机故。
答。此所问难。并由妄见众生界故。妄起此难。不增不减经云。大邪见者。见众生界增。见众生界减。以不如实知一法界故。于众生界。起增减见。经意则一切众生。一时成佛。佛界不增。众生界不减。故经云。众生即法身。法身即众生。众生法身。义一名异。解云。况众生界。如虚空界。设如一鸟。飞于虚空。从西向东。经百千年。终不得说东近西远。何以故。虚空无分剂故。亦不得云总不飞行。以功不虚故。当知此中道理亦尔。非有灭度。令有终尽。非无终尽。有不灭度。故众生界。甚深广大。唯是如来智所知境。不可辄以狂心限量斟酌。起增减见。」
以上四段文字,都是一个意思:众生界如虚空,所以无有增减。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0〈21 十行品〉:「何以故?菩萨深入众生界如法界,众生界、法界无有二。无二法中,无增、无减,无生、无灭,无有、无无,无取、无依,无着、无二。何以故?菩萨了一切法、法界无二故。」
《大乘同性经》卷1:「佛言:「楞伽王!汝莫于此生厌惓想。所以者何?诸众生界前后不可尽故,虚空界、法界亦尔。是故楞伽王!诸众生界不可言说,以是得知不增不减。如是三界稠林有为海中,已得度者、当欲度者,而众生界亦不增减。楞伽王!譬如虚空界不增不减,无前无后亦无中间,是故虚空不可得知,遍一切处无碍无忧无作无想。如是如是,楞伽王!非众生界有初中后求之可得。楞伽王!唯有已得圣法同性,是名尽于众生界耳,而有为道不尽不灭。楞伽王!亦不离彼有解脱道。何以故?是众生界法如此故,是故无初无中无后。」」
《宗镜录》卷17:「古德问云。若众生与诸佛同一心佛性。等有法身。则有二过。一众生悉当成佛。则众生界尽。二诸菩萨阙利他行。以无所化机故。
答。此所问难。并由妄见众生界故。妄起此难。不增不减经云。大邪见者。见众生界增。见众生界减。以不如实知一法界故。于众生界。起增减见。经意则一切众生。一时成佛。佛界不增。众生界不减。故经云。众生即法身。法身即众生。众生法身。义一名异。解云。况众生界。如虚空界。设如一鸟。飞于虚空。从西向东。经百千年。终不得说东近西远。何以故。虚空无分剂故。亦不得云总不飞行。以功不虚故。当知此中道理亦尔。非有灭度。令有终尽。非无终尽。有不灭度。故众生界。甚深广大。唯是如来智所知境。不可辄以狂心限量斟酌。起增减见。」
以上四段文字,都是一个意思:众生界如虚空,所以无有增减。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