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少年的故事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十二岁的使臣甘罗
战国时代,秦始皇派刚成君蔡泽出使燕国,百般游说。经过三年的努力,燕王喜答应归附秦国,并且派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表示永不叛秦。秦国也打算再派张唐前往燕国,做燕国的国相,企图与燕国联合夹攻赵国,扩大河间的土地。因为张唐赴燕中途必须经过赵国,所以秦王又让张唐顺便访问赵国。最好能游说赵王把河间一带的城池割让给秦国,不动刀兵,避免劳师靡饷。
张唐受命以后,就拜访丞相吕不韦说,因自己进攻过赵国,怕报复。吕不韦很不高兴。甘罗闻讯找到吕不韦,自告奋勇前去劝说张唐。吕不韦见他小小年纪很不以为然,最后还是同意甘罗前去劝说张唐。甘罗让张唐与白起比战功,再让张唐比较范雎与吕不韦的权势,最后以白起不敢出征攻赵被范雎逐出咸阳死于杜邮的故事,威胁张唐,使之如梦初醒答应下来,但他终因惧怕赵王报复而没去。吕不韦准备奏请秦王派别人去,甘罗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就到秦王那里毛遂自荐,秦王见眼前的这个小孩儿这么有胆量,这么有魄力,又听相国吕不韦谈到过他的行事,心中已有几分欢喜。便任命做使臣。给他十辆马车,一百人听他吩咐。
甘罗一行来到赵国都城邯郸。赵王听说秦国使臣来到,急忙出城迎接。出乎众人的意料,从车上走下的是位少年。经过一番舌战,赵王对这个十二岁的孩子非常佩服。
赵王十分畏惧秦国的武力。他知道秦国既然派人来讨要城池,是非给不可的。他命人把河间一带五座城的地图和户口交给甘罗,又用十分隆重的礼节款待甘罗等人。临别的时候,赵王又把甘罗送出都城亲自扶他上车,还赠给他黄金百斤,玉璧一双。甘罗不仅圆满地完成了使命,而且满载而归。
秦王对甘罗的表现大为赞赏,破例封他为大夫;不久又提拔他为上卿,把当年封给他祖父甘茂的土地全部赐给了他。
勇斩双头蛇的孙叔敖
孙叔敖是战国时的小英雄。
孙叔敖少年时家境贫寒,母子相依为命,苦度荒年。十三岁的孙叔敖,有一次上山砍柴,在茂密的草丛中。遇见一条大蛇,长着两个脑袋。此巨毒蛇比鹅蛋还粗,好几尺长。孙叔敖逃跑下山,他思忖:曾听乡里人传说人见双头蛇要被毒死。可是,自己逃跑下山,也免不了一死。此双头毒蛇依然存在,乡里人再上山来,遇见此祸害岂不是也要死掉吗?逃跑回家也是死,反不如拼死一搏,为乡里人除此祸害。
孙叔敖砍了一根双杈树枝,迈步登上山来寻找双头蛇。那双头蛇听得脚步声,双头坚立恶视来人,张开大嘴形似吞食,探头猛扑过来。孙叔敖跨步往上冲,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手举着双杈树枝引逗双头蛇大嘴,右手高举砍柴板斧,猛剁双头蛇。左腿离蛇太近被蛇尾紧紧缠住,疼痛难忍。经过一场人与双头蛇的搏头,终于将双头蛇砍死在山坡上。孙叔敖挖了一个坑,将剁死的双头蛇深深的葬理了。
后来,孙叔敖长大成人,由于他的学识品德好,做了楚国的令尹。他还没正式上任,老百姓就已经很信赖他了。
浪子回头的周处
西晋时期,大兴清谈之风。但周处比较正直肯干实事。
周处原是东吴义兴(今江苏宜兴县)人。年青的时候,长得个子高,力气比一般小伙子大。他的父亲很早就死了,他自小没人管束,成天在外面游荡,不肯读书;而且脾气强悍,动不动就拔拳打人,甚至动刀使枪 义兴地方的百姓都害怕他。 义兴邻近的南山有一只白额猛虎,经常出来伤害百姓和家畜,当地的猎户也制服不了它。当地的长桥下,有一条大蛟(一种鳄鱼),出没无常。义兴人把周处和南山白额虎、长桥大蛟联系起来,称为义兴“三害”。这“三害”之中,最使百姓感到头痛的还是周处。
一次,周处知道了人们闷闷不乐的原故。便跟人们说:“这样吧,既然大家都为‘三害’苦恼,我把它们除掉。”
过了一天,周处果然带着弓箭,背着利剑,进山射死了老虎。又过了一天,周处换了紧身衣,带了弓箭刀剑跳进水里杀死了蛟。
这件事使他认识到,自己平时的行为被人们痛恨到什么程度了。
他又痛下决心,离开家乡到吴郡找老师学习。那时候吴郡有两个很有名望的人,一个叫陆机,一个叫陆云。周处去找他们,陆机出门去了,只有陆云在家。
周处见到陆云,把自己决心改过的想法诚恳地向陆云谈了。他说:“我后悔自己觉悟得太晚,把宝贵的时间白白浪费掉。现在想干一番事业,只怕太晚了。”
陆云勉励他说:“别灰心,您有这样决心,前途还大有希望呢。一个人只怕没有坚定的志气,不怕没有出息。”
打那以后,周处一面跟陆机、陆云学习,刻苦读书;一面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他的勤奋好学的精神受到大家的称赞。过了一年,州郡的官府都征召他出来做官。到了东吴被晋朝灭掉以后,他就成为晋朝的大臣。
突围搬兵的荀灌
这是晋朝时的故事。
襄阳城被敌军包围了。城里的粮食快吃完了,箭也快用光了。主将荀崧几次叫人突围出去请救兵,都被敌军堵了回来。眼看城就要被攻破,荀崧焦急万分。
当时荀灌只十三岁,问道:“爸爸,您有啥难事,能告诉我吗?”
荀崧叹了口气,说你是女孩子,告诉你有什么用呢?
您不说我也知道,荀灌眨着聪明的眼睛,说:“为突围求救的事着急。爸爸,您快写信,让我去送吧。”
“你去”?荀崧摇摇头,“那怎么行啊!”
荀灌见爸爸不同意,她抽出宝剑,舞了一回。其实,她虽年纪小,但平日苦练武艺、锻炼身体,早已把各种兵器耍得娴熟。而且又爱动脑筋。她舞完剑,又把突围的办法说了一遍。荀崧见女儿身体结实、武艺不凡、办法周到,终于答应了。在一个月暗星稀的深夜,荀灌穿了黑衣,沿绳子爬下城墙,直到快过敌人的兵营时,敌人才发现有人突围。荀灌命令几个士兵故意大声嚷叫,引开敌人,她自己飞快地跑到一条偏僻的山路上走了。
突出重围后,荀灌凭她结实的身体,翻山越岭,日夜赶路,送到了信,请来了救兵。敌人怕前后受敌,急忙撤退了,襄阳就解了围。满城的人都夸荀灌是个勇敢的姑娘。
斩蛇除害的李寄
李寄是战国时代的人,她小时候因斩蛇除害而名传古今。
李寄,秦国将乐人,生卒年不详。当时闽中有座山叫庸岭,高山绵延数十里,在山的西北石缝中有一条大蛇,长七八丈,经常危害百姓。地方官用牛羊祭祀它,但仍不得安宁。当时,有人做梦说蛇精每年要吃十二三岁童女,才能无事。官吏搜求穷人家的女儿每年八月用来祭祀,女孩被送到蛇穴口,蛇出来吞噬后回洞。每年如此,已有九个女孩被蛇吞食。那一年,官吏搜寻女子去祭蛇,但没有找到人。李寄家中有六个姐妹,李寄最小,且无男孩。她虽年幼,但决心应募作祭女,好伺机为民除害。父母见她年幼,不肯让她去。
李寄为民除害之心已决,她偷偷离开家,求得一把好剑和一只猎犬。到八月时,先将数石米麦用蜜糖拌好,放在蛇的洞穴口。不久,蛇闻到香味出洞来吃,只见其头大如斗,目大如镜。李寄全然不惧,先放狗去咬蛇,自己从背后挥剑猛砍大蛇。蛇痛得从洞里窜到洞外,李寄仍挥剑斩杀,终于杀死大蛇。李寄入蛇穴察看,发现九女的髑髅,全部搬出。李寄痛心地责备她们说:“你们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怜。”然后慢步回到家中。
李寄斩蛇为民除害的事传到越王那里,越王十分惊奇,聘李寄为王后,拜她的父亲为将乐令。她的母亲和姐姐们都得到赏赐。
有大志的宗悫
南北朝时,有个年青人名叫宗悫,字符干。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和叔叔舞剑弄棒,练拳习武,年纪不大,武艺却十分高强。
有一天正是他的哥哥结婚的日子,家里宾客盈门,热闹非凡。有十几个盗贼也乘机冒充客人,混了进来。正当前面客厅里人来人往,喝酒道贺之际,这伙盗贼却已潜入宗家的库房里抢劫起来。有个家仆去库房拿东西,发现了盗贼,大声惊叫着奔进客厅。一时间,客厅里的人都被惊呆了,不知如何是好。
只见宗悫镇定自若,拔出佩剑,直奔库房,盗贼一见来了人,挥舞着刀枪威吓宗悫,不许他靠前。宗悫面无惧色,举剑直刺盗贼,家人也呐喊助威。盗贼见势不妙,丢下抢得的财物,赶紧脱身逃跑了。
宾客见盗贼被赶走了,纷纷称赞宗悫机敏勇敢,少年有为,问他将来长大后干什么?他昂起头,大声地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干一番伟大的事业。
果然,几年以后,当林邑王范阳迈侵扰边境,皇帝派交州刺史檀和之前往讨伐时,宗悫自告奋勇地请求参战,被皇帝任命为振武将军。
一次,檀和之进兵包围了区粟城里林邑王的守将范扶龙,命宗悫去阻击林邑王派来增援的兵力 。宗悫设计,先把部队埋伏在援兵的必经之路,等援兵一进入埋伏圈,伏军立即出击,把援兵打得落花流水。
就这样,宗悫果然替国家打了不少胜仗,立下许多战功,被封为洮阳候,实现了他少年时的志向。
智杀强盗的区寄
这是唐朝大文学家柳宗元写的一个少儿故事。
一个儿童名叫区寄,是郴州地区打柴放牛的孩子。一天,他正一边放牛一边打柴,有两个蛮横的强盗把他绑架了,要到集市上把他卖掉。区寄装着哭哭啼啼很害怕的样子。强盗并不把他放在心上,开始喝酒,不久就喝醉了。其中一个强盗前去集市上谈买卖孩子的生意,另一个躺下来,把刀插在路上。区寄暗暗看他睡着了,就把捆绑自己的绳子靠在刀刃上,用力地上下磨断,便拿起刀杀死了强盗。
区寄逃出去没多远,那个上集市谈买卖的强盗回来了,抓住区寄,打算要杀掉他。区寄急忙说:“做两个主人的奴仆,哪里比得上做一个主人的奴仆呢?你果真能保全我的性命并好好待我,无论怎么样都可以。”强盗盘算了很久,心想:“与其杀死这个奴仆,哪里比得上把他卖掉呢?与其卖掉他后两个人分钱,哪里比得上我一个人独吞呢?”随即埋藏了那个强盗的尸体,带着区寄到集市中窝藏强盗的主人那里。他越发把区寄捆绑得结实。到了半夜,区寄自己转过身来,把捆绑的绳子就着炉火烧断了,虽然烧伤了手也不怕;又拿过刀来杀掉了做买卖的强盗。然后大声呼喊,整个集市都惊动了。区寄说:“我是姓区人家的孩子,不该做奴仆。两个强盗绑架了我,幸好我把他们都杀了,我愿把这件事报告官府。”
有人把这件事报告了州官。州官又报告给府官。府官召见了区寄,一看他不过是个幼稚老实的孩子。刺史颜证认为他很了不起,便留他做小吏,区寄不愿意。刺史于是送给他衣裳,派官吏护送他回到家乡。
从此,强盗们都委害怕他。
岳家军中的勇少年岳云
南宋时期,民族英雄岳飞的儿子岳云自幼习文练武,岳云的母亲岳夫人一见儿子习文就高兴,一见他练武就不高兴,生怕他早早离家出征。
一次岳云和姐姐、众少年在庙前练武,适逢下雨,他们跑入庙中,岳云睡着了,他练武心切,梦中还念念不忘上阵杀敌。天色已晚,岳云回家后见母亲生气,就跟母亲讲起为报效国家的历代英豪。
此时金兵偷袭岳家庄,危急关头,岳云请求出战,祖母同意了他的请求,命他带领村民、家将杀退金兵,保卫家园。村外,岳云带着众少年和金兵交手,金兵见是些少年,不免轻视,但岳云和众少年英勇、机智,把金兵打得落花流水,大胜回庄。
祖母见岳云已长大成人,决定让他到牛头山投奔父帅。途中,岳云和关胜的后代关铃相遇,两人比武后结拜为兄弟。
岳云上了牛头山,看到高悬着"免战牌",不明白为何如此,难道是战不过金兵!一气之下,挥捶砸碎了"免战牌",又敲起了军鼓。岳飞不知何人如此大胆,破环军纪,打乱了他的整个部署,立即升帐问罪。不料破环军纪的却是自己多年不见的儿子,他十分痛心,但为了整肃军纪,岳飞下令将岳云推出斩首。在众将的劝阻下,又听了岳云的慷慨陈词后,岳飞决定让岳云出马,大战金兀术的儿子金弹子,戴罪立功。
岳云虽刚满15岁,在战场上他却像一个真正的武将一样,挥舞银锤,大战金兵,获得全胜。岳飞因岳云立功免罪。岳云这一仗的得胜,为牛头山更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从此他跟从父亲岳飞转战疆场,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风波亭上,他与父亲一起被秦桧害死。
少年英雄夏完淳
夏完淳是明末一位少年抗清英雄,被害时才十七岁。
夏完淳的父亲叫夏允彝,他的老师,就是在当时很有名的陈子龙。夏允彝是明朝的一员大将,满清入关,明朝灭亡后,夏允彝和陈子龙一道联合起兵抗清。
十四岁的夏完淳,就追随父亲和老师走上了抗清的战场。但终以无力回天,兵败后其父夏允彝自杀。夏完淳又随老师陈子龙加入吴易军,吴易军也兵败后,夏完淳流亡于江汉之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
1647年夏天,夏完淳被人告发而被捕。解送到南京后,他在监狱里被关押了八十天。最让人感动的就是那最后一次庭审,主审官就是那赫赫有名的洪承畴。
洪承畴早就知道夏完淳是很出名的江南“小神童”,为爱其才华,他想用感化的手段,让夏完淳能悔过自新,为清庭出力。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夏完淳明知堂上坐的就是洪承畴,却指着洪承畴厉声说道:“我听说我朝有个洪亨九(洪承畴的字)先生,是个豪杰人物,当年松山一战,他以身殉国,震惊中外。我钦佩他的忠烈。我年纪虽然小,但是杀身报国,怎能落在他的后面。”这番话不但让洪承畴啼笑皆非,更让他如坐针毡,一头的冷汗直往外冒。堂上的衙役们,以为夏完淳真的不认识洪承畴,就告诉他大堂之上坐的就是洪承畴。夏完淳“呸”了一声说:“洪先生为国牺牲,天下人谁不知道。崇祯帝曾经亲自设条,满朝官员为他痛哭哀掉。你们这些叛徒,怎敢冒充先烈,污辱忠魂!”说完,他指着洪承畴骂个不停。洪承畴被骂得脸如死灰。
1647年九月,这位年仅十七岁的少年英雄夏完淳在南京西市被斩首。
自故英雄出少年,他那报国驱虏的抱负,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以身相践留名节的豪情,虽有免死之机,但依然慷慨赴死的大义,都将辉映千古!
战国时代,秦始皇派刚成君蔡泽出使燕国,百般游说。经过三年的努力,燕王喜答应归附秦国,并且派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表示永不叛秦。秦国也打算再派张唐前往燕国,做燕国的国相,企图与燕国联合夹攻赵国,扩大河间的土地。因为张唐赴燕中途必须经过赵国,所以秦王又让张唐顺便访问赵国。最好能游说赵王把河间一带的城池割让给秦国,不动刀兵,避免劳师靡饷。
张唐受命以后,就拜访丞相吕不韦说,因自己进攻过赵国,怕报复。吕不韦很不高兴。甘罗闻讯找到吕不韦,自告奋勇前去劝说张唐。吕不韦见他小小年纪很不以为然,最后还是同意甘罗前去劝说张唐。甘罗让张唐与白起比战功,再让张唐比较范雎与吕不韦的权势,最后以白起不敢出征攻赵被范雎逐出咸阳死于杜邮的故事,威胁张唐,使之如梦初醒答应下来,但他终因惧怕赵王报复而没去。吕不韦准备奏请秦王派别人去,甘罗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就到秦王那里毛遂自荐,秦王见眼前的这个小孩儿这么有胆量,这么有魄力,又听相国吕不韦谈到过他的行事,心中已有几分欢喜。便任命做使臣。给他十辆马车,一百人听他吩咐。
甘罗一行来到赵国都城邯郸。赵王听说秦国使臣来到,急忙出城迎接。出乎众人的意料,从车上走下的是位少年。经过一番舌战,赵王对这个十二岁的孩子非常佩服。
赵王十分畏惧秦国的武力。他知道秦国既然派人来讨要城池,是非给不可的。他命人把河间一带五座城的地图和户口交给甘罗,又用十分隆重的礼节款待甘罗等人。临别的时候,赵王又把甘罗送出都城亲自扶他上车,还赠给他黄金百斤,玉璧一双。甘罗不仅圆满地完成了使命,而且满载而归。
秦王对甘罗的表现大为赞赏,破例封他为大夫;不久又提拔他为上卿,把当年封给他祖父甘茂的土地全部赐给了他。
勇斩双头蛇的孙叔敖
孙叔敖是战国时的小英雄。
孙叔敖少年时家境贫寒,母子相依为命,苦度荒年。十三岁的孙叔敖,有一次上山砍柴,在茂密的草丛中。遇见一条大蛇,长着两个脑袋。此巨毒蛇比鹅蛋还粗,好几尺长。孙叔敖逃跑下山,他思忖:曾听乡里人传说人见双头蛇要被毒死。可是,自己逃跑下山,也免不了一死。此双头毒蛇依然存在,乡里人再上山来,遇见此祸害岂不是也要死掉吗?逃跑回家也是死,反不如拼死一搏,为乡里人除此祸害。
孙叔敖砍了一根双杈树枝,迈步登上山来寻找双头蛇。那双头蛇听得脚步声,双头坚立恶视来人,张开大嘴形似吞食,探头猛扑过来。孙叔敖跨步往上冲,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手举着双杈树枝引逗双头蛇大嘴,右手高举砍柴板斧,猛剁双头蛇。左腿离蛇太近被蛇尾紧紧缠住,疼痛难忍。经过一场人与双头蛇的搏头,终于将双头蛇砍死在山坡上。孙叔敖挖了一个坑,将剁死的双头蛇深深的葬理了。
后来,孙叔敖长大成人,由于他的学识品德好,做了楚国的令尹。他还没正式上任,老百姓就已经很信赖他了。
浪子回头的周处
西晋时期,大兴清谈之风。但周处比较正直肯干实事。
周处原是东吴义兴(今江苏宜兴县)人。年青的时候,长得个子高,力气比一般小伙子大。他的父亲很早就死了,他自小没人管束,成天在外面游荡,不肯读书;而且脾气强悍,动不动就拔拳打人,甚至动刀使枪 义兴地方的百姓都害怕他。 义兴邻近的南山有一只白额猛虎,经常出来伤害百姓和家畜,当地的猎户也制服不了它。当地的长桥下,有一条大蛟(一种鳄鱼),出没无常。义兴人把周处和南山白额虎、长桥大蛟联系起来,称为义兴“三害”。这“三害”之中,最使百姓感到头痛的还是周处。
一次,周处知道了人们闷闷不乐的原故。便跟人们说:“这样吧,既然大家都为‘三害’苦恼,我把它们除掉。”
过了一天,周处果然带着弓箭,背着利剑,进山射死了老虎。又过了一天,周处换了紧身衣,带了弓箭刀剑跳进水里杀死了蛟。
这件事使他认识到,自己平时的行为被人们痛恨到什么程度了。
他又痛下决心,离开家乡到吴郡找老师学习。那时候吴郡有两个很有名望的人,一个叫陆机,一个叫陆云。周处去找他们,陆机出门去了,只有陆云在家。
周处见到陆云,把自己决心改过的想法诚恳地向陆云谈了。他说:“我后悔自己觉悟得太晚,把宝贵的时间白白浪费掉。现在想干一番事业,只怕太晚了。”
陆云勉励他说:“别灰心,您有这样决心,前途还大有希望呢。一个人只怕没有坚定的志气,不怕没有出息。”
打那以后,周处一面跟陆机、陆云学习,刻苦读书;一面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他的勤奋好学的精神受到大家的称赞。过了一年,州郡的官府都征召他出来做官。到了东吴被晋朝灭掉以后,他就成为晋朝的大臣。
突围搬兵的荀灌
这是晋朝时的故事。
襄阳城被敌军包围了。城里的粮食快吃完了,箭也快用光了。主将荀崧几次叫人突围出去请救兵,都被敌军堵了回来。眼看城就要被攻破,荀崧焦急万分。
当时荀灌只十三岁,问道:“爸爸,您有啥难事,能告诉我吗?”
荀崧叹了口气,说你是女孩子,告诉你有什么用呢?
您不说我也知道,荀灌眨着聪明的眼睛,说:“为突围求救的事着急。爸爸,您快写信,让我去送吧。”
“你去”?荀崧摇摇头,“那怎么行啊!”
荀灌见爸爸不同意,她抽出宝剑,舞了一回。其实,她虽年纪小,但平日苦练武艺、锻炼身体,早已把各种兵器耍得娴熟。而且又爱动脑筋。她舞完剑,又把突围的办法说了一遍。荀崧见女儿身体结实、武艺不凡、办法周到,终于答应了。在一个月暗星稀的深夜,荀灌穿了黑衣,沿绳子爬下城墙,直到快过敌人的兵营时,敌人才发现有人突围。荀灌命令几个士兵故意大声嚷叫,引开敌人,她自己飞快地跑到一条偏僻的山路上走了。
突出重围后,荀灌凭她结实的身体,翻山越岭,日夜赶路,送到了信,请来了救兵。敌人怕前后受敌,急忙撤退了,襄阳就解了围。满城的人都夸荀灌是个勇敢的姑娘。
斩蛇除害的李寄
李寄是战国时代的人,她小时候因斩蛇除害而名传古今。
李寄,秦国将乐人,生卒年不详。当时闽中有座山叫庸岭,高山绵延数十里,在山的西北石缝中有一条大蛇,长七八丈,经常危害百姓。地方官用牛羊祭祀它,但仍不得安宁。当时,有人做梦说蛇精每年要吃十二三岁童女,才能无事。官吏搜求穷人家的女儿每年八月用来祭祀,女孩被送到蛇穴口,蛇出来吞噬后回洞。每年如此,已有九个女孩被蛇吞食。那一年,官吏搜寻女子去祭蛇,但没有找到人。李寄家中有六个姐妹,李寄最小,且无男孩。她虽年幼,但决心应募作祭女,好伺机为民除害。父母见她年幼,不肯让她去。
李寄为民除害之心已决,她偷偷离开家,求得一把好剑和一只猎犬。到八月时,先将数石米麦用蜜糖拌好,放在蛇的洞穴口。不久,蛇闻到香味出洞来吃,只见其头大如斗,目大如镜。李寄全然不惧,先放狗去咬蛇,自己从背后挥剑猛砍大蛇。蛇痛得从洞里窜到洞外,李寄仍挥剑斩杀,终于杀死大蛇。李寄入蛇穴察看,发现九女的髑髅,全部搬出。李寄痛心地责备她们说:“你们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怜。”然后慢步回到家中。
李寄斩蛇为民除害的事传到越王那里,越王十分惊奇,聘李寄为王后,拜她的父亲为将乐令。她的母亲和姐姐们都得到赏赐。
有大志的宗悫
南北朝时,有个年青人名叫宗悫,字符干。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和叔叔舞剑弄棒,练拳习武,年纪不大,武艺却十分高强。
有一天正是他的哥哥结婚的日子,家里宾客盈门,热闹非凡。有十几个盗贼也乘机冒充客人,混了进来。正当前面客厅里人来人往,喝酒道贺之际,这伙盗贼却已潜入宗家的库房里抢劫起来。有个家仆去库房拿东西,发现了盗贼,大声惊叫着奔进客厅。一时间,客厅里的人都被惊呆了,不知如何是好。
只见宗悫镇定自若,拔出佩剑,直奔库房,盗贼一见来了人,挥舞着刀枪威吓宗悫,不许他靠前。宗悫面无惧色,举剑直刺盗贼,家人也呐喊助威。盗贼见势不妙,丢下抢得的财物,赶紧脱身逃跑了。
宾客见盗贼被赶走了,纷纷称赞宗悫机敏勇敢,少年有为,问他将来长大后干什么?他昂起头,大声地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干一番伟大的事业。
果然,几年以后,当林邑王范阳迈侵扰边境,皇帝派交州刺史檀和之前往讨伐时,宗悫自告奋勇地请求参战,被皇帝任命为振武将军。
一次,檀和之进兵包围了区粟城里林邑王的守将范扶龙,命宗悫去阻击林邑王派来增援的兵力 。宗悫设计,先把部队埋伏在援兵的必经之路,等援兵一进入埋伏圈,伏军立即出击,把援兵打得落花流水。
就这样,宗悫果然替国家打了不少胜仗,立下许多战功,被封为洮阳候,实现了他少年时的志向。
智杀强盗的区寄
这是唐朝大文学家柳宗元写的一个少儿故事。
一个儿童名叫区寄,是郴州地区打柴放牛的孩子。一天,他正一边放牛一边打柴,有两个蛮横的强盗把他绑架了,要到集市上把他卖掉。区寄装着哭哭啼啼很害怕的样子。强盗并不把他放在心上,开始喝酒,不久就喝醉了。其中一个强盗前去集市上谈买卖孩子的生意,另一个躺下来,把刀插在路上。区寄暗暗看他睡着了,就把捆绑自己的绳子靠在刀刃上,用力地上下磨断,便拿起刀杀死了强盗。
区寄逃出去没多远,那个上集市谈买卖的强盗回来了,抓住区寄,打算要杀掉他。区寄急忙说:“做两个主人的奴仆,哪里比得上做一个主人的奴仆呢?你果真能保全我的性命并好好待我,无论怎么样都可以。”强盗盘算了很久,心想:“与其杀死这个奴仆,哪里比得上把他卖掉呢?与其卖掉他后两个人分钱,哪里比得上我一个人独吞呢?”随即埋藏了那个强盗的尸体,带着区寄到集市中窝藏强盗的主人那里。他越发把区寄捆绑得结实。到了半夜,区寄自己转过身来,把捆绑的绳子就着炉火烧断了,虽然烧伤了手也不怕;又拿过刀来杀掉了做买卖的强盗。然后大声呼喊,整个集市都惊动了。区寄说:“我是姓区人家的孩子,不该做奴仆。两个强盗绑架了我,幸好我把他们都杀了,我愿把这件事报告官府。”
有人把这件事报告了州官。州官又报告给府官。府官召见了区寄,一看他不过是个幼稚老实的孩子。刺史颜证认为他很了不起,便留他做小吏,区寄不愿意。刺史于是送给他衣裳,派官吏护送他回到家乡。
从此,强盗们都委害怕他。
岳家军中的勇少年岳云
南宋时期,民族英雄岳飞的儿子岳云自幼习文练武,岳云的母亲岳夫人一见儿子习文就高兴,一见他练武就不高兴,生怕他早早离家出征。
一次岳云和姐姐、众少年在庙前练武,适逢下雨,他们跑入庙中,岳云睡着了,他练武心切,梦中还念念不忘上阵杀敌。天色已晚,岳云回家后见母亲生气,就跟母亲讲起为报效国家的历代英豪。
此时金兵偷袭岳家庄,危急关头,岳云请求出战,祖母同意了他的请求,命他带领村民、家将杀退金兵,保卫家园。村外,岳云带着众少年和金兵交手,金兵见是些少年,不免轻视,但岳云和众少年英勇、机智,把金兵打得落花流水,大胜回庄。
祖母见岳云已长大成人,决定让他到牛头山投奔父帅。途中,岳云和关胜的后代关铃相遇,两人比武后结拜为兄弟。
岳云上了牛头山,看到高悬着"免战牌",不明白为何如此,难道是战不过金兵!一气之下,挥捶砸碎了"免战牌",又敲起了军鼓。岳飞不知何人如此大胆,破环军纪,打乱了他的整个部署,立即升帐问罪。不料破环军纪的却是自己多年不见的儿子,他十分痛心,但为了整肃军纪,岳飞下令将岳云推出斩首。在众将的劝阻下,又听了岳云的慷慨陈词后,岳飞决定让岳云出马,大战金兀术的儿子金弹子,戴罪立功。
岳云虽刚满15岁,在战场上他却像一个真正的武将一样,挥舞银锤,大战金兵,获得全胜。岳飞因岳云立功免罪。岳云这一仗的得胜,为牛头山更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从此他跟从父亲岳飞转战疆场,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风波亭上,他与父亲一起被秦桧害死。
少年英雄夏完淳
夏完淳是明末一位少年抗清英雄,被害时才十七岁。
夏完淳的父亲叫夏允彝,他的老师,就是在当时很有名的陈子龙。夏允彝是明朝的一员大将,满清入关,明朝灭亡后,夏允彝和陈子龙一道联合起兵抗清。
十四岁的夏完淳,就追随父亲和老师走上了抗清的战场。但终以无力回天,兵败后其父夏允彝自杀。夏完淳又随老师陈子龙加入吴易军,吴易军也兵败后,夏完淳流亡于江汉之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
1647年夏天,夏完淳被人告发而被捕。解送到南京后,他在监狱里被关押了八十天。最让人感动的就是那最后一次庭审,主审官就是那赫赫有名的洪承畴。
洪承畴早就知道夏完淳是很出名的江南“小神童”,为爱其才华,他想用感化的手段,让夏完淳能悔过自新,为清庭出力。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夏完淳明知堂上坐的就是洪承畴,却指着洪承畴厉声说道:“我听说我朝有个洪亨九(洪承畴的字)先生,是个豪杰人物,当年松山一战,他以身殉国,震惊中外。我钦佩他的忠烈。我年纪虽然小,但是杀身报国,怎能落在他的后面。”这番话不但让洪承畴啼笑皆非,更让他如坐针毡,一头的冷汗直往外冒。堂上的衙役们,以为夏完淳真的不认识洪承畴,就告诉他大堂之上坐的就是洪承畴。夏完淳“呸”了一声说:“洪先生为国牺牲,天下人谁不知道。崇祯帝曾经亲自设条,满朝官员为他痛哭哀掉。你们这些叛徒,怎敢冒充先烈,污辱忠魂!”说完,他指着洪承畴骂个不停。洪承畴被骂得脸如死灰。
1647年九月,这位年仅十七岁的少年英雄夏完淳在南京西市被斩首。
自故英雄出少年,他那报国驱虏的抱负,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以身相践留名节的豪情,虽有免死之机,但依然慷慨赴死的大义,都将辉映千古!
展开全部
还是刚才那几个故事。
1、文长取物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
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
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
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少年徐文长想了
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
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
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
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
“你既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又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
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着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
然后把竹竿向井里放,当竹竿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
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
徐文长啊!”
2曹冲称象
曹冲是曹操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称其为天才一点都不过分,
称象的过程不必细说,一个小孩子居然能脱颖而出实在令人赞叹。
曹冲不但聪敏过人,而且心地极好秉性善良。曹操的军纪非常
严明。有一次曹操的马鞍放在仓库里被老鼠啃了,按当时的规定管
马鞍的库吏要被杀头,库吏胆战心惊,怕掉脑袋。曹冲知道此事后,
用小刀戳破自己的衣服,弄得象被老鼠啃过一样,然后在曹操面前
装出十分忧愁的样子,曹操问:“仓舒呀。你怎么不高兴呢?”曹冲:
回答说:“人们都说老鼠啃了人的衣服,对衣服的主人是不祥的预兆,
现在我的衣服被老鼠啃了。所以我好害怕。”曹操安慰道:“东西被老
鼠啃那是正常的事,不要听别人瞎说,没事的。”库吏趁此来报告马
鞍被啃一事,曹操听了笑道:“我儿子衣服穿在身上还被老鼠啃了,
更何况马鞍是悬在柱子上呢?”于是库吏什么责任也没追究。
曹操看到自己的儿子小小年纪就如此聪明善良,非常开心。
曹 冲
孙权曾送来一只漂亮的雉鸡。曹操想观赏雉鸡舞蹈,但使尽办法,这珍禽就是不鸣不舞,让人徒叹奈何。曹冲想出一个办法,让人制作一面大镜,摆在雉鸡面前。那雉鸡于镜中看到同类,起了争胜之心,当即舞将起来,这一下对镜成双,煞是好看。
3司马光砸缸
小司马光名满九州。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4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小时候,不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考。父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10岁那年,他随父亲来到洛阳。正逢洛阳太守李膺大府内走。这时守门人忙把拉,问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边玩去!”孔融严肃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他一本正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小公子,可有红贴?”孔融说:“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守门人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通报。这时李膺正和许多文人雅士交谈,听了通报,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关系,只好哈哈:“请进!”小孔融兴冲冲走进大厅,一边向主人问候,一边拱手招呼各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这小孩从未见过面,而他为何自称通家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500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就有师生之谊。今你性李,我姓孔,也是师生关系,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
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面对挑战,孔融笑着说:“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一巧妙对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孔融则目不斜视,装着大人模样,一本正经地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1、文长取物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
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
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
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少年徐文长想了
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
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
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
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
“你既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又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
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着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
然后把竹竿向井里放,当竹竿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
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
徐文长啊!”
2曹冲称象
曹冲是曹操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称其为天才一点都不过分,
称象的过程不必细说,一个小孩子居然能脱颖而出实在令人赞叹。
曹冲不但聪敏过人,而且心地极好秉性善良。曹操的军纪非常
严明。有一次曹操的马鞍放在仓库里被老鼠啃了,按当时的规定管
马鞍的库吏要被杀头,库吏胆战心惊,怕掉脑袋。曹冲知道此事后,
用小刀戳破自己的衣服,弄得象被老鼠啃过一样,然后在曹操面前
装出十分忧愁的样子,曹操问:“仓舒呀。你怎么不高兴呢?”曹冲:
回答说:“人们都说老鼠啃了人的衣服,对衣服的主人是不祥的预兆,
现在我的衣服被老鼠啃了。所以我好害怕。”曹操安慰道:“东西被老
鼠啃那是正常的事,不要听别人瞎说,没事的。”库吏趁此来报告马
鞍被啃一事,曹操听了笑道:“我儿子衣服穿在身上还被老鼠啃了,
更何况马鞍是悬在柱子上呢?”于是库吏什么责任也没追究。
曹操看到自己的儿子小小年纪就如此聪明善良,非常开心。
曹 冲
孙权曾送来一只漂亮的雉鸡。曹操想观赏雉鸡舞蹈,但使尽办法,这珍禽就是不鸣不舞,让人徒叹奈何。曹冲想出一个办法,让人制作一面大镜,摆在雉鸡面前。那雉鸡于镜中看到同类,起了争胜之心,当即舞将起来,这一下对镜成双,煞是好看。
3司马光砸缸
小司马光名满九州。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4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小时候,不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考。父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10岁那年,他随父亲来到洛阳。正逢洛阳太守李膺大府内走。这时守门人忙把拉,问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边玩去!”孔融严肃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他一本正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小公子,可有红贴?”孔融说:“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守门人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通报。这时李膺正和许多文人雅士交谈,听了通报,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关系,只好哈哈:“请进!”小孔融兴冲冲走进大厅,一边向主人问候,一边拱手招呼各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这小孩从未见过面,而他为何自称通家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500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就有师生之谊。今你性李,我姓孔,也是师生关系,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
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面对挑战,孔融笑着说:“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一巧妙对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孔融则目不斜视,装着大人模样,一本正经地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的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大禹治水是发生在几千年前我国古代国家刚刚形成时的影响极其深远的一件事。 据古文记载,大约在四五千年前,我国发生了一次特大的洪水灾害。当时正处于原 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极端低下,生活非常困难。面对到处是茫茫一片的洪水,人们只得 逃到山上去躲避。部落联盟首领尧,为了解除水患,召开了部落联盟会议,推举了鲧去 完成这个任务。由于他用的是“堙”、“障”等堵塞围截的方法,治水9年,劳民伤财, 不但没有治住,反而越来越大。尧死后,大家推举舜当了部落联盟的首领。舜巡视治水 情况,看到解对洪水束手无策,耽误了大事,就将鲧治罪,处死在羽山。部落联盟又推 举鲧的儿子禹。禹是个精明能干、大公无私的人。他接受治水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 一个姑娘结婚,意志坚强的大禹,看到群众受到水害的情景,想到自己肩负的重大任务, 便毅然决然地告别妻子,来到治水的工地。 大禹请来了过去治水的长者和曾同他父亲鲧一道治过水害的人,总结过去失败的原 因,寻找根治洪水的办法。有人认为:“洪水泛滥是因为来势很猛,流不出去。”有人 建议: “看样子,水是往低处流的。只要我们弄清楚地势的高低,顺着水流的方向,开挖 河道,把水引出去,就好办了。”这些使大禹受到很大启发,他经过实地考察,制定了 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方面要加固和继续修筑堤坝,另一方面,改鲧过去“堵塞”的办法 为“疏导”来根治水患。 为了便于治水,大禹还把整个地域划分为九个大州,即冀、兖、青、徐、扬、荆、 豫、梁、雍等州。从此,一场规模浩大的治水工程便展开了。 大禹亲自率领20多万治水群众,浩浩荡荡地全面展开了疏导洪水的艰苦卓绝劳动。 大禹除了指挥外,还亲自参加劳动,为群众做出了榜样。他手握木锸(形状近似于今天 的铁锨),栉风沐雨,废寝忘餐,夜以继日,不辞劳苦。由于辛勤工作,他手上长满老 茧,小腿上的汗毛被磨光了,长期泡在水中,脚指甲也脱落了。在治理洪水中,大禹曾 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这时他的妻子刚刚生下儿子没几天,恰好从家里传来婴儿哇哇的 哭声,他怕延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路过家门,抱在妻子怀里的儿子已经会叫爸爸 了,但工程正是紧张的时候,他还是没有进去;第三次过家门,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 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治水工作还是很忙,又匆忙 离开,没进家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在大禹领导下,广大群众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劳动,终于疏通了9条大河,使洪水沿 着新开的河道,服服贴贴地流入大海。他们又回过头来,继续疏通各地的支流沟洫,排 除原野上的积水深潭,让它流入支流。从而制服了灾害,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 在治水的同时,大禹和治水大军还大力帮助老百姓重建家园,修整土地,恢复生产,使 大家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对于大禹的功绩,广大人民歌颂他,感谢他,怀念他,当 时人们把整个中国叫“禹域”(意为大禹治理过的地方)。 相传黄河上游的龙门山上的禹门口(今陕西韩城与西河津之间),为大禹所凿。龙 门山口,口宽80步,河水由此而下,奔腾咆啸,声如巨雷。集中在龙门水下的大鲤鱼为 急流所迫,随之而下,向下不断跳跃,即民间流传的吉祥之兆—— “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位于山西省芮城县东南5公里的黄河岸边的神柏峪,相传是大禹勘察水情、并在河 边的柏树上拴马歇脚的地方。后人在此处河边修建了一座禹王庙,以示纪念。 在浙江省绍兴市的会稽山下,人们还修建了大禹的陵墓——禹陵,以纪念他的丰功 伟绩。 大禹死后,其子启继位,建立了夏朝。我国的历史从此时起,进入了阶级社会,时 间约在公元前21世纪。
大禹治水的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大禹治水是发生在几千年前我国古代国家刚刚形成时的影响极其深远的一件事。 据古文记载,大约在四五千年前,我国发生了一次特大的洪水灾害。当时正处于原 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极端低下,生活非常困难。面对到处是茫茫一片的洪水,人们只得 逃到山上去躲避。部落联盟首领尧,为了解除水患,召开了部落联盟会议,推举了鲧去 完成这个任务。由于他用的是“堙”、“障”等堵塞围截的方法,治水9年,劳民伤财, 不但没有治住,反而越来越大。尧死后,大家推举舜当了部落联盟的首领。舜巡视治水 情况,看到解对洪水束手无策,耽误了大事,就将鲧治罪,处死在羽山。部落联盟又推 举鲧的儿子禹。禹是个精明能干、大公无私的人。他接受治水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 一个姑娘结婚,意志坚强的大禹,看到群众受到水害的情景,想到自己肩负的重大任务, 便毅然决然地告别妻子,来到治水的工地。 大禹请来了过去治水的长者和曾同他父亲鲧一道治过水害的人,总结过去失败的原 因,寻找根治洪水的办法。有人认为:“洪水泛滥是因为来势很猛,流不出去。”有人 建议: “看样子,水是往低处流的。只要我们弄清楚地势的高低,顺着水流的方向,开挖 河道,把水引出去,就好办了。”这些使大禹受到很大启发,他经过实地考察,制定了 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方面要加固和继续修筑堤坝,另一方面,改鲧过去“堵塞”的办法 为“疏导”来根治水患。 为了便于治水,大禹还把整个地域划分为九个大州,即冀、兖、青、徐、扬、荆、 豫、梁、雍等州。从此,一场规模浩大的治水工程便展开了。 大禹亲自率领20多万治水群众,浩浩荡荡地全面展开了疏导洪水的艰苦卓绝劳动。 大禹除了指挥外,还亲自参加劳动,为群众做出了榜样。他手握木锸(形状近似于今天 的铁锨),栉风沐雨,废寝忘餐,夜以继日,不辞劳苦。由于辛勤工作,他手上长满老 茧,小腿上的汗毛被磨光了,长期泡在水中,脚指甲也脱落了。在治理洪水中,大禹曾 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这时他的妻子刚刚生下儿子没几天,恰好从家里传来婴儿哇哇的 哭声,他怕延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路过家门,抱在妻子怀里的儿子已经会叫爸爸 了,但工程正是紧张的时候,他还是没有进去;第三次过家门,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 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治水工作还是很忙,又匆忙 离开,没进家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在大禹领导下,广大群众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劳动,终于疏通了9条大河,使洪水沿 着新开的河道,服服贴贴地流入大海。他们又回过头来,继续疏通各地的支流沟洫,排 除原野上的积水深潭,让它流入支流。从而制服了灾害,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 在治水的同时,大禹和治水大军还大力帮助老百姓重建家园,修整土地,恢复生产,使 大家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对于大禹的功绩,广大人民歌颂他,感谢他,怀念他,当 时人们把整个中国叫“禹域”(意为大禹治理过的地方)。 相传黄河上游的龙门山上的禹门口(今陕西韩城与西河津之间),为大禹所凿。龙 门山口,口宽80步,河水由此而下,奔腾咆啸,声如巨雷。集中在龙门水下的大鲤鱼为 急流所迫,随之而下,向下不断跳跃,即民间流传的吉祥之兆—— “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位于山西省芮城县东南5公里的黄河岸边的神柏峪,相传是大禹勘察水情、并在河 边的柏树上拴马歇脚的地方。后人在此处河边修建了一座禹王庙,以示纪念。 在浙江省绍兴市的会稽山下,人们还修建了大禹的陵墓——禹陵,以纪念他的丰功 伟绩。 大禹死后,其子启继位,建立了夏朝。我国的历史从此时起,进入了阶级社会,时 间约在公元前21世纪。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