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辽国的南京和上京是哪里呢
辽国设有五京,分别为上京临潢府(今赤峰市巴林左旗)、中京大定府(今赤峰市宁城县)、东京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
上京临潢府城址在今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二里许,是契丹建国初期营建的都城,原为阿保机西楼之故地。西楼即迭剌的异译。迭剌是阿保机所属的部落,又称“大部落”,他的族帐称“横帐”、“大帐”。又因契丹族以东向为贵,所以皇族居地称西楼。辽太宗耶律德光天显十三年(938年),以皇都为上京,设临潢府,改南京为东京,升幽州为南京,总称“三京”。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又建中京,重熙十三年(1049年)升大同为西京,形成五京并立。
辽上京遗迹就在乌力吉木伦河沿岸低矮的地带,蒙古人称古城为宝日浩特(宝日是茶色的意思)。民国元年(1912年)林西天主教神甫比利时人牟里(后入法籍,汉名闵宜化)曾到林东一带考察,1922年发表了调查报告,著有《东蒙古辽代旧城探考记》一书。后来文物考古工作者多次到林东古城进行考察,规模较大的是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的内蒙古考古队,1962年曾在辽上京遗址进行了历时四个月的铲探调查,基本弄清了上京的形制规模和街道布局。
上京城南、北各有砖塔一座,俗称南塔、北塔。南塔位于城南约十里的山坡上,为砖筑八角七层密檐式,高二十五米,台座每边宽约三点八米。南面有拱形门,高二点四米,宽一点六米。塔身有佛龛,塔檐现已残破,刹杆已不存在。塔身各面都嵌有浮雕,计有佛、飞天、菩萨、小塔等,今已残破不全。北塔位于林东镇北的山坡上,为砖筑六角五层密檐式,现只有四层檐,高约十米。
辽代南京城的位置在今天广安门一带,基本上同唐代的幽州城,南京是辽国五个京城中规模最大的。据《辽史・地理志》记载,南京城共8门东为东安、迎春,南为开阳、丹凤,西为显西、清晋,北为通天、拱辰。目前现存的辽南京遗迹就只有一些始建于辽代的建筑如大觉寺、天宁寺塔、牛街清真寺、通州燃灯古塔等。
大觉寺位于海淀区阳台山麓。辽咸雍四年(1068)建,初名清水院。金代时为西山八大水院之一,称灵泉寺,明宣德年间改名大觉寺。
天宁寺塔位于西城区广安门外的天宁寺内,始建于辽天庆九年,是北京地区最古老的佛塔。
牛街清真寺位于西城区牛街路东,是北京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清真寺。始建于辽统合十四年。
通州燃灯古塔位于通州城北、大运河西岸,塔高48米,初建于辽代,清代康熙十八年遭地震毁坏,康熙三十六年重建。塔基为辽物,塔身、塔顶为清代遗迹。
宋朝时辽国的上京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东南郊,林东镇东南;宋朝时辽国的南京在北京市西南。
辽南京又称燕京、析津府,是在唐代幽州城基础上建设的城市。在北京西南部。城墙高三丈,宽一丈五尺,宽三十六里。它是五个首都中最大的城市。南京市,又称内城、皇城,位于西南角,与大城市共用西门、南门。
辽上京是中国古代契丹政权辽王朝开国皇都上京的遗址。上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契丹的省会城市。是辽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辽上京作为辽之都城历经200余年,至元代辽上京逐渐废弃,它是中国历史上长期使用的草原都城之一。还有一些废墟的皇城,雕刻花式基金会和大量珍贵的文物。
扩展资料:
辽上京遗址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2部分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总面积约5平方千米。辽上京遗址的中轴线呈东西走向,体现出以东为尊。
辽南京子城位置偏于西南隅,与大城共用西门、南门。子城之中主要是宫殿区和皇家园林区,宫殿区的位置偏于子城东部,并向南突出到子城的城墙以外。南为南端门,东为左掖门(后改称万春门),西为右掖门(后改称千秋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辽南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辽上京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