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作文题,题目写对了,但没按要求写一件事怎么扣分
1个回答
2015-06-08
展开全部
1、材料作文的审题(给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就是题)
不论什么形式、什么文体的作文,首要的就是认真审题.写文章的人在动笔之前对题意(题目、材料的含义)、要求进行认真的研究和领会的过程,就叫审题.命题作文要深刻理解题目含义、要求,抓住题眼;给材料作文要完全消化材料(看图作文也属此类).审题稍有编差,便全盘皆输.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考试时即使时间不够,宁可字数达不到要求,长文短写,让他扣分,也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认真的地审题.
拿到作文题目,要解决三方面问题:1、确定文章体裁;2、划定取材范围;3、掌握写作重点.以下具体解说:
有的题目后面对文章体裁已经有明确的规定,有的题目,有某些能提示文章体裁的词或句式.一般说来,凡文题中有记、纪、述之类字的,要求写成记叙文.如:《记一位革命前辈》、《国庆纪事》、《我的自述》.文题中有涉及时、地、人、事物的,也要求写成记叙文.如:《难忘的七月》、《童年趣事》.如文题中带有象征性或抒情意味,则写成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的散文.如《春雨点点》、《红烛颂》.凡文题出现谈、论、评、说、议、析、读、感、关于、体会、启示、想到的之类的词义以及选择句式的,通常要求写成议论文,如:《谈立志》、《说勤奋》、《从忠言逆耳想到的》、《学习的主体是老师还是学生?》,如果文题中出现斥、驳、批、揭一类词或以反问句形式出现的,一般要写成驳论性的议论文.如《开卷一定有益吗?》.有些文题要求阐述事物或事理的,一般写成说明文.如《我们的校园》、《电视机的构造与维修》.
取材范围即写作范围.记叙文要弄清以记人为主,记事为主,还是以写景为主;记什么人,写什么事,描写什么景物;是现在发生的事,还是过去发生的事;用什么人称写作等.如《校园新风》,写的是校园的新人新事,以写现在为主,写过去是为了对比、衬托,用第一人称写.如果是议论文,要弄清论述的范围,以便组织论据进行论证,如《谈骨气》.如果是说明文,要弄清说明事物还是事理,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事理的要点进行介绍说明.
文体、范围确定之后,还要抓住题目的关键词语,确定文章的写作要点.一般说来,用一句话做题目的,抓住谓语部分作重点.如《我爱我家》,重点在爱,要写出如何爱,为什么爱.用词组作题目的,抓住修饰性或限制性的词语作重点.如《可喜的变化》,可写一所学校、一个家庭、一条街道、一个工厂的变化,但重点在可喜二字,要写变化怎样可喜.
某些具体明白的题目,甚至还暗示或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审题时要善于判别.如《一个雷锋式的青年》,雷锋式三个字,要求所记叙的青年的思想、言行应与雷锋有本质上的相通之处,提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又如《榜样》,要求写的对象应是先进人物或英雄人物,主要写这个人物的先进事迹或英雄事迹,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又如《团结就是力量》,这样的题目已亮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作文时,只要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写就可以了.
注:有些题目,字面意思大同小异,不大容易掌握,需要认真分析比较.审题是否准确,关键在于能否区分那些小异,不辨毫厘之差,将致千里之失.如:
《新人新事》指具有新思想新风尚的人新近做的好事,这好事也充分体现了新思想新风尚;《好人好事》通常泛指一个或几个人做了一件或几件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事,它不一定体现新字.车上让位,拾到东西归还失主,在今天已不能算作新人新事了.应该说好人好事包括新人新事,所以如果以范围宽的好人好事来代替范围相对窄的新人新事,文章就不切题了.
《优秀的园丁》与《辛勤的园丁》两题有共同性,园丁通常比作教师,这样的教师都是好教师.但在园丁上面的修饰语不同,一是优秀的,这是强调教师的成绩表现;一是辛勤的,这是突出教师的工作态度.
试比较《愉快的星期天》、《妈妈的星期天》、《不平常的星期天》;《难忘的时刻》、《难忘的一天》、《难忘的岁月》;《一个有为的青年》、《做一个有为的青年》.
有些题目,灵活性很大,题目的范围相当宽阔,要借助联想,把握它的引申意义或象征意义.例如《路》,它的本义是往来通行的地方,引申义是思想或行动的方向或途径.以《路》为题,既可以写一条具体的路,也可以取其引申义,写一条抽象的路,如:自学成才之路,艰苦创业之路.又如《脚印》从字面看,脚印是脚踏过的痕迹,由于这一点,就很难审清题意.因此难于下笔.要是我们能在另一事物上想到某点与脚印的共同点,展开联想,思路就开阔了.例如由人的脚印联想到人的成长、进步过程,这才算把握住《脚印》这个题目的内涵.因此,碰到《寒冬》、《浪花》、《长明灯》等一类题目时,要审清题意,就要通过联想,深入挖掘它的本义,引申义或象征义.
最后,审题还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要做到全面、认真.对题目下面的附带说明、要求,甚至连题目的标点符号都要认真地领会和研究,否则,也会出偏差.如《傻子不傻二三事》其中的双引号并非起引用或强调的作用,而是正话反说,实指值得赞颂的人,不傻二三事指的是值得赞颂的二三事,如果有同学写精神病人的种种作恶表现,就会令人哭笑不得.第二,要注意读者的身份,《给爷爷的一封信》和《给孙子的一封信》同样是书信,文章在语气上就必然有所区别,才会显得恰当,得体.
2、材料作文的材料分析
[材料分析1]刘吉同志是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以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而闻名,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望.这段话可以这样理人的生命意义不在活的时间长短,年龄的大小,而在对人类的贡献大小.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一首诗,其中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人来到世上都应想到为人类贡献点什么,那种来到世上为了享受,为了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那不是人的生活.做人的工作,就是教育人,对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还可以从另一角度看这段话,就是怎样做人的思想工作.做人的思想工作,不能论时间的长短,没完没了,而要了解对象,不论时间长短,解决问题就行.
[联系实际]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李向群,他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他们为人民贡献了自己的一切,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他们的事迹永远光照人间……
[参考文题]最长与最短光照人间
[材料分析2]何为企业管理,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要把领导层制订的方针、策略、意图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贯彻执行是全体人员的事,那么执行得怎样,怎样更好地执行,就要求管理人员深入下去了解情况,要及时地发现问题,帮助解决问题,要踏踏实实地干.大企业家克罗克之所以成为美国巨富,可能就是由于他有这种实干精神吧.他不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内享受清闲,而是“走动管理”深入基层.他为所属公司的经理作出了榜样,要求他们也要下基层去“去动管理”,不让他们长期在办公室,让他们到下面去干实事,发挥了他们的管理作用,这样调动了全企业人员的积极性,企业也必然会搞好.
[联系实际]正确的路线确定以后,干部起决定作用.一个企业搞得好坏,关键在于干部、管理人员.我国不少国有大企业为什么垮台、倒闭.有不少就是由于管理人员只顾自己享受,不深入基层干实事,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而有不少民营企业为什么搞得红红火火,就是企业家在真干实干,一切想的做的,都是为了企业.
[参考文题]从克罗克锯椅子靠背谈起 成绩是干出来的
[材料分析3]这则材料内容,是读书人读书经验的科学总结,使人豁然开朗,了解到知识的魅力,了解到知识的力量和对人的影响,指出了人的成才之路,从这里可以看到,“知识能改变人的性格”、“知识也能改变人的命运”.“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胸中无学,犹手中无钱也.”你要想摆脱愚昧吗?你就读书吧!你要想摆脱“贫穷”吗?你就读书吧!尤其是现在社会正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努力学习一切知识,否则将会被时代所淘汰.我们看到有些信仰邪教,愚昧得很,就是因为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科学知识的结果.
[联系实际]我国的粮食产量年年都有提高.养活12亿人民还有富余.就是搞科技下乡,农民科学种田,不再靠天吃饭.农民学习农业科学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多种经营,收入增加,改变了自己贫穷的命运.在城市里谁的收入最高,是掌握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他们凭自己的知识技术,为国家、为企业创造的财富多,自己取得的报酬自然也就越多.
[参考文题]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使人变得聪慧
[材料分析4] 薛谭向秦青学唱歌,没有完全学到秦青的技艺,就告辞回家,这是薛谭的不对.当他听到秦青激越高亢的歌声,深感自己之不足,于是向老师道歉,并表示终生不再提起回家的事了,这表示他知错必改的决心,是真心实意地向秦青学习技艺,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不过薛谭应当从这件事中汲取教训,当自己还没有完全学到技艺时,就匆忙决定是错误的.秦青对薛谭学艺很认真负责,当薛谭向他告辞时,他知道薛谭并没有学好,没有放弃他用自己的歌声来教育他,没用简单的说教,或批评的方式,而是用事实说话,使之幡然醒悟.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是值得人们学习的.也说明让事实说话来教育人这种方式好.
[联系实际]我曾听说这样一件事,一位平时很不爱学语文的同学,临近高考的时候,他感觉到这样的语文成绩,肯定影响他高考的录取,于是他求助于一位老教师帮忙.上了几次课后,他就不去了,认为语文已经学好了.等他拿到高考成绩的时候,他后悔莫及,只差一分,未能考取理想的重点大学,他的语文成绩一般.他对老教师说:等我考研的时候,还来请您帮助.
[参考文题] 用事实教育人好 诲人不倦
[材料分析5]动物的本能是为了求得生存,为了求生存,就得有食物.猫以捕鼠为生,所以它要行动敏捷,善跳跃.这大猫得到某君的精心喂养,不需要去捕鼠觅食,这种捕鼠的技能也就会随之消失.再说大猫膘肥体壮,行动必然迟缓,如何能再捕鼠?而小猫则不然,出世后不久,就要去捕鼠觅食,因为没有人去喂养,自己不去捕鼠觅食就会饿死,生存不下去.小猫主动觅食,经过不懈努力,一定会成为捕鼠能手.
[联系实际]我们国家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引进竞争机制.改变了过去一切都由国家包下来的做法,而要人们在竞争中求生存,有的人很不习惯,想靠“等”、“靠”、“要”过日子.不能改变旧观念,不去学习新东西,主动觅食.大事做不了,小事还不做.这种人应该认清形势,国家不再喂养了.现在有的青年则不然,他们学完了本科去考研,跨门类学习,跨专业学习,这叫“知识储备”、“技能储备”,他们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断进取,不断攀登,这是国家的希望.
[参考文题] “喂”与“觅” 在竞争中求发展
[材料分析6] 一个人总是有长处和短处,有优点和缺点的,这是客观的存在.但不同的人对这两者态度是不同的.聪明人能及时发现自己的短处和不足,发现别人的长处,善于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使自己不断进步.而另一些人看自己的优点用放大镜,看别人的不足用显微镜,自以为是,高人一等,永远处在停滞不前的地方,这是糊涂人.同样,一个企业也是这样,企业管理者应善于发现自己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向科学要办法,或外出取经、作及时调整.这是聪明的企业家.
[联系实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善于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虚心向外国学习的“洋”为“中”用,大量送出人到国外培养,带回先进的科学技术,又大量请外国人进来,引进技术,引进人才,使建设少走弯路.多种形式办企业,就是引进技术、引进先进设备的具体办法之一.在企业管理模式方面向外国学习,如企业股份制,实行企业破产法等.
[参考文题]取长补短,发展自己敢于揭短
[材料分析7]看待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哪一种好,衡量的主要标志是能否给企业带来效益,其次应看对人才的培养是否有利.从这两点看,日本松下电器企业的做法好,新聘入厂的高学历人才,他们的长处是有书本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让他们从工人做起,就是让他们的书本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去检验、去充实、去提高.弥补了自己的不足,这样厂领导能从长远利益看问题,对厂里培养人才有利,对新聘的人的培养也有利.其次还应看到厂里的工作人员的职位和待遇,不能仅凭学历的高低,主要看你的能力,能否为企业解决问题,带来效益.从工人做起,如果你的能力强,将很快得到重用或提拔.这从分配利益上看也是合理的,只有这样做,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国的做法,弊端较多,高学历人入厂即享受厂级待遇,这和他对厂里的贡献不成比例,不利于引进竞争机制,不利于高学历人奋发进取,不利于培养人才.中国这种情况的产生,往往同当前的高学历人才少,不少单位求贤若渴有关,用待遇高作为条件来吸引人才.
[联系实际]我们在人才交流会上常常看到,许诺年薪××万元,分配几居室等等作为条件来引进人才.但效果怎样,需要时间的等待.
[参考文题]松下电器企业的做法好
[材料分析8]三个人不同的回答,反映了这三个人不同的心态,对这一工作的不同认识.第一个工人对这一工作根本没去多想,砌砖就是砌砖,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也没有什么认识,是处于被动地位的.这种人也不会动脑筋想办法把工作做得更好,不会有进取心.第二个工人的目的很明确,是为了赚钱,那么就会怎么赚钱多,就会怎么做,是做钱的奴隶,砌砖就有可能只顾数量不顾质量,这种人技术不会多大长进.第三个工人则和他们不一样,他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种创造,基于这种认识,肯定是热爱这种工作,也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做好工作.这种人是有上进心的人,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后来他成为有名的建筑师也就不足为奇了.
[联系实际]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做出突出贡献,成为专家的人很多.北京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赢得广大乘客的赞誉,被评为劳动模范.热爱本职工作,成为英雄模范的人物很多,像雷锋、王进喜等,他们干一行爱一行,值得人们学习,而那些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思进取的人,不会有好前途.
[参考文题]志不高者智不远 行行出状元
[话题材料分析9]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对于具体事物的变化发展的作用不仅是不可缺少的,有时甚至还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儒勒·凡尔纳的成功,除了他本人的勤奋努力之外,不能不说他的妻子、赫哲尔经理起了很大的作用.正如材料中所说,如果缺了其中的一个,事情可能就不会是这样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外因的鼓励对人们走向成功是多么重要.在这里鼓励调动了儒勒·凡尔纳的积极性.学生的可塑性强,鼓励对于学生成才,更为重要.
[联系实际]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中学教数学不好,他的母校厦门大学收留了他,鼓励他从事数学研究,最后才使他成为了数学家.我们在中学里经常看到一位同学的作文被老师看中,让他读给全班同学听,可以肯定下次作文,他一定会更加努力.说不定他从此会立下学文学的志愿.
[参考文题]《鼓励是成功的催化剂》 《成功从这里开始》
[话题材料分析10]在机遇面前,英国推销员和日本推销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态度,采取截然相反的做法,说明两个推销员的素质不同,经营理念有差别.在宝贵的商机面前,一位错失良机,一位抓住了机遇,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以辩证思维看问题,发现这个太平洋岛国是个巨大的鞋业市场.这一岛国群众今天不穿鞋,当他们了解到穿鞋的好处后,大家都会买鞋穿,因为这是物质文明的进步,这种做法肯定生意兴隆.从这里我们认识到经营商业经济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联系实际]在市场经济面前,竞争永远是激烈的.一个企业的兴衰,关键在人才.科学的管理需要人才,新产品的研制需要人才,营销活动更需要人才.我国许多名牌企业像海尔、首钢都有自己的科研机构,都有自己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开放初期兴起的一些企业,为什么纷纷落马,其中重要的一条缘故是企业缺乏人才.
[参考文题]《企业呼唤人才》《机遇与人才》
[话题材料分析11]“有探索就有成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类在探索中生存,人类文明的每一滴进步,无不是探索的结果,人类历史就是在探索中前进史,在探索中发展.一切愿为人类作贡献的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探索.要探索就要有勇敢,要有坚强的毅力.甚至要有不怕牺牲的精神.只有那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能享受那成功的喜悦,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敢者,哪有后来人能够享受品尝到螃蟹的美味佳肴.
[联系实际]我们的民族就是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敢于走前人所没有走过的路.我国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都是成功探索成功的光辉范例.你有过探索的经历吗?像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工作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等都可入文.
[参考文题]《有探索就有成功》 《无限风光在险峰》
[话题材料分析12]在人们的印象中,或在人们的感觉中,或在通常的思维中,提到“反对者”,总是在阻拦事物发展前进,具有敌对情绪联系在一起的.而潘家铮教授居然说:“那些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我们进行反思可看出潘教授伟大的胸怀,可看出潘教授对三峡工程的事业心.反对者,为什么反对,肯定有他的思维方式,肯定有他的理由.听听他们的意见,可以帮助我们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考虑问题,使我们少犯或不犯错误,把工作做得更好,避免遭受损失,这对如此巨大的三峡工程显得格外重要.所以,有反对者是好事而不是坏事,说他们贡献最大也就不足为奇了.
[联系实际]我们是唯物主义者,让别人说话,天塌不下来.我们以事业为重,听取不同意见对事业有益.在要不要搞三峡工程问题上,历时多年的争论,这样大的工程能不能搞好,花这么多钱值不值得搞,专家学者曾提出过不知多少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促使有关方面经过多方论证,想得更周到,做得更仔细.
[参考文题]《面对反对者》 《伟大的胸怀》
3、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比较谈
话题作文连续几年在中考、高考作文中出现,但有关话题作文的好多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许多考生写作话题作文的方法依然没有摆脱材料作文写作的模式,不是对话题中的某一观点加以评论,就是引用僵化的“叙议联结”的方式进行构思,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内容空洞、思路局促,没有新意.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话题作文中话题材料与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区分不清,甚至混为一谈.要想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弄清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异同之处,进而掌握写作方法,写好作文.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都是提供一则可多则材料,有文字材料,有图画材料,也有的文字材料和图画材料兼而有之,这是二者的相同之处.其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命题角度不同
先说材料作文,其命题者往往在题目中提供一则或多则材料,学生在感知和把握这些材料的基础之上,选取一个最佳角度,提出中心论点,然后进行论述.这种要求虽比单纯命题作文的束缚要小一些,但一些定作上的条条框框还依然束缚着学生的手脚.比如文体一般写成议论文,中心论点一定要从最佳角度提练出来,行文一定要紧扣材料,写作一定要联系现实生活等,这样的写作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话题作文的材料是作文的前提和引子,是命题者所提供和写作前的指导,是引发学生思考的由头.写作过程中可以引用材料,也可以对材料只字不提.由此可见,话题作文无论是在表达上,还是在选材、立意、体裁等方面,都比材料作文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和自由度大.
下面是两道高考作文题:
A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并根据要求作文:“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
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眉骨/………”
要求:根据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展开议论,写一篇议论文.
本题是1995年高考作文题,道出了鸟儿们互相揭短的事情.其寓意是要全面地辨证地、正确地对待他人和自己,不要以自己的长处比他人的短处.考生以此寓意确定中心论点展开议论,才符合此材料作文的要求,否则就会偏题.材料作文一般要求立足材料本身,并从最佳角度提炼主题,确定写作的中心,然后再联系实际,写成议论性的文章.
B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歌德说,我一生只是辛苦工作,我的年表就是最好的说明;康德说,人一生不断地进行创造性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爱因斯坦说,只要有一天你得到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从此你的工作和生活就会有奇异的色彩;一个普通人说,我们注定终生吃苦,我们注定活的不轻松,但我们应该活的精彩.”
看了以上材料,你对“精彩”或许有新的认识,请以“精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定你的经历、体验、感受,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
此题是一道供材料的话题作文,考生只有围绕“精彩”这一话题写作就行了,不必拘泥于材料本身,且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这无疑给考生提供了很大的自由空间.而话题作文对文体的要求不十分严格,一般要求考生按自己最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一般要求“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处理思路不同
要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对话题作文要能求新求异,张扬个性.这是处理话题材料的基本思路,也是考生应有的思维品质.有了这种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思维品质,才能在话题作文的立意、构思、形式、语言等方面写出新意,才不会人云亦云,落入俗套,才能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来.
而材料作文则要求考生反复推敲材料的深层含义,提炼出议论的中心论点,材料成了写作的出发点的归宿,写作的始终要紧紧围绕材料、引用材料,处理材料的思维方式完全是一种求同意识,否则就有偏题之嫌.例如有这样一道供材料的话题作文:
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一天,清扫庭院,偶见一棵树苗依石而长,生机盎然.“若搬开那块石头,它一定会长得更好吧!”这样想着,我便用力将压在树根上的石头搬走了.隔了几天,再到后院,竟发现那棵树苗倒在地上夭折了.
材料二
美国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将一只被取出压力基因的小白鼠放入一个仿真空间,由于它没有压力基因,在攀越一座13米高的假山时漫不经心,跌落山下,摔死了.而另一只没被取出压力基因的小灰鼠小心翼翼地行走、觅食,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材料三
1920年,美国一位年仅11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不慎将邻居的玻璃窗户踢了一个洞,邻居索赔12.5美元.男孩哪里有钱赔,于是回家向父亲认错.父亲说:“钱可以先借给你,一年后归还.”从此,这个男孩就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涯,半年后,他将12.5美元如数还给了父亲.许多年过去了,这个长大成人的男孩当上了美国总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里根.
的确,植物也好、动物也罢,没有了压力,就没有了生存的动力和希望,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请以“压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如果我们按供料作文的思路去处理,那就要反复推敲材料,并从三则材料中提炼出共性的含义,其大意是“植物没有特殊的生长条件提供的压力就不能生存;动物离开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就会被淘汰;人同样也需要压力,没有了压力就会没有生活的动力和希望.”依此类材料的深层含义来确定写作的中心论点,然后对材料进行评析,最后联系实际阐明中心论点.否则就会观点不集中,偏题,或者肤浅.
写话题作文就不是如此,只要考生接触了话题材料,能明确所写的内容只要与话题“压力”有关即可,可以涉及关于压力的人和事,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就压力问题谈自己独特的看法,写成议论文,行文中可以引用材料,也可以不引用材料;还可以由压力生发联想,进行新颖的构思和立意,从而抒发丰富的感情,写成散文、寓言等.这样处理材料,完全可以消除材料作文的求同意识,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多姿多彩,新颖活泼.
不论什么形式、什么文体的作文,首要的就是认真审题.写文章的人在动笔之前对题意(题目、材料的含义)、要求进行认真的研究和领会的过程,就叫审题.命题作文要深刻理解题目含义、要求,抓住题眼;给材料作文要完全消化材料(看图作文也属此类).审题稍有编差,便全盘皆输.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考试时即使时间不够,宁可字数达不到要求,长文短写,让他扣分,也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认真的地审题.
拿到作文题目,要解决三方面问题:1、确定文章体裁;2、划定取材范围;3、掌握写作重点.以下具体解说:
有的题目后面对文章体裁已经有明确的规定,有的题目,有某些能提示文章体裁的词或句式.一般说来,凡文题中有记、纪、述之类字的,要求写成记叙文.如:《记一位革命前辈》、《国庆纪事》、《我的自述》.文题中有涉及时、地、人、事物的,也要求写成记叙文.如:《难忘的七月》、《童年趣事》.如文题中带有象征性或抒情意味,则写成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的散文.如《春雨点点》、《红烛颂》.凡文题出现谈、论、评、说、议、析、读、感、关于、体会、启示、想到的之类的词义以及选择句式的,通常要求写成议论文,如:《谈立志》、《说勤奋》、《从忠言逆耳想到的》、《学习的主体是老师还是学生?》,如果文题中出现斥、驳、批、揭一类词或以反问句形式出现的,一般要写成驳论性的议论文.如《开卷一定有益吗?》.有些文题要求阐述事物或事理的,一般写成说明文.如《我们的校园》、《电视机的构造与维修》.
取材范围即写作范围.记叙文要弄清以记人为主,记事为主,还是以写景为主;记什么人,写什么事,描写什么景物;是现在发生的事,还是过去发生的事;用什么人称写作等.如《校园新风》,写的是校园的新人新事,以写现在为主,写过去是为了对比、衬托,用第一人称写.如果是议论文,要弄清论述的范围,以便组织论据进行论证,如《谈骨气》.如果是说明文,要弄清说明事物还是事理,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事理的要点进行介绍说明.
文体、范围确定之后,还要抓住题目的关键词语,确定文章的写作要点.一般说来,用一句话做题目的,抓住谓语部分作重点.如《我爱我家》,重点在爱,要写出如何爱,为什么爱.用词组作题目的,抓住修饰性或限制性的词语作重点.如《可喜的变化》,可写一所学校、一个家庭、一条街道、一个工厂的变化,但重点在可喜二字,要写变化怎样可喜.
某些具体明白的题目,甚至还暗示或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审题时要善于判别.如《一个雷锋式的青年》,雷锋式三个字,要求所记叙的青年的思想、言行应与雷锋有本质上的相通之处,提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又如《榜样》,要求写的对象应是先进人物或英雄人物,主要写这个人物的先进事迹或英雄事迹,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又如《团结就是力量》,这样的题目已亮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作文时,只要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写就可以了.
注:有些题目,字面意思大同小异,不大容易掌握,需要认真分析比较.审题是否准确,关键在于能否区分那些小异,不辨毫厘之差,将致千里之失.如:
《新人新事》指具有新思想新风尚的人新近做的好事,这好事也充分体现了新思想新风尚;《好人好事》通常泛指一个或几个人做了一件或几件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事,它不一定体现新字.车上让位,拾到东西归还失主,在今天已不能算作新人新事了.应该说好人好事包括新人新事,所以如果以范围宽的好人好事来代替范围相对窄的新人新事,文章就不切题了.
《优秀的园丁》与《辛勤的园丁》两题有共同性,园丁通常比作教师,这样的教师都是好教师.但在园丁上面的修饰语不同,一是优秀的,这是强调教师的成绩表现;一是辛勤的,这是突出教师的工作态度.
试比较《愉快的星期天》、《妈妈的星期天》、《不平常的星期天》;《难忘的时刻》、《难忘的一天》、《难忘的岁月》;《一个有为的青年》、《做一个有为的青年》.
有些题目,灵活性很大,题目的范围相当宽阔,要借助联想,把握它的引申意义或象征意义.例如《路》,它的本义是往来通行的地方,引申义是思想或行动的方向或途径.以《路》为题,既可以写一条具体的路,也可以取其引申义,写一条抽象的路,如:自学成才之路,艰苦创业之路.又如《脚印》从字面看,脚印是脚踏过的痕迹,由于这一点,就很难审清题意.因此难于下笔.要是我们能在另一事物上想到某点与脚印的共同点,展开联想,思路就开阔了.例如由人的脚印联想到人的成长、进步过程,这才算把握住《脚印》这个题目的内涵.因此,碰到《寒冬》、《浪花》、《长明灯》等一类题目时,要审清题意,就要通过联想,深入挖掘它的本义,引申义或象征义.
最后,审题还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要做到全面、认真.对题目下面的附带说明、要求,甚至连题目的标点符号都要认真地领会和研究,否则,也会出偏差.如《傻子不傻二三事》其中的双引号并非起引用或强调的作用,而是正话反说,实指值得赞颂的人,不傻二三事指的是值得赞颂的二三事,如果有同学写精神病人的种种作恶表现,就会令人哭笑不得.第二,要注意读者的身份,《给爷爷的一封信》和《给孙子的一封信》同样是书信,文章在语气上就必然有所区别,才会显得恰当,得体.
2、材料作文的材料分析
[材料分析1]刘吉同志是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以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而闻名,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望.这段话可以这样理人的生命意义不在活的时间长短,年龄的大小,而在对人类的贡献大小.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一首诗,其中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人来到世上都应想到为人类贡献点什么,那种来到世上为了享受,为了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那不是人的生活.做人的工作,就是教育人,对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还可以从另一角度看这段话,就是怎样做人的思想工作.做人的思想工作,不能论时间的长短,没完没了,而要了解对象,不论时间长短,解决问题就行.
[联系实际]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李向群,他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他们为人民贡献了自己的一切,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他们的事迹永远光照人间……
[参考文题]最长与最短光照人间
[材料分析2]何为企业管理,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要把领导层制订的方针、策略、意图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贯彻执行是全体人员的事,那么执行得怎样,怎样更好地执行,就要求管理人员深入下去了解情况,要及时地发现问题,帮助解决问题,要踏踏实实地干.大企业家克罗克之所以成为美国巨富,可能就是由于他有这种实干精神吧.他不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内享受清闲,而是“走动管理”深入基层.他为所属公司的经理作出了榜样,要求他们也要下基层去“去动管理”,不让他们长期在办公室,让他们到下面去干实事,发挥了他们的管理作用,这样调动了全企业人员的积极性,企业也必然会搞好.
[联系实际]正确的路线确定以后,干部起决定作用.一个企业搞得好坏,关键在于干部、管理人员.我国不少国有大企业为什么垮台、倒闭.有不少就是由于管理人员只顾自己享受,不深入基层干实事,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而有不少民营企业为什么搞得红红火火,就是企业家在真干实干,一切想的做的,都是为了企业.
[参考文题]从克罗克锯椅子靠背谈起 成绩是干出来的
[材料分析3]这则材料内容,是读书人读书经验的科学总结,使人豁然开朗,了解到知识的魅力,了解到知识的力量和对人的影响,指出了人的成才之路,从这里可以看到,“知识能改变人的性格”、“知识也能改变人的命运”.“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胸中无学,犹手中无钱也.”你要想摆脱愚昧吗?你就读书吧!你要想摆脱“贫穷”吗?你就读书吧!尤其是现在社会正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努力学习一切知识,否则将会被时代所淘汰.我们看到有些信仰邪教,愚昧得很,就是因为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科学知识的结果.
[联系实际]我国的粮食产量年年都有提高.养活12亿人民还有富余.就是搞科技下乡,农民科学种田,不再靠天吃饭.农民学习农业科学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多种经营,收入增加,改变了自己贫穷的命运.在城市里谁的收入最高,是掌握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他们凭自己的知识技术,为国家、为企业创造的财富多,自己取得的报酬自然也就越多.
[参考文题]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使人变得聪慧
[材料分析4] 薛谭向秦青学唱歌,没有完全学到秦青的技艺,就告辞回家,这是薛谭的不对.当他听到秦青激越高亢的歌声,深感自己之不足,于是向老师道歉,并表示终生不再提起回家的事了,这表示他知错必改的决心,是真心实意地向秦青学习技艺,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不过薛谭应当从这件事中汲取教训,当自己还没有完全学到技艺时,就匆忙决定是错误的.秦青对薛谭学艺很认真负责,当薛谭向他告辞时,他知道薛谭并没有学好,没有放弃他用自己的歌声来教育他,没用简单的说教,或批评的方式,而是用事实说话,使之幡然醒悟.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是值得人们学习的.也说明让事实说话来教育人这种方式好.
[联系实际]我曾听说这样一件事,一位平时很不爱学语文的同学,临近高考的时候,他感觉到这样的语文成绩,肯定影响他高考的录取,于是他求助于一位老教师帮忙.上了几次课后,他就不去了,认为语文已经学好了.等他拿到高考成绩的时候,他后悔莫及,只差一分,未能考取理想的重点大学,他的语文成绩一般.他对老教师说:等我考研的时候,还来请您帮助.
[参考文题] 用事实教育人好 诲人不倦
[材料分析5]动物的本能是为了求得生存,为了求生存,就得有食物.猫以捕鼠为生,所以它要行动敏捷,善跳跃.这大猫得到某君的精心喂养,不需要去捕鼠觅食,这种捕鼠的技能也就会随之消失.再说大猫膘肥体壮,行动必然迟缓,如何能再捕鼠?而小猫则不然,出世后不久,就要去捕鼠觅食,因为没有人去喂养,自己不去捕鼠觅食就会饿死,生存不下去.小猫主动觅食,经过不懈努力,一定会成为捕鼠能手.
[联系实际]我们国家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引进竞争机制.改变了过去一切都由国家包下来的做法,而要人们在竞争中求生存,有的人很不习惯,想靠“等”、“靠”、“要”过日子.不能改变旧观念,不去学习新东西,主动觅食.大事做不了,小事还不做.这种人应该认清形势,国家不再喂养了.现在有的青年则不然,他们学完了本科去考研,跨门类学习,跨专业学习,这叫“知识储备”、“技能储备”,他们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断进取,不断攀登,这是国家的希望.
[参考文题] “喂”与“觅” 在竞争中求发展
[材料分析6] 一个人总是有长处和短处,有优点和缺点的,这是客观的存在.但不同的人对这两者态度是不同的.聪明人能及时发现自己的短处和不足,发现别人的长处,善于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使自己不断进步.而另一些人看自己的优点用放大镜,看别人的不足用显微镜,自以为是,高人一等,永远处在停滞不前的地方,这是糊涂人.同样,一个企业也是这样,企业管理者应善于发现自己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向科学要办法,或外出取经、作及时调整.这是聪明的企业家.
[联系实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善于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虚心向外国学习的“洋”为“中”用,大量送出人到国外培养,带回先进的科学技术,又大量请外国人进来,引进技术,引进人才,使建设少走弯路.多种形式办企业,就是引进技术、引进先进设备的具体办法之一.在企业管理模式方面向外国学习,如企业股份制,实行企业破产法等.
[参考文题]取长补短,发展自己敢于揭短
[材料分析7]看待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哪一种好,衡量的主要标志是能否给企业带来效益,其次应看对人才的培养是否有利.从这两点看,日本松下电器企业的做法好,新聘入厂的高学历人才,他们的长处是有书本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让他们从工人做起,就是让他们的书本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去检验、去充实、去提高.弥补了自己的不足,这样厂领导能从长远利益看问题,对厂里培养人才有利,对新聘的人的培养也有利.其次还应看到厂里的工作人员的职位和待遇,不能仅凭学历的高低,主要看你的能力,能否为企业解决问题,带来效益.从工人做起,如果你的能力强,将很快得到重用或提拔.这从分配利益上看也是合理的,只有这样做,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国的做法,弊端较多,高学历人入厂即享受厂级待遇,这和他对厂里的贡献不成比例,不利于引进竞争机制,不利于高学历人奋发进取,不利于培养人才.中国这种情况的产生,往往同当前的高学历人才少,不少单位求贤若渴有关,用待遇高作为条件来吸引人才.
[联系实际]我们在人才交流会上常常看到,许诺年薪××万元,分配几居室等等作为条件来引进人才.但效果怎样,需要时间的等待.
[参考文题]松下电器企业的做法好
[材料分析8]三个人不同的回答,反映了这三个人不同的心态,对这一工作的不同认识.第一个工人对这一工作根本没去多想,砌砖就是砌砖,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也没有什么认识,是处于被动地位的.这种人也不会动脑筋想办法把工作做得更好,不会有进取心.第二个工人的目的很明确,是为了赚钱,那么就会怎么赚钱多,就会怎么做,是做钱的奴隶,砌砖就有可能只顾数量不顾质量,这种人技术不会多大长进.第三个工人则和他们不一样,他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种创造,基于这种认识,肯定是热爱这种工作,也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做好工作.这种人是有上进心的人,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后来他成为有名的建筑师也就不足为奇了.
[联系实际]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做出突出贡献,成为专家的人很多.北京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赢得广大乘客的赞誉,被评为劳动模范.热爱本职工作,成为英雄模范的人物很多,像雷锋、王进喜等,他们干一行爱一行,值得人们学习,而那些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思进取的人,不会有好前途.
[参考文题]志不高者智不远 行行出状元
[话题材料分析9]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对于具体事物的变化发展的作用不仅是不可缺少的,有时甚至还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儒勒·凡尔纳的成功,除了他本人的勤奋努力之外,不能不说他的妻子、赫哲尔经理起了很大的作用.正如材料中所说,如果缺了其中的一个,事情可能就不会是这样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外因的鼓励对人们走向成功是多么重要.在这里鼓励调动了儒勒·凡尔纳的积极性.学生的可塑性强,鼓励对于学生成才,更为重要.
[联系实际]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中学教数学不好,他的母校厦门大学收留了他,鼓励他从事数学研究,最后才使他成为了数学家.我们在中学里经常看到一位同学的作文被老师看中,让他读给全班同学听,可以肯定下次作文,他一定会更加努力.说不定他从此会立下学文学的志愿.
[参考文题]《鼓励是成功的催化剂》 《成功从这里开始》
[话题材料分析10]在机遇面前,英国推销员和日本推销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态度,采取截然相反的做法,说明两个推销员的素质不同,经营理念有差别.在宝贵的商机面前,一位错失良机,一位抓住了机遇,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以辩证思维看问题,发现这个太平洋岛国是个巨大的鞋业市场.这一岛国群众今天不穿鞋,当他们了解到穿鞋的好处后,大家都会买鞋穿,因为这是物质文明的进步,这种做法肯定生意兴隆.从这里我们认识到经营商业经济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联系实际]在市场经济面前,竞争永远是激烈的.一个企业的兴衰,关键在人才.科学的管理需要人才,新产品的研制需要人才,营销活动更需要人才.我国许多名牌企业像海尔、首钢都有自己的科研机构,都有自己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开放初期兴起的一些企业,为什么纷纷落马,其中重要的一条缘故是企业缺乏人才.
[参考文题]《企业呼唤人才》《机遇与人才》
[话题材料分析11]“有探索就有成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类在探索中生存,人类文明的每一滴进步,无不是探索的结果,人类历史就是在探索中前进史,在探索中发展.一切愿为人类作贡献的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探索.要探索就要有勇敢,要有坚强的毅力.甚至要有不怕牺牲的精神.只有那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能享受那成功的喜悦,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敢者,哪有后来人能够享受品尝到螃蟹的美味佳肴.
[联系实际]我们的民族就是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敢于走前人所没有走过的路.我国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都是成功探索成功的光辉范例.你有过探索的经历吗?像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工作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等都可入文.
[参考文题]《有探索就有成功》 《无限风光在险峰》
[话题材料分析12]在人们的印象中,或在人们的感觉中,或在通常的思维中,提到“反对者”,总是在阻拦事物发展前进,具有敌对情绪联系在一起的.而潘家铮教授居然说:“那些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我们进行反思可看出潘教授伟大的胸怀,可看出潘教授对三峡工程的事业心.反对者,为什么反对,肯定有他的思维方式,肯定有他的理由.听听他们的意见,可以帮助我们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考虑问题,使我们少犯或不犯错误,把工作做得更好,避免遭受损失,这对如此巨大的三峡工程显得格外重要.所以,有反对者是好事而不是坏事,说他们贡献最大也就不足为奇了.
[联系实际]我们是唯物主义者,让别人说话,天塌不下来.我们以事业为重,听取不同意见对事业有益.在要不要搞三峡工程问题上,历时多年的争论,这样大的工程能不能搞好,花这么多钱值不值得搞,专家学者曾提出过不知多少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促使有关方面经过多方论证,想得更周到,做得更仔细.
[参考文题]《面对反对者》 《伟大的胸怀》
3、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比较谈
话题作文连续几年在中考、高考作文中出现,但有关话题作文的好多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许多考生写作话题作文的方法依然没有摆脱材料作文写作的模式,不是对话题中的某一观点加以评论,就是引用僵化的“叙议联结”的方式进行构思,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内容空洞、思路局促,没有新意.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话题作文中话题材料与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区分不清,甚至混为一谈.要想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弄清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异同之处,进而掌握写作方法,写好作文.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都是提供一则可多则材料,有文字材料,有图画材料,也有的文字材料和图画材料兼而有之,这是二者的相同之处.其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命题角度不同
先说材料作文,其命题者往往在题目中提供一则或多则材料,学生在感知和把握这些材料的基础之上,选取一个最佳角度,提出中心论点,然后进行论述.这种要求虽比单纯命题作文的束缚要小一些,但一些定作上的条条框框还依然束缚着学生的手脚.比如文体一般写成议论文,中心论点一定要从最佳角度提练出来,行文一定要紧扣材料,写作一定要联系现实生活等,这样的写作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话题作文的材料是作文的前提和引子,是命题者所提供和写作前的指导,是引发学生思考的由头.写作过程中可以引用材料,也可以对材料只字不提.由此可见,话题作文无论是在表达上,还是在选材、立意、体裁等方面,都比材料作文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和自由度大.
下面是两道高考作文题:
A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并根据要求作文:“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
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眉骨/………”
要求:根据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展开议论,写一篇议论文.
本题是1995年高考作文题,道出了鸟儿们互相揭短的事情.其寓意是要全面地辨证地、正确地对待他人和自己,不要以自己的长处比他人的短处.考生以此寓意确定中心论点展开议论,才符合此材料作文的要求,否则就会偏题.材料作文一般要求立足材料本身,并从最佳角度提炼主题,确定写作的中心,然后再联系实际,写成议论性的文章.
B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歌德说,我一生只是辛苦工作,我的年表就是最好的说明;康德说,人一生不断地进行创造性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爱因斯坦说,只要有一天你得到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从此你的工作和生活就会有奇异的色彩;一个普通人说,我们注定终生吃苦,我们注定活的不轻松,但我们应该活的精彩.”
看了以上材料,你对“精彩”或许有新的认识,请以“精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定你的经历、体验、感受,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
此题是一道供材料的话题作文,考生只有围绕“精彩”这一话题写作就行了,不必拘泥于材料本身,且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这无疑给考生提供了很大的自由空间.而话题作文对文体的要求不十分严格,一般要求考生按自己最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一般要求“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处理思路不同
要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对话题作文要能求新求异,张扬个性.这是处理话题材料的基本思路,也是考生应有的思维品质.有了这种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思维品质,才能在话题作文的立意、构思、形式、语言等方面写出新意,才不会人云亦云,落入俗套,才能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来.
而材料作文则要求考生反复推敲材料的深层含义,提炼出议论的中心论点,材料成了写作的出发点的归宿,写作的始终要紧紧围绕材料、引用材料,处理材料的思维方式完全是一种求同意识,否则就有偏题之嫌.例如有这样一道供材料的话题作文:
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一天,清扫庭院,偶见一棵树苗依石而长,生机盎然.“若搬开那块石头,它一定会长得更好吧!”这样想着,我便用力将压在树根上的石头搬走了.隔了几天,再到后院,竟发现那棵树苗倒在地上夭折了.
材料二
美国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将一只被取出压力基因的小白鼠放入一个仿真空间,由于它没有压力基因,在攀越一座13米高的假山时漫不经心,跌落山下,摔死了.而另一只没被取出压力基因的小灰鼠小心翼翼地行走、觅食,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材料三
1920年,美国一位年仅11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不慎将邻居的玻璃窗户踢了一个洞,邻居索赔12.5美元.男孩哪里有钱赔,于是回家向父亲认错.父亲说:“钱可以先借给你,一年后归还.”从此,这个男孩就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涯,半年后,他将12.5美元如数还给了父亲.许多年过去了,这个长大成人的男孩当上了美国总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里根.
的确,植物也好、动物也罢,没有了压力,就没有了生存的动力和希望,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请以“压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如果我们按供料作文的思路去处理,那就要反复推敲材料,并从三则材料中提炼出共性的含义,其大意是“植物没有特殊的生长条件提供的压力就不能生存;动物离开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就会被淘汰;人同样也需要压力,没有了压力就会没有生活的动力和希望.”依此类材料的深层含义来确定写作的中心论点,然后对材料进行评析,最后联系实际阐明中心论点.否则就会观点不集中,偏题,或者肤浅.
写话题作文就不是如此,只要考生接触了话题材料,能明确所写的内容只要与话题“压力”有关即可,可以涉及关于压力的人和事,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就压力问题谈自己独特的看法,写成议论文,行文中可以引用材料,也可以不引用材料;还可以由压力生发联想,进行新颖的构思和立意,从而抒发丰富的感情,写成散文、寓言等.这样处理材料,完全可以消除材料作文的求同意识,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多姿多彩,新颖活泼.
追问
该怎样扣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