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和苏共二十大对苏共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否定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战争不可避免的理论和承认资本主义和平过渡的可能性。
赫鲁晓夫所提倡的和平共处原则在任何意义上都决不标志着苏联政策的新发展,而与当时中国政府所提出的有关国际关系的观点相一致。赫鲁晓夫报告的新特点在于他否定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战争不可避免的理论和承认资本主义和平过渡的可能性。
虽然这些理论连同他对斯大林的谴责后来成为中苏两党激烈论战的主题,但是,中国共产党在当时并没有对这些理论和他对斯大林的谴责进行公开的争论,中国共产党在1956年4月5日发表的声明中认可了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评。
扩展资料: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相关情况:
1、代表大会对自上次党代会以来13年间党的活动和人民的斗争与胜利进行了总结。大会通过了更改党的名称的决定。
2、柯西金被降为候补委员。莫洛托夫和米高扬被留在名单上,苏共中央书记处也扩大了一倍。
3、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盲目自大,不相信诸多德军即将进攻苏联的情报,再加上“大清洗”残害了很多优秀的苏军将领,以至于在战争初期遭受惨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
厦门鲎试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08-01 广告
2023-08-01 广告
BG试验又称为G试验,是一种基于真菌细胞壁成分的血清学试验。BG试验检测的是真菌细胞壁中的葡聚糖成分。操作步骤如下:1. 左键单击【View】2. 左键单击【Residual Diagnostics】3. 左键单击【Series Corre...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厦门鲎试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展开全部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于1956年召开,是苏联历史乃至国际共产主义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会上主要批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指出斯大林主义的错误,还提出“三和”的新理论,对世界形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苏共二十大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批判个人迷信和斯大林,这也是苏联自斯大林时代之后的头等大事,震惊了世界,也造成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后果。
在苏共二十大的正式议程中,批判个人迷信和斯大林并不显著。赫鲁晓夫在宣布大会开幕后还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苏共十九大后失去了杰出的领袖斯大林”,他甚至还提议代表们为斯大林默哀。其在大会的总结报告中,也只是笼统的批判了个人迷信而没有直指斯大林。他说,苏共“坚决反对和马克思主义不兼容的个人迷信,因为个人迷信把这个或那个活动家变成创造奇迹的英雄,而缩小了党和群众的作用,降低了他们的创造积极性。个人迷信流行的结果就是降低了党的集体领导作用,优势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然而在1956年2月25日,即苏共二十大的最后一天凌晨,赫鲁晓夫却突然抛出了一份长达4小时的题为《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在被紧急召集到会议大厅的代表们的惊愕中,全盘否定了斯大林,揭露了很多苏共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负面情况。
《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有点像是是赫鲁晓夫的“即兴之作”,未经苏共中央讨论,所以有点杂乱无章。与其说是一份正规的政治文件,还不如说是一份严厉的控诉。但归结起来,赫鲁晓夫主要在报告中批判了斯大林的七大错误:
1、个人迷信。斯大林利用《斯大林传略》和《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大肆颂扬个人功绩,利用颁发“斯大林奖”,树立“斯大林纪念碑”以及用自己名字命名企业和城市来助长个人迷信。赫鲁晓夫还提到了列宁于1922年12月给俄共(布)十三大的信,信中批评了斯大林太粗暴,建议调动他的总书记职务。他同时还公布了列宁1923年3月5日给斯大林的信,要求斯大林为自己的粗暴行径向克鲁普斯卡娅(列宁的妻子1869-1939)赔礼道歉,否则就和他断绝关系。
2、破坏法治,发动大清洗。揭露“大清洗”实际上首先从镇压党内反对派开始,利用“人民公敌”的罪名,将思想斗争转变成对反对派肉体上的消灭。赫鲁晓夫列举诸多材料,证明是斯大林一直在推动阶级斗争并批准违法的使用肉刑,把“大清洗”的责任完全推到斯大林的身上。他还暗示“基洛夫案件"的幕后黑手就是斯大林,甚至说斯大林晚年“有一个消灭政治局内老同志的计划”。
3、在卫国战争中的错误。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盲目自大,不相信诸多德军即将进攻苏联的情报,再加上“大清洗”残害了很多优秀的苏军将领,以至于在战争初期遭受惨败。在初期失利之后,斯大林又完全丧失了信心,认为“一切都完了”甚至“完全撒手不管”;在指挥战争的过程中,斯大林“按照地球仪制定作战计划”,造成哈尔科夫战役折损几十万士兵。
4、在民族问题上的错误。在卫国战争初期,斯大林强行将车臣-印古什、卡尔梅克等几个民族集体迁徙到远方,同时取消了这些民族的自治共和国,这种野蛮非人道的做法造成了严重的民族对立。
5、在和南斯拉夫关系上的错误。战后苏南两国发生了严重的纠纷并且关系完全破裂,赫鲁晓夫指责斯大林在这方面扮演了“可耻的角色”,甚至声称“只要我动一动小指头,铁托就会完蛋。”
6、在经济政策方面的错误。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完全不了解农村情况,几十年不访问农村。“只是从电影上看农村和农业”,他的一系列错误政策导致了苏联的农业落后。
7、实行个人独裁。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没有按照党章规定按时召开党代表大会,十八大和十九大之间相隔了15年。党的中央全会和政治局会议也很少开,斯大林晚年不仅不开中央全会,连政治局会议也只是偶尔去几次。
“三和”理论
在苏共二十大的总结报告上,赫鲁晓夫针对当时的国际形势,提出了“三和”理论,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
1、报告指出,十月革命的方式在当时是唯一的出路,然而现在的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将越来越多样化”。在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完全可以通过“取得议会中稳定的多数,并且将议会从资产阶级民主的工具转变成真正代表人民意志的工具”,从而“是现社会根本改造的条件”,不用武装起义就夺取政权,这就是“和平过渡”。
2、报告指出,列宁关于只要帝国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的观点“在那个时期是正确的”,而现在的社会主义阵营已经具备了防止侵略的物质基础,因此“战争不是不可避免的”。在目前的形势下,“只有两条路:要么和平共处,要么发动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战争。第三条路是不存在的。”这就是“和平共处”。
3、报告同时“向资本主义国家领导人建议:‘让我们用实践来证明哪一种制度更好吧,让我们进行不打仗的竞赛吧。……我们建议的是未提及所有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进行的和平竞赛。’”这就是“和平竞赛”。
受到苏共二十大的影响,1956年当年就发生了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死伤上千人。
苏共二十大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批判个人迷信和斯大林,这也是苏联自斯大林时代之后的头等大事,震惊了世界,也造成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后果。
在苏共二十大的正式议程中,批判个人迷信和斯大林并不显著。赫鲁晓夫在宣布大会开幕后还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苏共十九大后失去了杰出的领袖斯大林”,他甚至还提议代表们为斯大林默哀。其在大会的总结报告中,也只是笼统的批判了个人迷信而没有直指斯大林。他说,苏共“坚决反对和马克思主义不兼容的个人迷信,因为个人迷信把这个或那个活动家变成创造奇迹的英雄,而缩小了党和群众的作用,降低了他们的创造积极性。个人迷信流行的结果就是降低了党的集体领导作用,优势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然而在1956年2月25日,即苏共二十大的最后一天凌晨,赫鲁晓夫却突然抛出了一份长达4小时的题为《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在被紧急召集到会议大厅的代表们的惊愕中,全盘否定了斯大林,揭露了很多苏共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负面情况。
《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有点像是是赫鲁晓夫的“即兴之作”,未经苏共中央讨论,所以有点杂乱无章。与其说是一份正规的政治文件,还不如说是一份严厉的控诉。但归结起来,赫鲁晓夫主要在报告中批判了斯大林的七大错误:
1、个人迷信。斯大林利用《斯大林传略》和《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大肆颂扬个人功绩,利用颁发“斯大林奖”,树立“斯大林纪念碑”以及用自己名字命名企业和城市来助长个人迷信。赫鲁晓夫还提到了列宁于1922年12月给俄共(布)十三大的信,信中批评了斯大林太粗暴,建议调动他的总书记职务。他同时还公布了列宁1923年3月5日给斯大林的信,要求斯大林为自己的粗暴行径向克鲁普斯卡娅(列宁的妻子1869-1939)赔礼道歉,否则就和他断绝关系。
2、破坏法治,发动大清洗。揭露“大清洗”实际上首先从镇压党内反对派开始,利用“人民公敌”的罪名,将思想斗争转变成对反对派肉体上的消灭。赫鲁晓夫列举诸多材料,证明是斯大林一直在推动阶级斗争并批准违法的使用肉刑,把“大清洗”的责任完全推到斯大林的身上。他还暗示“基洛夫案件"的幕后黑手就是斯大林,甚至说斯大林晚年“有一个消灭政治局内老同志的计划”。
3、在卫国战争中的错误。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盲目自大,不相信诸多德军即将进攻苏联的情报,再加上“大清洗”残害了很多优秀的苏军将领,以至于在战争初期遭受惨败。在初期失利之后,斯大林又完全丧失了信心,认为“一切都完了”甚至“完全撒手不管”;在指挥战争的过程中,斯大林“按照地球仪制定作战计划”,造成哈尔科夫战役折损几十万士兵。
4、在民族问题上的错误。在卫国战争初期,斯大林强行将车臣-印古什、卡尔梅克等几个民族集体迁徙到远方,同时取消了这些民族的自治共和国,这种野蛮非人道的做法造成了严重的民族对立。
5、在和南斯拉夫关系上的错误。战后苏南两国发生了严重的纠纷并且关系完全破裂,赫鲁晓夫指责斯大林在这方面扮演了“可耻的角色”,甚至声称“只要我动一动小指头,铁托就会完蛋。”
6、在经济政策方面的错误。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完全不了解农村情况,几十年不访问农村。“只是从电影上看农村和农业”,他的一系列错误政策导致了苏联的农业落后。
7、实行个人独裁。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没有按照党章规定按时召开党代表大会,十八大和十九大之间相隔了15年。党的中央全会和政治局会议也很少开,斯大林晚年不仅不开中央全会,连政治局会议也只是偶尔去几次。
“三和”理论
在苏共二十大的总结报告上,赫鲁晓夫针对当时的国际形势,提出了“三和”理论,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
1、报告指出,十月革命的方式在当时是唯一的出路,然而现在的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将越来越多样化”。在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完全可以通过“取得议会中稳定的多数,并且将议会从资产阶级民主的工具转变成真正代表人民意志的工具”,从而“是现社会根本改造的条件”,不用武装起义就夺取政权,这就是“和平过渡”。
2、报告指出,列宁关于只要帝国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的观点“在那个时期是正确的”,而现在的社会主义阵营已经具备了防止侵略的物质基础,因此“战争不是不可避免的”。在目前的形势下,“只有两条路:要么和平共处,要么发动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战争。第三条路是不存在的。”这就是“和平共处”。
3、报告同时“向资本主义国家领导人建议:‘让我们用实践来证明哪一种制度更好吧,让我们进行不打仗的竞赛吧。……我们建议的是未提及所有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进行的和平竞赛。’”这就是“和平竞赛”。
受到苏共二十大的影响,1956年当年就发生了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死伤上千人。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