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学上的咨商是什么意思?
心理学上的咨商就是心理咨询的意思。不同地区的心理咨询名称不同。在台湾,心理咨询通常被称为咨询。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等发生关联。
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人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人心理机能在社会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人的心智。
扩展资料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CT)和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等。
认知治疗对道德颓废、堕落(demoralization),罪恶感(Guilt)和害羞(Shame)症状较有效。对于PTSD与情感性或焦虑性或人格疾患(反社会性、边缘性、自恋性人格疾患)并存的当事人,较常使用认知治疗法治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理咨询
心理学上的咨商就是指心理咨询。不同的地区对心理咨询的叫法不同,在台湾地区,一般将心理咨询叫作咨商。
心理咨询的过程:
一、进入与定向阶段。
1、建立辅导关系;
2、搜集相关资料,以利初步界定问题,明确辅导需要;
3、初步了解当事人的个人、环境资源;做出接案决定;做出辅导安排。
二、问题—个人探索阶段。
1、建立良好的关系,
2、搜集有关资料,以进一步界定和理解问题,
3、协助当事人进行自我探索,达到对当事人的深入了解。
三、目标与方案探讨阶段。
1、激发当事人改变的动机,
2、处理好当事人的期望和目标的关系,
3、咨询目标的确定要以当事人为主,咨询师起辅助作用。
四、行动/转变阶段。
1、避免让当事人变成一种被动、接受、依赖的角色,
2、要注意治疗收获在实际生活中的迁移应用情况,
3、行动/转变阶段要经常进行评估,即根据已确定的目标,看咨询和治疗实际取得了多大进展。
五、评估/结束阶段。
1、评估目标收获,
2、处理关系结束的问题:分离焦虑,
3、为学习的迁移和自我依赖做准备,
4、最后一次会谈。
扩展资料: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
1、工作的任务不同。
心理咨询的任务主要在于促进成长,强调发展模式,帮助来访者发挥最大的潜能,为正常发展消除路障,重点在于预防。而心理治疗多在弥补病人过去已经形成的损害,解决和改变发展结构障碍。
2、对象和情景不同。
心理咨询遵循教育的模式,来访者多为正常对象,主要涉及日常生活问题,一般在学校、单位、心理咨询机构等情景中开展工作。心理治疗的对象是心理异常的病人,是在临床和医疗情景中开展工作。
3、工作的方式不同。
心理咨询应用更多的方式介入来访者的生活环境之中,如参与他的直接环境,与来访者的家庭、亲友取得联系,应用更多的日常生活设施(如电话咨询等),设计和组织学习班和各种团体活动。而心理治疗的形式则更多为成对会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理咨询
咨询商量,其实意思就是心理咨询,就是名字不一样罢了。
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需要解决问题并前来寻求帮助者称为来访者或者咨客,提供帮助的咨询专家称为咨询者。来访者就自身存在的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通过语言文字等交流媒介,向咨询者进行述说、询问与商讨,在其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共同的讨论找出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
而对于那些心理适应属于正常范围的人来说,心理咨询所提供的全新环境可以帮助其认识自己与社会,处理各种关系,以便更好地发挥人的内在潜力,实现自我价值。
扩展资料:
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可分为三大类:
一、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
二、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
三、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疾病患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心理咨询
2017-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