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分哪几个阶段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按照规范的设计方法,一个完整的数据库设计一般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需求分析:分析用户的需求,包括数据、功能和性能需求
2、概念结构设计:主要采用E-R模型进行设计,包括画E-R图
3、逻辑结构设计:通过将E-R图转换成表,实现从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
4、数据库物理设计:主要是为所设计的数据库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取路径
5、数据库的实施:包括编程、测试和试运行
6、数据库运行与维护:系统的运行与数据库的日常维护
扩展资料:
设计原则
1、一对一设计原则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对一关系设计原则进而开展数据维护工作,通过利用此原则能够尽量减少维护问题的出现,保证数据维护工作顺利开展同时降低维护工作难度。
2、独特命名原则
独特命名原则的应用是为了减少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出现重复命名和规范命名现象出现。
3、双向使用原则
双向使用原则包括:事务使用原则和索引功能原则,软件市场常见的索引模式有:多行检索聚簇索引和单行检索非聚簇索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据库设计
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19-06-26 广告
2019-06-26 广告
美林数据Tempo大数据分析平台,它是一款集数据接入、数据处理、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数据应用于一体的软件产品。它秉持“智能、互动、增值”的设计理念,面向企业级用户提供自助式数据探索与分析能力,为企业提供从BI到AI的一体化数据分析与应用解...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推荐于2017-05-21
展开全部
数据库设计可以分为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三个阶段。
(1)概念结构设计。这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一个阶段,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阶段,已经得到了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现在要结合数据规范化的理论,用一种数据模型将用户的数据需求明确地表示出来。
概念数据模型是面向问题的模型,反映了用户的现实工作环境,是与数据库的具体实现技术无关的。建立系统概念数据模型的过程叫做概念结构设计。
(2)逻辑结构设计。根据已经建立的概念数据模型,以及所采用的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数据模型特性,按照一定的转换规则,把概念模型转换为这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能够接受的逻辑数据模型。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不同的逻辑数据模型,如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等。
(3)物理结构设计。为一个确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择一个最适合应用要求的物理结构的过程,就叫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称为数据库的物理数据模型。
(1)概念结构设计。这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一个阶段,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阶段,已经得到了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现在要结合数据规范化的理论,用一种数据模型将用户的数据需求明确地表示出来。
概念数据模型是面向问题的模型,反映了用户的现实工作环境,是与数据库的具体实现技术无关的。建立系统概念数据模型的过程叫做概念结构设计。
(2)逻辑结构设计。根据已经建立的概念数据模型,以及所采用的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数据模型特性,按照一定的转换规则,把概念模型转换为这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能够接受的逻辑数据模型。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不同的逻辑数据模型,如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等。
(3)物理结构设计。为一个确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择一个最适合应用要求的物理结构的过程,就叫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称为数据库的物理数据模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