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地质时期三次大冰期,温暖期还是长
地质时期三次大冰期,温暖期长的原因如下:
一、震旦纪大冰期
在距今6—7亿年间,也就是地质史上的元古代的末期,地球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寒冷气候。在加拿大、美国和我国江南地区的古地层中都有那个时期的冰碛层遗迹,这就是地球史上的第一次大冰期,称之为“震旦纪大冰期”。
冰川影响所及,几乎是寸草不生,自然界呈现一派空寂冷漠的景象。但在我国华北、东北地区却发现了大量只有在气候温暖干燥的环境下才能形成的石膏层。这表明,在世界规模的震旦纪大冰川时期,也存在小范围的温暖地区,在持久的寒冷时期也有相对短暂的温暖时期。
在这次大冰期之后,一个新的地质时期——古生代开始了。古生代前期是海生藻类时代,中期是陆生孢子植物(如蕨类)时代,后期则出现了地球史上最早的原始森林。
在距今大约5亿多年前,地球进入了一个新的历时3亿年以上的范围广阔的大间冰期,即寒武纪——石炭纪间冰期。间冰期就是气候相对温暖的时期,在这个大间冰期内,地球气候显著变暖,冰川向极地和高山退缩,而石炭纪则是这次大间冰期的极盛阶段。
二、石炭——二迭纪大冰期
在距今二亿至三亿年,地球又发生了第二次大冰期。这次大冰期始于石炭纪末期,止于二迭纪中期,大约延续了一亿年。根据动植物化石和冰碛层的分析发现,这次大冰期主要影响南半球,被称为“南半球的冰期”。
在这次大冰期的后期——二迭纪,我国南部地区非但不冷,反而相当炎热潮湿。比如已发现的大量二迭纪珊瑚礁就是明证。此外,在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以及欧洲南部等地区,同样是炎热而潮湿的气候,在这些地区还发现了二迭纪煤层。
石炭——二迭纪大冰期过后,全球气温不断升高,最后形成了地球前半生中最为炎热的地质时代——中生代。这个时代从距今二亿三千万到七千万年为止,经历了大约一亿六千万年的历史。
在这个时代,即使在地球南、北极地区的气候也是相当温暖湿润,呈现着森林密布的亚热带景象,地质学家称之为中生代“三迭纪——第三纪大间冰期”。在这次大间冰期的早期,大陆性气候显著,干燥带迅速扩大。北美、欧洲和我国的红土沉积范围广阔,说明当时气候炎热、氧化剧烈。
三、第四纪大冰期
从距今七千多万年前开始,地球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生代。新生代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两个地质历史阶段。
新生代中期是地球气候由温暖走向寒冷的过渡阶段,温带地区开始草原化和荒漠化。在新生代第三纪后期,气温急剧下降,到距今三百万年的第四纪,终于出现了一直持续至今的大冰川期——第四纪大冰期,也是地球史上已知的第三次大冰期。
在两个亚冰川期之间的亚间冰期,气候变得温暖而干燥,北极气温比现代高出10℃以上,低纬度地区气温也比现代气温高5—6℃.热带和温带气候带向北扩展,动植物群也随之向高纬度迁移。极地附近的冰盖逐渐融化并消失,引起了海平面上升。
第四纪的地球气候有着极为显著的冷暖变化和干湿变化。一些科学家认为,现在距第四纪大冰期开始的时间长度,还没有达到地球气候史上大冰期的时间长度。
前两次大冰期都有几千万年的时间长度,而第四纪大冰期只有200多万年的时间长度。因此,现在仍处于第四纪大冰期中的一个阶段。与整个地球气候史比较,现代气候仍然处于比较寒冷的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冰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7亿年前 谁让“雪球地球”解冻
在距今6—7亿年间,也就是地质史上的元古代的末期,地球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寒冷气候.在加拿大、美国和我国江南地区的古地层中都有那个时期的冰碛层遗迹,这就是地球史上的第一次大冰期,称之为“震旦纪大冰期”.大冰期影响的范围有亚洲的中国、印度、俄罗斯亚洲部分;欧洲的西北部、北美的五大湖区、非洲的中部、南部以及澳大利亚的中南部等,几乎遍及世界五大洲.冰川影响所及,几乎是寸草不生,自然界呈现一派空寂冷漠的景象.我国东部、中部广大地区银装素裹,山河尽为冰雪覆盖.这次大冰期延续了1亿年之久.但在我国华北、东北地区却发现了大量只有在气候温暖干燥的环境下才能形成的石膏层.这表明,在世界规模的震旦纪大冰川时期,也存在小范围的温暖地区,在持久的寒冷时期也有相对短暂的温暖时期.
在这次大冰期之后,一个新的地质时期——古生代开始了.古生代前期是海生藻类时代,中期是陆生孢子植物(如蕨类)时代,后期则出现了地球史上最早的原始森林.
在距今大约5亿多年前,地球进入了一个新的历时3亿年以上的范围广阔的大间冰期,即寒武纪——石炭纪间冰期.间冰期就是气候相对温暖的时期.在这个大间冰期内,地球气候显著变暖,冰川向极地和高山退缩.而石炭纪则是这次大间冰期的极盛阶段.在石炭纪,地球上有一条明显的气候干燥带.这条干燥带从美国北部起,经英国和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到俄罗斯中部,再往东到格罗德草原.这条东西向干燥带的南北两侧,如北面的乌拉尔、北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地区.南面的如美国南部、西欧、乌克兰、北高加索、小亚细亚、我国北部和东北地区,当时都是属于温暖湿润气候带,为孕育大森林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那时,在广阔的滨海平原上,生长着树高三四十米,树干直径一二米的高大乔木,葱郁而茂密.今天世界上许多质量好、储量大的煤田(如欧洲的萨尔煤油、顿涅茨煤田和南极洲的南维多利亚大煤田等)都是那个时代森林的产物.现今从美国、西欧、乌克兰、俄罗斯以及我国北方地区所发现和正在开采的大煤田,就是昔日大森林的明证.据统计,石炭纪形成的煤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故有“成煤纪”之称.
另一方面,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大量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从而改变了大气成分,使大气中氧含量大大增加.氧气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在22公里左右的高空形成了一层臭氧层,臭氧层将来自太空的99%的紫外线、宇宙射线吸收掉,从而为生活在水中的动物登陆提供了先决条件.在石炭纪、二迭纪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已有生活在陆地上但又离不开水的两栖动物.昆虫动物得到了极大发展,带翅膀的昆虫在丛林中到处飞舞,其中,一种古蜻蜓的一个翅膀就有32厘米长.
石炭——二迭纪大冰期
在距今二亿至三亿年,地球又发生了第二次大冰期.这次大冰期始于石炭纪末期,止于二迭纪中期,大约延续了一亿年.根据动植物化石和冰碛层的分析发现,这次大冰期主要影响南半球,被称为“南半球的冰期”.而在北半球当时的气候相对来说较为温暖,松、柏、杉、银杏等裸子植物开始得到发展.在这次大冰期的后期——二迭纪,我国南部地区非但不冷,反而相当炎热潮湿.比如已发现的大量二迭纪珊瑚礁就是明证.此外,在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以及欧洲南部等地区,同样是炎热而潮湿的气候,在这些地区还发现了二迭纪煤层.
石炭——二迭纪大冰期过后,全球气温不断升高,最后形成了地球前半生中最为炎热的地质时代——中生代.这个时代从距今二亿三千万到七千万年为止,经历了大约一亿六千万年的历史.在这个时代,即使在地球南、北极地区的气候也是相当温暖湿润,呈现着森林密布的亚热带景象,地质学家称之为中生代“三迭纪——第三纪大间冰期”.在这次大间冰期的早期,大陆性气候显著,干燥带迅速扩大;北美、欧洲和我国的红土沉积范围广阔,说明当时气候炎热、氧化剧烈.三迭纪以后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正处于海洋范围扩大、海平面上升的“海进时期”,因而使大陆性气候减弱,海洋性气候增强,陆地气候向温暖、湿润转变.当时,暖海生物珊瑚,生长旺盛,分布很广,曾达到很高的纬度.据研究,当时北纬50——60度海水温度比现在同纬度的海水温度高5——6℃.侏罗纪和白垩纪的陆生动物以爬行动物为主.爬行类的恐龙和它的同类以地球“主人”的姿态占据了陆、海、空,称王称霸.因此,中生代又称为“恐龙时代”.
白垩纪末期,地球气候趋向干燥,干燥气候带不断扩展,沙漠开始出现.著名的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地区的沙漠和半沙漠,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性喜气候温和湿润的恐龙也是在这个时期逐渐灭绝的.只有鳄、龟、蛇、蜥蜴等体型较小的爬行动物繁衍至今.白垩纪之后的第三纪,气候又开始变得温暖湿润,暖温带的北界扩展到了北极圈.如现今布满冰雪的格陵兰岛,当时生长着松树、云杉、白杨、樟树、榛树和葡萄等温带树种和水果;伏尔加河流域曾生长过棕榈和其他常绿阔叶乔木;乌克兰一带的气候则与现在的泰国、老挝的热带气候相似,曾生长着茂密的热带森林.地球呈现出一幅百花盛开、百鸟争呜的艳丽景象.
第四纪大冰期
从距今七千多万年前开始,地球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生代.新生代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两个地质历史阶段.
新生代是高级种子植物——被子植物时代.中生代末期出现的木兰科、杨柳科、桦树、月桂等被子植物,在新生代有很大发展,从而形成了不少褐煤.被子植物是真正的显花植物,它的繁盛,将地球装扮得五彩缤纷,芳香四溢.除了双子叶植物外,单子叶植物也出现了,它们是今天粮食作物、甘蔗和竹类等植物的祖先.
新生代是鸟类、哺乳类动物繁荣昌盛的时代,它们分别占据了空中和陆地,在浩翰的海洋里也生活着鲸、海豹、海牛等哺乳动物.
在新生代的第三纪,发生了震憾全球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汪洋变成了陆地,从而使全球地形大为改观.到了第四纪,喜马拉雅古海已变成了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青藏高原从低平的准平原变为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各大山系的重新隆起,塔里木、准噶尔等盆地的出现,黄土高原、内蒙古草原和西部荒漠、东部平原的产生,以及季风的形成等,都与这次构造运动息息相关.如今,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并未完结,它的势头依然十分强劲!
新生代中期是地球气候由温暖走向寒冷的过渡阶段.温带地区开始草原化和荒漠化;在新生代第三纪后期,气温急剧下降,到距今三百万年的第四纪,终于出现了一直持续至今的大冰川期——第四纪大冰期,也是地球史上已知的第三次大冰期.
在第四纪,气候变化剧烈,冰川进退频繁.第四纪大冰期由四次亚冰期和三次亚间冰期组成.亚,就是低一级,稍逊一筹的意思,借以区别上述三大冰期和间冰期.第四纪最大的亮点是从灵长类动物中分化出一支猿类——类人猿.它们通过集体生活和劳动,逐渐演变成今日的人类.
在亚冰期,气候寒冷,平均气温比现代低8—12℃,在最大的一次亚冰期,地球大陆有3/10的面积为冰川所覆盖.随着冰川自北向南扩展,气候带南移,动植物群也随之向南移.从克里米亚半岛附近所发现的北极鹿、北极狐的动物化石,证明在亚冰期北极及附近的动物确曾有过向南方大迁徙的事实.在距今90——120万年间的第四纪初,我国华北、安徽大别山以及江西庐山等地区,都曾发生过冰川活动,因鄱阳湖广大地区为冰雪所覆盖,故称之为“鄱阳亚冰期”.同时,在我国勃海、黄海地区出现了“海退现象”,海岸线的东界向海洋方向推移,使陆地面积不断扩大,一度把日本列岛和亚洲大陆连结在一起.波涛万顷、烟波浩渺的辽阔海域竟变成了一望无际、坦若平川的“古黄海大平原”,成为古人类和动物进行往来的自然通道.
在两个亚冰川期之间的亚间冰期,气候变得温暖而干燥,北极气温比现代高出10℃以上,低纬度地区气温也比现代气温高5—6℃.热带和温带气候带向北扩展,动植物群也随之向高纬度迁移;极地附近的冰盖逐渐融化并消失,引起了海平面上升.北极圈附近出现大片栎树林,北冰洋沿岸有虎、羚羊、麝香牛等动物活动;在南极的一些河流中,生活着来自非洲的河马.
第四纪的地球气候有着极为显著的冷暖变化和干湿变化.一些科学家认为,现在距第四纪大冰期开始的时间长度,还没有达到地球气候史上大冰期的时间长度.前两次大冰期都有几千万年的时间长度,而第四纪大冰期只有200多万年的时间长度,因此,现在仍处于第四纪大冰期中的一个阶段;与整个地球气候史比较,现代气候仍然处于比较寒冷的时期.因此,当代气候究竟属于大冰期中的一个相对温暖时期,还是已不属于这个大冰期?仍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666
夸奖!
😳我意思是为什么有三次大冰期,不是应该冷吗?为什么还是温暖期长😳
不过今年的气候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