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2016-01-13
展开全部
德育即道德教育。道德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的总和,也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标准。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再现为道德品质,德育实质上就是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
幼儿德育是道德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幼儿实施的品德教育。
二、幼儿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幼儿教育的目标
幼儿德育的目标正如《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规定的那样: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幼儿德育的目标强调从情感入手,符合幼儿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目标中的“五爱”及其对幼儿行为规范等要求,充分地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二)幼儿德育的内容
幼儿品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与发展幼儿个性两个方面。
1.发展幼儿社会性
幼儿社会性发展是通过自身的社会化过程实现的。对幼儿品德教育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帮助幼儿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过程是个体了解社会对他有哪些需要与期望,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并使自己逐步实现这些期待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社会的漫长的发展过程。社会化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人的道德行为、人际关系方面的要求。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必须按国家和社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幼儿也不例外,这方面的内容构成了幼儿德育的核心,规定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方向和内容,可以说,德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的核心和导向力量。
(2)形成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
幼儿应当养成的社会行为规范主要有∶文明礼貌,守纪律,讲卫生,爱护公物等。
(3)学习人际交往技能和能力
为了让幼儿能适应集体生活、社会生活,必须发展他们的人际交往技能和能力。他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会逐渐熟悉、认识周围的人与事,了解自己与别人,学会处理与小朋友、教师、父母和其他人的关系。如∶学习如何提出自己的要求、表达自己的愿望,如何加入别人的活动,如何分享、轮流、合作,如何解决与小朋友的纠纷,如何理解别人、帮助别人,如何遵守社会行为规则等等。
2.发展幼儿个性
幼儿德育要培养幼儿的良好个性品质。如良好的性格,有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诚实、勇敢、意志坚强等等。这些个性品质对幼儿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有重大意义。
我国的特殊国情培育了一代独生子女,他们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意识、自主精神、自信、活泼开朗等明显的个性特点,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良倾向,如自私、任性、唯我独尊,生活自理能力差等。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个性健康发展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三、幼儿德育的实施
(一)幼儿德育的途径
1.日常生活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日常生活对幼儿品德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影响,并且为幼儿提供了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机会。幼儿德育应贯穿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在与同伴、成人交往的过程中,了解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定的行为准则,并且进行各种行为练习,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逐步形成某些良好的行为品质。在一日生活常规和生活制度中渗透着道德教育的内容,通过常规训练和严格执行生活制度,可以培养幼儿有礼貌、守纪律、诚实、勇敢、自信、关心他人、爱惜公物、不怕困难等品德和行为习惯。如有的教师利用幼儿每天的洗手常规,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遵守秩序、讲卫生的好习惯,而且还不失时机地抓住机会,培养幼儿心中有他人,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等品质。如一个幼儿洗手时把水洒在地上了,使小朋友跌了跤,阿姨再次拖地。教师利用这种结果让所有的幼儿理解了洗手时为什么不能把水洒出来的道理,懂得了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于是规则真正成为了幼儿自身行为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教师应当高度重视一日生活的教育价值,挖掘生活常规中的教育因素,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参见照片3.3幼儿排队洗手)。
2.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
专门的德育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与年龄班德育的内容与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行为表现,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德育活动,也就是为实现某项德育内容而组织的教育活动,例如∶谈话、讨论、上课、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参观、春游、劳动、节日庆祝活动)等。幼儿的道德认知、情感以及行为,通过每一次活动,特别是实践活动的积累而逐渐得到发展。比如通过参观铅笔厂,幼儿亲眼看到一支小小的铅笔要经过那么多工人叔叔的劳动,会更爱护文具,珍惜劳动果实;国庆节里,唱“祖国真美丽”的歌,画“我爱北京天安门”的画,参加愉快的庆祝活动,观看节日夜晚辉煌的灯火,在披着节日盛装的公园里游园等,会让幼儿实际地感受到祖国的美好,激发起热爱祖国的真实情感。
专门性的德育活动可以集体进行,也可以分组、个别进行;活动内容应以幼儿周围熟悉的现象或他们生活中的事例为主;多采用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活动时间长短依内容而定,可以在一日生活的任何时间内进行;活动应当尽可能利用游戏的形式进行。
3.利用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德育的基本形式。由于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游戏中反映了幼儿的现实生活,反映了人们道德、行为准则,人际关系,情感等等,所以教师利用游戏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很容易被幼儿接受。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自发地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实践一定的社会行为,体验一定的社会情感,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其他任何形式难以替代的效果。
(二)实施幼儿德育应注意的问题
1.热爱与尊重幼儿
对幼儿进行德育,首先要热爱与尊重幼儿。爱幼儿是向幼儿进行德育的前提。幼儿对成人的信赖和热爱,是他们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爱是使幼儿身心健全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的环境因素。
教师对幼儿的热爱不仅基于感情,也基于一种社会责任。教师只有爱每一个幼儿,了解、关心、体贴幼儿,对所有的幼儿一视同仁,特别是不歧视那些有缺点或接受能力较差的幼儿,才能使幼儿获得一个道德成长的良好环境。在没有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儿童,将不会去关心他人、热爱社会,其道德的发展一定是畸形的。
教师对幼儿的爱是一种理智的而非盲目的爱,有人称之为“教育爱”,它是建立在教师对教育、对幼儿发展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那种出于爱幼儿的良好愿望,而代替幼儿做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或者放纵幼儿做他们不应该做的事,都不是真正的爱。教师的爱必须有利于幼儿向着自立自强、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方向发展。
尊重幼儿首先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将人的自尊心称为“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认为“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因此,教师不能因为幼儿年幼无知,而任意讽刺、挖苦、责骂幼儿,更不能恐吓和体罚幼儿,那样会伤害幼儿的自尊心,不仅危害幼儿现实的个性发展和进步,而且对其长远的健康人格的形成也将造成不利影响。
尊重幼儿必须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德育决不是向幼儿灌输大道理、命令或强迫幼儿服从就范的教育。在实施德育时,必须牢记幼儿是自身发展的主体,离开了幼儿自身的努力,德育是不会有效果的。比如,让幼儿遵守纪律和规则,这是幼儿园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每一条纪律、规则都是对幼儿行为的限制,因此教师很容易在培养纪律性的名义下,要求幼儿不准这样,不准那样,把幼儿变成被动的受约束对象。但如果要让纪律和规则真正为幼儿所理解,教师应当尽可能地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制定,在这一过程中让幼儿理解规则,感觉到每一条规则都是自己参与制定的,从而愿意主动地遵守。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位老师在上课时,不是先用“没有举手不准发言”、“谁不举手我就不叫谁发言”等生硬的命令式的语言向幼儿交代纪律,而是巧妙地让幼儿自己制定这条纪律。当幼儿七嘴八舌地回答问题时,这位老师说,“唉,小红你说得很好,可惜我听不清。小明你也讲得不错,可我也听不清。怎么办呢?我可想听你们说话了,你们自己想想办法,看怎样使老师能听清你们每个人说的话呢?,,于是幼儿热烈地讨论起来了,最后他们自己想出了办法∶“我们一个个轮流说”。老师问∶“那你们轮流时怎么表示呢?”幼儿说∶“举手!举手后老师先叫着的就先说,后叫到的就后说。”这样,“举手发言”的纪律就在教师巧妙的指导下,由幼儿自己定出来了。
2.遵从德育的规律实施德育
人的每一种品德都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要素构成。在幼儿的品德形成过程中,四要素的发展不是同步的,幼儿的道德认识、道德意志等发展较差,因此,幼儿德育必须从情感入手,重点放在道德行为的形成上。具体应注意∶
(1)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
比如,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的教育,祖国这一概念对幼儿是很抽象的,因此,必须从培养幼儿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对周围生活的爱入手,由近及远,逐步扩大范围。可以从爱家庭、爱幼儿园、爱家乡的情感开始培养,从对父母、家庭成员、老师和同伴的爱,引导到对家乡、对生活以及对当前所处的社会之爱,然后对祖国的爱才会成为可能。
(2)直观、形象,切忌说教,切忌空谈
由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局限,德育必须直观、形象、具体,才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比如用“拔萝卜”的故事或图书教育幼儿团结友爱,就远比教师讲道理有效得多;又如,要让幼儿认识劳动的意义,教师就要让幼儿切切实实地看到劳动的成果。如当幼儿参加打扫卫生,把活动室的地板擦干净了,如果教师表扬说“你们爱劳动,真是好孩子”,就比较空洞,如果再具体地说“你们把地板擦得千干净净,待会儿小朋友在地板上玩游戏就不会弄脏衣服了”,就为幼儿描述了一个可理解的具体景象,让其看到自己劳动的价值。德育中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空洞的说教除了让幼儿鹦鹉学舌似地学会一些道德词语之外,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效果的。
(3)注意个别差异
幼儿在个性品质的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德育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以保证每个幼儿的个性健康发展。如德育中常用的表扬手段在不同性格的幼儿身上所产生的效应是不一样的,随幼儿的年龄、家庭背景等的不同,表扬的方式也应当不同。如有的幼儿需要教师的口头表扬胜过物质奖励,而有的幼儿则相反。同样,批评教育也必须因人而异。如常常让教师头疼的打人的幼儿,其情况也往往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是习惯反应,有的是被欺负后的报复,有的是出于自卫,有的是模仿电视中的人物行为等等,因此教师必须进行不同的教育,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重视指导幼儿行为的技巧
有目的地改变幼儿的行为是幼儿德育的重要任务。它不仅需要教师的热情,而且需要一定的技巧。常用的技巧主要有∶
(1)强化行为的技巧
强化有利于形成、巩固幼儿正确的行为。教师对幼儿正确行为的表扬肯定、赞许鼓励和对消极行为的批评、惩罚等都是强化。如话语、表情、目光、动作、物质奖励等都可以向幼儿传递“你做得很好!““我相信你能完成!”“老师支持
你这样做!”等积极强化的信息;同样,无原则的迁就、姑息会让幼儿的不良行为得到消极强化。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无意识的言行举止、幼儿园的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也有不可忽视的强化作用,因此,必须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另外,强化只针对幼儿当前的行为,让其确切地知道老师对他现在行为的态度,而不宜与幼儿过去的行为混在一起。如老师对幼儿说∶“你今天还可以,可昨天抢了小朋友的玩具,看你明天怎么样。”这类话容易让幼儿感到老师一直没有原谅自己,而失去信心,同时也弄不明白自己今天究竟什么行为可以,而感到茫然。
(2)预估行为的技巧
预先估计到幼儿行为的发生而提前干预,有利于激发幼儿的积极行为、避免消极行为。成熟的教师通过对幼儿的长期观察和了解,能够在事情发生之前预估到幼儿的行为而提前采取措施。如上课时提问,能预估到哪些幼儿会回答、哪些不会举手,从而拟定办法调动各个幼儿积极的学习行为。又如,教师了解某个幼儿的睡眠习惯,就可以作出符合幼儿个体特点的灵活处理,从而避免因其午睡睡不着而出现影响别人、违反纪律的行为(可参考第二章的小资料3∶幼儿园午睡中的保教结合)。
(3)转移行为的技巧
转移是指把幼儿的注意力从当前的活动转到另一项活动上去,以引导幼儿行为向积极方向发展。如一个幼儿总呆在美术区活动,教师就应当诱导他转移到别的区角去;好几个幼儿都要玩娃娃家时,教师可以用“小军,小刚正在找你,你不是想和他下棋吗?”“小英、小红,用积木给娃娃搭个大房子,让娃娃搬个新家,怎么样?”等一类的建议,去提醒、启发、诱导幼儿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去。指挥、命令的强制方式是不恰当的。
(4)让幼儿理解行为后果的技巧
幼儿的一些错误行为是因为不能预见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不理解规则而造成的。因此,要让幼儿改变行为,巧妙地让他们看到自己行为造成了什么影响,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如∶某幼儿画画时总要用蜡笔、铅笔在桌上乱画,教师提醒过多次也改不了。一天打扫卫生,教师让几个幼儿擦桌子,一人一张,还说“比比看谁擦得最干净”。这个幼儿被分配去擦他用的那张桌子,擦啊擦,怎么也擦不掉蜡笔、铅笔的痕迹。看别人都擦干净了,这幼儿急得哭起来。这次教育以后,这个幼儿再也不在桌子上乱涂了。又如日本某幼儿园有这样一例∶幼儿常在园后面的假山上玩“植树”游戏,把水往假山下面倒,教师多次提醒不准往下倒水,可幼儿总也记不住。有一天,教师把幼儿喜爱的一条小花狗放在假山下面。突然,一桶水倒下来,小花狗被淋成了落汤鸡,冷得发颤,幼儿们发现了十分惊讶∶“谁把小花狗淋成这样?”赶快去抱可怜的小花狗。这时,那个倒水的幼儿害怕得哭了,教师摸着他的头安慰说∶“不要紧,给小花狗擦擦干就好了。”接着,教师问∶“从假山上倒水下来好吗?”……此后,再也没有谁从假山上往下面倒水了。
幼儿德育是道德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幼儿实施的品德教育。
二、幼儿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幼儿教育的目标
幼儿德育的目标正如《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规定的那样: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幼儿德育的目标强调从情感入手,符合幼儿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目标中的“五爱”及其对幼儿行为规范等要求,充分地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二)幼儿德育的内容
幼儿品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与发展幼儿个性两个方面。
1.发展幼儿社会性
幼儿社会性发展是通过自身的社会化过程实现的。对幼儿品德教育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帮助幼儿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过程是个体了解社会对他有哪些需要与期望,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并使自己逐步实现这些期待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社会的漫长的发展过程。社会化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人的道德行为、人际关系方面的要求。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必须按国家和社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幼儿也不例外,这方面的内容构成了幼儿德育的核心,规定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方向和内容,可以说,德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的核心和导向力量。
(2)形成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
幼儿应当养成的社会行为规范主要有∶文明礼貌,守纪律,讲卫生,爱护公物等。
(3)学习人际交往技能和能力
为了让幼儿能适应集体生活、社会生活,必须发展他们的人际交往技能和能力。他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会逐渐熟悉、认识周围的人与事,了解自己与别人,学会处理与小朋友、教师、父母和其他人的关系。如∶学习如何提出自己的要求、表达自己的愿望,如何加入别人的活动,如何分享、轮流、合作,如何解决与小朋友的纠纷,如何理解别人、帮助别人,如何遵守社会行为规则等等。
2.发展幼儿个性
幼儿德育要培养幼儿的良好个性品质。如良好的性格,有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诚实、勇敢、意志坚强等等。这些个性品质对幼儿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有重大意义。
我国的特殊国情培育了一代独生子女,他们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意识、自主精神、自信、活泼开朗等明显的个性特点,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良倾向,如自私、任性、唯我独尊,生活自理能力差等。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个性健康发展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三、幼儿德育的实施
(一)幼儿德育的途径
1.日常生活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日常生活对幼儿品德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影响,并且为幼儿提供了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机会。幼儿德育应贯穿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在与同伴、成人交往的过程中,了解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定的行为准则,并且进行各种行为练习,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逐步形成某些良好的行为品质。在一日生活常规和生活制度中渗透着道德教育的内容,通过常规训练和严格执行生活制度,可以培养幼儿有礼貌、守纪律、诚实、勇敢、自信、关心他人、爱惜公物、不怕困难等品德和行为习惯。如有的教师利用幼儿每天的洗手常规,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遵守秩序、讲卫生的好习惯,而且还不失时机地抓住机会,培养幼儿心中有他人,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等品质。如一个幼儿洗手时把水洒在地上了,使小朋友跌了跤,阿姨再次拖地。教师利用这种结果让所有的幼儿理解了洗手时为什么不能把水洒出来的道理,懂得了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于是规则真正成为了幼儿自身行为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教师应当高度重视一日生活的教育价值,挖掘生活常规中的教育因素,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参见照片3.3幼儿排队洗手)。
2.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
专门的德育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与年龄班德育的内容与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行为表现,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德育活动,也就是为实现某项德育内容而组织的教育活动,例如∶谈话、讨论、上课、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参观、春游、劳动、节日庆祝活动)等。幼儿的道德认知、情感以及行为,通过每一次活动,特别是实践活动的积累而逐渐得到发展。比如通过参观铅笔厂,幼儿亲眼看到一支小小的铅笔要经过那么多工人叔叔的劳动,会更爱护文具,珍惜劳动果实;国庆节里,唱“祖国真美丽”的歌,画“我爱北京天安门”的画,参加愉快的庆祝活动,观看节日夜晚辉煌的灯火,在披着节日盛装的公园里游园等,会让幼儿实际地感受到祖国的美好,激发起热爱祖国的真实情感。
专门性的德育活动可以集体进行,也可以分组、个别进行;活动内容应以幼儿周围熟悉的现象或他们生活中的事例为主;多采用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活动时间长短依内容而定,可以在一日生活的任何时间内进行;活动应当尽可能利用游戏的形式进行。
3.利用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德育的基本形式。由于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游戏中反映了幼儿的现实生活,反映了人们道德、行为准则,人际关系,情感等等,所以教师利用游戏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很容易被幼儿接受。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自发地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实践一定的社会行为,体验一定的社会情感,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其他任何形式难以替代的效果。
(二)实施幼儿德育应注意的问题
1.热爱与尊重幼儿
对幼儿进行德育,首先要热爱与尊重幼儿。爱幼儿是向幼儿进行德育的前提。幼儿对成人的信赖和热爱,是他们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爱是使幼儿身心健全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的环境因素。
教师对幼儿的热爱不仅基于感情,也基于一种社会责任。教师只有爱每一个幼儿,了解、关心、体贴幼儿,对所有的幼儿一视同仁,特别是不歧视那些有缺点或接受能力较差的幼儿,才能使幼儿获得一个道德成长的良好环境。在没有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儿童,将不会去关心他人、热爱社会,其道德的发展一定是畸形的。
教师对幼儿的爱是一种理智的而非盲目的爱,有人称之为“教育爱”,它是建立在教师对教育、对幼儿发展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那种出于爱幼儿的良好愿望,而代替幼儿做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或者放纵幼儿做他们不应该做的事,都不是真正的爱。教师的爱必须有利于幼儿向着自立自强、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方向发展。
尊重幼儿首先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将人的自尊心称为“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认为“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因此,教师不能因为幼儿年幼无知,而任意讽刺、挖苦、责骂幼儿,更不能恐吓和体罚幼儿,那样会伤害幼儿的自尊心,不仅危害幼儿现实的个性发展和进步,而且对其长远的健康人格的形成也将造成不利影响。
尊重幼儿必须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德育决不是向幼儿灌输大道理、命令或强迫幼儿服从就范的教育。在实施德育时,必须牢记幼儿是自身发展的主体,离开了幼儿自身的努力,德育是不会有效果的。比如,让幼儿遵守纪律和规则,这是幼儿园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每一条纪律、规则都是对幼儿行为的限制,因此教师很容易在培养纪律性的名义下,要求幼儿不准这样,不准那样,把幼儿变成被动的受约束对象。但如果要让纪律和规则真正为幼儿所理解,教师应当尽可能地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制定,在这一过程中让幼儿理解规则,感觉到每一条规则都是自己参与制定的,从而愿意主动地遵守。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位老师在上课时,不是先用“没有举手不准发言”、“谁不举手我就不叫谁发言”等生硬的命令式的语言向幼儿交代纪律,而是巧妙地让幼儿自己制定这条纪律。当幼儿七嘴八舌地回答问题时,这位老师说,“唉,小红你说得很好,可惜我听不清。小明你也讲得不错,可我也听不清。怎么办呢?我可想听你们说话了,你们自己想想办法,看怎样使老师能听清你们每个人说的话呢?,,于是幼儿热烈地讨论起来了,最后他们自己想出了办法∶“我们一个个轮流说”。老师问∶“那你们轮流时怎么表示呢?”幼儿说∶“举手!举手后老师先叫着的就先说,后叫到的就后说。”这样,“举手发言”的纪律就在教师巧妙的指导下,由幼儿自己定出来了。
2.遵从德育的规律实施德育
人的每一种品德都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要素构成。在幼儿的品德形成过程中,四要素的发展不是同步的,幼儿的道德认识、道德意志等发展较差,因此,幼儿德育必须从情感入手,重点放在道德行为的形成上。具体应注意∶
(1)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
比如,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的教育,祖国这一概念对幼儿是很抽象的,因此,必须从培养幼儿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对周围生活的爱入手,由近及远,逐步扩大范围。可以从爱家庭、爱幼儿园、爱家乡的情感开始培养,从对父母、家庭成员、老师和同伴的爱,引导到对家乡、对生活以及对当前所处的社会之爱,然后对祖国的爱才会成为可能。
(2)直观、形象,切忌说教,切忌空谈
由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局限,德育必须直观、形象、具体,才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比如用“拔萝卜”的故事或图书教育幼儿团结友爱,就远比教师讲道理有效得多;又如,要让幼儿认识劳动的意义,教师就要让幼儿切切实实地看到劳动的成果。如当幼儿参加打扫卫生,把活动室的地板擦干净了,如果教师表扬说“你们爱劳动,真是好孩子”,就比较空洞,如果再具体地说“你们把地板擦得千干净净,待会儿小朋友在地板上玩游戏就不会弄脏衣服了”,就为幼儿描述了一个可理解的具体景象,让其看到自己劳动的价值。德育中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空洞的说教除了让幼儿鹦鹉学舌似地学会一些道德词语之外,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效果的。
(3)注意个别差异
幼儿在个性品质的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德育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以保证每个幼儿的个性健康发展。如德育中常用的表扬手段在不同性格的幼儿身上所产生的效应是不一样的,随幼儿的年龄、家庭背景等的不同,表扬的方式也应当不同。如有的幼儿需要教师的口头表扬胜过物质奖励,而有的幼儿则相反。同样,批评教育也必须因人而异。如常常让教师头疼的打人的幼儿,其情况也往往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是习惯反应,有的是被欺负后的报复,有的是出于自卫,有的是模仿电视中的人物行为等等,因此教师必须进行不同的教育,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重视指导幼儿行为的技巧
有目的地改变幼儿的行为是幼儿德育的重要任务。它不仅需要教师的热情,而且需要一定的技巧。常用的技巧主要有∶
(1)强化行为的技巧
强化有利于形成、巩固幼儿正确的行为。教师对幼儿正确行为的表扬肯定、赞许鼓励和对消极行为的批评、惩罚等都是强化。如话语、表情、目光、动作、物质奖励等都可以向幼儿传递“你做得很好!““我相信你能完成!”“老师支持
你这样做!”等积极强化的信息;同样,无原则的迁就、姑息会让幼儿的不良行为得到消极强化。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无意识的言行举止、幼儿园的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也有不可忽视的强化作用,因此,必须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另外,强化只针对幼儿当前的行为,让其确切地知道老师对他现在行为的态度,而不宜与幼儿过去的行为混在一起。如老师对幼儿说∶“你今天还可以,可昨天抢了小朋友的玩具,看你明天怎么样。”这类话容易让幼儿感到老师一直没有原谅自己,而失去信心,同时也弄不明白自己今天究竟什么行为可以,而感到茫然。
(2)预估行为的技巧
预先估计到幼儿行为的发生而提前干预,有利于激发幼儿的积极行为、避免消极行为。成熟的教师通过对幼儿的长期观察和了解,能够在事情发生之前预估到幼儿的行为而提前采取措施。如上课时提问,能预估到哪些幼儿会回答、哪些不会举手,从而拟定办法调动各个幼儿积极的学习行为。又如,教师了解某个幼儿的睡眠习惯,就可以作出符合幼儿个体特点的灵活处理,从而避免因其午睡睡不着而出现影响别人、违反纪律的行为(可参考第二章的小资料3∶幼儿园午睡中的保教结合)。
(3)转移行为的技巧
转移是指把幼儿的注意力从当前的活动转到另一项活动上去,以引导幼儿行为向积极方向发展。如一个幼儿总呆在美术区活动,教师就应当诱导他转移到别的区角去;好几个幼儿都要玩娃娃家时,教师可以用“小军,小刚正在找你,你不是想和他下棋吗?”“小英、小红,用积木给娃娃搭个大房子,让娃娃搬个新家,怎么样?”等一类的建议,去提醒、启发、诱导幼儿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去。指挥、命令的强制方式是不恰当的。
(4)让幼儿理解行为后果的技巧
幼儿的一些错误行为是因为不能预见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不理解规则而造成的。因此,要让幼儿改变行为,巧妙地让他们看到自己行为造成了什么影响,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如∶某幼儿画画时总要用蜡笔、铅笔在桌上乱画,教师提醒过多次也改不了。一天打扫卫生,教师让几个幼儿擦桌子,一人一张,还说“比比看谁擦得最干净”。这个幼儿被分配去擦他用的那张桌子,擦啊擦,怎么也擦不掉蜡笔、铅笔的痕迹。看别人都擦干净了,这幼儿急得哭起来。这次教育以后,这个幼儿再也不在桌子上乱涂了。又如日本某幼儿园有这样一例∶幼儿常在园后面的假山上玩“植树”游戏,把水往假山下面倒,教师多次提醒不准往下倒水,可幼儿总也记不住。有一天,教师把幼儿喜爱的一条小花狗放在假山下面。突然,一桶水倒下来,小花狗被淋成了落汤鸡,冷得发颤,幼儿们发现了十分惊讶∶“谁把小花狗淋成这样?”赶快去抱可怜的小花狗。这时,那个倒水的幼儿害怕得哭了,教师摸着他的头安慰说∶“不要紧,给小花狗擦擦干就好了。”接着,教师问∶“从假山上倒水下来好吗?”……此后,再也没有谁从假山上往下面倒水了。
智研科信
2024-07-31 广告
2024-07-31 广告
建议在中国产业信息网找找看,中国产业信息网是一个大型行业研究咨询网站,主要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全的新的深度研究报告,提供客观、理性、简便的决策参考,提供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有效工具,也是一个帮助咨询行业人员交流成果、交流报告、交流观点...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智研科信提供
2016-01-13
展开全部
幼儿园教育活动首先要遵循什么原则?
1.适宜性原则: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创设教育环境实施教育过程等环节中,都能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发展水平和情感需要,以最适合幼儿特点的课程开展教育活动。适宜性原则充分表明了幼儿自身特点和需要对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等的影响:适宜的目标幼儿跳一跳能够得着,适宜的内容幼儿容易理解,适宜的方法幼儿能够接受,只有适宜的才是最好的。因此,教师在选择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时候,不要照搬书上的,可以借鉴,但一定要考虑自己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再好的活动不是适合自己也是徒劳。
2.渗透性原则:这里的渗透有以下两方面含义:一是教学活动要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自然进行,保育为主,保教结合;二是指课程内容之间相互渗透,无论是五大领域课程还是主题课程,其内容、目标都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不能孤立进行。尤其是语言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教学活动,与其他领域的身体更明显一些。例如,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一般都要渗透大胆表达的目标等。
3.参与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教育活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通过多种途径和策略和调动幼儿的主题参与性,在参与过程中获得体验与发展;二是指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家长资源、社会资源、同伴资源等多种教育资源的共同参与。
4.发展性原则:幼儿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幼儿提供发展的途径,使幼儿既获得当前的发展,又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当然,发展不仅仅指知识的丰富,还包括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的改善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1.适宜性原则: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创设教育环境实施教育过程等环节中,都能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发展水平和情感需要,以最适合幼儿特点的课程开展教育活动。适宜性原则充分表明了幼儿自身特点和需要对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等的影响:适宜的目标幼儿跳一跳能够得着,适宜的内容幼儿容易理解,适宜的方法幼儿能够接受,只有适宜的才是最好的。因此,教师在选择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时候,不要照搬书上的,可以借鉴,但一定要考虑自己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再好的活动不是适合自己也是徒劳。
2.渗透性原则:这里的渗透有以下两方面含义:一是教学活动要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自然进行,保育为主,保教结合;二是指课程内容之间相互渗透,无论是五大领域课程还是主题课程,其内容、目标都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不能孤立进行。尤其是语言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教学活动,与其他领域的身体更明显一些。例如,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一般都要渗透大胆表达的目标等。
3.参与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教育活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通过多种途径和策略和调动幼儿的主题参与性,在参与过程中获得体验与发展;二是指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家长资源、社会资源、同伴资源等多种教育资源的共同参与。
4.发展性原则:幼儿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幼儿提供发展的途径,使幼儿既获得当前的发展,又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当然,发展不仅仅指知识的丰富,还包括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的改善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