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大侠可以拯救一下我!!!!求一篇有关励志的故事!要故事!!不要文章!七百字左右!!!速度啊啊啊!!
我们老师要求我们讲励志故事!不要那些比较老版的,比如鲁迅,海伦凯勒,苏秦刺骨那些都不要!!!要比较吸引人的!速度。。。。。...
我们老师要求我们讲励志故事!不要那些比较老版的,比如鲁迅,海伦凯勒,苏秦刺骨那些都不要!!!要比较吸引人的!速度。。。。。
展开
展开全部
陈安之成功学-陈安之的成功故事
1976年12月28日,陈安之出生于中国福建。14岁那年,望子成龙的父母通过姑姑把他送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市留学。那时美国电视台流行名人访谈节目,屏幕上名人们近乎天方夜谈的创业传奇,总是让陈安之热血沸腾。16岁那年,陈安之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他要在生活中实现“从底层创造奇迹”的梦想。
在美国开电脑公司的姑姑为了鼓励陈安之,便聘请他去自己的公司做推销员。这一天,陈安之接待了他进公司以来的第一位顾客,他向顾客推荐公司的电脑和售后服务,顾客很满意,决定购买电脑。来到软件柜台边时,顾客拿起一张软件问陈安之:“这个软件有哪些功能:使用起来方不方便?要不你给我演示演示?”陈安之一听,蒙了,在做这份工作前他对电脑一窍不通,软件更是碰都没碰过。陈安之尴尬地对顾客说:“对不起,我也不懂。要不等我请教技术人员后再告诉你?”顾客用一种让陈安之无地自容地眼神看着他:“这都不懂你还做什么推销员?我很怀疑你们公司的品质。”第一笔生意就这样泡汤了。
姑姑没有责怪陈安之,鼓励他转行做会计,负责核算工资。姑姑公司的规模不大,就几十个员工,会计的工作并不算难。然而,一次在造工资册的时候,陈安之错加了一个零,致使工资一下子多发出了十倍!无奈,姑姑只好又安排陈安之去做没有技术含量的送货员。可是,多数时间沉浸在书堆中的陈安之是一个“路盲”,送货时经常搞错线路,甚至张冠李戴。最后,姑姑不得不“大义灭亲”,炒了他得鱿鱼。
无论时在加利福尼亚州读中学还是大学,半工半读得陈安之屡战屡败,但他始终不放弃,到21岁时陈安之已经打了18份工,也失败了18次。
扭转乾坤
与安东尼·罗宾激情相遇
一天,已经穷得快揭不开锅的陈安之从朋友处得到一张《激发心灵潜力》的作者安东尼·罗宾的演讲入场券。
安东尼·罗宾写这本书时才23岁,他曾经一贫如洗,然而24岁时却成为百万富翁,27岁时成为世界超级潜能激励大师!
演讲现场,身高两米的安东尼·罗宾神采飞扬、美丽四射。到个人提问时间了,陈安之那张东方人的面孔引起了安东尼·罗宾的注意,特意给了他提问的机会。陈安之把自己几年来屡战屡败的“悲惨”经历说了出来,请安东尼·罗宾指点迷津。安东尼·罗宾笑了,大声告诉他同时也是告诉在场的所有人:第一,过去不等于未来,过去失败了并不代表尼下一次不能成功。所以,你要立刻把你过去的历史抛的一干二净,今天就是新的开始。第二,你没有失败,只是现在还没有成功。第三,所有的成功都是采取大量行动的结果,一般人害怕行动,害怕万一失败了被朋友笑话,而你要成功,就必须克服这些障碍。
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安东尼·罗宾的鼓励让陈安之恢复了自信,更教会了他怎样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成败得失。
在演讲的最后,安东尼·罗宾说:“世界上赚钱的行业很多,但是没有哪一个行业可以比得上帮助别人成功和帮助别人改变命运更加有意义。”这一句话改变了陈安之的命运。大三那年,陈安之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毫不犹豫地从大学退学,转而研究成功学、潜能开发、目标设定、时间管理、人际关系、领导力。“以最短的时间帮助最多的人成功”成了陈安之新的奋斗目标。
1988年夏天,陈安之参加了安东尼·罗宾公司的讲师招聘会。面试当天,负责招聘的总经理并没有打算录取陈安之。“目中无人”的陈安之对座椅上的总经理说:“我已经决定来你们公司上班了,你一定要录取我,我一定要成为你们公司的讲师。”陈安之的狂妄让总经理瞪大了眼睛:“那你明天再来,明天再说吧。”陈安之咄咄逼人:“我离你的公司很近,可以天天到公司烦你,直到你录取我为止!为了减少你的麻烦,你还是现在就录取我吧!”总经理笑了,说:“你这个人很有趣,我已经说了,你明天再来。”见对方仍没有录取自己的意思。陈安之就问:“这次面试,谁是第一名?”“就是刚好从旁边走过去的那位,那个人很年轻,今年22岁。”陈安之马上反驳:“我今年才21岁!”话刚说完,总经理站起来大声说:“Steve(陈安之的英文名字),恭喜你,你被录取了。”
后来,陈安之问总经理:“我除了有强烈的进取心,什么优势也没有,你为什么还要录取我?”总经理说:“最总要的是,你成功的企图心超越其他84位,所以我录取你,并相信你一定要成功。”陈安之由此认识到,成功的第一个秘诀就是要下定决心。当一个人决定一定要成功的时候,他的潜能才会被激发出来。
要学就学最好的
要做就做第一名
虽然如愿进入了安东尼·罗宾公司,但陈安之很清楚自己的劣势,他要从零开始,为了尽快进入角色,陈安之开始了疯狂训练。
每天开车上下班的路上,陈安之一边开车一边“喋喋不休”地大声演讲,以致和他擦身而过的司机都好奇地向他张望。等红灯的时候,他则更疯狂地对着镜子全神贯注地高声演说,绿灯亮了也浑然不觉,后面的车只好用此起彼伏的汽笛声惊醒他。晚上回到家后,他便站在镜子前练习演说,一练就是三四个小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近乎疯狂的超常规训练,陈安之终于能自信地面对几天名听众口若悬河了。
转眼两年过去了,24岁的陈安之再安东尼·罗宾的公司里一天比一天成熟,疯狂的训练让他出类拔萃,为公司挣的钱也越来越多。但是,无论怎样,他都只是安东尼·罗宾公司里最好的讲师,他不甘心在公司里排名第二,要做就做第一!
1991年,陈安之从安东尼·罗宾公司辞职,与朋友合伙成立了“陈安之国际训练机构”。他把公司授权给合伙人管理。他则专门负责演讲。不料,公司经营得红红火火时,合伙人却卷着近百万美元的巨款逃得无影无踪。
陈安之不得不又从零开始。他租不起写字楼,只好租了一间大客厅,员工的吃、住、办公都在客厅里。有一次电视台来采访他,记者惊呆了,无法相信名气正旺的陈安之的公司居然在一个破烂房间的客厅里!老师安东尼·罗宾看了这次采访,特意打电话给他,说:“Steve,从你身上我看到了从前的我。你一定成功的!”
1992年,25岁的陈安之举办了一场三千多人的超级大演说,他用了24种推广方法使演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轰动了美国。接下来的演讲一场接一场,这一年,他赚了一百万美元。陈安之的事业如日中天。他在亚洲各国每小时的演讲报酬高达一万美元,而在香港半岛酒店开设的总裁班课程时,三天的课程每位听课的总裁交纳的费用高达18万元人民币,而且听者依然趋之若骛。
除了年平均200场的成功励志学演讲,陈安之还给康柏、强生、三九等世界知名企业做营销顾问,为这些企业出谋策划,一些企业一年之内增收几亿美元!
成败在于决心
付出才会杰出
在陈安之的成功法则中,“决不裸奔”一直是激励着他自己和团队不断超越的法宝。为树立榜样,他亲自设立了如果达不到目标,就到最多最热闹的公共场合裸奔的残酷规定。
曾有人好奇地问陈安之:“为什么每次每次达成目标之前要承诺?”陈安之回答:“因为承诺可以使自己勇于承担责任,可以让自己断绝后路全力以赴。一个人之所以不够成功,是因为痛苦不够多。如果每个人在接受任务时都能够承诺:‘如果我不能完成任务,我就裸奔!’那世界上还有什么做不到的?!”“裸奔”是一种痛苦,更是一种激励,要成功,你必须得有“绝不裸奔”得决心!言必新,行必果。
27岁那年,陈安之成为了亿万富翁。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理论使更多的人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到2000年,陈安之已经成为了继戴尔·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安东尼·罗宾之后的又一位成功学大师,华人成功学第一人,被人们尊称为“信心和潜能的激发大师”。陈安之时常提醒学员,不是听他的课、看他的书就会成功,而是要把书中、课上学到的观念拿去实践,坐而论之后起而行,人生才会有所改变。因为,付出才会杰出。
马来西亚首富的创业故事
他一人身兼“两王”,先有“亚洲糖王”的美誉,后又有“酒店大王”之称,可他的事业还不仅限于此。
他一人身兼“两王”,先是享有“亚洲糖王”的美誉,后来又有“酒店大王”之称,可他的事业还不仅限于此。从白糖、酒店、房地产、船务、矿产、保险、传媒到粮油,他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也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他可能是除了政治领袖外,最广为人知的马来西亚人。他就是杰出的企业家、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
在2004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郭鹤年的个人净资产为42亿美元,名列第111位。但在《福布斯》东南亚40大富豪榜上,郭鹤年则高居榜首。尽管年届81岁,尽管已达到事业顶峰,但郭鹤年对事业的热情丝毫未减,仍然奋斗不懈。
20岁创业垄断糖业市场
郭鹤年的祖籍在中国福建福州。他的父亲郭钦鉴于1909年飘洋过海来到马来西亚,从店员做起,后来自己开了家咖啡馆。经过数年努力,创办了以经营大米、大豆和糖为主的东升公司,家境日臻富裕。
郭鹤年是郭钦鉴的幼子,他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学成毕业后,便给经营白糖及米粮买卖生意的父亲做帮手。1948年,郭鹤年在新加坡创办了主营轮船航运的船务公司,这成为他的创业之始。
郭鹤年在二十余岁便能创业,固然与他出身富裕有关。然而,个人的胆识、才能以及超强的判断力和永不停歇的精神,才是他日后征战商海、名震四方的根本要素。
创立公司不久,父亲郭钦鉴病故。郭家经过开会后,决议组建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并一致推举博学多才的郭鹤年出任公司董事长。就这样,年纪轻轻的郭鹤年接过重担,正式成为家族“掌门人”。
为进一步发展事业,郭鹤年专程去英国做市场调查,并学习商务知识。在伦敦,他对糖业的经营做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对糖业的贸易状况也了如指掌。
回到马来西亚后,郭鹤年将事业重点放在糖业经营上,并创办了马来西亚第一家制糖厂。他看准时机,迅速建立遍布马来西亚全境的销售网,形成“原料-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体制。他顺利向政府租借到大片土地,开垦成甘蔗种植园,大大增加了原料来源。在盯着糖业生产的同时,郭鹤年还关注着销售市场的情况。他大胆决策,赶在世界糖价上升前,大举在国际市场收购白糖,并投资糖期货贸易。所有的这一切,都为他赢得了丰厚的利润,为他日后扩大经营提供了资金保证。
到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市场上每年上市的1600万吨糖中,郭氏企业集团控制了10%左右。在马来西亚的糖业市场上,郭氏企业则占到了80%的份额。郭鹤年成了名副其实的“糖王”。
缔造王国打造香格里拉品牌
在挖到了糖业这第一桶金之后,郭鹤年并没有止步。他踌躇满志,在生意场上四面出击。借助于世界和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良机,靠着与政府、工商业界融洽相处的良好氛围,郭鹤年全面扩展着他的经营领域。
郭鹤年投资建立了面粉厂,并迅速发展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面粉加工企业。
1971年,郭鹤年与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合资建成了新加坡第一家豪华大酒店——香格里拉大酒店,而后,先后在吉隆坡、曼谷、汉城、香港、北京等大城市兴建、经营酒店,在亚洲太平洋地区扩张,打造香格里拉酒店品牌。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内地,就已建了近20家香格里拉酒店。
郭鹤年在其他方面的经营也非常出色。到20世纪80年代,郭氏集团除在马来西亚拥有众多企业外,在新加坡、泰国、中国、印尼、斐济和澳大利亚等地也打下一片天。
郭氏集团经营的业务极为多样化,涵盖糖业、粮食、工业、种植、航运、矿产、房地产、国际贸易、酒店、保险、证券、建筑等行业,几乎无所不包。上世纪90年代,郭鹤年将触角伸向传媒及影视业。他以巨资收购香港英文报《南华早报》、香港无线电视等香港重要媒体,从而使他多了个“传媒大亨”的美誉。
《南洋商报》曾评论郭鹤年是一位“名重国际、富甲一方”的企业家。郭鹤年名下的玻璃市种植、拉曼锡矿、联邦面粉、彩虹产业、香格里拉等公司的股票在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的股票交易所挂牌。1985年,他在北京投资建造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开始了他在中国的大规模投资。人们对郭氏产业最为熟悉的应该是香格里拉大酒店,而北京最高档的写字楼国贸大厦、嘉里中心的主要投资人,也是郭鹤年。如今不少中国家庭都熟悉的金龙鱼食用油,也是他旗下的产品。
郭鹤年在企业上的卓越成就,使他获得1985年大马最杰出企业家奖,在公众心目中确立了他国际性企业家的地位。
绅士巨商向希望工程捐款5000万
除巨大的财富外,郭鹤年还拥有超凡的个人魅力。他有令对手心悦诚服的本领,而且非常和蔼可亲。郭鹤年身边的人都说:“他是一位真正的绅士。”
郭鹤年不喜抛头露面,不爱宣传招摇,也从不炫耀自己的财富,而且生活节俭简朴,作风平易近人,处处体现出他那地道的绅士风度,赢得了他的朋友、下属乃至对手的一致称赞。
他不追求虚名,非常务实,讲话言简意赅,做事踏踏实实。虽然他与马、新两国许多要人有着深厚的私人交情,但他除曾担任马来西亚驻美国大使和马来西亚旅游局主席等职外,极少出入政界,维持着一种低调的作风。
郭鹤年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马华控股”事件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马华控股”是马来西亚华侨组织——马来西亚华人公会(简称马华公会)创办的一家大型企业集团,其股东、合作社社员、存款者达30万人之多。由于管理不当,1985年时出现严重亏损,举国关注。生死存亡之际,郭鹤年为了华侨广大股东的切身利益,出任马华控股董事会主席。他走马上任后,筹资偿还了全部债务,并励精图治,使“马华控股”很快出现生机,渡过了难关。
晚年的郭鹤年是公益事业的积极倡导者。今年1月,郭鹤年通过其嘉里粮油(中国)公司,向主持“希望工程”的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捐赠5000万元,从今年起,一连五年为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每人每学年提供600元至900元的助学金,帮助他们完成学业。郭鹤年给基金会的信中写道:“我经常说,人生在世,有两件事要做的,首先要刻苦工作,努力奋斗,安排家庭的生活。同时,也要帮助一些在教育上有需要的人们。这样社会才会和谐、稳定和进步。”
宝刀不老不断向前寻找机会
尽管已到了含饴弄孙的年龄,但郭鹤年对事业的热情仍然不减。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但在郭鹤年看来,“九十岁才是古来媳,所以81岁的他仍然宝刀不老,就像动画片中活力无限的兔八哥一样,郭鹤年看来总有使不完的劲,其“创业宜趁早,拓业不怕老”的企业精神广受赞誉。
1992年,郭鹤年宣布退休,将其事业交给他的儿子们。不过事实上,他是退而不休,仍然拥有郭氏集团的最高决策权,尤其是在对中国内地与香港的投资方面。在北京、香港、天津、深圳、福州等地,人们依然可以看见郭鹤年忙碌的身影。
“企业家都有一种使命感。赚钱当然是最重要的工作,可是,当获得大量金钱后,使命感便会油然而生。没有使命感,一个人很快便想到退休,每天在高尔夫球场出现。”郭鹤年如是说。他年届81仍然奋斗不懈,便是基于这种信念。
“做生意有如逆水行舟,必须不断向前划,否则,一停下来便可能倒退。因此,我们不能停下来,必须不断向前、不断寻找机会。”
郭鹤年本身的经历,便是这段话最好的诠释。他由经营白糖开始,取得了领导地位后,并没有停歇,而是继续力争上游,终于在酒店、房产、传媒、船务等领域大展鸿图,并创造了更多的成就。对于未来,他依旧充满信心。(新华社供本报专稿)人生感悟祖国——“我的心分成两半,一半是爱我生长的国家,一半是爱我父母生长的家乡。马来西亚是我的祖国,即使生意网遍布全球,我仍然保留大马公民的身份。”
1976年12月28日,陈安之出生于中国福建。14岁那年,望子成龙的父母通过姑姑把他送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市留学。那时美国电视台流行名人访谈节目,屏幕上名人们近乎天方夜谈的创业传奇,总是让陈安之热血沸腾。16岁那年,陈安之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他要在生活中实现“从底层创造奇迹”的梦想。
在美国开电脑公司的姑姑为了鼓励陈安之,便聘请他去自己的公司做推销员。这一天,陈安之接待了他进公司以来的第一位顾客,他向顾客推荐公司的电脑和售后服务,顾客很满意,决定购买电脑。来到软件柜台边时,顾客拿起一张软件问陈安之:“这个软件有哪些功能:使用起来方不方便?要不你给我演示演示?”陈安之一听,蒙了,在做这份工作前他对电脑一窍不通,软件更是碰都没碰过。陈安之尴尬地对顾客说:“对不起,我也不懂。要不等我请教技术人员后再告诉你?”顾客用一种让陈安之无地自容地眼神看着他:“这都不懂你还做什么推销员?我很怀疑你们公司的品质。”第一笔生意就这样泡汤了。
姑姑没有责怪陈安之,鼓励他转行做会计,负责核算工资。姑姑公司的规模不大,就几十个员工,会计的工作并不算难。然而,一次在造工资册的时候,陈安之错加了一个零,致使工资一下子多发出了十倍!无奈,姑姑只好又安排陈安之去做没有技术含量的送货员。可是,多数时间沉浸在书堆中的陈安之是一个“路盲”,送货时经常搞错线路,甚至张冠李戴。最后,姑姑不得不“大义灭亲”,炒了他得鱿鱼。
无论时在加利福尼亚州读中学还是大学,半工半读得陈安之屡战屡败,但他始终不放弃,到21岁时陈安之已经打了18份工,也失败了18次。
扭转乾坤
与安东尼·罗宾激情相遇
一天,已经穷得快揭不开锅的陈安之从朋友处得到一张《激发心灵潜力》的作者安东尼·罗宾的演讲入场券。
安东尼·罗宾写这本书时才23岁,他曾经一贫如洗,然而24岁时却成为百万富翁,27岁时成为世界超级潜能激励大师!
演讲现场,身高两米的安东尼·罗宾神采飞扬、美丽四射。到个人提问时间了,陈安之那张东方人的面孔引起了安东尼·罗宾的注意,特意给了他提问的机会。陈安之把自己几年来屡战屡败的“悲惨”经历说了出来,请安东尼·罗宾指点迷津。安东尼·罗宾笑了,大声告诉他同时也是告诉在场的所有人:第一,过去不等于未来,过去失败了并不代表尼下一次不能成功。所以,你要立刻把你过去的历史抛的一干二净,今天就是新的开始。第二,你没有失败,只是现在还没有成功。第三,所有的成功都是采取大量行动的结果,一般人害怕行动,害怕万一失败了被朋友笑话,而你要成功,就必须克服这些障碍。
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安东尼·罗宾的鼓励让陈安之恢复了自信,更教会了他怎样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成败得失。
在演讲的最后,安东尼·罗宾说:“世界上赚钱的行业很多,但是没有哪一个行业可以比得上帮助别人成功和帮助别人改变命运更加有意义。”这一句话改变了陈安之的命运。大三那年,陈安之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毫不犹豫地从大学退学,转而研究成功学、潜能开发、目标设定、时间管理、人际关系、领导力。“以最短的时间帮助最多的人成功”成了陈安之新的奋斗目标。
1988年夏天,陈安之参加了安东尼·罗宾公司的讲师招聘会。面试当天,负责招聘的总经理并没有打算录取陈安之。“目中无人”的陈安之对座椅上的总经理说:“我已经决定来你们公司上班了,你一定要录取我,我一定要成为你们公司的讲师。”陈安之的狂妄让总经理瞪大了眼睛:“那你明天再来,明天再说吧。”陈安之咄咄逼人:“我离你的公司很近,可以天天到公司烦你,直到你录取我为止!为了减少你的麻烦,你还是现在就录取我吧!”总经理笑了,说:“你这个人很有趣,我已经说了,你明天再来。”见对方仍没有录取自己的意思。陈安之就问:“这次面试,谁是第一名?”“就是刚好从旁边走过去的那位,那个人很年轻,今年22岁。”陈安之马上反驳:“我今年才21岁!”话刚说完,总经理站起来大声说:“Steve(陈安之的英文名字),恭喜你,你被录取了。”
后来,陈安之问总经理:“我除了有强烈的进取心,什么优势也没有,你为什么还要录取我?”总经理说:“最总要的是,你成功的企图心超越其他84位,所以我录取你,并相信你一定要成功。”陈安之由此认识到,成功的第一个秘诀就是要下定决心。当一个人决定一定要成功的时候,他的潜能才会被激发出来。
要学就学最好的
要做就做第一名
虽然如愿进入了安东尼·罗宾公司,但陈安之很清楚自己的劣势,他要从零开始,为了尽快进入角色,陈安之开始了疯狂训练。
每天开车上下班的路上,陈安之一边开车一边“喋喋不休”地大声演讲,以致和他擦身而过的司机都好奇地向他张望。等红灯的时候,他则更疯狂地对着镜子全神贯注地高声演说,绿灯亮了也浑然不觉,后面的车只好用此起彼伏的汽笛声惊醒他。晚上回到家后,他便站在镜子前练习演说,一练就是三四个小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近乎疯狂的超常规训练,陈安之终于能自信地面对几天名听众口若悬河了。
转眼两年过去了,24岁的陈安之再安东尼·罗宾的公司里一天比一天成熟,疯狂的训练让他出类拔萃,为公司挣的钱也越来越多。但是,无论怎样,他都只是安东尼·罗宾公司里最好的讲师,他不甘心在公司里排名第二,要做就做第一!
1991年,陈安之从安东尼·罗宾公司辞职,与朋友合伙成立了“陈安之国际训练机构”。他把公司授权给合伙人管理。他则专门负责演讲。不料,公司经营得红红火火时,合伙人却卷着近百万美元的巨款逃得无影无踪。
陈安之不得不又从零开始。他租不起写字楼,只好租了一间大客厅,员工的吃、住、办公都在客厅里。有一次电视台来采访他,记者惊呆了,无法相信名气正旺的陈安之的公司居然在一个破烂房间的客厅里!老师安东尼·罗宾看了这次采访,特意打电话给他,说:“Steve,从你身上我看到了从前的我。你一定成功的!”
1992年,25岁的陈安之举办了一场三千多人的超级大演说,他用了24种推广方法使演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轰动了美国。接下来的演讲一场接一场,这一年,他赚了一百万美元。陈安之的事业如日中天。他在亚洲各国每小时的演讲报酬高达一万美元,而在香港半岛酒店开设的总裁班课程时,三天的课程每位听课的总裁交纳的费用高达18万元人民币,而且听者依然趋之若骛。
除了年平均200场的成功励志学演讲,陈安之还给康柏、强生、三九等世界知名企业做营销顾问,为这些企业出谋策划,一些企业一年之内增收几亿美元!
成败在于决心
付出才会杰出
在陈安之的成功法则中,“决不裸奔”一直是激励着他自己和团队不断超越的法宝。为树立榜样,他亲自设立了如果达不到目标,就到最多最热闹的公共场合裸奔的残酷规定。
曾有人好奇地问陈安之:“为什么每次每次达成目标之前要承诺?”陈安之回答:“因为承诺可以使自己勇于承担责任,可以让自己断绝后路全力以赴。一个人之所以不够成功,是因为痛苦不够多。如果每个人在接受任务时都能够承诺:‘如果我不能完成任务,我就裸奔!’那世界上还有什么做不到的?!”“裸奔”是一种痛苦,更是一种激励,要成功,你必须得有“绝不裸奔”得决心!言必新,行必果。
27岁那年,陈安之成为了亿万富翁。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理论使更多的人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到2000年,陈安之已经成为了继戴尔·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安东尼·罗宾之后的又一位成功学大师,华人成功学第一人,被人们尊称为“信心和潜能的激发大师”。陈安之时常提醒学员,不是听他的课、看他的书就会成功,而是要把书中、课上学到的观念拿去实践,坐而论之后起而行,人生才会有所改变。因为,付出才会杰出。
马来西亚首富的创业故事
他一人身兼“两王”,先有“亚洲糖王”的美誉,后又有“酒店大王”之称,可他的事业还不仅限于此。
他一人身兼“两王”,先是享有“亚洲糖王”的美誉,后来又有“酒店大王”之称,可他的事业还不仅限于此。从白糖、酒店、房地产、船务、矿产、保险、传媒到粮油,他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也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他可能是除了政治领袖外,最广为人知的马来西亚人。他就是杰出的企业家、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
在2004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郭鹤年的个人净资产为42亿美元,名列第111位。但在《福布斯》东南亚40大富豪榜上,郭鹤年则高居榜首。尽管年届81岁,尽管已达到事业顶峰,但郭鹤年对事业的热情丝毫未减,仍然奋斗不懈。
20岁创业垄断糖业市场
郭鹤年的祖籍在中国福建福州。他的父亲郭钦鉴于1909年飘洋过海来到马来西亚,从店员做起,后来自己开了家咖啡馆。经过数年努力,创办了以经营大米、大豆和糖为主的东升公司,家境日臻富裕。
郭鹤年是郭钦鉴的幼子,他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学成毕业后,便给经营白糖及米粮买卖生意的父亲做帮手。1948年,郭鹤年在新加坡创办了主营轮船航运的船务公司,这成为他的创业之始。
郭鹤年在二十余岁便能创业,固然与他出身富裕有关。然而,个人的胆识、才能以及超强的判断力和永不停歇的精神,才是他日后征战商海、名震四方的根本要素。
创立公司不久,父亲郭钦鉴病故。郭家经过开会后,决议组建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并一致推举博学多才的郭鹤年出任公司董事长。就这样,年纪轻轻的郭鹤年接过重担,正式成为家族“掌门人”。
为进一步发展事业,郭鹤年专程去英国做市场调查,并学习商务知识。在伦敦,他对糖业的经营做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对糖业的贸易状况也了如指掌。
回到马来西亚后,郭鹤年将事业重点放在糖业经营上,并创办了马来西亚第一家制糖厂。他看准时机,迅速建立遍布马来西亚全境的销售网,形成“原料-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体制。他顺利向政府租借到大片土地,开垦成甘蔗种植园,大大增加了原料来源。在盯着糖业生产的同时,郭鹤年还关注着销售市场的情况。他大胆决策,赶在世界糖价上升前,大举在国际市场收购白糖,并投资糖期货贸易。所有的这一切,都为他赢得了丰厚的利润,为他日后扩大经营提供了资金保证。
到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市场上每年上市的1600万吨糖中,郭氏企业集团控制了10%左右。在马来西亚的糖业市场上,郭氏企业则占到了80%的份额。郭鹤年成了名副其实的“糖王”。
缔造王国打造香格里拉品牌
在挖到了糖业这第一桶金之后,郭鹤年并没有止步。他踌躇满志,在生意场上四面出击。借助于世界和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良机,靠着与政府、工商业界融洽相处的良好氛围,郭鹤年全面扩展着他的经营领域。
郭鹤年投资建立了面粉厂,并迅速发展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面粉加工企业。
1971年,郭鹤年与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合资建成了新加坡第一家豪华大酒店——香格里拉大酒店,而后,先后在吉隆坡、曼谷、汉城、香港、北京等大城市兴建、经营酒店,在亚洲太平洋地区扩张,打造香格里拉酒店品牌。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内地,就已建了近20家香格里拉酒店。
郭鹤年在其他方面的经营也非常出色。到20世纪80年代,郭氏集团除在马来西亚拥有众多企业外,在新加坡、泰国、中国、印尼、斐济和澳大利亚等地也打下一片天。
郭氏集团经营的业务极为多样化,涵盖糖业、粮食、工业、种植、航运、矿产、房地产、国际贸易、酒店、保险、证券、建筑等行业,几乎无所不包。上世纪90年代,郭鹤年将触角伸向传媒及影视业。他以巨资收购香港英文报《南华早报》、香港无线电视等香港重要媒体,从而使他多了个“传媒大亨”的美誉。
《南洋商报》曾评论郭鹤年是一位“名重国际、富甲一方”的企业家。郭鹤年名下的玻璃市种植、拉曼锡矿、联邦面粉、彩虹产业、香格里拉等公司的股票在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的股票交易所挂牌。1985年,他在北京投资建造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开始了他在中国的大规模投资。人们对郭氏产业最为熟悉的应该是香格里拉大酒店,而北京最高档的写字楼国贸大厦、嘉里中心的主要投资人,也是郭鹤年。如今不少中国家庭都熟悉的金龙鱼食用油,也是他旗下的产品。
郭鹤年在企业上的卓越成就,使他获得1985年大马最杰出企业家奖,在公众心目中确立了他国际性企业家的地位。
绅士巨商向希望工程捐款5000万
除巨大的财富外,郭鹤年还拥有超凡的个人魅力。他有令对手心悦诚服的本领,而且非常和蔼可亲。郭鹤年身边的人都说:“他是一位真正的绅士。”
郭鹤年不喜抛头露面,不爱宣传招摇,也从不炫耀自己的财富,而且生活节俭简朴,作风平易近人,处处体现出他那地道的绅士风度,赢得了他的朋友、下属乃至对手的一致称赞。
他不追求虚名,非常务实,讲话言简意赅,做事踏踏实实。虽然他与马、新两国许多要人有着深厚的私人交情,但他除曾担任马来西亚驻美国大使和马来西亚旅游局主席等职外,极少出入政界,维持着一种低调的作风。
郭鹤年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马华控股”事件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马华控股”是马来西亚华侨组织——马来西亚华人公会(简称马华公会)创办的一家大型企业集团,其股东、合作社社员、存款者达30万人之多。由于管理不当,1985年时出现严重亏损,举国关注。生死存亡之际,郭鹤年为了华侨广大股东的切身利益,出任马华控股董事会主席。他走马上任后,筹资偿还了全部债务,并励精图治,使“马华控股”很快出现生机,渡过了难关。
晚年的郭鹤年是公益事业的积极倡导者。今年1月,郭鹤年通过其嘉里粮油(中国)公司,向主持“希望工程”的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捐赠5000万元,从今年起,一连五年为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每人每学年提供600元至900元的助学金,帮助他们完成学业。郭鹤年给基金会的信中写道:“我经常说,人生在世,有两件事要做的,首先要刻苦工作,努力奋斗,安排家庭的生活。同时,也要帮助一些在教育上有需要的人们。这样社会才会和谐、稳定和进步。”
宝刀不老不断向前寻找机会
尽管已到了含饴弄孙的年龄,但郭鹤年对事业的热情仍然不减。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但在郭鹤年看来,“九十岁才是古来媳,所以81岁的他仍然宝刀不老,就像动画片中活力无限的兔八哥一样,郭鹤年看来总有使不完的劲,其“创业宜趁早,拓业不怕老”的企业精神广受赞誉。
1992年,郭鹤年宣布退休,将其事业交给他的儿子们。不过事实上,他是退而不休,仍然拥有郭氏集团的最高决策权,尤其是在对中国内地与香港的投资方面。在北京、香港、天津、深圳、福州等地,人们依然可以看见郭鹤年忙碌的身影。
“企业家都有一种使命感。赚钱当然是最重要的工作,可是,当获得大量金钱后,使命感便会油然而生。没有使命感,一个人很快便想到退休,每天在高尔夫球场出现。”郭鹤年如是说。他年届81仍然奋斗不懈,便是基于这种信念。
“做生意有如逆水行舟,必须不断向前划,否则,一停下来便可能倒退。因此,我们不能停下来,必须不断向前、不断寻找机会。”
郭鹤年本身的经历,便是这段话最好的诠释。他由经营白糖开始,取得了领导地位后,并没有停歇,而是继续力争上游,终于在酒店、房产、传媒、船务等领域大展鸿图,并创造了更多的成就。对于未来,他依旧充满信心。(新华社供本报专稿)人生感悟祖国——“我的心分成两半,一半是爱我生长的国家,一半是爱我父母生长的家乡。马来西亚是我的祖国,即使生意网遍布全球,我仍然保留大马公民的身份。”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