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方面有很多主张.请各举一例

 我来答
无赖霸天下
2015-09-15 · TA获得超过165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93万
展开全部
1、学习方法,好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耳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说:“十户人家,必然能找到像我这样忠厚老实的人,但难以找到像我这样好学的人。
孔子是个大音乐家,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一个小孩唱歌,他觉得好听,就追上去学习,而且还是超级赖皮的学法,拉着不放,不学会不放走。他不以像小孩学习为耻,而且很固执;最后,他的老师非常多,真的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学习态度;认真
这是孔子谈奏“文王操”的故事,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
传说孔子师《师襄》教孔子《文王操》的时候,并没有告诉孔子它的名称,孔子练了一个月,老师见谈得很好,想让孔子再换学一首,孔子说:“不行,我还没感悟它的规律”然后一个月后,老师又忍不住催他,孔子说:“还不行,我还没有感悟到它的感情。”直到三个月后,孔子才说:“谈到这首歌曲,心中浮现一个人的身影,高高的、瘦瘦的,脸上总是一副忧虑的样子,这种人历史上只有周文王”。老师大惊道:“孔子,你真乃圣人也,这首歌曲就是《文王操》。”
3、个人修养
孔子的个人修养,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主要在修己以静,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天下!仁以为己任;
故事嘛,很多都是有很多,多是体现在弟子身上;
孝:孔子三岁丧父,18岁时母亲驾薨,死前,一直抱病在床,孔子一直照料,死后,孔子为了将父母安葬在一起,但古代的坟墓不封不树,想要找到实在太难,他就将母亲的灵椁运送到“吾父之衢”(十字路口)这个地方,跪着问路,终于感动了所有人,其中就有一老妇,他的儿子就是当年安葬孔子父亲叔梁纥的,遂了他的心愿,葬后守孝三年。

仁:孔子说过:“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但是,孔子对女人是非礼勿视,对小人是百般的呵护他们的缺点”。不敢说孔子没有缺点,可以说孔子是这个世界上缺点最少的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所以孔子这一生除了政敌之外,没有和任何人有私人恩怨,所谓满街都是圣人,人人皆是君子,孔子对于他不喜欢的人都是非常尊敬的。

太多了,就这些吧。
匿名用户
2015-09-16
展开全部
因才施教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